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百合植物图片大全(药用百合图片植物)
1. 药用百合图片植物
百合花是百合科百合属多年生草本球根植物
主要用于观赏或者药用等,常见品种有:亚洲百合、麝香百合、香水百合等。
花色,因品种不同而色彩多样,多为黄色、白色、粉红、橙红,有的具紫色或黑色斑点,也有一朵花具多种颜色的,极美丽。
地下具鳞茎,鳞茎由阔卵形或披针形,白色或淡黄色,直径由6~8cm的肉质鳞片抱合成球形,外有膜质层。多数须根生于球基部。单叶,互生。
2. 药用百合的图片大全
药用百合有润肺止咳的作用,例如咳嗽的病人,仅仅用百合代替茶饮,也能起到一定的止咳的作用。此外,药用百合还有静心安神的作用,失眠人群在睡前吃百合有良好的安神作用。药用百合还有美容、防癌的功效,它能提高免疫力,延缓衰老,使人看起来更年轻。同时,它还有健胃、清热解毒、止咳、祛痰、平喘的作用,呼吸科的大夫很喜欢使用百合。
3. 百合科常见药用植物
光花菜是人们喜吃的一种传统蔬菜。因其花瓣肥厚,色泽金黄,香味浓郁,食之清香、鲜嫩,爽滑同木耳、草菇,营养价值高,被视作“席上珍品”。
金针菜为真菌植物门真菌冬菇的子实体,营养丰富,清香扑鼻。其菌盖小巧细腻,黄褐色或淡黄色,干部形似金针,故名金针菇。还有一种色泽白嫩的,叫银针菇。金针菇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是拌凉菜和火锅食品的原粮之一。
4. 百合植物的图片
一、茎的区别:野百合的茎上面有的是有紫色的条文,而有的下面有小乳头形状的突起。而百合茎为圆柱形,绿色,通常会有紫色的斑点。
二、叶片的区别:野百合的叶片为散生,一般情况下是由下向上逐渐变小,呈披针形或者窄披针形后期长至条形。而百合的叶片是互生,呈披针形后至椭圆状披针形,叶脉为弧形。还有的品种叶片会直接插在水里。
三、花的区别:野百合的花呈喇叭形,颜色为乳白色,外面带有一点紫色,没有斑点。大,单生或者几朵一起排成接近伞形。而百合的花呈漏斗形,颜色多为白色,单生长于茎的顶端。
5. 百合:植物:入药
枯木《咏百合诗》【南北朝】萧詧接叶有多种,开花无异色。含露或低垂,从风时偃抑。甘菊愧仙方,丛兰谢芳馥。百合花属于百合科百合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从古至今别名甚多,有强蜀、番韭、山丹、倒仙、重迈、中庭、摩罗、重箱、中逢花、百合蒜、大师傅蒜、蒜脑薯、夜合花等,是我国著名的传统名花。百合在我国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早在先秦时期人们就认识到百合的药性和药用,现存最早的中药学经典著作《神农本草经》中记载:“味甘平。主邪气腹张心痛,利大小便,补中益气。生川谷。吴普(三国医药学家)曰:百合一名重迈,一名中庭,生冠朐及荆山。”。百合的球茎犹如蒜瓣,洁白晶莹,聚合在一起,因此被古人命名了一个美好的名字“百合”,蕴含着百年好合、凝聚爱意的感情寄托,而且由于百合花大多白色,圣洁高雅,寓意美好,因此古往今来受到人们的喜爱和青睐,如今在新人婚嫁的时候经常作为主体花卉,含有深深祝福之意。