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肉能换盆吗(多肉需不需要换盆)
1. 多肉需不需要换盆
多肉植物换盆需要不需要修根分四种情况,如果是刚种植一段时间,长势良好,譬如两三个月、小半年,配土不需要重新换过,建议直接连根带土一起放进新盆里,不要破坏根系,这样多肉基本可以愉快的继续生长。
如果是已经种植了大半年,一两年,建议进行换土、适当修根,晾干几天(明亮通风处无直射光)等伤口愈合,再重新种下,进行缓苗处理。
如果是多肉植物长势不佳,进行换盆的,那一定要进行修根处理,有些老桩,底部根系已经全部坏死,以黑法师为例,夏季休眠后,底部根系有时候会出现全坏死掉光的情况,在长根系的底部处,削掉其部分表皮,可以起到刺激生根的作用。
最后一种情况,在不适当的时间换盆,譬如夏天,如果多肉植物状态正常,可以考虑尽量保持其根系和介质的完整性,换到新盆里。如果是底部烂根,茎干腐烂则有必要进行完整的修根措施。
2. 为什么要给多肉换盆
这个季节,建议不要换盆。换盆的时候,试一试,能不能把所有的肉肉一次拿出来,时间长了,肉肉们底部的根会攀连在一起,这样不需要修根,对肉肉也是没有大的损伤。
换盆选择透气性好一些,底部有孔的,这样水浇多了也没大事。
3. 多肉为什么要换盆
花卉植物经过一段时间的栽培以后都要进行换盆和换土,换土的目的说白了就是为了改善花卉生长的条件,让花卉可以生长的更好。
换土可以补充养分
植物生长是需要养分的,养分的来源是从土壤中来的,土壤中的养分有限,特别是盆栽植物,就那么一丢丢土。尽管我们后期也进行补肥,但是我们补充的肥料大多数是氮磷钾三种大量元素。其它的微量元素,一般都是不补充的,因为土壤中本身就有,植物对这些微量元素需求也较少。
尽管如此,经过长时间的消耗以后,微量元素也会被消耗殆尽,这是我们就可以通过换土是实现微量元素的补充。
换土保证土壤疏松透气
土壤经过长时间的浇水施肥以后,表面会慢慢的变硬,板结。板结的土壤就不利于植物的生长,换土就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了。
经过一到两年的时间,盆土板结了,没关系,我们换上新土就可以了。
换土为花卉根系创造更大空间
刚养殖的花卉,苗是比较小的,用的花盆也较小,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以后,根系长了很多。原有的空间,就没办法满足根系的生长,这时就可以通过换盆来解决。
换盆的时候可以选择去掉原土也可以不去,去原土也不建议去掉太多,一般三分之一到一半即可。新添加的土壤要和原来土壤保持一致,不能相差太大。
烂根及病害要换土
在养护过程中,如果养护不当出现积水烂根,或者根系出现一些病害以后,通常的做法就是要重新换盆了。换盆的同时要将原来的土壤也去掉,因为原土中已经被细菌感染,不换的话,病菌会继续感染植株。
4. 多肉需不需要换盆换土
多肉铺面石用不用换,由多肉换土的原因确定。如果多肉是正常的换土,那么多肉的铺面石,可以小心的拨下来,多肉换好土后,重新用这些铺面石铺面。如果是多肉因为有了病菌换土,那么多肉的铺面石也要一同换掉了,不然的话铺面石上的病菌,会让新换了土的多肉,再生病菌。
5. 多肉不换盆可以吗
11月正是秋高气爽的时候,因为接下来很快就要进入冬天了,所以再不抓紧时间给家里的多肉植物换盆土就来不及了。
而在给多肉植物换盆土的情况下,若想要多肉少点不必要的伤亡问题,那么就要按照下面的操作来进行,这样植物才能够尽快的适应新的生存环境,服盆快多肉植物在天冷的时候状态才能够更好!给多肉植物换盆土的期间,具体该怎么操作?
首先,我们需要尽量在不伤害到植物根部的前提下,将多肉植物的根部从土壤里脱离出来。
众所周知,一般我们想要将其完整的从土壤里挖掘出来就需要提前一周控水,并且让盆栽多见光,多吹风,加速土壤里积水的消耗,但是由于时间紧急,这种方式并不适用。
所以我们最好是利用事先晾晒的常温自来水来沁泡盆栽中的土壤。
持续20~30分钟之后,我们就可以轻而易举的将多肉植物根部从其生存的沙质土壤中拔出来。
其次,我们要多个角度,仔细观察一下多肉的状态,并做好修剪工作。
一般多肉植物根部一定会存在老化干瘪腐烂的部位,这些老化病变的根须一定要趁早修剪掉。而且在发现干枯泛黄的叶子的时候,也要及早的将它们摘掉。
但是在摘掉的过程中,要保证茎干不受损。而摘掉不必要的根茎叶之后,我们只需要将其直接浸泡在浓度适宜的多菌灵水溶液中杀菌消毒。
一般多肉植物的茎叶根全部侵泡在多菌灵水溶液中持续10~20分钟即可。
然后等时间一到,我们就需要将多肉植物捞出来,然后安置在卫生纸上,吸去多余的水分,准备上盆工作。
最后,我们需要趁着给多肉植物杀菌消毒的空闲,将花盆以及花土准备好,需要准备上大量的珍珠岩、多肉专用营养土。
先在小巧又带排水孔的花盆里,填充上大约2/3的土壤,其后则可以挖个坑将处理好的多肉植物栽种到其中,栽种的位置尽量靠近花盆的中心地带。
同时我们还需要再添加更多的营养土堆积在多肉植物根部四周,用手按紧实多肉植物根部附近的土壤后,就往盆栽土上覆盖一层珍珠岩!
