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制作盆景枯干(如何制作盆景枯干苗)
1. 如何制作盆景枯干苗
伯树舍利杆儿是在春季五六月时做的。
真柏树性强健,即使只残留一株吸水干也很少会枯死,与其它的树种相比,枝操作进行起来相对容易。不过如果完全折断枝和干的话在坚强的真柏也会枯死,因此弯曲粗枝的时候先缠绕上酒椰纤维来防止折断,然后再系上铜线,接着再缠绕一圈酒椰纤维,有酒椰纤维来固定的话,是可以进行360弯曲的!
2. 如何制作盆景枯干苗图片
柏树盆景的制作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材料选择
柏树盆景材料的来源,一是采用播种法,从幼苗开始进行培育造型。由于小苗耐移植,易造型,可以按设计要求,逐渐进行加工,整型。虽然时间漫长,但制作的盆景比较理想。另一种方法是从野外挖掘。
在自然界中有些老的柏树桩,经过数年风吹雨打。雷击有及动物或人为的破坏,形成千奇百怪的形状,有的断裂,有的中空,有的悬根,有的枯干,这些都是制作盆景的理想材料。柏树根系发达,尤其是须根丰富,挖掘时,可先断其主根,保留须根。地上部分要短截枝干,并前剪除簇生于枝干上的杂乱枝叶,以及秆长枝,并列枝,注意保留枯干。
因柏树生长较慢,要尽量多保留枝条。挖掘时间以初冬以后和早春尚未萌发之前为宜。移植时要带土球,保护根系。无法带土球时,要尽力保证须根完整,并采用喷水,遮荫措施,要尽快上盆,减少离土时间。裸根移植可在雨季进行。
2、审树定势
柏树不畏严寒,雪打冰冻,依然悴绿如常,故有松柏长青的赞誉。柏树盆景的制作,多突出其苍劲挺拔,气势雄伟的特点。有的古柏皮层已经剥裂,或者中空,但依然枝叶繁茂,雄姿不衰,这样的古柏可以制作成枯干式。
有的树干自然倾斜,树皮斑驳极富苍古之气,可制作斜干式,并可根据枝干的状况确定独株或双干。
有的古柏生长在山崖,山涧或石缝之中,树干从根颈部呈大幅度弯曲,似飞瀑直下,气势磅礴,可以制作成悬崖式。
有的柏桩枝干盘曲,左弯右旋,势若游龙,形态奇特,自然,可以制作卧干式或蟠干式。有的根系外露或悬提,老根纵横,可以制作露根式盆景。总之,要根据柏桩的自然形态,顺其形势,夺其神韵,突出其性灵。
3、疾病防治
柏树病虫害主要有锈病,柏毒蛾和红蜘蛛等。
锈病:病菌侵入嫩枝,并在其歧视冬,小枝上病瘿成串,叶丛逐渐呈枯黄色,进而小枝死亡。防治方法:可于7-8月在树干上喷100倍等量式波而多液,10天左右喷一次,连续喷洒3次。在3-4月,可用1-3度石硫合剂。
柏毒蛾:发生虫害后,可以喷洒三氯杀螨醇1000-1500倍。
3. 枯根盆景怎么制作
答:桂花树盆景的制作方法与要点有哪些1、栽植:应选在春季或秋季,尤以阴天或雨天栽植最好。选在通风、排水良好且温暖的地方,光照充足或半阴环境均可。移栽要打好土球,以确保成活率。栽植土要求偏酸性,忌碱土。盆栽桂花盆土的配比是腐叶土2份、园土3份、沙土3份、腐熟的饼肥2份,将其混合均匀,然后上盆或换盆,可于春季萌芽前进行。2、光照与温度:在黄河流域以南地区可露地栽培越冬。盆栽应冬季搬入室内,置于阳光充足处,使其充分接受直射阳光,室温保持5℃以上,但不可超过10℃。