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棕竹图片(棕竹的样子)
1. 棕竹的样子
散尾葵好养
散尾葵是一种耐阴性极强的室内观赏植物,它枝叶茂盛,形状俊美,终年青翠,具有极强的净化能力,是室内当之无愧的净化之王。放在居室的角落即可美化空间,又能吸尘吸甲醛还能为室内增湿,在明亮的室内可以较长时间摆放观赏,在半阴条件下培植,保持湿润,生长较快。零度以上可安全越冬。适合室内外摆放,净化空气效果也较好。
散尾葵在半阴条件下培植,保持湿润,生长较快。零度以上可安全越冬。适合室内外摆放,净化空气效果也较好。
2. 棕竹又叫什么名字
名称中带“竹”字的植物有; 夹竹桃 孔雀竹芋 青苹果竹芋 波浪竹芋 紫竹梅 文竹 松竹草 猪节蓼 石竹 香石竹 竹节海棠 南天竹 龟背竹 竹柏 箬竹 凤尾竹 百合竹 富贵竹 菲白竹 紫竹 慈孝竹 棕竹 水竹
3. 棕色的竹子
1、白眉棕啄木鸟
白眉棕啄木鸟(学名:Sasia ochracea)小型鸟类,体长8~9厘米。额金黄色,眉纹白色,在暗色头部甚为醒目。上体为棕色和橄榄绿色混杂状,下体全为暗棕色。尾较短、黑色。嘴也为黑色。脚橙黄色或黄色。野外特征甚明显,不难识别。中国还未发现与之相似的种类。栖于阔叶林及次生林,尤其是竹林的中下层。在树干树枝上觅食时常发出轻微叩击声。全球种群未量化,但在原产地属稀有或常见物种。中国种群数量极为稀少。 pan >分布于西藏、云南、广西、贵州等地,是一种罕见的啄木鸟。
2、大苇莺:
属小型鸟类,雌雄两性羽色相似。眉纹淡棕黄色;眼褐色;翅褐色具淡棕色的边缘;尾羽亦褐色,但较翅羽的褐色稍浅。顶部是棕色,上体呈黄褐色,腹面淡棕黄色,两胁较深,腹部中央转为乳白色。虹膜褐色;上嘴黑褐色,下嘴苍白,先端黑茶色;脚淡铅蓝色。喙薄,像大多数食虫动物。
3、黄腹角雉
黄腹角雉的雄鸟颜色更为丰富漂亮,雌鸟比较黯淡大多是棕褐色。黄腹角雉是中国特有的鸟类,主要在浙江、福建一带生活。
4、棕颈犀鸟:
国内最罕见。它们无盔突,嘴基具黑黄相间的斜形棱纹。整个背部、两翅及尾羽为黑色,外侧初级飞羽端部及尾羽具宽阔的白色端斑。雄鸟颈部及胸腹部棕色,雌鸟颈部及胸腹部黑色。
5、欧斑鸠
分布于欧洲、非洲、亚洲、印度,包括中国大陆的新疆、青海、甘肃等地。
体型略小(27厘米)的粉褐色斑鸠。颈侧具多黑白色细纹的斑块,翼覆羽深褐,具浅棕褐色鳞状斑。
头、颈暗灰或沾棕;下颈两侧黑色,具银白色新月型羽缘;上体灰沾棕;尾上覆羽灰或灰褐色较羽和初级覆羽褐色;初级飞羽外微具棕缘,内飞羽略沾灰;内侧覆羽、内侧覆、三级飞羽棕色,羽基为黑褐三角形。
雌鸟比雄鸟浅亮,头部的棕色显著,稍带有灰色。虹膜橙红色;嘴紫色;脚紫红色。
4. 棕竹的样子是怎样的
识别竹子的种类,是根据它的生长特点来鉴别的。主要是从它繁殖类型、竹秆外形和竹箨的形状特征来识别。按繁殖类型,竹分为三大类:丛
生型、散生型和混生型。
丛生型:就是母竹基部的芽繁殖新竹。民间称“竹兜生笋子”。如慈竹、硬头簧、麻竹、单竹等等。
散生型:就是由鞭根(俗称马鞭子)上的芽繁殖新竹。如毛竹、斑竹、水竹、紫竹等等。
混生型:就是既由母竹基部的芽繁殖,又能以竹鞭根上的芽繁殖。如苦竹、棕竹、箭竹、方竹等等。
下面介绍五十五种特色竹种。
一、青神的竹种有16种:
1、慈竹。
慈竹是丛生型。竹的典型代表,高大、筒长、叶葱浓。它的生物学特性:
⑴地上部分生长特征:6至8月笋芽出土,10月中旬生长基本停止。一般为20-30节,8至13米高;生活年限最长9年;1-2年生母竹成笋能力最强,3-5联代发生新笋增长率大,可培育大材;一年换一次叶;开花与年龄无关,与水分和营养有关,开花前叶变黄,开花后叶渐脱落,陆络枯死,材质变脆;1年生为幼竹,2-3年生为壮竹;4-5年生为老竹。箨上有毛。
