使用「蓁成鲜花」小程序

功能更全,更便捷

打开
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花卉大全 >

诗经花卉描写(诗经中的花卉)

更新:2022-11-14 11:23归类:花卉大全人气:88

1. 诗经中的花卉

中国地大物博,拥有丰富的花卉资源,咱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能接触到各种中国独有的漂亮花卉。那么,问题来了,大家知道中国栽培历史最悠久的花什么花吗?

中国栽培历史最悠久的花卉,比牡丹还早,被誉为“草本花卉”之首,值得拥有这种花就是芍药花,又名别离草,是一种多年生宿根草本花卉。在中国,从古至今都有“牡丹第一、芍药第二”的说法,牡丹属木本植物,芍药属草本植物,因此,芍药位列“草本花卉”之首。

关于芍药花的历史

芍药花在中国自古与国花“牡丹”齐名,牡丹为花中之王,芍药则为花中之相。同时,芍药花还是中国六大名花之一,民间把它称为“五月花神”,还把它奉为“爱情之花”,七夕节的代表花卉就是它。这比现在代表爱情的玫瑰早了几千年。

芍药花算是中国栽培历史最悠久的花卉之一,早在4900多年前,人们就开始人工栽培芍药花。宋代的《通志略》就明确记载了芍药花在夏商周时期被人工栽培来供贵族观赏的情节。《诗经》有云: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可见,春秋时期,芍药花在民间也是一种很火爆的花。而《神农本草经》则记载了野生芍药花的药用价值。要知道,牡丹花是南北朝时期才有人工栽培的记录,芍药花比它早了几千年。可见,芍药花在中国的栽培历史有多悠久!

芍药花好在哪里

芍药花的好处数不胜数。除了大家熟悉的药用价值之外,观赏价值也是花中之最。芍药花植株通常一米左右,叶片细长,枝条纤细多姿,花型跟牡丹花一样又大又艳,绚丽多姿非常招人喜欢。古人形容女子姿色常用“立如芍药、坐如牡丹”,可见芍药花的花姿有多美!

芍药花因为是草本花卉,植株不如牡丹那么庞大,同时适应性更强,耐寒性更强,东北地区都不怕冻,因此栽种范围更广,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可以栽种,阳台或者露台照样可以盆栽,基本不受地域限制。目前,园艺师们还培育出了很多矮化品种,植株更低矮,但是开花性更好,花色和花型也更丰富了,非常值得拥有。

芍药花栽种要点

栽种芍药花最好在10月份,这个时期成活率最高。栽种时宜选择向阳通风处,盆土建议采用透水透气性较好且肥沃的沙壤土。基底肥最好用腐熟的豆饼肥或者农家有机肥,根茎栽下去之后要压实土壤并浇透水。

