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鲜花知识 >

金边黄杨叶斑病图片(金边黄杨病虫防治)

更新:2022-11-13 09:34归类:鲜花知识人气:82

1. 金边黄杨病虫防治

这是因为金边黄杨得了叶斑病,危害严重时,造成黄杨提前落叶,形成秃枝,影响观赏,甚至造成死亡。

金边黄杨叶斑病病害发生在新叶上,产生黄色小斑点后扩展成不规则的大斑,病斑边缘隆起,褐色边缘较宽。隆起的边缘外有延伸的黄色晕圈,中心黄褐色或灰褐色,上面密布黑色小点。

2. 金边黄杨病虫害防治

大叶黄杨病虫害及防治技术

常见的病虫害有以下几种:

1、大叶黄杨白粉病。主要危害大叶黄杨叶片,发生严重时,也可感染新梢。病菌在深秋和冬季产生灰色膜状菌层越冬,翌年4月初在气温18℃以上、空气相对湿度70-85%,即大叶黄杨新梢展叶期,老叶上的病菌产生大量分生孢子,靠风传播至新叶并在上面萌发,产生芽管,最后侵入组织。初感染的新叶先褪绿产生黄斑,然后在叶片上散生许多圆形小斑,随着病情的加重,病斑逐渐扩大,并相互愈合,变成不规则的大斑。由于此菌在寄主枝叶表面寄生,产生吸器深入表皮细胞内吸收养分,因此新叶受侵染后,常出现萎蔫失水症状,叶片变薄、皱缩,病梢扭曲、萎缩。

防治方法:⑴适当修剪,增强通透性。⑵于发病初期,交替喷施25%粉锈宁13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700倍液,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若病情严重,必须进行修剪,将病叶剪除集中烧毁,然后再喷施药剂防治。

2、大叶黄杨褐斑病。以菌丝体和病子座在病斑部越冬,每年5月下旬,气温上升到25℃左右时,老病斑病子座产生分生孢子开始初侵染,一般先侵染下部老叶,老叶受到侵染后,叶片上初生褐绿色小斑,逐渐变黄而转化为褐色,病斑近圆形或不规则形,可连接成片,中部呈灰白色,边缘有浅褐色稍隆起的环纹,病斑上密生黑色小点。一旦条件适合,继续进行再侵染,6月上旬至7月中旬是其病害扩展盛期,10月以后进入休眠期。

防治方法:⑴选取健壮无病苗木栽植。⑵于6月上旬至7月,喷施50%多菌灵500倍液或75%百菌清500倍液、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进行预防,降低发病率,每10-15天喷1次,连喷3次。⑶冬季将落叶清除集中烧毁。

3、蚜虫。无翅胎生雌蚜和若蚜群集于枝梢和嫩叶背部吸汁为害,被害叶上常有白色蜡状的分泌物,易引起煤污病发生,严重时枝叶变黑,影响植物生长和观赏价值。一般一年发生10代左右。

