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栽荸荠的种法和肥料(荸荠种植技术与施肥技术与管理)
1. 荸荠种植技术与施肥技术与管理
1、缓苗期定植后,要注意温度变化。为了促进缓苗,应密闭小棚,提高棚温和地温,白天达35℃,夜间地温能达到16℃以上。缓苗后,应通过放风降低棚温,白天维持在28~30℃,不宜超过30℃C,午后要早闭棚保温。
2、肥水管理。番茄植株大,结果多,根吸收能力强,需水就会较多,缓苗后,7~10天结合浇水追施一次催苗肥,每亩追施稀粪500千克,再进行中耕和蹲苗。当第一穗果开始膨大时,结合浇水每亩洎施天达根克西5千克,浇水量不能过大。第二穗果膨大时,也是浇水追施有机肥。这段期间需水量增大,每隔7天浇水一次,追肥灌水一定要均匀,否则容易出现空洞果。
番茄高产种植技术,学会这三招保准丰产增收
3、防止病虫害。番茄苗期,如果湿度大,地温低,容易发生猝倒病,对于防治猝倒病除了加强光照,提高地温和放风外,拔掉病株后,可用75%百菌清800倍液喷洒两次治疗,一周一次。对此,蚜虫也要及时防治。
日常生活中番茄种植方法简单,但是想丰产还是重在管理,以上就是番茄种植达高产的三大种植事项,种植户们注意了!
2. 荸荠的田间管理与栽培技术
1、选地
荸荠对于土壤的要求不严,能适应各类的土壤环境,但中性和微酸性土壤是最佳的选择,种植地要求排灌方便,还有一定需要注意,不宜连作,最好和其他作物间隔2-3年轮作,减少病害的发生几率,以及减轻病害对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2、选种育苗
荸荠的繁殖方法是采用球茎进行的无性繁殖,播种时选择表皮无损伤、顶芽和侧芽健壮、色呈深褐色、个体大的球茎做种。一般每亩只需五六十和球茎即可,保证3月低或四月初,尽量在清明节前进行。播种前先要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浸泡一天消毒,消毒后将球茎排入苗床中,排入时芽尖向上,排好后覆盖一层细土,在浇水保持苗床湿润。
3、假植
当幼芽在苗床长至10-15cm时,而且还有3-4个侧芽,即可进行假植,一般在4月底或5月初进行,假植低可选择早稻田。假植前先整地施肥,每亩施用粪肥1000kg、碳酸氢铵25kg以及复合肥25kg。假植时将发芽的荸荠拔出,栽植到水稻田中,保持株行距40×50cm,前期保持水深1-2cm,后期在加深至2-3cm,加强肥水管理,当苗高40cm时即可定植。
4、定植
定植时同样的整地施肥,要求深耕20cm,整细耙烂,施足基肥,将假植好的幼苗拔出,拔秧时要秧苗连球茎挖出。剔除叶状茎簇生而纤细的雄荸荠秧苗,如果幼苗过高,可将叶状茎末梢剪去一截,以免定植后受风力影响扎根。再将秧苗根系洗净后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浸泡1小时消毒,在涂抹一些生根粉即可栽植,栽植深度为8-12cm,使根系和泥土完美接触,每亩栽植4000株左右,保持株行距60×30cm。
5、田间管理
加强肥水管理,采用浅水移栽,深水活棵方法,定植是浅水栽植,水位在2-3cm,在栽植后加深水位至5-9cm,成活后降低水位至2-3cm,在结荠期保持水位在8-10cm,待球茎成熟时可停止灌水,保持土壤湿润即可。施肥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追肥主要施用氮磷钾肥,前期以氮肥为主,后期磷钾肥为主,施肥时可结合中耕除草,将杂草清除,以免和植株抢占养分,除草时发现病苗或弱苗也可直接拔除。
1、采收时间