芍药花的日常养护主要注意浇水施肥,浇水不能太多,芍药花耐旱怕涝,水大了容易烂根,咱们平时浇水的时候要等土干再浇,花盆不能积水。

2. 诗经中的花卉名称

“菖蒲”开头的诗句

1、芍药花初吐,菖蒲叶正齐。——出自唐·许景先《阳春怨》

2、知道君家当瀑布,菖蒲潭在草堂前。——出自唐·王建《送顾非熊秀才归丹阳》

3、薄暮欲归仍伫立,菖蒲风起水泱泱。——出自唐·李建勋《题魏坛二首》

4、薯蓣傍篱寒引蔓,菖蒲络石瘦生根。——出自南宋·陆游《游近村》

5、莲子房房嫩,菖蒲叶叶齐。——出自唐·曹邺《乐府体》

6、健犊春耕土膏黑,菖蒲丛丛沿水脉。——出自唐·李贺《舞曲歌辞·章和二年中》

7、尔去掇仙草,菖蒲花紫茸。——出自唐·李白《送杨山人归嵩山》

8、桃李新开映古查,菖蒲犹短出平沙。——出自唐·李白《送祝八之江东,赋得浣纱石》

9、别后相思隔烟水,菖蒲花发五云高。——出自唐·元稹《寄赠薛涛》

10、君恩已去若再返,菖蒲花生月长满。——出自唐·张籍《相和歌辞·白头吟》

11、向晚归来石窗下,菖蒲叶上见题名。——出自唐·张籍《山中酬人》

12、春风正在此花边,菖蒲自蘸清溪绿。——出自宋·辛弃疾《归朝欢》

“菖蒲”结尾的诗句

1、闲行涧底採菖蒲,千岁龙蛇抱石癯。——出自宋·陈与义《採菖蒲》

2、清芬六出水槴子,坚瘦九节石菖蒲。——出自南宋·陆游《二友》

3、石上生菖蒲,一寸十二节。——出自唐·张籍《寄菖蒲》

4、小竖窃言翁未醉,入门犹记露菖蒲。——出自南宋·陆游《醉归》

5、解吟怜芍药,难见恨菖蒲。——出自唐·罗隐《仿玉台体》

6、时余采菖蒲,忽见嵩之阳。——出自唐·王昌龄《就道士问周易参同契》

7、诗里几曾吟芍药,花中方得见菖蒲。——出自唐·黄滔《酬杨学士》

8、何时自驾鹿车去,扫除白发烦菖蒲。——出自宋·苏轼《李杞寺丞见和前篇复用元韵答之》

9、关中花数内,独不见菖蒲。——出自唐·尚颜《怀陆龟蒙处士》

10、我来采菖蒲,服食可延年。——出自唐·李白《嵩山采菖蒲者》

11、丹霄人有约,去采石菖蒲。——出自唐·沈麟《送道士曾昭莹》

12、长忆前年送行处,洞门残日照菖蒲。——出自唐·齐己《寄萍乡唐禀正字》

13、碧玉碗盛红玛瑙,井花水养石菖蒲。——出自宋·苏轼《赠常州报恩长老》

14、千钟紫酒荐菖蒲,松岛兰舟潋滟居。——出自唐·谭用之《江边秋夕》

15、无鼻何由识薝卜,有花今始信菖蒲。——出自宋·苏轼《和子由盆中石菖蒲忽生九花》

16、杳兮中便是,应不食菖蒲。——出自唐·贯休《赠信安郑道人》

17、今日溪头慰心处,自寻白石养菖蒲。——出自南宋·陆游《若耶溪上》

18、何期早相遇,乐共煮菖蒲。——出自唐·沈廷瑞《赠僧昭莹》

19、惟有邓公留不去,松根搘鼎煮菖蒲。——出自北宋·黄庭坚《避秦十人》

“菖蒲”在中间的诗句

1、明年菖蒲根,连络不可解。——出自宋·苏轼《文登蓬莱阁下石壁千丈为海浪所战时有碎裂淘》

2、君念菖蒲花,妾感苦寒竹。——出自唐·乔知之《杂曲歌辞·定情篇》

3、行采菖蒲缘藓磴,卧浮舴艋入鸥群。——出自南宋·陆游《隐趣》

4、寒泉自换菖蒲水,活火闲煎橄榄茶。——出自南宋·陆游《夏初湖村杂题》

5、石渠泉泠泠,三见菖蒲生。——出自唐·陈陶《怀仙吟二首》

6、年年此日称觞处,留待菖蒲驻玉颜。——出自宋·胡于《鹧鸪天》

7、菖蒲似剑还生绿,艾叶如旗不闪红。——出自现代·陈寅恪《辛卯广州端午》

8、南国菖蒲老,知君忆钓船。——出自唐·王贞白《送友人南归》

9、西连几曲菖蒲涧,东接无穷薝卜林。——出自南宋·陆游《开东园路北至山脚因治路傍隙地杂植花草》

10、可惜菖蒲老,风烟满故园。——出自南宋·文天祥《端午初度》

11、雁山菖蒲昆山石,陈叟持来慰幽寂。——出自南宋·陆游《菖蒲》

12、君爱菖蒲花,妾感苦寒竹。——出自唐·乔知之《定情篇》

13、涧底菖蒲无可采,共君细读汉时碑。——出自宋·白玉蟾《送郑阳春》

14、水浮石楠花,崖络菖蒲根。——出自南宋·陆游《龙门洞》

15、官街柳带不堪折,早晚菖蒲胜绾结。——出自唐·李贺《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正月》

