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鲜花知识 >

中国原生多肉植物(原生多肉植物生长环境)

更新:2022-11-20 23:23归类:鲜花知识人气:58

1. 原生多肉植物生长环境

植物休眠,植物的芽或种子生长停顿、生命活动微弱的时期。是系统发育中形成的对逆境的一种适应性。即使给予适当的环境条件仍不能恢复生长,必须经过一定的低温条件解除休眠后才能萌芽生长的为自然休眠;由于环境胁迫(低温、干旱等)而暂停生长,逆境消除即恢复生长的为被迫休眠。

引起种子休眠的原因主要是种皮障碍、胚不成熟以及生理休眠等;温度降低和日照缩短是引起芽休眠的主要环境因子。

2. 多肉植物种植环境

多肉植物对温度要求一般是在15-28℃左右,春、秋这两个的季节的温度最相符,所以是多肉的生长期。夏季不可以超过35℃,冬季一般要搬到室内,温度通常是控制在8-10℃以上。其实,多肉植物适合在各种湿度环境中生存,只要它的根部不要泡在水里就行了。湿度大的环境,可以很久不需要浇水,湿度小的环境,可能浇水的频率要频繁一些。

例如仙人球,吸收电磁辐射,南方北方都喜欢在电脑边上摆一盆。

南方北方,冬天夏天,空气湿度相差很大的,但是仙人球都活得好好的呀。

干燥环境,只是更能体现多肉植物的生命力罢了。

3. 多肉植物原始生长环境

全世界共有多肉植物10000余种,在植物分类上隶属50余科,可选择的品种超乎人们想象。在这类植物中,最为人所熟知的应该就是仙人掌了。而世界上有关多肉植物的最早记录就是有关仙人掌的。

1496年,哥伦布的船队在第2次远航美洲返回西班牙后,带回了从加勒比海海域岛屿上采集的仙人掌类植物,引起极大轰动,这是有关仙人掌的最早记录。1535年,《新西班牙植物之历史》上刊登了一幅仙人掌类植物的版画。

最初,只有贵族对仙人掌感兴趣,后来中产阶级也有机会接触到仙人掌。1892年,德国的仙人掌团体形成。

随着两次世界大战的发生,多肉植物在世界各地得到了广泛认识,但也造成了原产地品种的大量流失。1973年,美国通过了《仙人掌原产地种类保护法》,使原产地的植物品种得到了有效保护。

不过,凡是植物的茎、叶肥厚多汁而耐干旱者皆可称为“多肉植物”。仙人掌只是广义范围内多肉植物的一种。狭义范围内的多肉植物,即现在昵称“肉肉”的多肉植物,不像仙人掌一样遍身长着利刺,看起来圆润可爱的它们更受现代人的欢迎。

在美国、欧洲,世界各地爱好者们组织起来成立了“多肉植物俱乐部”,这群有共同爱好的人们,通过组织种植多肉植物、观赏植物幻灯图片、交换品种、旅行购买多肉植物、发表最新发现、分享多肉植物的生长和养护经验等方式,表达着自己对多肉植物的喜爱。

在东方,日本对多肉植物的研究最为深厚。18世纪60年代,日本对多肉植物的研究风气已很盛行,中泽以正著有《中山传信录物产考》一书,对大戟科多肉植物进行了图文并茂的介绍,并称之为“霸王鞭草”。日本明治时代,园艺家松泽进之助将Succulent Plants译成汉文“多肉植物”,是汉字里面多肉植物名词的最早来源。

我国对多肉植物研究较少。明朝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以及高濂的《遵生八笺》对多肉植物有所涉及。但现在昵称“肉肉”的多肉植物(除仙人掌属仙人掌之外)最早传入我国,是在20世纪初。当时,只是在沿海的个别城市有人栽培,如厦门、广州等地。并且只有那些与国外有交往的人们,通过亲戚朋友从国外少量地带回几株,普通人难得一见。

网络的发展让多肉植物在更广范围内得到传播。在美国、日本、墨西哥等国家,专业的多肉植物网站早已成立,世界各地的爱好者们都能通过互联网了解到最新的商业及品种信息。在国内,北京、上海、武汉、杭州等地已经成立了多肉植物协会,国内互联网上的多肉论坛也逐渐增多,多肉联盟应运而生,爱好者们可以在网上进行多方面交流。奇妙而独特的多肉植物,小到只有几厘米大的松露玉,大到5米高重达数吨的巨人柱,正越来越深入地走进我们生活。

4. 多肉的原始生长环境

多肉植物属于花卉绿植苗木这一类的,它的种类有很多,据不完全统计,共分为一百多科,常见的有仙人掌科、景天科等。不同科的多肉植物,生长习性也不一样,比如景天科的玉露系列喜欢阴凉环境,仙人掌科的喜欢充沛的阳光。多肉植物具有肥厚的肉质根、茎、叶,耐干旱,外形十分小巧,色彩丰富,很受花友的喜爱。