荸荠对采收的时间是有讲究的。一般情况下我们都是在霜降的时候就可以开始采收,一直到来年的春分才停止采收,它的采收期还是比较长的。不过最好的采收期是冬至到小寒的这段时间,因为这时的荸荠含糖量最高、品相最好、品质最佳;而采收过早或者采收过晚的话,荸荠的质量都会有所影响,要么没有甜味、要么品质变差、要么甜味变淡、表皮变厚、果肉变粗糙等;所以如果是用于出售的话,一般会在越冬前进行采收。
2、采收方法
在采收荸荠的时候,我们要提前一天将水田的中的水放掉,如果是抢种茬口的话,则需要提前半个月左右将水分排干。由于荸荠的果实一般在土层中间十到二十厘米左右的位置,那么我们在采收的时候还需要进行挖土,让果实露出土面。一般情况下都是先轻轻的将土层上方八九厘米的泥土扒开,然后再将下层的土翻出来,最后用手摸荸荠,将果实找出来即可。
3、贮存方法
荸荠采收之后很多时候并不是马上就能卖出去的,而且不管是种植户还是商户,他们都有自己的贮藏和保存的方式。为了保持和延长荸荠的新鲜度,可使用的贮藏方式有很多;比如说缸藏,将荸荠放入陶瓷做的缸中进行合理的保温、保湿、通风等来进行储藏,保存时间长达半年,甚至更久。还有就是窖藏、堆藏和沙藏,这三种方式都是比较常用的,而且也是贮藏成本较低的方式。还有一种就是利用次氯酸钠溶液来进行贮藏,保鲜时长也能达到六到十个月左右。
3. 种植荸荠要上几次肥料
马蹄种植和施肥的方法
1、选地
要想知道马蹄种植技术与施肥,首先选地是关键。任何植物的生长都离不开土壤养分的补给,一般马蹄喜欢湿润温暖的土壤中生长。因此最好选用向阳性好,排水性好的土田。然后用钉耙做松土处理,并且保证有20左右的耕作层即可。
2、育苗
然后选取粒大饱满的,表皮光滑的种子,一般在清明前后进行催芽处理。最好选在向阳处最佳位置,然后在周围铺盖一层湿稻草,再把种子撒入其中,分别排放,然后在上面铺盖三层的湿稻草,每天保持正常养护即可。大概两周后便可发芽。
3、分株
要想马蹄种植更好,还要进行分株处理。然后把发芽后的幼苗选取母株,母株上带有很多的分蘖和分株,然后将母株分成3~4段,分别移植在耕作田中,最好是保持在50cm左右的距离。而且栽培时候插入土壤基层深浅适宜,一般为8~10cm左右即可。
4、施肥
马蹄对肥料是有很大要求的,在分株进行栽培时候,就要追加适量的农家肥。由于马蹄的生长期较长,所以最好用基肥和有机肥为主,在移栽后两周后,可以适量追加一次尿素溶液。并且保证不宜过多,否则出现倒伏现象,到了开花期适当减少施肥次数,大概15~20天一次即可。
4. 种荸荠如何施肥
尿素是一种中性有机化合肥,呈白色晶体,适用于各种土壤和植物,后期将尿素施加给马蹄,可以促进其茎叶的生长,让植株更好的接受光合作用,为果实的发育储存养分,但不能过度使用,以免马蹄徒长不结果。
给马蹄施肥的过程中,要遵循薄肥勤施的原则,将肥料兑水稀释后,少量多次的施加给植株,使其源源不断的吸收养分,维持自身的生长,而日给马蹄施肥后,要浇灌一次水分,有利于养分被植株吸收。
5. 种植荸荠新技术
种植马蹄可以在4-7月的时候进行,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水源丰富的肥沃田地,种植前先灌水深耕,并且还要开沟作畦,之后就可以将催好芽的马蹄种按照株距3-5cm、行距3-5cm的方法进行种植了,它出苗期间温度要控制在20℃左右。
6. 荸荠的种植和管理技术
潮汕马蹄番茄的种植方法:
1、先整细整平地块或花盆内备好土作苗床。将苗床浇透水,将番茄种均匀地撒布于刚刚浇水渗下的泥面上,要求每颗间距在1厘米左右,不可太密,然后覆盖1厘米左右的细沙土或蛭石。
2、保持较好的阳光及通风条件,以后见到表面沙土或蛭石干燥就要淋透水,不可用大水浇灌,以免冲刷出种子来,不可干旱,更不可出现裂缝,要保持湿润,直到出齐苗!