16、春老菖蒲花未著,路长鱼雁信难传。——出自宋·袁去华《相思引》

17、十访九不见,甚于菖蒲花。——出自唐·施肩吾《古相思》

18、我来立久无所得,空数石上菖蒲生。——出自北宋·王安石《九井》

19、因之增远怀,惆怅菖蒲花。——出自唐·欧阳詹《闻邻舍唱凉州有所思》

20、客来问玄机,笑指菖蒲花。——出自宋·白玉蟾《霞隐》

21、昔日菖蒲方士宅,后来薝卜祖师禅。——出自宋·苏轼《广州蒲涧寺(地产菖蒲,十二节。相传安期生》

22、菖蒲古上药,结根已千年。——出自南宋·陆游《菖蒲》

23、菖蒲青青绕石壁,薜荔密密缘山窗。——出自元·王冕《寄吴道子》

24、九节菖蒲石上死,湘神弹琴迎帝子。——出自唐·李贺《帝子歌》

25、因寻菖蒲水,渐入桃花谷。——出自唐·白居易《和梦游春诗一百韵》

26、纵使菖蒲生九节,争如白发长千丈。——出自宋·刘克庄《满江红》

27、精灵应醉社日酒,白龟咬断菖蒲根。——出自唐·贯休《江边祠》

28、时情重不见,却忆菖蒲花。——出自唐·陆龟蒙《杂兴》

29、旋酌菖蒲酒,灵气满芳尊。——出自宋·无名氏《失调名》

30、菖蒲人不识,生此乱石沟。——出自宋·苏轼《和子由记园中草木十一首》

31、菖蒲翻叶柳交枝,暗上莲舟鸟不知。——出自唐·卢纶《曲江春望》

32、溪清见白石,纠结菖蒲根。——出自南宋·陆游《过鱼蛇市小寺》

33、呼童摘取菖蒲叶,验到秋来白露团。——出自明·唐寅《画盆石菖蒲》

34、未必菖蒲花,只向石城生。——出自唐·曹邺《代罗敷诮使君》

35、石上菖蒲节节灵,先生服食得长生。——出自唐·王贞白《送芮尊师》

36、菖蒲不相待,逐水流下溪。——出自宋·谢翱《效孟郊体》

37、共饮菖蒲细,同分彩线长。——出自宋·向子諲《南歌子》

38、春渚菖蒲登,山中拨谷鸣。——出自唐·储光羲《山中贻崔六琪华》

39、病来一滴不饮酒,但嗅菖蒲作端午。——出自南宋·陆游《建宁重五》

40、今日菖蒲花,明朝枫树老。——出自唐·李贺《大堤曲》

41、莺吟芍药一歌女,蚁绕菖蒲万水军。——出自宋·白玉蟾《题瓮斋》

42、素虚见雨如丹砂,点作满盏菖蒲花。——出自宋·白玉蟾《茶歌》

43、手持菖蒲叶,洗根涧水湄。——出自宋·谢翱《效孟郊体》

44、风彩出萧家,本是菖蒲花。——出自唐·李贺《梁公子》

45、庭前绿艾制绿虎,细切菖蒲斟绿醑。——出自宋·白玉蟾《端午述怀》

46、榴花照眼能牵恨,强切菖蒲泛酒卮。——出自宋·朱淑真《端午》

47、风采出萧家,本是菖蒲花。——出自唐·李贺《梁公子》

48、络石菖蒲蒙绿发,缠松薜荔长苍鳞。——出自南宋·陆游《采药》

49、手把菖蒲花,君王唤不来。——出自唐·曹邺《代班姬》

50、鲤鱼不寄江南信,绿尽菖蒲春水深。——出自宋·陈克《鹧鸪天》

51、刺香满地菖蒲草,雨梁燕语悲身老。——出自唐·李贺《新夏歌》

52、半岩菖蒲根,翠葆森伏龙。——出自宋·陈与义《与信道游涧边》

53、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出自明·汤显祖《午日处州禁竞渡》

3. 诗经 描写花

《诗经》中提到“荷”的诗歌主要有三篇,分别是《邶风·简兮》、《郑风·山有扶苏》和《陈风·泽陂》。

1、《邶风·简兮》

“简兮简兮,方将《万舞》。日之方中,在前上处。硕人俣俣,公庭。《万舞》有力如虎,执辔如组。左手执龠,右手秉翟。赫如渥赭,公言锡爵。山有榛,隰有苓。云谁之思?西方美人。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

2、《郑风·山有扶苏》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山有桥松,隰有游龙。不见子充,乃见狡童。”