翌年4月萌芽后移至室外,先放在背风向阳处养护,待稳定生长后再逐渐移至通风向阳或半阴的环境,然后进行正常管理。生长期光照不足,影响花芽分化。3、浇水与施肥:地栽前,树穴内应先搀入草本灰及有机肥料,栽后浇1次透水。新技发出前保持土壤湿润,切勿浇肥水。一般春季施1次氮肥,夏季施1次磷、钾肥,使花繁叶茂,入冬前施1次越冬有机肥,以腐熟的饼肥、厩肥为主。忌浓肥,尤其忌入粪尿。盆栽桂花在北方冬季应入低温温室,在室内注意通风透光,少浇水。4月出房后,可适当增加水量,生长旺季可浇适量的淡肥水,花开季节肥水可略浓些。4、整形修剪:因树而定,根据树姿将大框架定好,将其他葫蘖条、过密枝、徒长枝、交叉枝、病弱枝去除,使通风透光。对树势上强下弱者,可将上部枝条短截1/3,使整体树势强健,同时在修剪口涂抹愈伤防腐膜保护伤口。5、北方种植桂花:一般地说桂花广泛栽种于淮河流域及以南地区,其适生区北可抵黄河下游,南可至两广、海南。但是北京、青岛也可以种植桂花的。在“冯天哲”著作的“家庭养花300问”中就有说冬季在桂花的幼树入冬后浇一次防冻水并在树基部培土护根外,再用厚报纸7层包裹树干和枝条,就能在北京露天过冬了。三年后就不用过冬再包裹了。桂花树盆景制作的方法有哪些要点一、桂花盆景制作原则:立意构图深远;师法自然实在;扬长避短增势;动静结合灵巧;统一协调养眼;小中见大感悟;疏密得当得体;主次分明抢眼。二、桂花盆景采用品种:作小型盆景宜选用“冬香红”“冬香银阁”“日香桂”、“大叶佛顶珠”、“月月桂”、“四季桂”、“九龙桂”、“柳叶桂”等;作中型盆景宜选用“大花丹桂”,“籽丹桂”,“朱砂丹桂”,“大花金桂”,“圆瓣金桂”等;制作大型盆景宜选用“大叶黄银桂”、“金桂”、“大叶丹桂”、“大丹金桂”、“橙红丹桂”。三、桂花盆景的取材:桂花盆景的素材主要来源于采用播种、扦插、压条、嫁接、分株繁殖育苗和从山野采掘多年的流苏树桩,关于繁殖育苗技术和挖掘培育树桩的方法不再赘述。四、桂花盆景整姿技术桂花盆景传承了各流派技术特色,主要采用缩龙成寸、截干蓄枝、粗扎细剪、提根漏爪和控上促下等技法。树形主要以曲干式、斜干式或飘逸式者为主,树势斜展,枝叶密茂,古朴自然,最耐欣赏,开花时,浓香四溢,沁人心脾。也可以根据树形自由选择采用悬崖式、附石式、文人式、枯干式、凿削式、提篮式等表现手法。(一)枝片的盘扎修剪。桂花萌发力强,耐修剪,上盆后一二年,在梅雨季节或秋季开花后加工造型,采取攀扎与修剪相结合的方法。1、攀扎法:即通过棕丝、麻皮或金属丝等攀扎材料,将树木枝干弯曲成蟹爪、鹿角、云片、垂枝、风吹等形状。北方桂花盆景主要采用金属丝扎法,攀扎时先将金属丝一端固定于枝干的基部或交叉处,然后紧贴树皮徐徐缠绕,使金属丝与枝干约成45°角,尽量避免交叉。2、修剪法:即通过采用摘、截,疏、伤等方式对枝干进行修剪,削弱、矮化、改变树形。首先,对病残枝、交叉枝、重叠枝、平行枝、对生枝进行剪除;其次,对留下枝条再进行逐年、逐节强度缩剪,逐步形成需要的树型。3、突出主枝方法和缺陷弥补:突出主枝主要采用平衡主干加大飘枝(加长);加重主枝增险(加重);画面失衡严重的可增加主枝造型(取衡);在风吹式造型着意渲染主枝的飘逸(增势)。