百合花株型挺立,青翠葱茏,一茎一花,洁白淡雅,犹如莲座,迎风摇曳,花姿倩丽,因此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古往今来关于百合花的诗词颇多,从现有资料来看,南北朝时期梁宣帝萧詧的这首《咏百合诗》当为最早的咏叹赞美诗词。梁宣帝萧詧(chá)(519年―562年),一作萧察,字理孙,梁武帝萧衍之孙,昭明太子萧统第三子,南北朝时期西梁(后梁)皇帝,西梁政权建立者,555年―562年在位。萧詧幼而好学,善属文,尤长佛义,特为梁武帝所嘉赏。萧詧父亲萧统英年早逝,梁武帝立第三子萧纲(梁简文帝)为太子,然而常感愧疚,因此宠爱萧统的儿子们,以至于萧詧兄弟坐大。后爆发侯景之乱,简文帝被害,梁武帝第七子萧绎继位为梁元帝,萧詧兄弟进犯被击退,因此归附西魏,后在西魏的帮助下闷杀萧绎,平定江陵。大定元年(公元555年),西魏立萧詧为梁主,仅辖江陵一州之地,上疏称臣,奉西魏正朔,是为西梁。大定八年(562年),萧詧去世,谥号宣皇帝,庙号中宗,葬于平陵。萧詧素有大志,知人善任,不近酒色,以孝顺闻名,对佛经研究颇深,著有文集十五卷,佛经《华严》、《般若》、《法华》、《金光明》等义疏共四十六卷,都流行于世。萧詧诗词清新明丽,这首《咏百合诗》为其代表诗作之一。“接叶有多种,开花无异色。”,首句描写百合花的叶形花色,百合花叶片青翠,层层围绕,相互连接,花色洁白,没有异色。“含露或低垂,从风时偃抑。”这句描写百合花的花姿,百合花茎干亭亭玉立,略微低垂,露珠晶莹,倩影款款,在微风吹拂下偃抑有致,更显得风姿绰约。“甘菊愧仙方,丛兰谢芳馥。”,最后一句描写百合花的功效和花香。甘菊花入药,益阴滋肾,平肝疏肺,被古人称之为仙方,然而和百合花比起来,甘菊却惭愧不如。兰花花香号称王者香,然而百合花开之时,兰花(兰蕙)已经开过,就好像兰花为了衬托百合的花香一样,提前凋谢。这首《咏百合诗》,清新自然,简约婉丽,寥寥几句,就刻画出一幅风姿绰约含蓄矜持的百合花图,把百合的形神描绘的惟妙惟肖,颇有田野情趣。2019/4/13榆木斋日一花一诗:百合花
枯木
《咏百合诗》
【南北朝】萧詧
接叶有多种,开花无异色。
含露或低垂,从风时偃抑。
甘菊愧仙方,丛兰谢芳馥。
百合花属于百合科百合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从古至今别名甚多,有强蜀、番韭、山丹、倒仙、重迈、中庭、摩罗、重箱、中逢花、百合蒜、大师傅蒜、蒜脑薯、夜合花
等,是我国著名的传统名花。
百合在我国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早在先秦时期人们就认识到百合的药性和药用,现存最早的中药学经典著作《神农本草经》中记载:“味甘平。主邪气腹张心痛,利大小便,补中益气。生川谷。吴普(三国医药学家)曰:百合一名重迈,一名中庭,生冠朐及荆山。”
。
百合的球茎犹如蒜瓣,洁白晶莹,聚合在一起,因此被古人命名了一个美好的名字“百合”,蕴含着百年好合、凝聚爱意的感情寄托,而且由于百合花大多白色,圣洁高雅,寓意美好,因此古往今来受到人们的喜爱和青睐,如今在新人婚嫁的时候经常作为主体花卉,含有深深祝福之意。
百合花株型挺立,青翠葱茏,一茎一花,洁白淡雅,犹如莲座,迎风摇曳,花姿倩丽,因此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古往今来关于百合花的诗词颇多,从现有资料来看,南北朝时期梁宣帝萧詧的这首《咏百合诗》当为最早的咏叹赞美诗词。