3、《陈风·泽陂》

“彼泽之陂,有蒲与荷。有美一人,伤如之何?寤寐无为,涕泗滂沱。彼泽之陂,有蒲与蕳。有美一人,硕大且卷。寤寐无为,中心悁悁。彼泽之陂,有蒲菡萏。有美一人,硕大且俨。寤寐无为,辗转伏枕。”

《诗经》中莲的意象:

《诗经》中花的种类繁多,以花喻女子的名句很多,比如:“有女同车,颜如舜华”、“桃之天天,灼灼其华”等。当然,上面提到,荷花就是其中之一,《邶风·简兮》中,“山有榛,隰有苓。”中榛代表的就是男性,“苓”即“荷”,代表的就是女性。

4. 诗经中的花卉有哪些

1、《绝句》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2、《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夜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3、《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4、《春宿左省》

  唐·杜甫

  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

  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

  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

5. 诗经里的花卉

关于月季花的诗句如下:

1、《月季》

【宋】苏轼

花落花开无间断,春来春去不相关。

牡丹最贵惟春晚,芍药虽繁只夏初。

唯有此花开不厌,一年长占四时春。

译文:月季花不停地凋零和开放,从不间断,无论春天来去,都跟他毫不相关。最富贵的牡丹只在晚春时节开放,芍药花虽然繁盛,也只在夏初开放。只有月季花仿佛开不厌似的,一年四季都盛开着。

2、《月季》

【宋】张耒

月季只应天上物,四时荣谢色常同。

可伶摇落西风里,又放寒枝数点红。

译文:月季花应该是从天上而来,一年四季花开花谢,都有一般好颜色。只可惜在西风吹拂中摇落,却又在枝头绽放出几抹红色。

3、《木香》

【宋】刘敞

粉刺丛丛斗野芳, 春风摇曳不成行。

只因爱学官妆样, 分得梅花一半香。

译文:月季花枝上布满尖刺,与野花争艳,在春风吹拂中摇曳生姿。花瓣颜色就像学着化了妆容的样子,又有梅花一般的香气。

4、《腊前月季》

【宋】杨万里

只道花无十日红,此花无日不春风。 一尖已剥胭脂笔,四破犹包翡翠茸。

别有香超桃李外,更同梅斗雪霜中。 折来喜作新年看,忘却今晨是季冬。

译文:人们只说花开最多不过十日,而月季花却常开不败。只见花苞尖端已经可以看到一抹红色,而四周却还被绿颚包裹在里面。比桃花、李花更香,更能在霜雪中和梅花斗艳。折来一枝月季花心中欢喜的当做新年已经到来,忘记了今天早晨还是冬天。

5、《所寓堂后月季再生》

【宋】苏辙

何人纵千斧,害意肯留卉,

偶乘秋雨滋,冒土见微苗。

猗猗抽条颖,颇欲傲寒冽。

译文:是谁拿着斧头,将花草除尽,却留下了月季花的种子。乘着秋雨的滋养,冒出土面,可以见到月季一点小苗。慢慢的抽条长高,还能够抵抗住寒冬的凛冽。

6. 诗经中的花花草草

Love Love-(网剧《双世宠妃》插曲) - 金润吉

作词:连续

作曲:卢文韬

庄子说爱情, 是蝴蝶的秘密

老子说爱情 ,玄又玄的玄机

到底 ,你们谁有理

痴人说爱, 全是谜题

孔子说爱情, 距离产生问题

孟子说爱情 讲究天时地利

圣人随便哄哄你,不必死守规矩

we can say love love love love

华佗说爱情, 有病就要求医

鲁班说爱情 ,最重要是根基

到底 有没有头绪,各说各话 急死情侣

周公说爱情, 梦里都是甜蜜

关公说爱情 一定要有勇气

多蠢才会当真理,假话都骗到你

we can say love love love love.

