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做盆景的石头种类(可以做盆景的石头种类有哪些)
1. 可以做盆景的石头种类有哪些
布置山石盆景的石头,一般选取体态浑厚朴拙的龟纹石、钟乳石、松化石、英石、砂积石、海母石等,这些品种的石头最为理想。
2. 什么石头做盆景好
灵璧石耐风化,吸水石保养植物,根据自己爱好选择石头。
根抱石比较少见,好的根抱石比较稀缺,因为根抱石的形成条件比较苛刻,所以数量很少。但是根和石头紧密结合,让它看起来更漂亮,就像巧夺天工一样。
希望我的答案可以帮助到您
3. 可以做盆景的石头种类有哪些品种
钟乳石。
钟乳石产于各地岩洞中,颜色分雪白、灰白、乳黄等色、品质脆而硬,容易断裂。是作孤赏立所以的最佳材料之一。石景多取石笋条柱形,柱若奇峰,其大而长者,宜置于庭园修竹之旁,景石应大小、高低、疏密适当配置。其小者,构成奇峰耸屹之假山,用作盆栽配景。
4. 盆景石头种什么植物
应该放在大阳台的边上,如有两个壹边一个相当狮子守业护家,最好莫放厅房中。(个人观点)!
5. 适合做盆景的石头有哪些
风凌石、上水石、千层石 风凌石: 风凌石是中国大西北最具特色的典型奇石。
上水石: 上水石又被称之为吸水石(天然空气净化器),之所以被这样叫做是因为盆中蓄水后,顷刻可吸到顶端。石上可栽植野草、藓苔,青翠苍润,是制作盆景的上好石材。由于石体吸水性强,植物生长茂盛,开花鲜艳。上水石可以散发湿气,用它造假山或盆景,都有湿润环境的作用。
千层石: 千层石也称积层岩或者千层岩,属于海相沉积的结晶白云岩,石质坚硬致密,外表有很薄的风化层,比较软;石上纹理清晰,多呈凹凸、平直状,具有一定的韵律,线条流畅,时有波折、起伏;颜色呈灰黑、灰白、灰、棕相间,其棕色稍显突,色泽与纹理比较协调,显得自然、光洁;造型奇特,变化多端,多有山形、台洞形等自然景观,亦有宝塔形、立柱形及人物、动物等形象,既有具象又有抽象,神韵秀丽静美、淡雅端庄。 石料加工方法: 山水盆景中,有一块为主的石头,即主峰,是应该首先加工的。其余配石必须根据主峰的特点来进行加工,以达到与主峰的统一,加工方法主要有锯截、雕凿和胶合三种。
雕凿加工法: 石料经过锯截后,便可以进行雕凿加工。雕凿时,先用平口凿或錾子凿出峰峦丘壑的大轮廊。
这一步很重要,影响到整个山石型,最好一气呵成。
开始加工时,不要多着意细部,而应重视大形,大形定好后,才可进行细部加工,雕凿皴法。
雕凿松质石料的皴纹,多用尖头锤敲凿,或用钢锯条拉,还可用刀刻。
雕凿硬质石料,主要用钢錾或手工锤敲凿。
6. 石头盆景适合栽种什么植物
赏根的话应该是提根造型比较适合
提根石榴,挂果时非常好看
提根栀子,花纯白,芳香异常
提根杜鹃
----------------------------------------
题外话本人其实挺喜欢菖蒲
金钱菖蒲
贵船苔菖蒲
黄金菖蒲
附石
7. 做盆景石头种类图片
人造盆景石、观赏石,原料用普通水泥、白水泥、滑石粉、石膏粉、河沙、土块等颜色用氧化铁、铁红、铁黄、铁黑等色料,盆景石是稀有石料,价格昂贵。随着盆景石需求量大增,用独特工艺制作的人造盆景石,比天然美观、用三种常用原料很快制成琅琊石、园林石、看花石、上水石、云石、太湖石、斧劈石等奇型怪状的石头。
8. 可以做盆景的石头种类有哪些图片