主枝缺陷弥补主要采用枝芽腹接法、蘖株靠接法、移枝靠接法、高枝吊盆法、合栽借枝法、钻孔穿枝法。(二)树干的弯曲和削凿。主干可攀扎成曲干形或斜干式;主干较高者可适当短截,使基部萌生新枝干,不致下部空虚,或重剪上部枝梢及过密枝条,以刺激主干下部另发新枝,保持上下平衡,使树形美观,花叶繁茂。有时可对主干特别是老桩进行雕凿,挖蚀处理。1、弯曲较粗的枝干,可先用麻皮包扎,并在需弯曲处的外侧衬一条麻筋,以增强树干的韧性。如枝干过粗,弯曲困难,还可用"开刀法",即用锋利小刀在树干弯曲处切开一条3~5厘米长的深口,切面再按上法用麻皮包扎,这样既便于弯曲,又不易折断。为利于切口愈合,最好使切面与弯曲所在的平面垂直。2、雕凿树干:为了显示树木苍古,有时可用凿子或锋利刻刀依照造型技法对树干进行雕凿,成自然凹凸变化,还可剥去部分树皮,甚至将树干劈去一半,使树木呈现自然枯朽的苍老姿态。但雕凿时不可露出人工刀刻斧凿痕迹。(三)提根漏爪。树桩盆景讲究悬根露爪、盘根错节,这也是盆景欣赏的重要内容之一。1、提根技法:通常将树木先种在深盆中,以后逐年去掉上面的壅土,使粗根提出土面。同时,还可将根部进行盘曲艺术处理,使其更显得苍古奇特,古朴野趣。但提根时要掌握适度,不可使根系一下子露出过多,以免影响树桩生长,甚至造成死亡。根系细长而柔软的桂花提根时,可将长根蟠曲成古雅之状,但根系的盘曲要有条理和美感,不能乱缠胡绕,失却自然,反而影响效果。根部造型方式有以下四种:换盆提根法、沙培法、加套法、引根法、附石法。2、根部缺陷弥补:在需要弥补的根部位,通过靠接补根法,即采用流苏大苗根部进行修正弥补,增强虎踞龙盘的根势;配石补根法即在根型不完美之处采用补石的方式弥补缺陷,增加情趣。如何制作桂花树盆景的要点与方法(一)植物学知识属木犀科,木犀属。常绿乔木或呈灌木状,枝叶浓绿,四季常青,亭亭玉立,姿态优美。单叶对生,革质,长椭圆形,全缘或疏生锯齿;叶腋具2~3个叠生芽。花小,金黄色或黄白色,着生叶腋,聚伞花序呈簇生状,开时芬芳扑鼻,甜香醉人。核果椭圆形,熟时为紫黑色。主要变种1.金桂,花乳黄色至金黄色,香气浓郁。2.丹桂,花橙黄色至橙红色,香气稍差。其花色较深者为朱砂丹桂3.银桂,花乳白色或淡黄白色,香气较淡。4.四季桂,花四季连续开放,淡黄色,香气较上述3种为淡。桂花为亚热带树种,原产于我国西南部及华中等地,现广泛栽培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各地,华北地区只能作盆栽。桂花为喜光树种,稍耐庇荫,喜温暖湿润气候,不耐严寒和干旱;要求生长在土壤肥沃,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以pH值5.5~6.5的酸性土为佳。碱性土不宜栽植,也不耐积水。在干旱瘠薄的土壤上,生长缓慢,叶色黄化,不易开花。(二)取材与培育措施人工繁殖:桂花可用播种、扦插、嫁接、压条等法繁殖。通常以扦插、嫁接为主,播种法很少采用。扦插法在梅雨季节用当年生长的嫩枝扦插,成活率高。插条宜从品种优良,植株健壮,可以10年生左右的桂花上剪取,长度8~10厘米,粗度0.3~0.5厘米,打去顶梢,保留2叶片。