⑵地下部分生长特征:秆茎有6个节,其中只有一个节上有笋子长出(秆柄与老竹子连接部分);地下部分密集在一起,不向他处延伸,并有向地面拱起的特性;单丛茎竹地下茎须根发达,大部分于表层,最深达2米。新生幼竹当年不发根,第二年形成根系,以后逐渐减弱,6、7年生老竹活根很少;失去地上部分的茎,可在地下保持十多年才烂,如不及时处理,则层层盘结合,影响竹笋的形成和竹林生长,应割断竹株与老篼的联系,这叫“打篼”。
慈竹秆纤维韧性强,节稀筒长,是竹编工艺品的上乘材料。慈竹是青神最主要的竹种,在农村,几乎家家都栽有它。
2、单竹:民间俗称“苦慈”,是慈竹属中,筒最长(有一米多长)的优质慈竹。竹质细腻,纤维韧性特强,能启成薄如蝉翼、细如发丝的竹篾丝,编织成似绸、似绢的精档竹编工艺品。这种多生长在土壤肥沃的阴山处,是竹编的最佳材料。除青神外,眉山、邛崃一带也有些这种“苦慈”竹。
3、四季竹:这是最近几年引进青神的优质竹种。丛生型,四季生笋而得名。慈竹属的一种,最大的特点是秆粗大高直,一根就有几十斤重,纤维细腻,繁殖生长快,是造纸的好材料,经济价值大。目前,青神西龙、观金、桂花、白果、罗湾等乡镇,有上十万亩此竹基地。这种竹原产于湖南沅陵县大坪乡。
4、硬头簧:丛生型,秆高直、坚硬、质厚空小,故多用于建筑材料,农村都用于承重,挑、抬东西。种植量小。
5、斑竹:又名湘妃竹,散生型,秆高直,挺拔,径大,质硬,竹面上有褐色斑点,传说是尧帝的两个女儿泪夫的眼泪洒在上而形成的,故名“斑竹”。这种竹多用于建筑材料,也可启成篾条作编织用。古代拉船的纤绳,多用此竹篾编制而成。其特点是水不易浸蚀它,轻便,拉力强。青神种植量不大。主产于湖南湘水流域。
6、楠竹:又名毛竹,是散生型竹的代表。秆高直,坚硬。径大20公分左右,是建筑上的好材料;竹头是雕刻工艺品的好材料;竹笋是最佳菜肴,称为“玉楠片”。青神种植在中岩寺、德云寺等地。盛产于四川长宁、贵州赤水、江西、浙江、湖南等地。
7、刺楠竹:楠竹属的一种,秆和枝丫上均有坚硬的“刺”而得名。丛生型,秆高直,挺拔粗大(径有10多公分),肉厚、空小,笋箨无毛,叶子少。多用于建材。青神竹艺城、天庙等地有少量种植。
8、水竹:散生型,秆细长、坚硬,形如钢管,叶稀少,竹质韧性较强。多用于竹家具制作材料,成片大面积生长时,可用作造纸材料。青神罗湾曾有一片水竹,称为“竹海”。
9、墨竹:散生型,是珍稀竹种。秆和枝都是黑色而得名;笋尖外壳呈红褐色,一年后成材。是制作笛、箫管乐器的最佳材料。青神个别地方少有。
10、白粉竹:丛生型,慈竹属,秆节长,形如“苦慈”,竹秆面上有一层薄薄的白粉而得名。
青神“竹艺城”引种的观赏型竹有:
11、罗汉竹:丛生型,秆不高,头部大,上身小,头部几节像“罗汉”肚子凸起起,故而得名。可作工艺品材料。
12、琴丝竹:丛生型,有的高大,有的矮小,秆面呈淡黄色,上面有绿色粗、细相间的线条,形如“琴丝”而得名。
13、凤尾竹:丛生型,秆细而矮小,枝叶很细小,形如凤尾而得名。
14、方竹:混生型,竹秆约呈方形而得名。面呈淡黄色,节环上有一圈小刺,故又名“刺竹”。可用于工艺品加工材料。此竹稀为珍稀竹类。福建拓荣县乍洋乡凤里村有一片珍贵的“方竹”。
15、棕竹:混生型,其干似竹非竹,黑色有皮,心实,肉内有白鬃纹。
16、斗笠竹:混生型,秆细直、质硬,叶宽大,繁殖力强,古代用秆制作箭秆。青神人常用叶夹在竹编斗笠里,用于防雨或日晒,故而得名“斗笠竹”。
5. 棕竹的照片
你最好是要有照片才能帮得准点,像这类的有棕竹、白芨、藜芦等。
请核对下看有没你见过的。6. 棕竹的图片
棕榈树是高大的乔木,大约3-10米左右,胸径大约10-15厘米;
这就是棕榈树的缩版啦
棕竹是丛生灌木,大约能长到2-10米,直径只有1.5-3厘米。叶子不同:棕榈树的叶子非常大,有30-50片深裂;棕竹的叶子较小,有4-10片的裂片。花朵不同:
