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地被植物(湖南常见地被植物)
1. 湖南常见地被植物
地菍是正式中名,这个名称出自《广州植物志》;别名很多,在《岭南采药录》中记载为铺地锦;在《生草药性备要》中记载为山地菍;在浙江叫紫茄子、山辣茄;在江西叫库卢子;在湖南叫土茄子、地铺根;在广东叫地脚菍;在广西叫地樱子、地枇杷;在一些地方叫地石榴;在植物分类学中属于野牡丹科野牡丹属低矮植物。
2. 湖南的典型植被
湖南 原始森林有这几处
1、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张家界市境内。1982年9月25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将原来的张家界林场正式命名为“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也是中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1992年12月,因奇特的石英砂岩大峰林被联合国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2004年2月被列入世界地质公园。公园总面积4810公顷。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自然风光以峰称奇、以谷显幽、以林见秀。其间有奇峰3000多座,如人如兽、如器如物,形象逼真,气势壮观。峰间峡谷,溪流潺潺,浓荫蔽日,有“三千奇峰,八百秀水”之美称。2、桃花源国家森林公园桃花源,亦称桃源山,简称桃源,雅称“世外桃源”。位于湖南省桃源县城西南部15公里,地处沅水下游。地理位置为东经110°25′-110°27′,北纬28°47′-28°49′。桃花源国家森林公园总面积157.55平方公里。其中“世外桃源”主体景区15.8平方公里,“武陵人捕鱼为业”的沅水风光带水域44.85平方公里,外围保护区96.9平方公里。主体景区包括桃花山、桃源山、秦人村、桃仙岭和灵境湖五个景区。3、桃源洞国家森林公园桃源洞(以更名为神农谷) 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湖南省炎陵县(原名酃县)东北隅、罗霄山脉中段、湘赣边境万阳山北段之西北麓。东与井冈山市仅一山脊之隔,南接桂东八面山,北抵武功山。距县城45公里,去井冈山12公里。园区面积近1万公顷。保护区内自然景观有桃源自然景观有桃源布,"雄狮滚绣球"石崖、白水寨布,"世外桃源"--田心里和大森林。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是一个天然植物博物馆。4、九嶷山国家森林公园九疑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湖南省南部永州市宁远县境内,宁远县城南60里,是国家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湖南省首批重点风景名胜区、省自然保护区,以文物古迹、自然风光、溶洞和民俗风情著称于世,系湖南省六大风景名胜区,十大旅游区之一。其中的九疑山,又名苍梧山,属南岭山脉之萌渚岭,纵横2000余里,南接罗浮,北连衡岳。5、大围山国家森林公园湖南大围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湖南省浏阳市东部湘赣交界处,距浏阳县城100公里许,总面积7万亩。大围山有天心湖48个,国家重点保护动物26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61种,121个旅游景点,最高峰七星岭,海拔1607.9米,为湘东第一高峰。园内龙泉溪径流丰富,溪中含有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溪间洗肺谷空气负氧离子高达85900个每立方厘米,使得大围山有了有“天然氧吧”之称。1992年公园被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自此作为湘东的一颗绿色明珠被世人发现,先后获评:湖南省自然保护区、湖南省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景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6、夹山国家森林公园夹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湖南省石门县城东南八公里处,因境内东西双峰对峙、南北一道中通而得名“夹山”。森林公园规划区域面积1530公顷,现经营面积740公顷,森林覆盖率90%以上,园内群峦叠翠、万木峥嵘,空气清新、环境幽雅,以人文历史悠久,自然风光秀美成为江南名胜,是邑郊园型森林公园,2014年被评为“中国AAAA级旅游区”。7、莽山国家森林公园湖南莽山国家森林公园以蟒蛇出没,林海莽莽而得名。它地处湘粤交界的南岭山脉中段,位于湖南宜章县的最南端,年平均气温为17.2°C。莽山国家森林公园总面积2万公顷。森林覆盖率92.8%,活立木蓄量168万立方米,有高等植物2700余种,脊椎动物300余种,其中国家保护的重点动植物50余种
3. 南方常见的地被植物
南方水生植物一般将其分为以下几大类:挺水植物、浮叶植物,沉水植物等。
挺水植物:荷花 碗莲 芦苇 香蒲 茭白 水葱 芦竹 水竹 菖蒲 蒲苇 黑三菱等等浮水植物:睡莲 凤眼莲 浮萍 萍蓬草 荇菜 慈姑 菱角 芡实 小浮莲 主要是莲科植物。
沉水植物:苦藻 黑藻 金鱼藻 狐尾藻 灯笼藻 眼子菜 刺藻 狸藻。
4. 湖南多年生草本地被植物
青年草学名聚合草,是紫草科聚合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中文名称很多,1964年从澳大利亚和日本引入后定名为紫草根,湖南引种后称为紫草;1973年朝鲜将其作为珍贵礼物送给中国,从此引种栽培,吉林称为爱国草和友谊草;也有称为友益草、肥羊草、康复力、外来聚合草等。
5. 湖南地被植物有哪些
湖南岳阳可以种植三七(田七)的,注意极端天气下的防寒遮荫。
分析说明:
1.