插前用萘乙酸100ppm溶液浸泡数小时处理,插入沙质壤土的瓦盆中或苗床上,深度1B2~2B3,不宜过深,过深则通气不良,易烂根。插后用手指将土压实,浇透水,并及时遮荫,保持一定湿度,常喷叶面水,土壤中水分不宜过多。约60天后,即可生根。生根后,可早晚透光,秋后增加光照时间,以促进生长,次年春季即可上盆栽培。嫁接法一般用枝接,枝接有切接、劈接和靠接等法。常用小叶女贞、小蜡、女贞等树种作砧木。切接法应用较广,嫁接时在距地面5厘米处将砧木剪断,选择树皮较平滑的一侧,稍带木质部垂直下切,切成深2~3厘米的切口,接穗取一年生成熟枝条,长6~8厘米,带有2~3个节位,将接穗下端削成2~3厘米的斜削面,并在其反面再斜削成约1厘米的短削面,然后将接穗长削面紧贴砧木的切削面,插入切口,使两个切削面的形成层密接,再将砧木切口的皮层包被在接穗的外面,用塑料薄膜带绑扎固定,封闭砧木切口和接穗顶端,防止水分蒸发,则易成活。靠接是将接穗的母本枝条和砧木的母本枝条各削去长5~10厘米,深及干径1B3~1B2的木质部,将两者互相结合,用塑料薄膜带绑扎好,在成活后再各自断离。靠接成活十分有把握,园林苗圃培育盆栽四季桂多采用此法。压条法亦常采用,亦易成活。(三)上盆过程选盆:桂花绿叶黄花,四季常青,宜选用较深的圆盆或方盆,盆口直径与桂花枝叶的蓬径要大致相当,则利根系发育和生长。盆的质地以紫砂陶盆或釉陶盆为佳。色泽以紫色或赭色较好,可与花、叶色彩有鲜明对比,增加其观赏效果。用土:桂花喜肥,宜用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盆栽桂花的培养土,通常用田园土、堆厩肥和河沙各1B3配制而成,要注意消毒处理,才不致感染病虫害。栽种:桂花宜在早春或秋季栽种,上盆前在盆底垫上一层河沙或蛭石,以利通气排水,上面再铺上一层厚约2~3厘米的泥炭土或细泥,高达盆深的1B3。然后,将根部带土球的桂花苗放进盆中,壅以培养土,用手指压紧,填土至接近盆口,土面应比盆口低2~3厘米,以便于浇水和施肥。栽好后要浇透水,然后移至庇荫处约10天,使其"服盆",逐渐恢复生长。(四)整姿技术加工:桂花萌发力强,耐修剪,上盆后一二年,在梅雨季节或秋季开花后加工造型,采取攀扎与修剪相结合的方法。主干可攀扎成曲干形或斜干式;主干较高者可适当短截,使基部萌生新枝干,不致下部空虚,或重剪上部枝梢及过密枝条,以刺激主干下部另发新枝,保持上下平衡,使树形美观,花叶繁茂。树形:桂花造型以做成曲干式、斜干式或飘逸式者为佳。树势斜展,枝叶密茂,古朴自然,最耐欣赏。开花时,浓香四溢,沁人心脾。(五)养护管理放置场所:桂花盆景宜放在温暖向阳处,夏季要适当庇荫,避开强光直射。长江以北地区冬季须放进室内越冬,室温保持0~5℃较为安全。次年春季惊蛰前后即可出房。浇水:桂花盆土要掌握不干不浇,浇则浇透的原则。一般春秋季每隔3~4天浇一次,夏季高温每天浇一次,冬季每隔7~10天浇一次,夏季须在早晚浇水,冬季则在中午前后浇水,使水温与土温接近,不致骤冷骤热,伤害根系。秋季浇水要适量,梅雨季节要防止盆土过湿或积水。施肥:桂花以观花为主,应供给充分的肥料。