防治方法:⑴保护瓢虫、大草蛉等天敌。⑵药剂防治:可选用20%菊杀乳油2000倍液或2000-3000倍吡虫啉粉剂喷施。

4、日本龟蜡介一年发生一代,以受精雌成虫在枝干上越冬,6月中旬到7月上旬为孵化盛期。

形态特征:雌成虫,蜡壳灰白或略呈肉红色,椭圆形。雄成虫,体深褐色或棕色,头和胸部背板较深。若虫,蜡壳卵圆至椭圆,背部微隆起。

防治方法:⑴检疫措施防治。异地购苗时,一定要严格执行植物检疫手续,防止害虫人为传播。⑵加强园林养护管。

3. 金边黄杨主要病害

  大叶黄杨常见病害及防治:白粉病、疮痂病、叶斑病  大叶黄杨在城市绿化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北方地区常被用做绿篱或立体造型。近几年大叶黄杨病害发生严重,常见大叶黄杨病害有以下几种:  白粉病  白粉病是由正木粉孢霉引起的一种真菌性病害,病菌以菌丝体在大叶黄杨的被害组织内和产生的灰色膜状菌层越冬。翌春在大叶黄杨展叶和生长期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通过气流传播感染,成为病害初次侵染的菌源。病菌在寄主枝叶表面寄生,产生吸器深入表皮细胞内吸收养分。被害植株叶片布满白色粉状霉层物,严重时叶片皱缩畸形,影响正常生长。秋季凉爽多雨时发病较多,栽植于树阴下的大叶黄杨发病重,向阳的植株发病轻或不发病。嫩叶、新梢发病重,老叶发病轻。不及时修剪或枝叶过密的大叶黄杨发病较重。  防治方法:1、加强栽培管理措施,适当修剪,增强通透性;合理灌溉、施肥,增强植株长势,提高抗病能力。2、开春初期喷洒“护树将军”+160倍等量式波尔多液,以后每隔半月喷1次,连喷3次。3、发病初期,可喷施25%的粉锈宁13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700倍液,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0%百菌清600至800倍液。药剂交替使用,以免白粉菌产生抗药性。  疮痂病  病原菌(刺盘孢属真菌),以菌丝和分生孢子盘在病叶中或与病残体一起在土壤中越冬。翌年5月份遇适宜条件即传播侵染,大叶黄杨疮痂病主要危害叶片、枝条。叶面最初出现直径1至2毫米圆形或近椭圆形斑点,后期病组织干枯脱落形成穿孔。叶片和新梢被侵染时,表面出现深褐色圆形或椭圆形稍隆起的病斑,如疮痂状,中央灰白色。后期在病斑中央产生1至2个小黑点,即分生孢子盘。严重时造成叶片脱落枝条枯死。  防治方法:1、加强管理,增强植株生长势,减少发病条件;2、预防期可喷洒“护树将军”+等量式100倍波尔多液3、病害发生期用65%代森锰锌(大生)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或“新高脂膜”+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和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700~10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至10天喷施一次,连续喷施3至4次,防效良好。  叶斑病  是由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坏损尾孢菌引起的一种真菌病害,病原菌在病叶内越冬,春季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初侵染,以后在整个生长季节,产生大量分生孢子进行多次再侵染。多雨、潮湿、春季遭受冻害或植株过密、通风不良时发病严重,主要为害大叶黄杨的嫩叶、老叶,叶正面出现黄褐色斑,扩大为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直径4毫米至14毫米,中央灰白色,有浅褐色同心轮纹,边缘深褐色稍隆起,病斑内密生细小黑色霉点。病斑干枯后与健部裂开,直至形成穿孔。严重时病斑连成一片,叶片枯黄脱落。一般高温多雨霉湿的年份发病严重。  防治方法:1、搞好绿化地卫生,冬春季节,清扫病落叶,集中烧毁。2、春季喷施护树将军1000倍液或3~5Be(波美度)石硫合剂,消灭越冬病源。3、发病初期喷“新高脂膜”+1:2:200波尔多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隔7至10天喷洒一次,连续2至3次效果好。  小叶黄杨常见病害及防治:黄杨尺蠖、介壳虫、叶斑病、黄杨斑蛾、白纹羽病、根结线虫病、炭疽病  黄杨尺蠖  症状:幼虫群集叶片取食,将叶片吃光后啃食嫩枝皮层,导致整株死亡。  发生规律:一年发生2—3代,以蛹越冬。成虫白天栖息枝叶隐蔽处,夜出活动、交尾、产卵,卵产于叶背,呈双行或块状排列。卵块数十至百余粒。卵孵化多在早晨5:00—8:00,群集叶背危害,咀食叶片、嫩枝皮层,老熟幼虫吐丝飘落入土化蛹。成虫飞翔力不强,具较强的趋光性。  3.防治方法: ①成虫羽化期,利用灯光诱杀。 ②利用成虫飞翔力不强,早、晚集中在寄生植物上、下部的特性,以简单器具捕杀。 ③在成虫产卵的高峰期,铲除根际周围杂草上的卵块及初孵幼虫,冬季翻耕根际土壤,可杀死越冬虫蛹。 ④幼虫危害期,喷施“新高脂膜”+50%亚胺硫磷乳剂200倍液、50%杀螟松乳油500倍液、25%西维因可湿性粉剂300—500倍液,防治效果较好。  介壳虫:  可用人工刷洗杀之,或用80%敌敌畏1500倍液喷杀。  叶斑病:  用65%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洒。  黄杨斑蛾:  可用90%敌百虫原药1500倍液喷杀。  白纹羽病:  症状: 病根腐烂,表面布满白色至灰白色网状菌丝,病皮易剥离,病皮与木质部之间有时产生黑色球形小颗粒,为病菌的菌核。得病小叶黄杨叶片发黄,枝条枯萎,  防治方法:①加强栽培管理,增施农家肥和磷、钾肥,提高抗病能力。②发现得病小叶黄杨,扒开根部土壤,剪掉病根,在伤口处涂“护树将军”或1:1:100倍波尔多液,然后用40%五氯硝基苯药土(药、土比例l:80)施于根部,进行土壤消毒。  根结线虫病:  症状:根部生有许多与根颜色相似的小瘤子。  防治方法:①用3%氯唑磷颗粒剂,或用10%克线丹颗粒剂,每亩用5~7kg,进行撒施或沟穴埋施,可防治各种线虫。②用10%克线磷颗粒剂,每亩用3~5kg,在生长期均可进行沟施,穴施,撒施,也可把药直接溶入水中,再添加适量“新高脂膜”、尿素少量一同浇灌,其效果更佳。  炭疽病:  症状:是由真菌引起,叶片或枝上出现斑点病斑上常有轮状排列、突破病部表皮的小黑点。  防治方法:每隔7~10天喷施1次80%的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倍+“新高脂膜”,50%的福美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连续喷2~3次。