园林观赏鱼缸制作,首先必须选择理想的置景材料。就像一个高雅的盆景,游客看的不仅仅是盆景,同时也会看奇峰异石。在制作模拟海洋的鱼缸时,也可以借鉴这些巧夺天工的手法。 这一类用于观赏鱼缸造景的怪石种类很多,且没有一定的特殊要求,一般都根据个人的爱好和审美观点去自行选择。像笋石、太湖石、斧辟石、以及五颜六色的卵石、珊瑚石、贝壳、钟乳石、岩浆石、芦管石等等。造型奇异、美观理想的怪石,配上几株生长茂盛的漂亮水草,一副天然的水底生物将出现在我们的眼帘。一般海鲜池置景石的种类有: 石笋石 有灰色和紫褐色两种,质地软中有硬,产于江西、浙江交界处,来源较少,非常珍贵。石笋石造型奇特,细长直立,似雨后春笋,用此石置景,有一派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味道,风趣别致。石料断裂处常有棱角,需打磨光滑后使用,适用于中型观赏鱼缸置景用。 太湖石 产于江苏省太湖,一般南方的园林多用此堆叠成假山置景。太湖石无尖棱角,表面较光滑,形状怪异多变,石色一般为灰白色、也偶有色青而黑的。此石宜作一些大型水族箱置景,种植大型水草,颇有南方苏杭园林的味道。 斧辟石 色青灰或黑灰,可开凿成较大的奇峰异岭。显得景色奇伟壮观,再配上几尾游鱼,种上几棵水草,真可谓巧夺天工。此石置景适合于大型观赏鱼缸。 卵石 是山石经过长期的冲刷而逐渐形成的,光滑而浑圆,大如标盘,小如雀卵,色泽有黑、白、红、紫、黄、灰、褐等色。置出景来五颜六色,十分美丽,尤以南京雨花台的雨花石更为著称于世。适于小型观赏鱼缸置景。 珊瑚石 是一种海洋腔肠动物化石,有白色、红色两种,形状怪异,有的象鹿角、有的象一株小树,形态各异、美妙绝伦。珊瑚石适合于小型观赏鱼缸置景。如能得到大株珊瑚,置大型观赏鱼缸景也别具一格。 贝壳 海洋生物的外壳,最适用于小型观赏鱼缸置景。其种类繁多,形状奇异,造型美观,五彩缤纷,堆叠于水中,就如同在海底世界一样。
9. 盆景造景用什么石头
1、将株形修剪成T型
T型,就是让植株的叶子保留在主干顶部,下方的所有叶子全部剪除,让株形以字母T的形式展现出来,所以称为T型。
为了让龙血树盆栽达到T型的展现效果,可以先将主干下方的叶子都清除掉,让植株主干空出来。然后在植株上方接近顶部位置进行平剪,保留主干顶部位置的侧枝和新长出的枝叶,同时需要摘除顶部下方新萌发的侧芽,经过几次打造之后就能成型,以T型的方式展现出来。
2、短截蓄枝造型法
这种方法比较适合龙血树这类细长枝叶的树种,因为这类树种的枝叶过于细长,但非常柔美,叶子下垂到底部,给人一种向下的柔顺感,自然就不适合制作成T型造型了。不过,我们可以采用短截蓄枝的方式进行造型。
龙血树的短截蓄枝,即是在植株适当的位置保留2-3个饱满的侧芽进行培育,当然不能选择同一高度的侧芽,需要保留的侧芽在上下位置相隔一定的距离,也就是要做到高低不一。除此之外,平时要注意水肥供给,经过几次处理之后,植株便能形成丰盈圆润、错落有致,颇具层次感的造型了。
10. 可以做盆景的石头种类有哪些呢
一、硬石类
太湖石:是太湖之中的石灰岩岩石,经过长期波涛的冲击和风化溶蚀而成。意趣天然的太湖石有青、白、黑三色,质地坚硬,浸润不枯。米芾在《论石》中指出太湖石有“瘦、透、漏、皱”四大特色。瘦,嶙峋兀立,体态苗条;透,四面通达,纹理纵横;漏,涡洞相套,玲珑贯通;皱,则皱褶丰富,筋脉显著。以千姿百态的太湖堆砌假山,点缀庭院,美化了我们的生活空间。
灵壁石:生长于赤深泥土中,石灰质岩,自然形成,粗旷浑然,色泽黑黝居多(黄、褐、红、白兼有),以色浅为主,石质坚硬,扣之有声,古有作钟磬。所以有“八音石”和“磬石”之称,又有“灵壁一石天下奇,声如青铜色如玉(宋代诗人方岩)”的美誉。河南开封市相国寺内有灵壁石一座,座下镌刻“艮岳遗石”四字,据考证为北宋遗石,弥足珍贵。
千层石:是沉积岩的一种,有深灰色、褐色和土黄色等色调,有的层中夹砾石。千层石形状如国画中的折带效,质地极坚硬,体重,不吸水,可加工。用千层石造景,可横层劈截或粘接组合,特别适宜于树石盆景和驳岸、散点石配置,做山水盆景时,横叠后,气势宏伟,厚重中又显出轮廓线的变化。但注意切不可露人工雕凿痕迹。石体组合成型后,可点缀、悬垂常绿藤本植物及草类植物。