抽梢时,可施1~2次氮肥,促进枝叶生长;花芽分化和开花前,则以施磷肥为主。施肥前,盆土要稍干些,并宜先松下土,以便肥料的吸收。施肥的第二天应浇一次水。如用堆肥或厩肥,一定要完全腐熟后才能使用。应用化肥过磷酸钙,其浓度不能超过2%。修剪:桂花的整形修剪,宜在秋后进行,剪去上部过强枝条,以均衡树势。过密的枝条要进行疏剪,并除去病弱枝条,使养分集中,以利开花。整形修剪配合水肥管理,可改善桂花盆景的健壮生长,保持优美的姿态。翻盆:桂花盆景每2~3年可翻盆换土一次。新盆宜大一些,以利桂花根部生长。结合翻盆,剪去一部分老根和枯根,用竹签剔去一部分旧土,换上疏松肥沃的新培养土,并在盆底放置腐熟饼肥为基肥,填土一定要压实,这样可促进桂花花繁叶茂。病虫害防治:桂花常见的病害有叶斑病、煤污病、藻斑病、根腐病、缺铁病等,应针对病害情况,予以防治。叶斑病、煤污病及藻斑病可喷射0.5波尔多液或5%多菌灵500~1000倍液防治;根腐病的防治,应注意保持土壤疏松透气,不要积水;如因真菌引起根腐时,可用代森铵200~300倍液浇灌根部。桂花常见的虫害有叶蜂、粉虱、螨、长白蚧、黄刺蛾等。叶蜂、粉虱、螨可用40%乐果1500~3000倍液喷杀,长白蚧除人工刷除外,在第一二代若虫时,可用40%氧化乐果1000倍液或40%杀螟松500倍液喷杀。(六)观赏桂花是著名的香花,叶色终年翠绿,树姿挺秀明洁,盛花时缀金满枝,碧叶黄花,浓香四溢,历久不衰,令人心旷神怡。桂花多在秋季开放,故有"独占三秋压群芳"之誉。四季桂四季开花,观赏期更长。另有一种"寒露桂",于晚秋开放,花期较迟,唐代诗人王维有"冷露无声湿桂花"的诗句。
4. 枯树桩如何做盆景
一、枯桩选取材
枯树桩头 可选用枯死的盆景桩头或野生桩头,主干仅留主要枝杈几个短茬,下盘也仅留大根茬段即可。附小菊无须过大桩头,一般小型作品选主干如拇指粗细到如婴我小臂粗细;中型作品选婴儿小臂粗细到成人小臂粗细;蒿接壮株可选更粗大些的枯桩。
桩头自然要模仿天生野趣而斜倚弯曲,忌呆板平直缺乏风致。桩皮如果皴糙面疤裂斑驳,老态“龙钟”,就更有韵味。
枝段根段 难找到桩头时可用枯枝、枯根代用,只是要在选枝段、根段时耐心地挑选。较粗且虬曲适度,可留分杈或可刻疤的段落,下部可钉横板条以稳固地“植”于浅盆土中;外皮皴糙疤裂者亦适于选用。
树的枯块 大块的枯树局部甚至半块,中要有一面形态似山石或似树体,同样可用。有时奇形怪状,更有特殊效果。枯块难以得到时,还可组合拼接,用钉子或粘合胶贴贴补补也能成“桩”。用胶要用不怕水沤的,以防遇潮渐渐失效,分解散开。
树的厚皮 笔者曾得到几块新伐 大树的鲜皮,厚且皴糙,半卷如C形,在晾干过程中逐渐蜷缩,趁未全干时修直纵向边缘,到全干后竟成圆筒,还纵向有弯。略斜切两端,将菊株穿过树皮弯筒植立盆中,继续对菊株掐头促分枝,并作弯造型,秋末即可制成作品。
5. 枯木怎么做盆景
树的舍利来自于自然。有些树种生性顽强,千百年历经大自然的风雨侵袭、冰雪交加、雷电摧残一部分枝干枯萎凋零形成舍利,但树仍不死,顽强生长,这是一种生命的赞礼,不屈的抗争,无声的《命运交响曲》。正因如此,每每我们见到黄山之松、嵩岳之柏、孔府之林时无不为这种与天抗争、坚毅不拔、自强不息的不屈精神所倾倒!