梁宣帝萧詧
(chá)(519年―562年),一作萧察,字理孙,梁武帝萧衍之孙,昭明太子萧统第三子,南北朝时期西梁(后梁)皇帝,西梁政权建立者,555年―562年在位。
萧詧幼而好学,善属文,尤长佛义,特为梁武帝所嘉赏。萧詧
父亲萧统英年早逝,梁武帝立第三子萧纲(梁简文帝)为太子,然而常感愧疚,因此宠爱萧统的儿子们,以至于萧詧兄弟坐大。后爆发侯景之乱,简文帝被害,梁武帝第七子萧绎继位为梁元帝,萧詧兄弟进犯被击退,因此归附西魏,后在西魏的帮助下闷杀萧绎,平定江陵。大定元年(公元555年),西魏立萧詧为梁主,仅辖江陵一州之地,上疏称臣,奉西魏正朔,是为西梁。大定八年(562年),萧詧去世,谥号宣皇帝,庙号中宗,葬于平陵。
萧詧素有大志,知人善任,不近酒色,以孝顺闻名,对佛经研究颇深,著有文集十五卷,佛经《华严》、《般若》、《法华》、《金光明》等义疏共四十六卷,都流行于世。萧詧诗词清新明丽,这首《咏百合诗》为其代表诗作之一。
“接叶有多种,开花无异色。”,
首句描写百合花的叶形花色,百合花叶片青翠,层层围绕,相互连接,花色洁白,没有异色。
“含露或低垂,从风时偃抑。”
这句描写百合花的花姿,百合花茎干亭亭玉立,略微低垂,露珠晶莹,倩影款款,在微风吹拂下偃抑有致,更显得风姿绰约。
“甘菊愧仙方,丛兰谢芳馥。”
,最后一句描写百合花的功效和花香。甘菊花入药,益阴滋肾,平肝疏肺,被古人称之为仙方,然而和百合花比起来,甘菊却惭愧不如。兰花花香号称王者香,然而百合花开之时,兰花(兰蕙)已经开过,就好像兰花为了衬托百合的花香一样,提前凋谢。
这首《咏百合诗》,清新自然,简约婉丽,寥寥几句,就刻画出一幅风姿绰约含蓄矜持的百合花图,把百合的形神描绘的惟妙惟肖,颇有田野情趣。
2019/4/13榆木斋
6. 中药百合植物图片大全大图
百合粉:为百合的干燥肉质鳞叶淀粉,,百合粉是从野生或人工栽培的百合鳞茎中加工提取的,其地下鳞茎含淀粉量70%以上;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富含维生素B1、B2、C等成份,还含氨基酸、钙、磷、铁、百合甙A、百合甙B、秋水仙碱等,这些成份综全作用于人体。百合:中药名。为百合科植物卷丹百合或细叶百合的干燥肉质鳞叶。具有养阴润肺,清心安神之功效。常用于阴虚燥咳,劳嗽咳血,虚烦惊悸,失眠多梦,精神恍惚。
7. 中药百合植物图片
百合花是百合的茎梢开出来的,食用的百合是长在土里的头部,围绕茎头部的
百合花也就是百合,它是百合科百合属的一种多年生植物,产地是在中国,不过目前分布地区十分广泛。它是观赏价值很高的植物,花期是在夏季,花朵为漏斗状,颜色多为白色,百合有很多个品种的,所以还有红色、黄色、粉色等花色。百合能够盆栽养,也能够作为切花。
8. 药用百合是什么植物
百合并不是植物的果实,一般指百合科植物百合的鳞叶,其果实类型为蒴果,它是长在地上的,因为是一种草本植物,这种植物的茎秆呈圆柱形,叶片为椭圆状披针形,植株的蒴果呈长卵圆形,里面有卵形种子多数,目前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其最大的作用就是入药。
9. 药用百合图片植物图
一、选地整地