4. 金边黄杨病虫防治方法

黄杨的叶子本身就是黄色,若是干枯落叶,多是由于土壤湿度过多造成的,应加强松土,增强土壤通透性。

5. 金边黄杨 生虫

吊兰除虫方法:

一、用抽剩下的烟头泡水,然后用水浇花,很快就会去除小飞虫。一般而言,十颗左右烟头配置一矿泉水瓶水即可。

二、用花椒泡水浇花也可以除虫。

三、化学防治:化学药剂除了农药就是杀虫剂了。

6. 金边黄杨病虫害

这是大叶黄杨最常见的“黑煤病”,具体的关于“黑煤病”的病症和处理方法,请参照《关于黑煤病》的资料。

关于黑煤病

煤病又称煤烟病,在园林植物上发生较为普遍,主要危害是抑制园林植物的光合作用,削弱植物的生长势。受害植物的叶片布满黑色的煤粉层,影响开花,降低观赏价值,甚至引起死亡。主要为害大叶黄杨、月季、金叶女贞、紫薇、紫荆、五叶地锦、竹子、柳树等多种园林植物。

一、危害症状

煤污病主要危害植物的叶片,也危害嫩枝、花器等部位。发病初期在叶面、枝梢表面上形成圆形黑色小霉斑,有的沿主脉扩展,后扩大连片,使整个叶面、嫩梢上布满黑霉层,形成较厚的黑色或黑褐色的煤烟状层,严重时形成黑色霉层,有时在干燥条件下霉层开裂剥落。由于煤污病病菌种类很多,同一植物上可染上多种病菌,其症状上也略有差异。呈黑色霉层或黑色煤粉层是该病的重要特征。湿度大时发病重,盛夏高温停止蔓延,夏季雨水多,也时有发生。

二、病原菌

病原菌是多种附生菌和寄生菌。有性阶段一般是小煤炱菌[Meliolacameliae(catt.)Sacc和M.SP.]以及煤炱菌(CapnodiumSP.)。

无性阶段常见的是散播烟霉(FumagovagansPwrs.)和枝孢霉(CladosporiumSP.)。

小煤炱菌属子囊菌亚门核菌纲小煤炱目小煤炱属。小煤炱菌为植物上的专性寄生菌。菌丝体生于植物表面,黑色,有附着枝,并以吸器伸入到寄主表皮细胞内吸取营养。

煤炱菌属子囊菌亚门腔菌纲座囊菌目煤炱属。该菌主要依靠蚜虫、介壳虫的分泌物生活。病菌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子囊孢子形式在病叶、病枝等上越冬,成为次年的初侵染源。

翌年孢子通过气流、风雨及蚜虫、粉虱、介壳虫等传播,并以这些害虫的分泌物及排泄物或植物自身分泌物为营养继续发育繁殖。表生的菌丝体由圆形细胞组成,菌丝体上常有刚毛。

煤污病病原菌常见的是无性阶段,如散播烟霉,属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丛梗孢目烟霉属。菌丝匍匐于叶面,分生孢子顶生和侧生,变化较大,有纵横隔膜作砖状分隔,暗褐色,常形成孢子链,为煤炱属或小煤炱属的无性阶段。该菌与蚜虫、介壳虫所分泌的蜜露有关系。

