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松盆景图片(球松盆景造型)
1. 球松盆景造型
是因为球松缺水了,所以会枯萎。注意控制好浇水。要做到见干见湿,要注意的是干湿程度。
所谓"见干",是指浇过一次水后等到土面发白,表层及内部土壤水分消逝后,再浇第二次水,不能等盆土全部干了很久才浇水。
一般的方法是把手指伸进土壤内部感受干了再浇。如果内部是湿的就不宜连续浇水,容易造成土壤下部积水,严重的导致烂根。
所谓"见湿",是指每次浇水时都要浇透,即浇到盆底排水孔有水渗出为止,不能浇"半截水"(即上湿下干),因为一盆生长旺盛的植物其根系大多集中于盆底,浇"半截水"实际上等于没浇水。
采用"见干见湿"方法浇水,既满足了这类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水分,又保证根部呼吸作用所需要的氧气,有利植物健壮生长 。扩展资料:制作好的盆景先放在无直射阳光处缓苗7天左右,以促进根系的恢复和发育,以后放在光照充足之处养护,如果阳光不足,会使植株徒长,叶与叶之间的距离拉长,失去紧凑秀美的株型,严重影响观赏,而在阳光充足之处生长的植株,枝叶短而紧凑,更具松树那种坚贞挺拔的韵味。
浇水掌握“宁于勿湿”的原则,避免长期积水,以免造成烂根。
为了保持盆景形态的优美,养护中一般不必另外施肥。
夏季高温时球松处于休眠状态,植株生长停滞,可放在半阴处养护,注意控制浇水,避免雨淋,尤其是长期雨淋,以防植株腐烂。
到秋凉后植株开始生长后再恢复正常的管理。
冬季移入室内光照充足的地方,控制浇水,使植株休眠,能耐5℃,甚至更低的温度。不低于10℃,即可正常生长。
每年的秋季换盆一次,盆土要求疏松透气,具有良好的排水性,可用园土、沙土等材料混合配制,换盆时将过长的老根剪短,以促发健壮的新根。
球松的萌发力强,容易萌发侧枝,养护中应注意修剪,及时剪去过密、过乱的枝条,尤其是基部的新枝,以保持盆景的疏密得体,自然美观,并培养出独立的主干。
对于修剪下来的枝条,可作为插穗,晾1~2天,等伤口干燥后进行扦插繁殖,除盛夏高温季节外,不论长短,都很容易成活。
此外,球松是以观叶、观姿(即姿态、株型)为主的多肉植物,其花并不美丽,因此出现花序后要及时剪掉,以免消耗过多的养分,对植株生长造成不利。
2. 皮球松盆景
一般叫做皮球松或者皮球柏,没有查到正式学名。
3. 球松盆景造型图片
山上普通的松树能用来做盆景。不过一定要选大小合适的,挖出前先修剪一下,剪掉大部分枝叶,减少因蒸腾作用带来的水分流失。之后准备根部带土球挖出,移栽到花盆中。盆土每3-4年要换一次,平时浇水不用浇多,生长期可以每月施一次肥,同时还要提供充足的光照。
4. 山松盆景造型
几种松树适宜栽培的范围: l、华山松又名为白松、五须松。2、马尾松又名青松、枞松,是亚热带主要造林树种。3、油松又名短叶松、黑松 适应性最广。4、樟子松 5、雪松又名喜马拉雅松、喜马拉雅雪松 雪松树形挺拔高大,雄伟壮丽,是珍贵的用材树种和世界著名观赏树种。采桩:在立春前后树脂萌动之前进行,带土团并保护好须根,土团不能松散(这是成活的关键) . 封根头和伤口,去五分之二到二分之一的枝叶量,保持根与枝叶的平衡。 2 栽种:要用宽大的土盆,用木箱或下地栽种最好。用土松散透气卫生,不予消毒杀菌。培土三分之二时水吸一次,第二天用干土再培三分之一吸潮,保持适当干湿度。初期为防止长期雨天,可在略高的培土上围披一圈塑料薄膜,以能盖住盆钵或树窝为度。置避风、温暖、向阳处。 3 管理:初期适当遮荫,成活后全日照。保持良好通风。盆土见干见湿,略干。用肥常规。 4 造型:剪截与攀扎、嫁接相结合。注意生长期迫芽和发芽期打顶。 注意事项: 1 山松是全日照植物,但夏季不能暴晒。日照不足会生长不良。 2 经常清理老针和枯针,保持适当的针叶量,以利通风和采光。 3 相对固定养护位置,不要经常移动。 4 对修剪和嫁接伤口必须及时密封,放止流胶。 5 山松是浅根性树种,不宜深栽。 6 山松对土壤要求较高,须认真对待。
5. 多肉球松盆景图片
在春季的时候多晒太阳,多浇水多施肥就能够爆头。
6. 松针盆景造型
1、首先大家选的黑松针,一定是那种在成熟枝干上面选择的松针,这种用来扦插的松针,一定要是那种新发出来的松针束,然后把它分成两根一缕,接着用生根水浸泡松针基质5分钟。
2、接着再准备扦插所用的植料,建议大家使用椰糠、水苔等比较透气而且又保湿的材料。接着再把浸泡好生根水的松针,用水苔或者是木屑紧紧的裹住,然后再用水苔裹住,放入花盆当中,浅浅的用椰糠壤盖住,接着再放到一个温暖湿润的地方进行养护。
3、因为松针它的吸水性比较强,所以大家在扦插养护过程当中,一定要保证一个80%左右的湿度环境,每天早晚要记得给它喷洒清水,但是也不能够让盆栽发生积水现象,只需要保持湿润就可以了。
4、等过了20天左右,大家就可以看到,就算是用2根松针扦插的植株,它的根系也生长的很旺盛,可能还比一些枝干扦插还要更快生根。
5、当除去花盆的时候,大家可以看到这些扦插的松针盆栽里面的根系,紧紧的包裹住了扦插植料。看到扦插的松针,能够长出这么长的根系,是大家没有想到的吧!