“舍利”一词来源于佛教。是梵语Saria的音译,意思是“身骨”,也曰“灵骨”或“坚固子”,由佛教的高僧大得圆寂以后火化而产生,为佛教至高圣物。
日本盆景界引用了这一概念并把它作为一种盆景技法广泛运用于松柏盆景的制作。其初衷可能也是使普通素材通过舍利的制作,升华它的作品品味。其实,中国古代、近代的盆景和绘画作品用枯干和枯枝点缀树木已非常普遍,明代的《十竹斋书画谱》、清代的《芥子园画谱》都有不少此类画本。以至于《日本盆景通史》记载,“旧本人初学做盆景无不先仿照此书”。在盆景制作方面清末盆景家胡炳章、民国盆景大师周瘦鹃皆擅长用枯木技艺制作松柏梅盆景。故而,我们认为,舍利干(或称枯木技艺)制作技艺本源于中国,是树木盆景创造中的一种艺术形象创造,它所表现的是树干枯死部分的木质风化现象。白骨化的舍利干同绿荫葱郁的枝叶,形成了枯荣共存的鲜明艺术反差,更增添了盆景的艺术魅力,是一种较好的盆景制作的艺术形式。
盆景中的舍利,一部分来自于自然形成,本身就彰示着它的无限的自然之美,这是盆景中难得的佳品;一部分盆景品味平淡,通过适当的舍利制作,强化了作品的视觉冲击力,增加了它的沧桑感,大大地提升了树的品质,这种方法是值得提倡的;还有一部分素材本身就有一些缺陷,不符合盆景创作的审美标准,通过舍利的制作,去掉了不足之处,变成了可以观赏的作品,这也无可厚非。
不过,我们反对那种未对素材进行细致地观察,反复地推敲、科学地论证就贸然下手;也反对动辄掏心剔骨、剥皮抽筋的做法;更反对那种为舍利而舍利,见松即神枝、遇柏必舍利,千树一面、满目疮痍的片面的制作方法。我们提倡对任何一个素材都要采取因材施作、合理运用方法,能不做舍利的尽量不做,可做可不做的也最好不做。
另外,建议盆景的初学者,在对自己的制作水平没有一定的把握之前,千万不要盲目动手、妄加斧斤、刻意追求所谓”凄美“风格、盲目地模仿名家作品的制作。多看看成功的作品、多学习制作理论、多读一读专业盆景杂志、积累好专业素养,三年后再说,否则一下手就会成千古恨!
例一:我的这棵刺柏素材买来时就仅剩一枝,制作时采用因材施制的方法加以处理,并非制作时刻意追求某种风格。此树素材主干虽然枯死、看似无用之材,但是也有一定的优点:树干收势较好,根头粗壮,根盘虬曲有力,小树生长茂盛,出枝丰富。制作时,先对主干进行细致的取舍雕刻,增强其收势,注重线条的变化和流畅感。然后处理小树,将其的多余、过长的枝条进行修剪后细心编扎,最后稍作牵拉靠近主干,换盆时将树略微提升,使其根盘尽露,这样制作即告完成。制作以后,树的品味大大提升:根盘遒劲有力,干势过渡自然流畅,小树依势而生,贴切和谐,我想数年之后,会成为一盆上好的作品。
例二:这是一个把握舍利雕刻分寸的范例。这棵刺柏左侧虽然生长旺盛、右侧则是一段截短的枯干,粗看是一棵平庸之材。但是,通过作者对舍利的精心雕刻处理,使一个平庸的素材变成一盆极有艺术效果和发展前景的作品。这个作品创作的可取之处在于科学地把握去留,恰当地处理舍利。作者在制作左干时并未作太多的雕刻,只是处理了一下水线并梳理盘扎好枝条即可。着墨最多的是右干,作者通过精心雕琢,将一段枯木桩创作成一个玲珑剔透,极富沧桑感的舍利。通过这样的制作,作者将生死、荣枯、主次、高下、大小、取舍等处理得恰到好处,产生了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对初学舍利制作者来说会有一定的借鉴作用。(注:彩色图片为编者配图,与原文无关)
6. 利用枯木做的盆景图片
步骤一:在枯木上填土
将枯木作为苔藓的容器,首先在枯木的凹陷处填满苔藓专用土。
台友们可以根据枯木形态来制作覆土起伏的造型,这需要花点时间,自己去寻找感觉。
步骤二:放置火山石
在盆景布局的位置,额,或者说是在台友自己喜欢的位置上,放置火山石。
台长提示:为了防止火山石移动或者倾倒,可以事先做一个土基座,便于固定。
◆玩苔藓最高境界是古韵禅意,试试9步制作禅意盆景“桌上苔庭”
◆傻瓜式造景:山野中一根小苗、一撮苔藓,造一盆枯山水盆景!