三、发生规律

煤污病病菌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子囊孢子在病部及病落叶上越冬,翌年孢子由风雨、昆虫等传播。寄生到蚜虫、介壳虫等昆虫的分泌物及排泄物上或植物自身分泌物上或寄生在寄主上发育。高温多湿、通风不良、蚜虫、介壳虫等分泌蜜露害虫发生多时,均加重发病。该病发生时常伴有蚜虫、介壳虫、粉虱等危害。

高温高湿、通风不良、隐蔽闷热及虫害严重的地方,煤污病病害严重。每年3月至6月和9月至11月为发病盛期,湿度大发病重。盛夏高温病害停止蔓延,但夏季雨水多,病菌也会时有发生。

四、防治方法

1.加强栽培管理,种植密度要适当,及时修剪病枝和多余枝条、增强通风透光性。夏季高温时降低温度,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

2.煤污病防治应以治虫为主。

对于介壳虫,可喷施40%速蚧杀乳油1500至2000倍液,6%吡虫啉可溶性液剂2000倍液,菊酯类农药2500倍液。上述三种药剂交替使用,每隔7至10天喷洒一次,连续喷洒2至3次,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对于蚜虫、蝽象、木虱等刺吸式害虫,可喷施6%吡虫啉3000至4000倍液,或5%啶虫脒乳油5000至7000倍液。

3.在发病盛期,喷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50%多菌灵1000倍液等进行防治。

4.植物休眠期喷3至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消灭越冬病源。

5.对于寄生菌引起的煤污病,可喷施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至800倍液

7. 金边黄杨常见病

病症表现 金钻常见病害有叶斑病、炭疽病,二者症状相似,都是真菌引起的。 发病初期叶片会出现不规则的病斑,颜色逐渐加深,病斑相互连结形成大片病斑。叶片下垂,叶色暗淡。植株自上而下逐渐为难,直至枯萎死亡。 防治办法 加强管理:金钻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极易滋生细菌、真菌,形成病害。

所以在养护中,注意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但要经常通风,适当控水。一旦发现病叶,及时摘除,以免感染其他植株。 药物防治:从发病初期开始喷药,防止病害扩展蔓延。常用药剂有20%硅唑·咪鲜胺1000倍液,38%恶霜嘧铜菌酯800-1000倍液或4%氟硅唑1000倍液等。

要注意药剂的交替使用,以免病菌产生抗药性。 生物防治(使用室外栽培):选用哈茨木霉菌300倍液,直接喷施于病部叶面,同时配合烟熏制剂进行烟熏,可有效防治叶斑病。阴天也可以施药,温度湿度对药效影响不大。 金钻虫害 病症表现 常见虫害有红蜘蛛、蚧壳虫,他们主要以吸食叶片汁液为生,吸收植株营养,造成植株生长瘦弱,叶片破损。

虫害严重时,叶片出现网状破损,影响美观。 防治办法 家庭养护时可用牙刷将其轻轻刷除,或用水流冲洗。 发生量大时,在若虫期可用40%氧化乐果乳油剂1000倍液喷洒。

8. 金边黄杨常见病虫害

一旦叶片发黄就要考虑是否它的土壤和补充水分出现了问题,如果它的土壤中营养流失得太快,碱性成分过多就会导致土壤产生板结,这样根部就不会吸收到水分和养分,慢慢地它的叶片就会全部发黄。

解决方法:建议大家在养黄杨的时候,每年对它更换一次花土,土壤必须是疏松透气营养丰富,才能满足它的生长需求,对它进行补水的时候,千万不要看它的表面,一定要浇彻底,不要断断续续补水,如果每次补充只补充一半,那它的下半部分是干燥的,根部吸收不到水分,叶片依然可以出现大面积泛黄,有的时候还容易让它彻底死亡

9. 金边黄杨叶斑病

大叶黄杨叶斑病 危害严重时,造成黄杨提前落叶,形成秃枝,影响观赏,甚至造成死亡。

病害发生在新叶上,产生黄色小斑点后扩展成不规则的大斑,病斑边缘隆起,褐色边缘较宽。隆起的边缘外有延伸的黄色晕圈,中心黄褐色或灰褐色,上面密布黑色小点。防治方法:(1)选取健壮无病苗木栽植。(2)于6月上旬至7月,喷施50%多菌灵500倍液或75%的百菌清500倍液、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至1000倍液进行预防,降低发病率,每10至15天喷一次,连喷3次。(3)冬季将落叶清除集中烧毁

上一篇:大叶人金边兰花图片大全(大金边兰花有几个品种) 下一篇:百合插枝图片(百合花枝干扦插繁殖)

游客 回复需填写必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