7. 球型松树盆景
类似于迷你小松树的植物是苔藓,但是它属于树形苔藓。是苔藓界中最大的,人称它为藓王。万年藓科万年藓属植物。呈树状,青绿色或黄绿色,略具光泽,散生成片像一根根绒毛。非常精美,今年来这种苔藓被用于制作微型盆景。因外形酷似松柏,可用以作为松柏类幼苗,使微型盆景富有特色
8. 松球盆栽图片
松针腐殖土之所以适合养兰花,并不仅仅是松针的缘故,而是松针与土壤结合后,经过长时间的腐烂,会形成适合菌类生长的环境。兰花生长必不可少的兰菌,就喜欢生长在这种土壤中(事实上其他植物生长也需要菌类,和人体需要益生菌一样,只是依赖程度大小差异而已)。
这种腐殖土的形成过程非常复杂,并非像兰友所想象的,简单将松针沤制发酵下就可以成功。它需要松针与土壤同时“腐烂”,这个过程是需要大量的微生物一起参与,才可能达到一定标准的。自己动手人工腐熟松针,确实可以做到,但绝不可能达到上述的松针腐殖土那种标准。
如何选取最好的松针腐殖土呢?只需要将上层的松针扒开,下层腐烂的松针与土壤的混合物,就是养花的好植料。如果在晴天取土的话,还可以看到松针腐殖土中有一些白色的菌丝,不要不敢用,这都是证明土壤适合兰花种植的。这里的一个关键就是---菌丝,兰菌是何菌种我们不需要知道,只要知道它的形态会出现白色菌丝就可以了。
9. 松球盆景培养
松树,是一年四季常绿的植物,一大部分都是高大乔木。松树,通常高20~50米,最高可以达到75米。极少数为灌木状,比如偃松和地盘松。较幼时的树冠为金字塔形,树枝多呈轮状着生。幼苗出土、子叶展开以后,首先着生的为初生叶,单生,螺旋状排列,线状披针形,叶缘具齿。初生叶行使叶的功能1~3年后,才出现针叶,通常2、3、5枚成束,着生于短枝的顶端。松树的每束针叶根部都有叶鞘,但早期会脱落或宿存。松树的叶肉组织中的树脂道的位置在植株成年时非常恒定,通常分为外生、中生、内生等3种类型。
山边松树
在松树针叶的横切面中,我们可以见到1或2个维管束,特殊环境下可在双维管束松树中出现维管束合并的情况。球花单性,雌雄同株。球果多数由种鳞组成,成熟后木质化。种鳞的裸露增厚部分称鳞盾,鳞盾先端的瘤状突起称鳞脐。有的树种鳞脐具刺,有的无。球果成熟时种鳞张开,种子脱落;不过少数树种种鳞则长期保持关闭状态。每个种鳞都有种子2粒,每个种子上都长有一个长翅,只有少数是短翅或无翅。
小枝松科是裸子植物门中最大的科,有10个属、230多种,其中松属就有90多种,是松科也是整个裸子植物门中最大的属。松树是北半球最重要的森林树种,除苏门答腊松分布到南纬2度外,其余各种都自然生长在由赤道到北纬72度的山川原野上。尤其在温带地区,松属植物不但种类繁多,而且极易形成浩瀚的林海,所以松树有“北半球森林之母”的称号。
松树,对我们生活的这个陆生环境有非常强的适应性。它们能够承受-60℃的低温或50℃的高温,能在裸露的矿质土壤、砂土、火山灰、钙质土、石灰岩土及由灰化土到红壤的各类土壤中生长,耐干旱、贫瘠,喜阳光,因此是著名的先锋树种。松树最明显的特征是叶成针状,常2针、3针或5针一束。如油松、马尾松、黄山松的叶2针一束,白皮松的叶3针一束,红松、华山松、五针松的叶5针一束。松树为雌雄同株植物,而且孢子叶成球果状排列,形成雌、雄球花。雌球花单个或2~4个着生于新枝顶端,雄球花多数聚集于新枝下部。松树的球花通常于春夏季开放,不过花粉传到雌球花上后,需要等到第二年初夏才萌发,使雌花受精,并发育成球果(俗称松塔或松球,不是果实)。这种球果通常是在秋后成熟,种鳞会张开,而且每一个种鳞中都有两粒种子。