岳阳市处在东亚季风气候区中,气候带上具有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性质,属湿润的大陆性季风气候。
2.
年平均气温在16.5~17.2℃之间,极端最高气温为39.3~40.8℃,极端最低气温为-11.4~-18.1℃,城区年平均气温偏高,为17.0℃。
3.
田七喜温暖,怕严寒酷热,喜潮湿,怕积水。
4.
夏季温度不超过38度,冬季零下10度以上地区均可种植,适宜生长温度在18至25度。
5.
低洼地不宜种植,忌连作,不能在前作为茄科植物及荞麦、蔬菜等地种植。
6.
所以该区域是可以栽培的,种植种植园地选择和极端天气下的防护。
6. 湖南的植被
湖南农村养殖什么赚钱呢?
1、蚯蚓
湖南气候湿润,土壤以黄土或者沙土为主,常年气候湿润非常适合蚯蚓的生长环境,且蚯蚓的利用价值广泛,市场价格成上涨趋势,八斤蚯蚓晒干可得一斤干货,而且养殖成本低。
2、家养山鼠
湖南的植被覆盖面很广泛,近年随着社会的发展食用山鼠以被大多数人认可,而且山鼠更多的被男性追捧,山鼠即是补肾壮阳的食材也是美容养颜的圣品,所以山鼠的市场前景是非常可观的。
3、大豆虫
大豆虫看起来,听起来好像没食欲,但确实一道高蛋白的菜肴,湖南的都以种植青豆为主,所以这边的气温条件也非常适合养殖大豆虫,食用大豆虫的人群也非常多
7. 湖北地被植物
答: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缠绕、细弱,疏生黄褐色长硬毛。叶为羽状复叶,先端锐尖至钝圆,基部近圆形,两面被毛。总状花序 腋生;花蝶形,淡紫红色;苞片披针形;萼钟状,密生黄色长硬毛,裂片三角状披针形,先端锐尖;旗瓣近圆形,先端微凹,基部具短爪,翼瓣歪倒卵形,有耳,龙骨瓣较旗瓣及翼瓣短;花柱短而向一侧弯曲。
荚果狭长圆形或镰刀形,两侧稍扁,密被黄色长硬毛;种子间缢缩;种子长圆形、椭圆形或近球形或稍扁,褐色、黑褐色、黄色、绿色或呈黄黑双色。广泛分布在湖北等地
8. 湖南的植被类型是什么
山茶 樟树 红继木 泡桐 最大的特点是都是酸性土壤植物 红继木是株洲培育的。
9. 湖南常见的植物
我国各地气候差异很大,而各种花草有着适应当地特征的属性,北方地区的花草抗寒性一般很强而南方地区则耐水湿性不错,而适合湖南种植的花卉品种推荐矮牵牛、孔雀草、飞燕草、花菱草、百日草、蜂室花等。
矮牵牛这种观赏植物的品种是比较多的,根据品种不同在高度上也有着差异,特别是它的花色也是根据品种的多样化而呈现出不一样的色彩,有蓝色还有复色、红色、黄色等各种色彩,使得它在世界园艺栽培中都很受人们的青睐。一般它的高度。它一般适宜生长在温度13度到18度之间,温度不能太低,如果太低的话,它的植物生长会直接停止,但是它的耐高温性是比较强的,即使温度在零下35度也可以旺盛而健康的生长。不过在夏季的时候温度比较高,水分蒸发比较快,需要浇水充足,早晚各浇一次水,保持它的土壤湿润状态即可。
孔雀草在我国南北各地都有种植,是庭园绿化中非常有名而基础的观赏花卉,色彩是非常明艳的橙黄色,而花期从春季一直可以持续到秋季,在我国的很多南方地区甚至可以到达12月份,这就是它的主要观赏特性。而且它的种植非常简单,从播种到开花最短所需的时间也就是两个多月,在大棚里面种植的时候是不分任何季节的,它的种子发芽适宜温度来是在22度到24度之间,五天左右即可发芽。
10. 湖南地区常见植物
1、茶萢
茶树上一种变异茶花的果子的变异形成物。在新春来临时,茶树上果子很容易变异长出形状各异的茶萢,茶萢中空而果内为纤维状,有花柱连接果实根部和顶部,果肉特别厚,味甜,松脆,很爽口。
2茶耳
茶耳应该山茶树或油茶树的变态叶,又称茶挂。色白,有的微红,形状像树叶,但特别厚,味甜,松脆,很爽口。
3山茶花
山茶树的花,花蕊中央往往一滴蜜露,常拿根芒箕蕨的茎去芯当吸管来吸蜜,好甜呀!