三十六计太离奇,

爱情也能拿来做诡计

不如诗经有意义

花花草草都写着我爱你,

学天文 ,只看牛郎织女

学地理, 只看断桥大理

学星座, 只看爱情运气

多久遇见你。

7. 诗经中的花卉没骨

《楚辞》像《诗经》一样,写到了许多繁茂的植物,是一个绿色葱茏的世界。放眼看去,满是各种各样的生长和开放:桂树、橘树、秋菊、蕙兰、辛夷、白芷、杜衡、杜若、申椒、宿莽、江离、薜荔、女萝,艳丽逼人的花、苍翠欲滴的绿色、诱人的芬芳和刺鼻的气味。诗人屈原将这一切用作比喻:比喻自己,比喻他者。

  "兴"的手法比《诗经》少,而"比"的运用多了起来,这是《楚辞》的一个艺术特征。在强化自我的抒情诗中,比喻似乎更为直接和重要了,这种率直更利于言说个人情感。在生机盎然的世界里,好人、坏人、我、君王、群僚、宵小等,都直接用植物作"比"。这在当时的听者那里,可以迅速地进入一种自然的联想,因为他们和诗人生活在同一时间,拥有同一个蓬勃烂漫的大自然,对这一切再熟悉不过。在书写的历史中,或许我们很少能看到像《楚辞》和《诗经》中这样繁多的植物描写,以至于其中的草木花卉已成学问,连孔子都感叹可以通过《诗经》多识草木之名,《楚辞》自然也是如此。

  在《诗经》和《楚辞》多姿多彩的世界里,植物的气息格外浓郁。在这种气息中,人类生活染上了浓绿的颜色,思想和行为伴着这种颜色,与碧绿、澄澈、芬芳、鲜美一起,蔓延和生长。这对于日常生活而言,绝对不是一件可有可无的事情。到了现代社会,人造之物成倍增长,人流拥挤,到处是高耸的建筑,这样的街区已经很少见到繁密茂盛的绿植。

  诗人喜欢披挂美丽芬芳的花朵,与它们融为一体,心有灵犀。"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揽茹蕙以掩涕兮,沾余襟之浪浪。"(《离骚》)诗人的日常生活离不开这些美的生灵,在他心中各种植物皆有品性与魂魄,有着超乎寻常的敏感,不仅是形状与习性不同,而且还对应着不同的灵魂。"户服艾以盈要兮,谓幽兰其不可佩。览察草木其犹未得兮,岂珵美之能当?苏粪壤以充帏兮,谓申椒其不芳。"(《离骚》)"芳与泽其杂糅兮,羌芳华自中出。纷郁郁其远蒸兮,满内而外扬。情与质信可保兮,羌居蔽而闻章。"(《九章.思美人》)它们或高洁或污浊,或崇高疏阔或卑劣狭促;艾草和蕙兰大异其趣,花椒与兰花迥然有别。

  诗人之所以与一个蓬勃世界建立起如此密切的关系,当由客观环境所决定。在那个世界中,人类对自然界的影响尚处于初级阶段,千奇百怪的人造之物实属罕见,人们眼中还是蓝天白云、水碧山青,而且人类造物的增殖大大落后于自然造物。人们惊恐于风云疾电,无力征服奔腾的大河,木车缓缓前行,即便扬鞭跃马,也远不及空中飞鸟。人类对于自然充满嫉羡、敬畏和神秘之感。在这个万物有灵的世界里,人是追寻者、询问者和求助者,他们相信在远天之外还有一个神灵世界,那里像人间一样,有威赫的车队和庄严的仪式,有比君王更为显赫的天庭的主人。在神话传说中,这一切都得到了描述,民间有过一次次生动的演绎,而诗人再一次复述、描绘、祈求和叩问,强烈地表达了追随和融入这个世界的梦想。离开了幽兰芳草和玉树琼枝,他会愈加孤独。诗人的思绪徘徊缠绵、幽咽低回,虽然有群芳陪伴,但哀怨和痛苦却没有减轻。在这些倾诉般的呓语中,大自然的纯洁至美之物深刻地参与了诗人的生活。

  我们难忘诗人笔下的湘夫人:"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湘夫人》)难忘她眼中那"眇眇"的哀愁,难忘"湘君"与"湘夫人"佳约幽会的场景:"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荪壁兮紫坛,播芳椒兮成堂。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罔薜荔兮为帷,擗蕙櫋兮既张。"(《九歌.湘夫人》)荷叶盖在屋顶,香草织成墙壁,紫色贝壳铺满庭院,厅堂椒香扑鼻,兰木和桂木做成屋梁,辛夷做门楣,白芷饰卧房,用薜荔巧妙地织成帐幔和隔扇,百卉聚满庭园。总之,居所内外到处是芳草鲜花,无论是走廊还是庭院,皆为迷人的绚烂和醉人的芬芳。多么浓烈的爱情,多么浪漫的气质,在这芬芳堆积的奇妙诗句中,感觉不到重复和拥挤,而是沉浸于一种极为饱满芳冽的生命气息之中,这气息为《楚辞》所独有。