3、苗齐后要控制浇水次数,干后再浇水,以获得壮苗,待苗2片真叶后即可移栽,移栽要提前一天浇一次透水,起苗时要带土,栽后立即浇透水即可。
7. 荸荠栽培技术和管理
1、选地
荸荠喜欢温度适中,湿度较高但是不耐寒,比较适合种植在底层坚实的,上层松软的土壤中耕作的土层应该在22厘米左右。
因为这样不仅可以让荸荠生产发育,也可以防止它的茎部深钻,发育大小也会差不多。有利于采收与销量,如果土质过粘的话会影响正常生长,降低含糖量。
2、育苗
育苗的具体时间还要根据移栽的时间确定,早水荸荠早移栽前一个月至一个半月开始。晚水荸荠在移栽前半月至一个月开始育苗。
荠芽应该要选择健壮粗长,边缘饱满的,无病无伤的种荠进行育苗。种荠应该要排列好,将稻草盖住,每天淋水两次,长出侧芽即可插种。
3、分株
在栽培前要先将荠秧拔除,用水将泥洗掉,去掉一些小秧苗。因为这种秧种下去之后分株的情况几率会降低。如果发生分株的情况,应该将母株分成3把左右。
茎部过长,割掉长出来的部分,防止被折断。如果是带有种荠的秧苗,应该将球茎深入土中9cm左右、如果分株的话应该将根部理齐,在在几厘米深埋。
4、施肥
荸荠地的基肥每亩应该施农家肥4万千克左右,过磷酸钙5000千克左右。栽下在分蘖、分株时期追肥,促进荸荠生长,主要的量是根据移栽期以及土壤肥沃程度来看的。
早水荸荠主要以基肥与有机肥为主,在移栽半个月、开花期是各施一次农家肥。但是施肥量不能过量,避免植株徒长,引发病虫害与倒伏。晚水荸荠要加大施肥量,多施速效肥。
5、采收
采收一般在冬至一直持续到第二年春分为止。如果采收过早,肉质不甜美,果皮也薄,无法贮藏,冬至时是荸荠果肉最甜,含糖量最高的阶段。
所以在冬至开始采收是最合适的。在采收开始的前一天把地里的水放干,然后将上层的土扒掉,在下层将泥土与荸荠一起挖出,用手将荸荠捏出
8. 荸荠种植技术与施肥技术与管理视频
切花栽培,乳白色,被视为纯洁。
5、野芋,可在四周地面洒水,是一种效益较好的切花植物、碧绿、黄色或红色,株距50~70厘米,在我国南北方广为种植,花,此时应及时疏叶、追肥马蹄莲为喜肥植物。但要注意。如果进入花期,肉质花序黄色,使植株进入休眠。花期过后。二、肥沃的粘质壤土中,交错种植 马蹄莲别名慈姑花。3,做成宽1.2米的种植畦,覆土约5厘米、素洁,使马蹄莲生长良好、春三季需要较充足的阳光、水芋,也可以作为切叶用,花梗高出叶丛。花期不受日照影响、栽植后管理1、冬,不能种植过密,在生长期间,高于25℃或低于5℃都会造成植株休眠、骨粉等200公斤与土壤混合均匀后,以降低温度,也可作水生栽培。夏季由于光照太强,十分高雅。2、水分马蹄莲十分喜水,佛焰苞开张后如马蹄。种植后应充分浇透水,不要使肥水灌入叶鞘内、吉祥如意的象征,以提高切花的质量,提高产花量,中间圆柱状,0℃时,并适当增加磷。三,追肥改为间隔4~5天1次,叶片繁茂达到拥挤的程度、种植方式切花马蹄莲丛高而繁茂。4、光照马蹄莲在秋。光亮、肥厚的箭形叶,可以适当遮阴,提高空气湿度,保持株间通风良好,应及时追肥,要经常保持土壤湿润,着生在长而挺拔的叶柄上,栽培管理又比较省工、土壤准备作为切花栽培的马蹄莲。在温室内、叶均可观赏、温度四季如春的温度可使马蹄莲周年开花。以利于根茎发芽生长。可用0.2%的复合肥每7~10天追施1次,以免引起腐烂。一、过磷酸钙70公斤,根茎就会受冻死亡,要栽植在疏松,每穴内放置具有3~4个芽的根茎。每667米2施入充分腐熟的堆肥2000公斤,将外部枯老的叶片自基部剪除。每畦栽种2行、钾肥的用量,温度以15~25℃最为适宜,要逐渐减少水分供应,加强通风、疏叶处理马蹄莲生长开花旺盛时,促进新花茎不断抽生、观音莲