说到这个松属植物,它们中的绝大部分种类是高大挺拔的乔木,并且材质好,不乏栋梁之材。中国东北的“木材之王”——红松、北美西部广为分布的高大树种(高达75米)——西黄松、原产于美国加州沿海生长速度最快的松树——辐射松、原产于美国东南部的湿地松、美洲加勒比海地区原产的加勒比松、广布于欧亚大陆西部和北部的欧洲赤松等等,都是著名的用材树种。另外,松树的观赏价值也是众所周知的。在中国,从皇家古典园林到现代居民家中都能见到松树的倩影,例如北京北海、颐和园中的油松、白皮松,树桩盆景中广泛应用的五针松等,在一些名山胜地,也有很多是山以松壮势、松以山出名。比如天下第一奇山黄山的黄山松、西岳华山的华山松、人间第一峰长白山的美人松……都是令游人叹为观止的美景。
斜松
总结一下,全世界松树的种类大约有八十余种,尽管种类繁多,叶形大都细长似针,通称松针,针叶多数由一枚叶或几枚叶成束生在一起,一针一束的单叶松,仅美国的内华达州和墨西哥有分布,属少数种。而两针一束的双叶松不仅种类多,而且分布广,如分布于华北、西北几省区的油松、樟子松、黑松和赤松、华中几省的马尾松、黄山松、高山松、秦巴山区的巴山松,以及台湾松和北美短叶松,多数是我国荒山造林的主要树种。三针一束的三叶松有分布于秦岭、关山林区的白皮松、川滇地区的云南松、思茅松、华中华南引种的湿地松、火炬松等。在我国境内,四针一束的松树种类较少见,这个品种只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有分布。
此外,像卵果松、拉威逊松都是四针或五针束的。分布较广的是五针一束的松树,有东北的红松、西北西南几省的华山松,还有乔松、广东松、安徽五针松、大别山五针松、偃松、台湾果松等。松针的不同,有助于我们进行松树分类和识别,认识松树的生态特征。一般五针松是适宜于湿润环境,对土壤要求很严格,而两针或三针束的松树就比较能耐干旱,在较薄的土壤上也能生长。比如两针一束的油松,对陆地气候和气候干旱有极强的适应性。但是,这可能还跟它的针叶气孔带凹陷,树叶表面的被蜡质可减少部分蒸发有关。
对于松树来说,因为原产地地理分布的差异,在原产中国的松树中,樟子松、新疆五针松、偃松最耐寒,对热量要求较低。红松对热量要求也较低。赤松、油松、白皮松、华山松、高山松、黄山松、巴山松为暖温带和亚热带高海拔地区树种,对热量要求中等。马尾松、云南松、乔松和思茅松分布于更靠南的地区,要求较高的热量。南亚松是热带松树,对热量的要求最高。对湿润条件的要求,五针松通常高于二针松,不过也是因种而异的。比如同是五针松的红松和华山松,前者就比后者要求更湿润的条件;同是二针松的赤松和马尾松对湿润条件的要求普遍高于油松和云南松。所以,这可能也和地理分布上随经度而发生的替代现象有关系。
绝大部分松树,特别是二针松是喜光树种,耐阴性极弱。它的外形表现是树冠稀疏,自然整枝高;生理上表现为补偿点低;在成林特性上多为先锋树种。当原始林遭到破坏或火灾后,它们很易发展起来而占据裸露空间。如中国南部地区常绿阔叶林破坏后,很易由马尾松或云南松代替。但这些松林并不稳定的,当它们形成适当的森林环境后,又为一些比较耐阴的基本成林树种出现的主要是山杨和桦树等阔叶树,而后才出现红松,并且由于红松具有耐阴和长寿两大,最后又恢复它的优势地位。此外,除了红松和山杨、桦树的互相更替之外,另外还有蒙古栎(柞树)和红松出有互相更替的现象。
10. 盆松树造型图片大全
有黄荆、三春柳、榆树、雀梅等,这些都可以养成像松树一样的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