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带植物有什么(寒带植物有什么特征)
1. 寒带植物有什么
寒带针叶林最明显的特征是外貌十分独特。易与其他森林区分。通常由云杉类、冷杉类组成,其树冠为圆锥形和尖塔形,而由松属组成的针叶林,其树冠接近圆形,落叶松属形成的森林,其树冠为塔型且稀疏。云杉和冷杉是较耐阴的树种,松林和落叶林较喜阳。
针叶林另一个特征就是其群落结构十分简单,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苔藓层四个层次。乔木层常由单一或两个树种构成。林下常有一个灌木层,一个草本层和一个苔藓层。
2. 寒带植物有什么特征
寒带是天⽂上的⾼纬地带,在南北纬66°34′的纬线圈内。由于太阳光斜射,获得的太阳光热⽐其他地带少,⽓候终年寒冷,称为寒带。位于地球的极圈以内,⼀年中正午太阳⾼度⾓最⼤值只有46°52′,并有极昼、极夜现象的地带。
北极圈以北为北寒带,南极圈以南为南寒带。寒带⽓温较低,昼夜长短变化最⼤,⽆明显的四季变化。寒带占地球总⾯积的10%。
3. 生长在寒带的植物
寒温带针叶林是由耐寒的常绿或落叶针叶树种所组成,为我国分布面积广、资源丰富的森林类型。主要由云杉属、冷杉属、落叶松属和一些耐寒的松属和圆柏属植物所组成。它是寒温带大兴安岭北部一带的地带性植被类型。这种针叶林能适应寒冷、潮湿或干燥的气候条件,它们分布界限往往是森林上线。寒温带针叶林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类为寒温带落叶针叶林,另一类为寒温带常绿针叶林,同时也有松鼠居住。
植物分布
寒温带常绿针叶林由常绿的云杉、冷杉、松和圆柏所组成。我国的云杉、冷杉林是属于山地垂直带上的植被类型,广泛分布于东北、华北、秦巴、蒙新以及青藏高原。云杉、冷杉林具有较强的耐阴性,林冠稠密、郁闭,林下光照很弱,又称“暗针叶林”。乔木层的组成种类比较简单,通常由云杉、冷杉属树种组成纯林,或混交有松属、铁杉属的树种,有时也有部分阳性树种生长。如落叶松、桦木、杨树。林下灌木常见忍冬、蔷薇、槭树、稠李等。林下草本植物多为喜阴植物,如酢浆草、深山露珠草、山尖子等。云杉、冷杉林的苔藓层比较发达,不仅覆盖在地面,而且在树干和枝条上都有苔藓植物生长。
4. 寒带植物有哪些
热带植物和寒带植物是地球上都具有的生物类型,一般来说,二者的区别在于以下几点。
一是热带植物生存在低纬度地区,寒带植物生活在高纬度地区。
二是热带植物叶子多为阔叶,寒带植物的多为针叶。
三是热带植物因为阳光营养充分,生长较快,寒带植物反之
5. 什么叫寒带植物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使得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做回归运动,从而使得地球表面有了五带的划分,南北回归线(23.5°)之间有太阳直射的区域称为“热带”;南北极圈(66.5°)以外有极昼和极夜现象的地区,称为“寒带”,分北寒带和南寒带;北(南)回归线到北(南)极圈之间的区域就称为“温带”,分为北温带和南温带。我国是一个纬度跨度很大的国家,我国的最南端曾母暗沙纬度大约为北纬4°,我国的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纬度大约为北纬53°多。从五带的划分来看我国位于热带和北温带两个热量带,其中绝大部分领土位于北温带。北回归线在我国南部沿海地区穿过,其中北回归线穿过的省区包括台湾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和云南省,所以这些省区有部分地区位于热带。我国全部位于热带地区的省份就是“海南省”,海南岛的纬度最北大约为北纬20°,所以海南省是一个常年如夏,四季高温的省份。因此在每年的春节期间,全国许多地区的人们都会到海南岛去过春节,在寒冷的冬季体验热带风光。但是,由于我国冬季风十分强劲,我们也不能完全按照北回归线作为热带的划分,所以我国实际上气候符合热带(最低月均温大于15℃)的地区面积小于理论值。
6. 寒带植物图片
原产热带的花卉一般在满足18%的温度条件下即可生长;原产温带的花卉生长起点温度为10℃左右;原产亚热带的花卉生长基点温度在15-18℃。而热带水生花卉,如王莲的种子只有在30~35℃水温下才能发芽生长,仙人掌类花卉要求28℃以上的高温才能正常生长。由于每一种花卉最适生长温度的降低或升高,都会影响其正常的生长和发育,严重时还会造成花木的死亡。温室花卉一般在冬季当室温低于5-10℃时就可能受到损伤或死亡。
温度影响着花木的生长和发育。温度的高低变化影响着种子、种球、植株的休眠、茎的伸长、花芽的分化、花芽的伸长。同一种花卉从种子贮藏到发芽,进入营养生长、生殖生长、开花、结果,不同的阶段对温度的要求也不相同。如一年生草本花卉种子贮藏需要低温,种子萌发时要求较高的温度,幼苗期要求较低的温度,到了生殖阶段又要求较高的温度。二年生花卉种子贮藏及萌动在较低的温度中进行,幼苗期要求较种子萌动时更低的温度,营养生长时要求较高的温度,到了开花、结实时期,要求的温度高于营养生长阶段的温度。