4刺萢
通常为有刺的灌木,主要长在山上,相对干一些。
5三月萢
类似刺萢,颗粒更饱满。时下正是采摘三月萢的大好季节,漫山遍野很多!
6乌萢
黑色的,不是很甜,小时候常常用来当墨水用……
7茅莓
一种茅莓,也都叫萢,一般长在田埂上或池塘边;有些黄色的常有酒味,称之为酒浸萢。没有三月萢甜。
8蛇萢
传说中的蛇萢,是不能吃的,以前家里的菜地和厕所旁边长了很多,主要长在草地上。听家里大人们说,这种萢会有毒蛇在上面吐口水的,所以早上起来经常可以看到萢上面有很多白白的像唾液一样的东西。每次看到这种萢,都要小心翼翼的绕过它走,生怕一不小心被上面的唾液沾到就麻烦大了。后来才知道,这是蛇莓,可以吃!遗憾中还是有点不敢吃……其实可以放心大胆地吃!
9八月瓜
有的地方叫牛卵陀、八月炸、羊开口,学名叫木通。味道非常好!
10猕猴桃
也叫“奇异果”,野生的比较小;湘西猕猴桃个儿大,有红心的也有黄心的,味道鲜美极了,我们那里土话叫做 “红荔”。
11毛冬瓜
又叫猫卵子,和猕猴桃类似,但是皮上有长长的白毛,个长像冬瓜,所以叫毛冬瓜。
12羊奶子
也叫鸡腊子、鸡公蛋、牛奶挤,学名胡颓子,味道很酸,熟透带甜味
13牛奶子
和羊奶子类似,但果较小,沿枝条单果排成一串。
14杨梅
杨梅大家都很熟悉了,望梅止渴,光看图片都出口水了!怀化市靖州一带盛产杨梅。
15水杨梅
又名水石榴、野荔枝,农历八月成熟,味酸甜,有点特别的味道,感觉比较好。学名是细叶水团花。
16栗子
壳斗科的一类植物果实,按大小可分为板栗、尖栗、毛栗三种。果实外包众多针刺的是花的总苞,内有一到三粒栗子(果实)。打栗子、取栗子肉时都要很小心,别被外壳的刺刺到。
板栗一般一个包里有两三粒,大如大人拇指……
尖栗又叫锥栗,一个包里只有一粒,约中指大……
毛栗很小,一般一个包里有两到三粒,但比尾指还小一点……
17野葡萄
又名山葡萄、猪婆藤,葡萄籽粒勉强有干黄豆大,但成熟变黑时,味道很好。
18五味子
有的地方叫秤砣子。湖南山区比较常见的野果,味酸甜,果实晒干是一种出名的中药。
19冷饭坨
冷饭坨是木兰科南五味子属冷饭藤的果实,和五味子有点类似。
20毛桃
也就是野桃,子个小,皮上附有一层细细的绒毛,如果是熟得很好的,大部分野桃子都不是很好吃,有点酸苦味。小时候大人都说:“一个毛桃三把火”,吃多了会喉咙不舒服。
21野李子
现代李的野生品种,种类很多。味苦。老人常讲聪明人的故事:一伙少年看见路边有一棵野李子树,结满了李子,一涌而上,只有一个聪明的少年动也不动,别人觉得奇怪,你为何不去摘呢?少年答道:路边有李无人摘,一定是苦李。果然。
22野梨
现代梨的野生种。种类也有很多,多数见的是肖梨,个不大,水分中等,多麻点,常长得歪歪扭扭,味道还不错;还有东瓜胖,个子很大,成熟后水分也多,品质比较好。
23渣梨
渣梨,又叫棠梨子、狗屎梨。学名杜梨、棠梨。秋季成熟。看上去有点像梨子,不过果实很小,成熟的果子吃起来软而甜,没成熟的果子是又酸又涩的,但可以泡糖水或者泡成果酒,可以生吃也可以煮熟了吃,煮熟了吃,又是另一种风味。