5. 原生多肉植物生长环境条件

牛脖骨满肉和多肉区别

叶子颜色不一样

牛脖骨满肉的叶子是绿色的,温度太高的时候,叶子会变成红色,多肉的叶子是墨绿色的,温度太低的时候会变成粉白色

品种不一样

牛脖骨满肉原生品种,多肉是杂交品种

生长环境不一样

牛脖骨满肉喜欢高温环境,多肉喜欢寒冷环境

6. 多肉植物的原生环境

一般情况下不要从顶部淋水,浇水都必须浇足,为此必须经常松土,使盆土易均匀地吸足水。对于正在生长的冬型种和中间型植株,应保持盆土湿润而不积水,浇水做到干透浇透,既不能积水,也不能过于干燥。夏型种可适当浇些水,但不要过量。如果遇到阴雨天或温度突然降低,则停止浇水。不用害怕多肉植物会缺水,多肉植物的原生环境决定了他们的叶片储水量和普通植物相比是非常高的,要不怎么叫多肉植物呢,那肉呼呼的叶子里面其实都是水分,储存大量水分的叶片可以保证植物在缺水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消耗自身的水分来维持植物生命。平时多肉植物浇水的时候要十分注意水量。因为湿润的环境特别容易滋生细菌,再加上高温的话就更郁闷了,所以夏季如果浇水多了的话很容易瞬间形成高温高湿的环境让细菌有机可乘,导致植物烂根或者黑腐,而且这种情况通常都发生在瞬间。扩展资料:多肉植物养殖方法:

1、养多肉要有合适的土壤:多肉植物适宜使用透水透气性好、干燥、无菌无虫的土壤。在干燥的北方就需要增加土湿度;南雨水多就要需要提升土壤的排水性能。

2、养多肉要有合适的光照:多肉植物的生长需要充足的光照,光照过少或者光线阴暗的环境下会导致徒长。在室内养多肉时,适宜将其放置于有阳光的窗口或者是阳台上。夏天就可以使用遮光网或者转移到室内,并且要避开12-15时的阳光曝晒;其他季节可以充分接受日照。

3、养多肉要有合适的水分多肉植物浇水的原则是少浇且浇透,避免因盆内积水导致的烂根、黑腐;过多的水分也不利于多肉植物的造型使其徒长。在春秋两季是多肉的生长季节,下方的叶片开始出现干瘪时是浇水最佳时机;夏季是多肉休眠季节,以喷雾浇水方式为主,保持盆土表面湿润便可;冬季就要减少给它浇水次数。

4、养多肉一定是要有合适的温度:多肉适宜的生长温度是12到28°之间,春秋两季是多肉植物生长最旺盛的季节。在家庭养多肉要确保冬季室温8摄氏度以上,夏季室温35°以下,并且要注意飞多肉通风降温。

5、养多肉要有合适的肥料:其对肥料依赖很低,但适度的施肥是能够促进多肉的生长的。多肉施肥要遵循次数多但肥料少的原则,春秋季节换盆是施肥的最佳时机;休眠期则必须停止施肥,避免烂根。

7. 多肉的原生环境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多肉植物了呢?多肉有什么特点,如何才能养好多肉,今天我们来讨论一下。

多肉植物因其具有萌萌哒外形和五颜六色的颜色变化深受花友的喜爱,胖嘟嘟的外观很容易让人喜欢,近年来在中国掀起了一阵多肉热,几乎每个花友家里都会有多肉植物。我自己也是被多肉胖乎乎的外貌所吸引,慢慢的入了坑。

1. 首先要了解一下什么是多肉植物?

多肉植物其实也是一种花卉,只不过多肉是以观叶而不是观花为主的植物。多肉植物在园艺上,有时称多肉花卉或多浆植物,各地叫法不同,有时候同一种多肉名称也不一样,但以多肉植物这个名称最为常用。

多肉植物是指植物营养器官的某一部分,如茎、叶或根(少数种类兼有两部分)具有发达的薄壁组织用以贮藏水分,具有长时间耐旱耐高温的能力,在外形上显得肥厚多汁、圆鼓鼓的一类植物。它们大部分生长在干旱或一年中有一段时间干旱的地区,每年有很长的时间根部吸收不到水分,仅靠体内贮藏的水分维持生命。主要生存空间在沙漠和半沙漠的高温地区。

2. 多肉植物有什么特点?如何才能养好多肉呢?