斧劈石:斧劈石属硬质石材,其皴纹与中国画中“斧劈皴”相似,但因石质较软,可开凿分层,又称“云母石片”。斧劈石属页岩,经过长期沉淀形成,含量主要是石灰质及碳质。同时色泽上虽以深灰、黑色为主,但也有灰中带红锈或浅灰等变化,这是因为石中含铁及其它金属成份变化所致。斧劈石因其形状修长、刚劲,造景时做剑峰绝壁景观,尤其雄秀,色泽自然。但因其本身皴纹凹凸变化反差不大,因此假山施工时技术以度较高,而且吸水性能较差,青苔难于生长,多在山体周围栽植攀援类植物。
龟纹石:学名“华莹山多壁珊瑚石”,图案为多角状复体,呈六边形,酷似龟纹,其对角线长8-10毫米,内部结构单网状。该化石为典型暖水生物群体,早在二迭纪前,经海水冲积,地壳变化,形成珊瑚化石。产于长江流域一带,因受江水冲刷积淀而成,属硬质石淡褐,石纹效法如锯截斧砍,但龟裂自然,最适宜表现大江和江河驳岸及散点石造景。制作龟纹石盆景时,要依纹配山,散点石及山足石可用切割机切成平台,上面可点缀楼、台等,植物配植多样性不受限制。
黄蜡石:又称黄龙玉。黄蜡石为蜡石中最为珍贵的品类。其硬度大,摩氏硬度7°左右,韧性也强,极富稳定性。古代称田黄石为“石帝”,称黄蜡石为“石后”。
黄蜡石是岭南石玩界广为流行的石玩,是传统赏石中质地最为坚硬致密的一种,润滑细腻,质胜于玉,久经把玩,包浆滋润,极富灵气。黄蜡石,既有玉石的质地,又有奇石的可观可玩可赏,黄蜡石是稀有资源,而当中这么可人的胶蜡、冻蜡却是稀中之稀,难免就成了贵中之贵了。
二、软石类
软石类质地松疏,多孔隙,易雕凿、能吸水,可生长苔藓,有利草木扎根生长。养护多年生的软石盆景,每当春夏间一片葱绿,生趣盎然,民间称之为“活石”,缺点是较易风化剥蚀。
砂积石:色多淡黄,质松,易琢,吸水性强,易长青苔,于植物生长有利。砂积石系泥沙与碳酸钙凝聚而成,质地不太均匀,有松有紧,含泥沙多处松,含碳酸钙多处坚。缺点是易损坏,冬季移至室内,免冻坏。常用于表现崇山峻岭、山青水秀景色。产于安徽、浙江、广西、四川、湖北、山东等地。
上水石:“芦管石”或“吸水石” 全国各地均有产出,是由泥沙和碳酸钙胶合地表石质砂岩经地质作用而成,除泥沙和碳酸钙外,还含有部分植物残体。由于这些有机物质混在其中,从而形成这种石料粗细不同,纵横交错的管状结构,表层基本上属软质石材,极易上苔,吸水性强,容易加工造型,注意砍凿用力不要太猛,否则易断裂。芦管石颜色主要为土黄色、黑土黄色、灰白色。由于粗细不同的管状纹理构造使其形态自然,多奇峰异洞。上水石表面的管状结构有粗管和细管之分,粗管称竹管石、细管俗称麦秆石
芦管石:白色或淡黄,石质与砂积石近,多以错综复杂的管状纹理构成,分粗芦管和细芦管两种,粗如茅竹,细如麦杆(麦杆石),管孔交叉,瘦骨嶙峋,玲珑剔透形状奇特,是表现奇峰异洞、山水风光的好景石。产地与砂积石同,有时相互夹杂一起。
鸡骨石:乳黄或灰黄,表面皴纹复杂,皴裂很浑,常常透空,有似鸡骨状。吸水性能一般,透漏的突点较显著。缺点是过于奇特,处理不当,有失真实感,可作山水盆景,亦可作树木盆景配石。
浮石:又名浮水石,灰黄、浅灰或黑色等,以灰黑色最好,系火山喷发熔岩泡沐冷凝而成。质地细密疏松,内多孔隙,能浮水面。吸水性能极好,易附植各种小植物,易加工出各种皴纹。缺点是易风化,很少有大料,多作小型山水盆景。
海母石又名海浮石,珊湖石,白色,系海洋中珊瑚贝壳等次生物遗体积聚而成,质地疏松,分粗质和细质两种,粗质较硬,不便加工,细质为好,有些还能浮于水面。吸水性好,易琢,但孔隙内多含盐分,需多次漂洗方能附植。常作中、小型山水盆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