茜草科花卉(茜科类植物)
1. 茜科类植物
可可和咖啡是两种不同的植物,味道也不一样。
巧克力,原名就叫可可(cacao),是从可可树上结的果子里取出的种子,这种直接从树干、树枝上生长出来的果子也叫做可可豆荚。成熟的可可果,也就是可可豆荚,颜色从青绿色转变为黄褐色或者棕红色,树木品种不同,其形状和大小颜色都有差异。劈开豆荚,就能见到裹在白色絮状物质当中的可可豆。取出豆子晾干,再经过焙烤,就是可可豆了。可可(Cacao)的生长条件非常苛刻,可可树只在南北纬20度之间,海拔30-300米之间,降雨量为1002毫米的热带雨林地区才能生长。可可树的生长需要充足的阳光和温度,但又不能直接照射,因此还必须有很好的遮荫、防风措施。咖啡树的原产地在非洲的埃塞俄比亚。咖啡(café)属于茜科热带木本植物,气候是咖啡种植的决定性因素,咖啡树只适合生长在热带或亚热带,所以南北纬25度之间的地带,一般称为咖啡带或咖啡区。在其他生长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海拔越高的地带生长的咖啡质量越好。一般所俗称的咖啡豆,其实是咖啡树所结果实的种子,只因为形状像豆子,所以称为咖啡豆。
2. 茜草科乔木植物有哪些
不是三无产品
团花树是一种草本植物,不是三无产品。
团花树一般指团花,是茜草科团花属植物,落叶大乔木,高达30米;树干通直,基部略有板状根;树皮薄,灰褐色,老时有裂隙且粗糙。叶对生,薄革质,椭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长15-25厘米,宽7-12厘米;叶柄长2-3厘米,粗壮。头状花序单个顶生,不计花冠直径4-5厘米,花序梗粗壮,长2-4厘米。果序直径3-4厘米,成熟时黄绿色;种子近三棱形,无翅。花、果期6-11月。
3. 与茜有关的植物
茜纱"指的应是红颜色的纱。 茜,《说文》"茅蒐也。从草西声",应是一种植物。
4. 茜草科常见植物
巴戟天可以分为生巴戟天、盐巴戟天和制巴戟天(甘草制)。
巴戟天是茜草科、巴戟天属植物。藤本;肉质根不定位肠状缢缩,根肉略紫红色,干后紫蓝色;嫩枝被长短不一粗毛。叶薄或稍厚,纸质,干后棕色,长圆形,卵状长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花序3-7伞形排列于枝顶;花序梗长5-10毫米,被短柔毛;头状花序具花4-10朵。
5. 茜草科植物具有
茜草(学名:Rubia cordifolia L.):茜草科,茜草属多年生草质攀援藤木,长通常可达3.5米;根状茎和其节上的须根均红色;茎多条,细长,方柱形,棱上生倒生皮刺,叶片轮生,纸质,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顶端渐尖,心形,边缘有齿状皮刺,两面粗糙,叶柄长可达2.5厘米,聚伞花序腋生和顶生,,有花数十朵,花序和分枝均细瘦,花冠淡黄色,花冠裂片近卵形,果球形,橘黄色。8-9月开花,10-11月结果。
很显然,茜草属性为被子植物。
6. 茜草科植物的主要特征
八仙草为景天科植物,多年生肉质草本,高可达80厘米。根成条状,而不似五加科人参三七(中药三七)的短圆柱形根。花为5瓣,黄色,6月至8月开花。
而茜草是茜草科植物茜草干燥的根和根茎。茜草的化学成分包括蒽醌衍生物、萘醌衍生物、萘氢醌衍生物、环己肽、三萜化合物等。
两者为不同类型的植物,生长特点不一样,作用也不一样。
7. 茜草科有哪些属
别名叫黄栀子、山栀。属隶属于茜草科、栀子族。
它属灌木或很少为乔木,无刺或很少具刺。浆果常大,平滑或具纵棱,革质或肉质;种子多数,常与肉质的胎座胶结而成一球状体,扁平或肿胀,种皮革质或膜质,胚乳常角质;胚小或中等大,子叶阔,叶状。约250种。
8. 茜草科的植物
1、长叶茜草
茎呈显着的四方形,叶为披针形,长2~10厘米,基部圆形,先端渐尖,叶柄亦较长。使用于四川、贵州。
2、中华茜草
叶柄较短,叶阔卵圆形,基部圆形或阔楔形,花序较短。使用于四川、东北等地。
3、狭叶茜草
叶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果实黑色。使用于山东部分地区。
4、黑果茜草
形态与茜草相似,但果实成熟时黑色。使用于黑龙江、辽宁、甘肃。
9. 茜草科的植物有哪些
茜草(学名:Rubia cordifolia L.):茜草科,茜草属多年生草质攀援藤木,长通常可达3.5米;根状茎和其节上的须根均红色;茎多条,细长,方柱形,棱上生倒生皮刺,叶片轮生,纸质,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顶端渐尖,心形,边缘有齿状皮刺,两面粗糙,叶柄长可达2.5厘米,聚伞花序腋生和顶生,,有花数十朵,花序和分枝均细瘦,花冠淡黄色,花冠裂片近卵形,果球形,橘黄色。8-9月开花,10-11月结果。
分布于中国东北、华北、西北和四川及西藏等地。常生于疏林、林缘、灌丛或草地上。朝鲜、日本和俄罗斯远东地区亦有分布。
茜草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植物染料,茜草性寒入血分,能凉血止血,且能化瘀。凡血热妄行之出血证均可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