这就是棕树的照片啦。区别是不是很明显。
7. 棕竹是竹子吗
盘玩之后的棕竹包浆也非常美艳,一根盘了十几年的棕竹把件,皮壳红亮,呈现深红色泽。棕竹又名"金丝竹",在民间被叫做观音竹、筋斗竹、棕榈竹或者矮棕竹等等,是一种常绿植物,主要用作于观赏和绿化;其竹身有叶节,表面包裹着褐色或棕色的网状纤维叶鞘,所以被人们称之为"棕竹";喜欢丛生归类为灌木,精干直立呈圆柱形,有节直径2厘米左右,酷似"竹子"比较结实。
8. 棕竹长什么样子
棕竹为丛生灌木,茎干直立,高1-3米。茎纤细如手指,不分枝,有叶节,包以有褐色网状纤维的叶鞘。叶集生茎顶,掌状,深裂几达基部,有裂片3-12枚,长20-25厘米、宽1-2厘米;叶柄细长,约8-20厘米。肉穗花序腋生,花小,淡黄色,极多,单性,雌雄异株。
棕竹浆果球形,种子球形。棕竹原产我国广东、云南等地,日本也有。同属植物约有20种以上,主要分布于东南亚。它常繁生山坡、沟旁阴蔽潮湿的灌木丛中,栽培的有大叶、中叶和细叶棕竹之分,另外还有花叶棕竹。棕竹喜温暖潮湿、半阴及通风良好的环境,畏烈日,稍耐寒可耐0℃左右低温。
9. 棕竹图片 植物图片
1.土壤要求
种植棕竹的土壤可以选择腐叶土+园土+河沙,均匀混合。种植时在土壤中加入适量的基肥,花盆采用烧泥盆即可。
2.光照要求
棕竹是南方植物,应该放在温暖湿润、通风、蔽荫的环境中养护。在平日里,不要让阳光直射,否则会造成叶片发黄,应将花盆放在树荫下。棕竹本来就生长缓慢,尤其是夏季阳光强烈时,遮阴度在50%以上。
3.浇水方法
夏季气温较高,土容易变干,要早晚各浇一次水,并对叶面进行喷水。春秋季节浇水不要太勤,保持盆土湿润就好,保证盆土不积水。积水会导致烂根。冬季适当控制浇水,只要不是干到爆就不要浇水。加水时间尽量选择晴天的中午。
4.施肥方法
春秋两季3~4周,施一次腐熟的液肥,促进植株的生长。夏季,薄肥勤施,在肥料中加入少量的硫酸亚铁,促使叶片翠绿。每月施肥1~2次即可。在5月份的时候,可以浇灌多效唑,可以有效的控制植株高度,使其矮壮。
5.修剪和翻盆
棕竹的修剪很简单,主要就是将枯黄的叶片剪掉,使得各枝条间有层次感。每两年换盆一次,对于新生的植株可以适当的分株。翻盆的时间一般在每年的3~4月,换掉一部分的旧土,消毒后栽种。
6注意事项
棕竹生长期应该经常在植物的叶片上喷洒水分,适合盆栽。每次施肥要量少,次数要多。以有机肥为主,微量肥料作为辅助。棕竹需要大量的水,浇水时记得从棕竹的生长点往下淋,让清水自上往下流到根部,保持盆内湿度。
10. 棕竹的叶子
4-10片
棕竹可用播种和分株繁殖,家庭种植时多以分株繁殖。播种以疏气透水泥土为基质,一般用腐叶土与河沙混合。种子播种前可用30至35℃温水浸泡两天处理,种子开始萌发时再播种,播种后覆土稍深。一般播后1至2个月可发芽,其发芽率约80%。
当幼苗子叶长达8至10厘米时就可进行移栽,移栽时最好3至5株种植为一丛,以利成活和生长。而分株繁殖一般在春季换盆时侯进行,把原本的植丛用消毒过的利刀切开数丛,分切时不要伤害到根及芽,每丛有8至10株以上,否则生长缓慢,观赏价值差。分株上盆之后置于半阴处,保持泥土湿润,并经常向叶面喷水
11. 棕竹树的外形
鄂东地区竹子的种类,是根据它的生长特点来鉴别的。主要是从它繁殖类型、竹秆外形和竹箨的形状特征来识别。按繁殖类型,竹分为三大类:丛生型、散生型和混生型。
丛生型:就是母竹基部的芽繁殖新竹。民间称“竹兜生笋子”。如慈竹、硬头簧、麻竹、单竹等等。
散生型:就是由鞭根(俗称马鞭子)上的芽繁殖新竹。如毛竹、斑竹、水竹、紫竹等等。
混生型:就是既由母竹基部的芽繁殖,又能以竹鞭根上的芽繁殖。如苦竹、棕竹、箭竹、方竹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