  在青葱的南国,类似的吟哦还有很多,比如宋玉、景差等诗人。随着时间的推移,自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以降,字里行间才渐渐变得颜色单薄,浓重的自然色彩逐步衰减。这似乎是人类书写的一个必然走向。到了工业革命后期,诗人的吟哦中绿色愈加隐退。伴随着现代主义的来临,浓烈的化纤气味便直接取代了绿植的"青生气"。在当代,即便是鸿篇巨制之中也看不到多少花草树木,甚至闻不到一声鸟鸣,只有人类自身的忙碌和自我繁衍,他们已经使世界变得拥挤不堪,灵魂开始孤独,心情变得抑郁,生命寂寥而单一。

  与《诗经》中繁茂的植物相比,《楚辞》的植物世界似乎更为水气淋漓,它们与吟唱者的关系也愈加亲密和切近,于是用它们直接作比的情形就更为常见。我们可以想象,就是这个生机勃勃的世界在呼唤诗人,激励了他的吟唱,让他发出饱满的声音。即便在诗人最寂寞、沮丧的时刻,也仍然有绿色繁华的簇拥和陪伴,这对他当然是至为重要的。

  眼前的这位诗人时而痛哭流涕,时而哀怨无声,仰望、祈求、顿足、捶胸,简直受尽了折磨。这位诗人长眉扬起,美目大睁,眸子清澈,而且周身缀满了鲜花。在陪伴他的这些芬芳植物眼中,诗人更像是自然界里可以移动的一个精灵,它们愿意附着其身,与其同行。在这个过程中,它们可以倾听他美妙的吟哦,尽管这声音蓄满了哀怨和悲叹,可是依然动听。它们喜欢诗人,渴望帮助他,于是加倍地释放芬芳。它们用馥郁浓烈的芳香让他愉悦,让他兴奋,让他陶醉和忘我。

8. 诗经中的花卉意象

先秦·佚名《诗经》中描写娇艳花朵的诗句有:

1、桃花——《国风·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译文:桃花怒放千万朵,色彩鲜艳红似火。这位姑娘要出嫁,喜气洋洋归夫家。

2、木槿花——《国风·郑风·有女同车》有女同车,颜如舜华。译文:有位姑娘和我在一辆车上,脸儿好像木槿花开放。

3、荷花——《国风·郑风·山有扶苏》山有扶苏,隰有荷华。译文:山上有茂盛的扶苏,池里有美艳的荷花。

4、荇菜——《国风·周南·关雎》参差荇菜,左右流之。译文: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捞它。

5、芍药——《国风·郑风·溱洧》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译文:少男,少女,互相调笑戏谑,送一支芍药订约。

9. 诗经中的花卉文化

  

1、 杜鹃: 寓意》悲哀 相传,古代有一位蜀国的皇帝杜宇,很爱他的百姓。死后,他的灵魂变为一只杜鹃鸟。每年春季,杜鹃鸟飞来唤醒老百姓“快快布谷! 快快布谷!”嘴巴啼得流出了血,滴滴鲜血洒在地上,染红了漫山的杜鹃花。这就是成语“子规啼血”的来历。  

2、 牡丹: 富贵  

3、 莲: 出污泥而不染。佛家认为是智慧的象征。  

4、 兰: 不蔓不枝 香远益清。君子。  

5、 梅花: 越冷越开花 – 坚忍、傲世、有点孤芳自赏。  

6、 桃花: 《诗经》里写桃花“灼灼其华”,喻“喜事、结婚”。桃花运,桃色纠纷,意味男女关系。 人面桃花,表示青春美丽的女性。  

7、 杨花: (即“柳絮”) 水性杨花 – 女性意志不坚。  

8、 紫荆: 象征团结。  

9、 菟丝: 菟丝花 , 依赖。

上一篇:如何经营花卉公司简介(花卉公司是做什么的) 下一篇:私人花园常用花卉(私家花园常用植物)

游客 回复需填写必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