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鲜花知识 >

山石盆景的分类与造型(山石盆景的分类与造型介绍)

更新:2022-11-23 23:44归类:鲜花知识人气:60

1. 山石盆景的分类与造型介绍

我曾经见过一个盆景老师做的盆景,一个大云盘上,几丛险石,上面栽了一棵云松,石山的最高处,站了一个古装的曹操,面朝云盘宽阔方向,昂首吟诗。

此盆景命名为《东临碣石》

其实盆景命名可以从不同角度来做,比如:

1.

以形题名(按盆景形象命名):《飞榕》、《奔驰》、《风舞》等。

2.

以意题名(按盆景立意命名):《牧归》、《丰收在望》、《晚霞》等。

3.

以诗题名(用诗词佳句命名):《寒江雪》、《秋思》、《疏影横斜》等,富有深意,带有文人范。

4.

以画题名(模仿名画画意命名):《唐伯虎笔意》、《刘松年笔意》等。

2. 山石盆景的分类与造型介绍图

山石盆景常见的有“水石盆景”、“水旱盆景”和“旱石盆景”三大类。

3. 山石盆景造型图片

构思设计:在假山制作前,必须要做到胸有成竹,制作哪一类盆景,哪一种盆景造型,都要确定好,否则就无从下手,根据构思,初步在沙盘中摆放出山体的形状。注意:假山的高低、大小要与浅口盆的大小比例协调。

 2、粘合胶接假山:胶接山体,

第一步,先要调好水泥胶浆,注意胶浆要随用随调,还要注意胶浆的稀稠度。

第二步,石材加工,把需要胶接的山体用锤、凿、锯等工具加工出纹理和比较奇特的形状来。

第三步,粘合山体,在需要粘合的山石两面用嵌板分别涂上水泥胶浆使山石吻合为一体,粘合时要注意,尽量使山石粘合处看不出断裂的痕迹,还要注意把粘合处多余的胶浆清除干净。

 3、保养假山:山体制作完成后,不能马上碰动,要喷水养护两三天,山体才会基本牢固。

 山石盆景也有在一个盆盎内同时有两座假山出现,一为主山,另一为客山。(主山比较高大,客山比较低矮)这时候,一个盆景就要制作两座假山了。

4. 山石盆景名称

利用名句和人物形象命名

这种命名法,比较简便,关键就在恰如其分。如用李白的诗句“轻舟已过万重山”,那么制作的山水盆景,就必须有连绵的大山和奔流不息的大江,江上有船,突出山水悠远、小舟飞渡的形象,有这样的盆景,命名才恰到好处。用王之涣的名句“黄河远上白云间”,盆景的图案就有远山白云和黄河的形象。

5. 家庭小型山石盆景的设计图案

适合栽文竹和苔藓。

苔藓可以分布在石头上,给假山带来一层朦胧美,苔藓十分易活,不必过于管护,繁殖速度快,在山石盆景中使用度极高。

文竹其性喜温暖潮湿,四季常绿,经冬不凋虽无花之艳丽,但胜花之飘逸。喜欢生长在半阴环境中,养在假山的背荫处很适合,接触适当的散光,避开直射的强光。

6. 山石盆景构图

山水画构图比较讲究,一言两语还真说不清楚。

首先说中国画山水画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分类,画分三科即人物山水花鸟,又因国画的题材多为自然,所以更显得山水画的地位尤为重要。

如果要再细分山水画还会有工笔写意,长卷小景等等,小景中国画术语,与小品不同,是山水画流派之一。始于北宋初惠崇,有所谓“惠崇小景”之称。

沈括《图画歌》亦有“小景惠崇烟漠漠”之句,郭若虚解说:“寒汀远渚,慌洒虚旷之象”。黄庭坚亦说:“得意于荒率平远”,此即小景风格。

而长卷与小景大有不同,如历代名画北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自然构图也会有不同。

大概一想到中国画的构图,可能最先想到的就是极具中国哲学意味的留白,留白是中国艺术作品创作中常用的一种手法,极具中国美学特征。留白一词指书画艺术创作中为使整个作品画面、章法更为协调精美而有意留下相应的空白,留有想像的空间,方寸之地亦显天地之宽,正所谓“此处无物胜有物”。