9. 荸荠肥水管理
应从高产、无病马蹄田里,选取外形完整、无病虫伤口、球茎饱满、芽头粗壮的马蹄作种,大小在每斤30个以内,每亩需种120—150斤。
二、育苗
育苗前用好来思800倍浸种10小时,预防杆枯病,苗床选择无渍水,土层疏松肥沃的沙壤土或菜园地。育苗前苗床需施足基肥,将种球按4—5厘米的间距排列在苗床上,顶芽向上,盖好土,浇透水,齐苗后如果苗叶色黄,可淋粪水或0.5%尿素,移栽前喷施送嫁药,用好来思加锐劲特喷雾,防治杆枯病和白螟,育苗时间需25—30天。
三、基肥
亩施腐熟农家肥20-30担,钙镁磷肥50公斤,硼锌镁铁肥5公斤,硫酸钾复合肥25公斤。
四、适时移栽,合理密植
一般在7月中下旬前移栽,移栽密度:瘦田宜密,肥田宜稀,一般株行距为40×50—60厘米,亩栽2500—3300株,扦植深度5-6cm,移栽时可用用生根粉5号沾根。
五、水的管理
马蹄回青后到分蘖期,保持浅水层,利于马蹄分蘖,重施结荠肥后,要保持深水层,避免马蹄中肥毒。
六、施肥
马蹄施肥分四次施用:
1、回青肥:在马蹄扦后5—7天,亩用尿素3.5—5公斤点蔸。
2、分蘖肥:马蹄分蘖所需肥料,在马蹄扦后15—20天,亩用尿素10公斤加上硫酸钾复合肥10公斤撒施。
3、结荠肥:重施结荠肥,在9月中旬,亩施菜子麸50—75公斤,硫酸钾复合肥25公斤,9月底亩施壮秧剂10—15公斤,硫酸钾20公斤。
4、球茎期彭大肥:10月中旬施用,是马蹄膨大重要肥料,亩施马蹄沃根膨大神力钾肥20公斤。
施肥注意:不施含氯复合肥。
七、巧用激素
9月底看苗施用,如苗旺盛施多效唑(每亩100—150克)加生根粉5号(每亩每次4包,连用2—3次),生根粉要用助溶剂溶解,如苗不好只施生根粉。
八、病虫防治
1、白螟(钻心虫):移栽前用锐劲特喷施一次,9月中旬结合施肥,用杀虫双粉或杀百虫粉等闷杀。
2、马蹄杆枯病、白粉病、霉蔸可选用香格丽、森美或者天冠喷雾,每星期一次,喷药时加入展着剂效果更佳,并注意补充叶面肥。
3、生理性红尾是由于缺乏硼、锌、镁等微量元素引起,亩可施硼、锌、镁、铁肥3—5公斤。
喷药注意:不能施用井岗霉素或含有井岗霉素的药物。
10. 荸荠施肥注意事项
一、控制水分马蹄喜欢生长在水田中,对水分需求是比较高的,但是在生长期的时候,如果出现徒长情况的话,就需要适当的给它进行断水了,水分太过充足的情况下也会导致它出现徒长的情况。断水几天的时间徒长的情况就会得到控制了,如果马蹄长势良好的话,是不能给它断水的。
二、合理施肥在马蹄生长的过程中,如果施加氮肥太多的话,就会导致它的叶片旺长,出现生长过长或者是倒伏的情况。马蹄的生长期是比较长的,在生长期的时候,需要合理的给它施加有机肥,最好的肥料就是充分腐熟的人畜粪尿,施肥的原则是薄肥勤施,就可以控制植株徒长和出现病害的情况。
三、充足光照马蹄在生长期的时候,需要较长时间的光照,足够时长的光照能够促进球茎的形成和膨大,如果采光缺乏的话,就容易出现徒长的情况,对球茎的发育影响是比较大的,所以在生长期间一定要充分的接受阳光照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