7. 亚寒带植物有哪些
亚寒带的针叶林又叫泰加林,泰加林原是指西西伯利亚带有沼泽化的针叶林,现指从北极苔原南界树木线开始向南延伸1000多公里的北方塔形针叶林带,为水平性植被。泰加林几乎从大陆的东海岸一直分布到西海岸,形成壮观的茫茫林海。欧洲-西伯利亚的泰加林是世界上最大的森林,纬度几乎跨了半个地球。由于跨度太大,欧亚大陆的寒温带地区在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等有所不同。最西部的北欧地区受海洋性气候影响,气候相对温暖湿润,年温差较小,泰加林只分布在接近北极圈的遥远北方,树木主要有云杉等较喜阴湿环境的树种。
东西伯利亚地区有大面积的兴安落叶松林,东部的东西伯利亚地区大陆性气候明显,冬季极端寒冷但夏季并不寒冷,年温差极大,世界上年温差最大的地方(达100°C,冬季低达-70°C而夏季高达30°C)和北半球冬季最寒冷的地方都在这里(低于-70°C,仅次于南极,比北极更寒冷)。东西伯利亚地区春秋两季非常短暂,严寒的冬季很快就变成温暖的夏季,温度上升非常快。这种温度在短时间内迅速增长的春季被称为“西伯利亚式的春天”。所以落叶松以落叶的形式抵御东西伯利亚比北极还严寒的冬季。
世界上其它大多数的针叶林也都属于暗针叶林,北美洲就分布着大面积的暗针叶林。北美洲针叶林的面积仅次于欧亚大陆,从大西洋沿岸一直分布到太平洋沿岸,横贯整个北美大陆。北美洲大西洋沿岸的针叶林与欧亚大陆的泰加林相类似,从海岸线一直延伸到西部的落基山下。
落基山以西的太平洋沿岸的针叶林面积较小,但那里气候比较温暖湿润,不是典型的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森林沿海岸向南延伸,已经不属于北方泰加林的范畴,而带有亚热带森林的特征,被称为“温带雨林”。这是世界上最高大的针叶林,比北方泰加林高大繁茂,种类也更丰富,保存了种类最多的针叶树种,其中有不少是古老的孑遗物种。
8. 寒带动植物
科隆群岛的特有物种与地球上的任何地方相比都稳居最高水平,大约80%的陆地鸟类,爬行动物和陆地哺乳动物的97%,而植物的30%以上都是当地特有的。发现在地球上的海洋物种,加拉帕戈斯就超过20%。其中包括加拉帕戈斯群岛象龟,海鬣蜥,不会飞的鸬鹚,加拉帕戈斯企鹅也在北半球被发现的唯一一种企鹅。
在科隆群岛上,生活着700多种地面动物,80多种鸟类和许多昆虫,其中以巨龟和大蜥蜴闻名世界。海狮,海豹,企鹅等寒带动物,也常在这里的海边出现,因此,科隆群岛被称为“世界最大的自然博物馆”。
9. 寒带植物有什么特点?50字
寒带气候带,泛指高纬度的气候带。日照少,温度低,蒸发弱。气温是高纬度地区气候分异的主要因素。一般包括三种气候型:
(1) 极地冰原气候,亦称“永冻气候”,最热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冰雪终年不化;
(2) 极地长寒气候,全年只有1~4个月气温可达0~10℃,部分冰雪短期融化,能生长低等苔原植物,亦称“苔原气候”;
(3) 副极地大陆性气候,在高纬度地区南部,冬季漫长严寒,夏季月平均气温在10℃以上
10. 寒带植物特点是什么
寒带的代表性植物
1.北极
苔原是寒带植物的代表,它分布于北冰洋周围沿岸,在欧亚大陆北部和美扩选 复制 的面积,形成一个环绕北极大致连续的地带。苔原多数的种类为常绿植物。多数植物矮小,许多植物紧贴地面匍匐生长,如矮桧等。
2.南极
在南极圈以内是看不到任何鲜花的。在南极圈以外的南极半岛上,已经辨认出来的地衣大约只有400种左右,苔藓有75种,仅有4种开花植物。
11. 寒温带植物有哪些
黑龙江属中温带到寒温带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在-4~5摄氏度。气温由东南向西北逐渐降低,南北差近10摄氏度。夏季气温高,降水多,光照时间长,适宜农作物生长。太阳辐射资源丰富,年日照时数一般在2300-2800小时。春季大风日最多,多在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风能资源丰富。 黑龙江省属寒温带——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冬季漫长寒冷,夏季短促,西北端没有夏天。全年平均气温零下6—4摄氏度,一月零下32—零下17摄氏度,七月16—23摄氏度,西北部气温最低。温带、寒温带季风气候,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短促而日照充分,无霜期3—5个月,年降水量400—700毫米。全年无霜期多在90—120天之间。年平均降水量50--700毫米之间,以小兴安岭、张广才岭迎风坡最多。全年降水的60%集中在6—8月份,1957年7月15日克山降水177.9毫米,为本省最大日降水量。
春旱、夏涝、秋霜冻为主要自然灾害。是中国最冷的省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