步骤三:贴附苔藓
接下来,在填土的部分贴附大小不同的苔藓块。
此时就需要台友们精细化操作了,小心翼翼的铺设苔藓,制造出层层叠叠的变化感来。
台长提示:注意苔藓块儿之间连接哦,尽可能没有缝隙,这样看上去更加贴合、更加自然。
步骤四:种植南天竹
不妨点缀一些小植株,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比如在火山石后方种植南天竹,栽植的时候,需要注意作品的整体感和协调感。
步骤五:种植小野菊和蕨类植物
还可以在适当的位置,规划种植一些小野菊和蕨类植物。这样看上去,更加的妩媚,具有活力。
当然,选择植物的时候,需要选择养护管理相同属性的植物,比如都耐荫,或者都喜阳光类型的植物,这样它们才能和谐相处。
步骤六:洗去污渍
完成苔藓盆景作品前,都要根据作品整体造型,微调各物件的位置。
给自己一个满分的肯定之后,再用喷壶将盆器表面的污渍洗去。
OK,完成枯木苔藓盆景的制作。
7. 用枯枝做盆景
对于喜欢养盆景的盆友来说,有时难免会遇到桩头生长不旺盛的情况,甚至有时可能因树皮损伤面比较大而会引起植株出现一些枯枝、断头的现象。为了提高盆景的观赏性,我们需要对这些不良的部分进行必要的处理,让其更加迎合我们的审美。那么,断头桩盆景的断头如何处理截口过渡才自然呢?
首先我们需要使用钢刷将枝干上出现的腐朽、发霉的树皮给清理干净,这样做的好处是清理之后可以便于我们观察哪些部分是健康、完好的,哪些部分枯死了。因为有些枝干上面看着还有树皮,但已经过清理之后发现这些树皮可能已经枯死了。经过这样一番清理之后,可以更便于我们进行下一步的规划与加工处理。
对于清理出来的断头,如果无法制作舍利的话,我们可以选择将其直接锯掉。但在锯掉断头时需要掌握技巧或者窍门,最好按照45度斜角将其锯掉,这样后期发芽出来之后,这个部位过渡起来显得更加自然一些。虽然这样锯掉断头,其斜口变大了,但只要我们包裹起来伤口愈合后,后面处理起来可以形成更加美观的马眼。
如果我们平切掉断头部分,或者与枝干呈90度垂直将其锯断的话,桩材的这个部位后期愈合比较困难,而且发芽后过渡也不那么自然,甚至变得很呆板、难看。但为了让锯掉断头的部分过渡更完美、更快速的做法,通常选择使用专用工具进行雕刻处理最好。如果不进行雕刻的话,可能上面的枝叶不那么容易快速长出来,这样会让盆景丢分不少。
经过对断头锯掉的部分用专用工具加工,原创:wWw.PJcN.ORg将其凿成一定形态的凹槽,将其做成一个比较漂亮的马眼之后,不仅过渡更加自然了,同时盆景的整体艺术感也突出来了,所以盆景的观赏性自然也就更强了。而且后期也能呈现出朽木发新枝,带给人一种枯木逢春的视觉感受。只要我们加工处理得好,与自然形成的效果也比较贴近。
当然,如果我们能够对树桩主干的下部也采取相似的处理手法进行艺术加工和打磨,就能产生更好的观赏效果,从而为整个盆景加分不少。但在经过上述处理之后,我们要对伤口进行处理,最好给它涂刷上石硫合剂,而且一般老树桩最好都使用石硫合剂涂刷以对其起到保护作用。
石硫合剂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对树体起到防腐的作用,而涂刷过石硫合剂形成的舍利,尤其是像松柏上白色的舍利,往往都是石硫合剂带来的效果。因为石硫合剂不仅具有防腐的效果,同时也对树干能够起到提白的作用。所以,我们要学会如何给盆景树桩使用石硫合剂,将其作用发挥出来。
8. 枯干式盆景制作详解
挖回来的糖梨木我们最好选择放置到沙土中进行养桩,有条件的话可以给它搭建一个小棚,用遮阳幕布进行遮盖;度过过渡期之后,等到春暖花开时节,就可以让糖梨木接受光照了,这时棠梨木就开始抽芽,长出新的侧枝。根据不同大小的树桩,糖梨木养桩的时间也大不相同,一般至少需要两年的时间才能移盆。
在养桩的过程中,根据树型的特点,可以进行目的性修剪,除了主枝,把那些徒长的枝条一定要及时的修剪掉!上盆之后,就可以为糖梨木塑型了,糖梨木适合很多种风格,在这里我推荐五种塑形风格:提根式、枯干式、曲干式、悬崖式、临水式五种,大家可以根据树桩的特点选择合适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