多肉植物最大的特点是耐旱耐贫瘠。这一点从多肉植物的原生环境中可见一斑,多肉一般生活在高温干旱少雨的沙漠环境中,长年见不到雨水,只能从地表中吸取水分并储存在肥厚的叶片中。

我们现在常接触到的多肉植物都是从国外引种并培育繁殖来的。像一些常见的普货,像劳尔、罗琦缀化、碧桃、桃蛋、乒乓福娘、达摩福娘,以及一些贝瑞、冰梅等等,都是耐高温耐旱的好品种,即使一个月不浇水,也能生长的很好。

那么如何才能养好多肉植物呢?

作为一个多肉爱好者,主要在阳台种多肉,以我自己的体会为例,刚开始入坑时,我也不懂什么品种,只知道外貌看起来喜欢的就入手,也不懂什么老桩、悬崖、缀化,直到入手的多了,看的别人的视频多了,就对多肉了解了,也就慢慢掌握了多肉的很多知识。开始喜欢上了多肉老桩、缀化等等,也开始学着叶插和砍头,逐渐发展扩大了自己的多肉队伍。

养好多肉植物,必须从配土,浇水,施肥,光照和通风入手,学好这几点,保证你的多肉植物肥嘟嘟,色彩斑斓的。

① 配土。必须选择疏松透气,颗粒为主的土壤。以粗细椰糠,珍珠岩,河沙,泥炭配制的土壤最佳,既保证疏松透气,又能保水透水。

②浇水。做到不干不浇,浇则浇透的选择。多肉肥厚的叶片储存大量的水分,根据个人情况,半个月到一个月浇一次水最好,切忌宁干勿湿。

③施肥。多肉并不需要太多的肥料,一定要薄肥,宁愿稀释也不要加浓。复合缓释肥撒在盆土表面即可,肥效可持续几个月。

④光照。多肉是最喜欢光照了,也只有光照和大温差才能让它叶片变色。除了夏季高温强光天气,其他季节尽可能的让多肉多晒太阳。

⑤通风。多肉植物很怕闷根烂根,必须保证通风良好,才能避免滋生细菌,防止多肉腐烂化水。

图片就是我在阳台亲自养的各种多肉。只有喜欢用心去养,真正爱好的人才能养出极致状态的多肉。我是多肉爱好者,大家一起努力交流经验。

8. 多肉的生长环境是什么样的

-2℃多肉不可以放在室外。因为多肉植物的耐寒性都是比较差的,放在-2℃的环境下容易产生冻害,甚至会直接冻死。建议放在室内养护,室内的温度最低也要保证在5℃以上,最好维持在10℃左右,这样的温度环境下多肉植物才可安全越冬。

冬天怎么养多肉:

晒太阳:多肉植物都是非常喜光的,冬天的温度低,光照非常柔和,此时要放在光线好的地方,尽可能的多接受光照才行,光照充足能促使多肉积攒更多的养分,也可提高自身温℃,对越冬是有利的。

减少浇水:多肉植物的耐旱能力本身就比较强,冬季低温环境下水分蒸发的又慢,因此要减少浇水才行,浇水可等土壤干透之后再浇,正常情况下间隔两周才浇灌一次,每次浇透。

适当通风:冬季的温度低的,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将多肉植物放在室内的,且封闭的比较好。要选晴天的中午适当通通风,将窗户打开,透透气,长时间处在封闭环境下容易感染病虫害,对多肉的生长不利。每次能通风一两个小时就行,注意不要将多肉植物放在风口吹强风。

9. 多肉种植环境

多肉植物最合适的温度:

虽然有不少多肉植物是生长在沙漠地带,但并不是所有的多肉植物都能在极端温度的环境生存。

总的来说,大多数多肉植物在低温环境都难以生存,所以冬天应该将栽培环境的温度保持在8度以上。而在夏天最高温度最好控制到35度以内。晚间尽量控制在30度以下。在种类方面:夏季种的仙人掌科和大戟科可以耐受较高的温度,而番杏科和部分景天科等冬型种则需要夏天注意通风降温。

最适宜多肉植物生长的温度大致在15度-28度之间。所以春天和秋天是多肉植物生长最旺盛的季节。

10. 原生多肉植物生长环境特点

3-5天

多肉修根后种下之后,植株还比较的脆弱,没有适应新盆中的生长环境,不能立刻搬出去晒太阳,需要等待3到5天的时间之后再拿出去晒太阳,在此以前可以放在半阴通风的地方。

多肉植株在适应了之后,最好每天都接触一下太阳光线,在原生环境下,每天会晒3到4小时的光照,但是在家中养殖的话,2个小时的光照时间就可以满足,但是在夏天太阳光比较毒辣的时候,需要进行遮挡,不能直接在烈日下进行暴晒。

上一篇:广东多肉论坛(多肉养殖论坛) 下一篇:多肉植物若绿(若绿多肉开花)

游客 回复需填写必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