而关于山水画构图还有著名的“三远法”,它的提出是中国传统山水画发展的一个体现,它是对以往数百年间中国山水画打破空间和时间用以造境,以表现传统哲学思想的一个归纳和总结。郭熈总结“三远”说:“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 。

后来的韩拙《山水纯全集》又增一说:“郭氏谓山有三远,愚又论三远者:有近岸广水,旷阔遥山者,谓之‘阔远’;有烟雾溟漠,野水隔而仿佛不见者,谓之‘迷远’;景物至绝,而微茫缥缈者,谓之‘幽远’。”后人合称为“六远”。

其实无论怎样构图,中国画,中国山水画画之前的立意最重要,唐代王维说:“凡画山水,意在笔先。”张彦远也说:“意在笔先,画尽意在。”“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立意有高低深浅之分。清代王原祁说:“如命意不高,眼光不到,虽渲染周致,终属隔膜。”

立意指画家对客观事物反复观察而获得丰富的主题思想,而且中国画一直也强调境由心生,所以山水画如何构图,虽然有前人高人的总结经验,值得学习揣摩,觉得更应该是自己的审美与心意的体现。

7. 山水盆景石头种类

国人在归纳经典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总喜欢评“四大”,比如四大名著、四大名亭、四大名楼等等,石头也不例外,有中国四大奇石之说,包括:灵璧石、太湖石、英石、和昆石。

灵璧石:因产于安徽省灵璧县而得名,它属于晚元古代震旦纪期间形成的奥陶系碳酸盐岩石。灵璧石质地细腻、温润细滑、宛如凝脂,表面起伏跌宕、沟壑交错,石纹褶皱缠结、造型大多粗犷峥嵘,带有浓重的苍古气韵,在唐宋时期被列为贡品,清乾隆皇帝更封它为“天下第一石”。在北京故宫御花园钦安殿的天一门东门前,有一块高丈余、宽数围的灵璧石,饱满丰硕,连贯穿梭,皱纹遍布,水道纵横,石呈黑黝色,包浆厚重,以手击之,铿然有声。石下衬长方形汉白玉石座,为三块拚接,座上雕刻有龙凤等祥瑞图案。若论灵璧石的名气,它应拔头筹。

太湖石:又名窟窿石,是由石灰岩遭到长时间侵蚀后慢慢形成的,因盛产出于太湖地区而得名,是一种玲珑剔透的观赏石头。太湖石以形状各异、姿态万千、通灵剔透而著称,人们常以“皱、漏、瘦、透”四个字总结它的美。有时候人们将那些由岩溶作用形成的、千姿百态的碳酸盐岩统称为“太湖石”,这属于广义上的称呼,真正讲究的,还得是太湖所产。因常用它做假山,因此又叫假山石。北京北海公园的琼华岛上、太湖石很有名,它们还有别称,叫艮岳石、折粮石、亡国石,颐和园仁寿殿前那块著名的“鸡鸣石”、也叫“寿星石”,其实也是太湖石。

英石:因原产于广东省英德县而得名,也叫英德石。它经远古地壳运动而裸露于地面,经过常年的日晒雨淋和风化、自然剥落破裂,属于石灰岩石。跟太湖石一样、英石也具有“皱、瘦、漏、透”等特点。英石可分为阳石和阴石两类:裸露在地面经长期风化而成的叫阳石,质地坚硬,色泽青苍,形体瘦削,表面多折皱,敲击声音清脆,比较适和制作假山或盆景;阴石深埋地下,风化不足,所以质地松润,色泽青黛,但形体漏透,造型雄奇,敲之声因较微,适宜独立成景。北京故宫御花园里保存了27块英石,都是比较难得的珍品,宁寿宫前的“奇峰迎夏”也是英石。

昆石:又称昆山石,因产于江苏昆山市的玉峰山而得名。玉峰山位于昆山市西北,此地平畴百里,然而一峰独秀、满山苍翠,山中有琼花、并蒂莲、昆山石,合称昆山三宝。山石以洁白似玉而闻名于世,又称玲珑石。昆石的岩性是白云岩,系石英脉在晶洞中长成的晶簇体,呈网脉状,窍孔遍体、玲珑剔透、晶莹洁白,不过大多体态较小,仅有尺余,少见大材。昆石的开采、观赏和珍藏,可追溯到西汉,已有2200余年历史,历来受到文人雅士的喜爱,宋朝尤其盛行,但由于产量小,因此价格昂贵,有“一拳突兀千金值”的诗句为证。