百合喜温暖湿润环境,宜选择地势高、向阳、土层深厚、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夹沙土或腐殖质土壤种植;山区可选半阴半阳的疏林下或缓坡地种植。选地后,于栽种前深翻土壤25厘米以上,结合整地,每亩施腐熟农家肥或堆肥2000千克、过磷酸钙25千克作基肥,翻入土内,然后,整细耙平做成宽1.3米的畦,畦沟宽30厘米、深20厘米,四周开好较深的排水沟,以利排水。
二、种植时间及方法
百合一般以秋栽为好,南方9~10月,北方可稍提前进行。栽前应选择好作种的小鳞茎,以鳞片抱合紧密、白色形正、无损伤、无病虫害的为好。将种茎用2%福尔马林溶液浸泡15分钟进行消毒,取出晾干后下种。在整好的畦面上,按行距25厘米开横沟,深约12厘米,然后每隔15厘米(株距)放入小鳞茎(种栽)1个,顶端向上,覆细土栽正按紧,耧平畦面,盖一层薄草秆,第二年发芽时揭去。
三、田间管理
1.中耕锄草施肥:栽后第2年,于春季齐苗后进行第1次中耕锄草,宜浅锄,不要伤鳞茎。结合锄草,追肥1次,每亩施用腐熟人畜粪水1000千克、过磷酸钙20千克、堆肥800千克混拌均匀,于行间开沟施入,施后盖土。第2次在5月开花前结合中耕锄草,每亩施入腐熟饼肥水500千克、过磷酸钙20千克、堆肥800千克拌匀于行间开沟施入。第3次于7月花后,结合锄草再追施1次磷、钾肥,用量稍大,方法同第1次。每次施肥应避免肥液与种茎直接接触,以免引起鳞茎腐烂。
2.摘蕾:除留种地外,于5~6月现蕾时,及时剪除花蕾,使养分集中于鳞茎生长,有利增产。
3.排灌水:百合怕涝,夏季高温多雨季节以及大雨后要及时疏沟排水,以免发生病害。遇干燥天气,应及时浇水。
四、虫害防治
1.叶斑病:为害茎、叶,叶片受害出现圆形病斑,微下陷,随着分生孢子的大量出现,病斑变为深褐色或黑色,严重时叶片枯死。茎部出现病斑后,茎秆变细。严重时导致腐茎倒苗。防治方法:选无病鳞茎作种,种前鳞茎用新洁尔灭或福尔马林消毒;及时疏沟排水,降低田间湿度,保持通风透光,增强植株抗病力;发病前后,喷1:1:100波尔多液或65%代森锌500倍液,每7天1次,连喷3~4次,并可兼治鳞茎腐烂病。
2.病毒病:为全株性病害,叶片出现黄绿色相间的花叶,表面凹凸不平,并有黑色病斑,造成叶片早期枯死,植株生长矮小,严重时全株枯死。多由病毒侵害造成。防治方法:选用抗病品种,选择无病母株留种;及时喷药消灭传毒昆虫,如蚜虫、种蝇等;增施磷、钾肥,促进植株生长健壮,增强抗病力。
3.蚜虫:蚜虫常在夏初吸食嫩茎叶的汁液,使植株枯顶,影响生长,并传播病害。防治方法:用40%乐果1000倍液喷杀。
4.种蝇(又叫根蛆):以幼虫为害鳞茎,导致鳞茎腐烂,严重时地上植株枯死。防治方法:对土壤进行消毒;用90%敌百虫800倍液浇灌根部,兼治地老虎。
五、采收加工
一般于栽后第2年的立秋前后,当茎叶枯萎时,选晴天挖取。除去泥土、茎秆和须根,将大鳞茎者作为商品,小鳞茎者留作种用。加工时,先将大鳞茎剥成片,按大、中、小分别盛放,洗净泥土,沥干水滴。然后,投入沸水中烫煮,大片约10分钟,小片5~7分钟,煮至边缘柔软,背面有极小的裂纹时,迅速捞出,放入清水中漂洗去黏液,立即薄摊于晒席上曝晒,未干时不要随意翻动,以免破碎。晚间收进屋内平摊晾干,切勿叠放。次日再晒,晒两天后可翻动1次,晒至九成干时再晾至全干。遇阴雨天则可用文火烘干。一般亩产鲜百合900~1000千克,折干率为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