再往后就可以使用混合了适量生根剂的常温自来水,沿着多肉植株一圈又一圈的浇水充分的润湿土壤,而之后就可以将多肉盆栽安置,在光照充足以及通风良好的位置上,这样只要环境温度不低于10度,那么多肉植物将会在一周到两周内适应新环境,长出新的茎叶。
当然随着温度的降低,我们也需要注意,若夜间的温度持续地低于10度,在太阳下山的时候就要马上关闭窗户,防止冷空气吹到多肉植物的茎叶上。
因为多肉植物被冷风刺激,往往会直接腐烂化水,进一步影响刚上盆的多肉植株适应新环境,甚至可能带来很多不必要的伤亡。
6. 多肉什么情况下需要换盆
可以
1、脱盆
小花盆很好脱盆的,肉肉一提就出来了,但有些小口大肚子的花盆就不容易了,可以利用小铲子松松土,慢慢挖出来。有些实在处理不了的,只能摔破花盆了。
2、整理根系、修根
多肉的根很细小,干燥的土抖一抖就散了,如果土壤板结,和根长到了一起,就直接扒掉,很多毛细根可以去除的,不用担心。
修根是很有必要的,毛细根留太多反而会影响多肉的活力,可以把眼色暗淡的、细小根系都剪掉,只留2-3厘米的主要根系,如果是大老桩,也可以相应留多一些。
3、杀菌
修根后,最好泡20-30分钟多菌灵,相当于给肉肉打个“预防针”,以免根系损伤后容易黑腐、溃烂,也可以提高服盆的成功率,做个健健康康的肉肉。
泡完之后,放到散光的小窗台晾一晾,大约晾3-5个小时,晾干后再上盆。
4、配土
趁着晾根的间隙,可以来配土啦,其实多肉配土可以按照自家的情况来,每家的环境都不一样哦。
比如你家不太通风,也比较潮湿,建议用颗粒多一些,就是营养土/椰糠土/泥炭土打底,放多一些火山石、珍珠岩之类的,甚至可以用70%-90%的赤玉土来养,效果很不错哦。
如果你家很干燥,就可以按照正常的配土,可以用沙土,或者营养土:颗粒=5:1的配比,这样保水性会高一些,多肉叶子不容易干瘪。
5、花盆的选择
多肉适合小花盆,浇水不容易闷根,而且还不占地儿,从多肉角度来说,建议用陶瓦盆,越透气越好,塑料盆其次,带光面的釉质花盆不透气,养多肉越养越小,还容易死掉哦。
6、上盆
准备上盆前,可以先把配好的土打湿,微微变潮的时候上盆,这个方法适合刚买回来的多肉,还有阴雨天换盆的肉肉,刺激性不强、不容易烂根。其它情况也可以干土上盆后再浇透水。
上盆时,可以先在盆底垫一层小陶粒,直径0.5-1厘米的就行,高盆可以垫多一点,矮小的盆可以不用垫,在底部的小孔上放一片化妆棉或网布,防止水土流失。
垫好后,上一层土,盆深度够的话,可以再撒一点沤熟的羊粪肥,一点点就行,多肉很迷你的。然后继续上土,到了花盆中部位置,可以把多肉放中间栽好,继续填土。
最后,沿着肉肉一圈把土压实,之前土是干的话,可以浇透水,如果土遇水变少了,要再加一点土。要是土太松、多肉不稳,可以铺一层绿沸石或其它小石子固定。
大的独杆老桩,新上盆总是偏向一方,可以找个石头放根系附近压住。
7、服盆
上盆之后,把肉肉放到家里散光明亮的位置,暂时不要暴晒,过3-5天,土变干了再浇湿,没有大问题的话,搬到阳光处晒太阳,开始正常养护,刚开始长气根都是正常的,过个月就好了,施肥可以等服盆半个月之后,撒奥绿5号肥在盆面即可。
7. 多肉需不需要换盆土
要换,第一盆小会影响到多肉的继续的生长。第二盆土可能没有什么养分,第三太小的花盆会直接影响到根部的伸展。
8. 多肉能不能经常换盆
1.不要浇太多的水。
多肉换盆之后,它的根部还没有完全适应换盆后的环境,有些底部的叶子会慢慢地变枯萎。 这个时候,大家不要觉得这是多肉缺水了,于是就一通浇水。 这时候的多肉根系吸水能力并不是很强,浇水太多的话,容易烂根。
正确做法是,刚上盆的多肉浇水保持土壤微微湿润就行,不要大水漫灌,浇完水之后放在通风环境比较好的环境里面养着。
2.
总是晃多肉。
多肉刚刚上盆,根系需要一段时间的生长,才能慢慢地将根部扎扎实实地扎进土壤里。 有些花友比较心急,刚上盆没几天,想起来就去晃动一下多肉,试试有没有长结实。 这样很有可能会让多肉根系受伤,更不容易服盆。
3、经常更换位置
多肉在经过换盆之后,本身生活环境就有了很大的改变。刚上盆的那几天需要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养护着,等慢慢佛服盆之后,再放到光照充足的环境养。有的话有可能觉得光照越充足的环境更加适合多肉生长,于是每天都会将花盆转动一下,想让多肉汲取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