尽管如此,人们多以得昆石为荣,尤其达官显贵、文人士子,不惜以重金求取。昆石还与太湖石、雨花石并称为“江苏三大名石”,在奇石、观赏石中的地位重要而独特。只是由于数量过于稀少,市场上很难见到它的踪影。不过不要紧,咱在参观故宫的时候,御花园是必要游览的,御花园里有很多奇石和盆景;当年乾隆喜欢收集天下奇珍异宝,甚至模仿苏州狮子林、在御花园建了一个袖珍狮子林,所以故宫里奇石很多。所以包括昆石在内的中国四大传统观赏石,在北京故宫御花园里都能看到。

8. 山石盆景的分类与造型介绍图片

山水盆景是山、石、草、树在盆盎中 排列组合所构成的景观,山石材料是山水盆景创作的主要素材,山石种类繁多,大都从大自然中采掘而得,其质地、色泽、皴纹都具有天然本质。选材时,首先要注 意应根据石材的自然特征,确定其适合作那种自然景观的造型,如果选择的是一组皴纹直立简炼、形状长条、轮廓自然的砂积石为一盆盆景的素材时,肯定地说,这 些素材最适宜作剑峰峻峭、高耸挺拔的造型景观,选材时要注意,素材的质地、种类、皴纹一定要统一,一盆盆景,最好只用一种类别的素材,色彩不可差异太大。 当我们在制作一盆山水盆景进行选材时,首先要对石材的顶部轮廓线进行观察,引发构思,反复推敲,不论硬石、软石,在轮廓线排列起伏不明显时,都要对其进行敲削,使之起伏鲜明,富有节奏感。   多数时候,一块石材是不能构成一 盆山水盆景完整画面的,因此要进行多块石材组合而形成景观。而石材一般都是天然未经加工的,因此必须根据景观要求进行对石材的锯截、连接和粘合,锯截石材 用切割机或钢锯进行,也可用锤子敲断理平的方式进行。然后再用水泥或水泥兑色,或其他粘合剂粘接成形。   散点石在景观中的运用    山水盆景的主体和客体山石,在盆盎中的位置是相当重要的,它们的气韵、体量、态势,直接关系到作品意境的高低。但它们的功能突出与否,又与通常被忽略的一种陪衬体——散点石的运用有关。  

9. 大型山石盆景图片大全欣赏

风凌石、上水石、千层石 风凌石: 风凌石是中国大西北最具特色的典型奇石。

上水石: 上水石又被称之为吸水石(天然空气净化器),之所以被这样叫做是因为盆中蓄水后,顷刻可吸到顶端。石上可栽植野草、藓苔,青翠苍润,是制作盆景的上好石材。由于石体吸水性强,植物生长茂盛,开花鲜艳。上水石可以散发湿气,用它造假山或盆景,都有湿润环境的作用。

千层石: 千层石也称积层岩或者千层岩,属于海相沉积的结晶白云岩,石质坚硬致密,外表有很薄的风化层,比较软;石上纹理清晰,多呈凹凸、平直状,具有一定的韵律,线条流畅,时有波折、起伏;颜色呈灰黑、灰白、灰、棕相间,其棕色稍显突,色泽与纹理比较协调,显得自然、光洁;造型奇特,变化多端,多有山形、台洞形等自然景观,亦有宝塔形、立柱形及人物、动物等形象,既有具象又有抽象,神韵秀丽静美、淡雅端庄。 石料加工方法: 山水盆景中,有一块为主的石头,即主峰,是应该首先加工的。其余配石必须根据主峰的特点来进行加工,以达到与主峰的统一,加工方法主要有锯截、雕凿和胶合三种。

雕凿加工法: 石料经过锯截后,便可以进行雕凿加工。雕凿时,先用平口凿或錾子凿出峰峦丘壑的大轮廊。

这一步很重要,影响到整个山石型,最好一气呵成。

开始加工时,不要多着意细部,而应重视大形,大形定好后,才可进行细部加工,雕凿皴法。

雕凿松质石料的皴纹,多用尖头锤敲凿,或用钢锯条拉,还可用刀刻。

雕凿硬质石料,主要用钢錾或手工锤敲凿

上一篇:盆景装饰图片(盆景装饰图片大全欣赏) 下一篇:水旱盆景制作过程(水旱盆景制作过程图)

游客 回复需填写必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