24地稔,土话叫猫眼睛
又叫“黑粒粒”,果含鞣质,味道还不错,吃完后舌头、嘴唇全是黑的……
25糯米条
果多但小、汁液不太多,味酸甜。这个植物用得最多的是捆柴。山区烧柴,砍好、捡好各种碎柴要背回家里,先得用糯米条(或紫藤)来捆好。糯米条植株韧皮纤维特别发达,茎杆直而细,是特别好的捆柴用品。砍下糯米条,枝端打个回头结做成套索,捆紧柴,象藤一样360度任意折弯捆好……
26野柿子
味道其实很甜,跟现在的柿子差不多,但个小,成熟了就不涩了
27算盘崽崽
学名乌饭子,又名羊讨饭、洋蜜蜜、算盘粒粒,杜鹃花科植物乌饭树的果实,除了食用外还能入药。秋季成熟,味酸酸甜甜……
28鸡脚爪
各地叫法不一,例如鸡脚爪、拐枣、鸡距子、鸡爪梨、万字果、金钩子、甜半夜等,学名为鼠李科植物枳椇Hovenia acerba Lindl.,可食用部分是果柄,果实反而不能食用。果柄(花序轴)成熟时黄褐色或棕褐、紫红色,膨大呈肉质状,扭曲不规则棒状,有分枝,形似鸡爪。其味甘甜而略带涩,经霜之后,涩味尽去,其味尤其甘美。
29金樱子
或叫鸡咬陀、鸡鸭陀,蔷薇科植物金樱子植物的果实。有刺,需把外面的刺刮掉,剖开,再把里面的籽和毛抠干净来吃。秋季成熟,味甜。可以泡酒,也可以制药。
30桑葚
桑树的果实。味道酸酸甜甜,水分多,吃桑果会弄得嘴巴、舌头和手面上黑红黑红的,用水都很难洗干净,其实有种很简单的方法:就是用桑叶搓洗,非常容易去掉!
31野樱桃
野樱桃,也名车厘子。属于蔷薇科落叶乔木果树,樱桃成熟时颜色鲜红,玲珑剔透,味美形娇,营养丰富。
32野山楂
又叫野石榴,蔷薇科植物山楂(或变种山里红)的果实。冰糖葫芦就是用它做的,不过野山楂果小皮薄一些,味道酸甜,不错的野果……
33山棯
味酸甜,夏日花开,灿若红霞,绚丽多彩;花期特长,4月~9月,边开花边结果。成熟果为紫黑色浆果,可食,也可酿酒,是鸟类的天然食源。
34火棘
火棘又名救兵粮、救命粮、火把果、赤阳子,蔷薇科火棘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果实存留枝头甚久,味道甘甜苦涩,灾荒年间用来充饥,
35南酸枣
俗称“流涕枣”,土话叫“比弄(鼻脓)”。果核与果皮间有较薄白色果肉可食用,果肉酸中带甜,靠果核处酸,感黏滑粘稠状(鼻涕果)。果核的顶端有五小孔(五眼果、四眼果),核坚硬。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成熟时黄色,长2.5-3厘米,径约2厘米,果核长2-2.5厘米,径1.2-1.5厘米,顶端具5个小孔。
南酸枣的核
36刺苔
一种刺上面发的芽,把外面的皮拨掉,吃里面的茎。
37香椿芽
又叫椿木巅,家里屋边椿树很多,发的芽可以采下来,炒着吃,经典的炒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