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的环境(花卉的环境因子)
1. 花卉的环境因子
1、养殖环境
平时养殖绿榕花环境特别重要,在养殖以前一定要了解它的生长习性,为它准备合适的养殖环境,这种植物生长时喜欢温暖湿润的半阴环境,而且它怕严寒也能怕强光,最喜欢在排水性良好的肥沃土壤中生长,对环境温度要求不高,但当温度处于二十到三十度之间时它生长最快。
2、及时施肥
养殖绿榕花时一定要及时施肥,它是一种喜肥植物,特别是在它的生长旺季,对肥料的需求量特别大,这时应该每个月施肥二到三次,如果肥料不足就会让它的叶柄过长,也会让它的叶片软弱无力,会影响它的观赏价值。
3、水分和阳光
水分与阳光是养殖绿榕花的两个重要条件,它对水分需求量比较大,春夏秋三个季节可让盆土保持湿润,进入冬天以后则要减少浇水数量,等盆土干透以后再浇足水分。金钻蔓绿绒在生长时喜欢半阴的环境,但它也需要一定的阳光,如果光照不足会让它的叶片发黄或者脱落。
2. 花卉的环境因子是什么
1.温度是花卉生长发育的重要条件,是花卉维持生命不可缺少的关键因素之一。不论其他环境条件如何适宜,如果温度超过了花卉植物所能忍受的最高温度或者最低温度界限,花卉就会受到损伤甚至死亡。
2.各种花卉都有其最适宜温度、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大多数花卉的最适宜温度为15度—25度,在最适宜温度范围内,花卉的生理活动最为旺盛,生长速度也最快,按照花卉对温度的不同要求,大体上可以将花卉分成三大类。
耐寒性花卉:这类花卉原产于温带和亚寒带,能忍受—15度左右的低温。在华北和东北地区南部可露地越冬。如野蔷薇、丁香、百合、雏菊、石竹、玫瑰、金银花、紫藤、蜀葵等。
半耐寒性花卉:这类花卉大多数原产于温带南缘和亚热带北缘地区,其耐寒能力介于耐寒性和不耐寒性花卉之间,能忍受较为轻微的霜冻,一般能耐—4度的低温,在长江流域一带可露地安全越冬,在华北、西北和东北地区需要采取一些保护措施,如埋入土内或将枝干加以包裹,有的则需要移入不低于零度的室内越冬,如翠菊、月季、金鱼草、三星董、郁金香、无花果、石榴等。
不耐寒性花卉:这类花卉大多原产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它们性喜高温,在华南和西南部分地区可露地越冬,其他地区都需要移到温室内越冬,有的需在不低于0度的温室内越冬,故有“温室花卉”之称。如一叶兰、一品红、红茶、杜鹃、变叶木、龟背竹、铁线蕨、巴西木、蝴蝶兰、马蹄莲、君子兰等。
3. 花卉栽培的环境因子
首选化学肥料,特别是三元复合肥料或多元复合肥料,以追肥为主要施肥方式,可穴施、沟施、条施。埋入土中至少5厘米,这样肥料不易挥发,一般追肥后要浇透水一次,这样利于植株的吸收。
根据小区内的植物品种不同,选择复合肥料也不尽相同,如以观叶为主的,可选择氮磷钾为15-10-15或20-5-10的肥料;如以开花为主的植物,以15-15-15或10-20-10或10-15-15的为宜。
水曲柳树上什么肥?
1、这个看当地的气候来选择,一般是草木灰。
2、还有的是硫酸铵,尿素,氯化铵,氯化钾,铵等。
3、这些化肥必须完全粉碎,不宜成块施用,便于溶解吸收。
4、有的还可以追施有机肥料,如人畜粪水,堆肥等,但要充分发酵。
肥料在苗木生长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不同的肥料对苗木的影响有所不同,了解苗木肥料的种类及其对苗木生长的作用,掌握苗木施肥的方法及操作技术是影响苗木生长量和造林效益的重要因素。
绿化苗木在种植养护的过程中离不开肥料,但对于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绿化苗木品种,施什么肥、施多少还是有一番讲究的。
园林绿化施什么复合肥?
有机质50%以上、养份4%个点以上、有机质和养份含量极高、是绿色、环保的农家肥。 常年可以供应。羊粪:羊也是反刍动物,羊饮水少,肥质细密干燥,肥分浓厚,羊粪也是热性肥料。CEC 438-441m.e/100g土,羊粪对各种土壤均可施用。 适 用:草坪.花卉、苗圃,园林绿化.有机农作物.果树.沙田柚.蜜柚.脐橙.龙眼.荔枝.杨桃.香蕉.甜枣.有机茶叶.烟叶.蔬菜.药材.等等经济作物.能极大有效提高产品质量、有机农作物生产的长年用料
4. 花卉的环境因子有哪些
温度是影响花卉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花卉体内的同化、吸收、呼吸等生理活动,都必须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才能正常进行。如果没有适合其生长发育的温度,就会直接影响生长和开花。科学试验表明,一般花卉在其生长适温范围内(15~25摄氏度),温度越高,光合作用越强,制造的有机物质越多,同时呼吸作用也越旺盛。
5. 植物环境因子
在任何一种生物的生存环境中都存在着很多生态因子,这些生态因子在其性质、特性和强度方面各不相同,它们彼此之间相互制约,相互组合,构成了多种多样的生存环境,为各类极不相同生物的生存进化创造了不计其数的生境类型。
生态因子的数量虽然很多,但可依其性质归纳为五类:
1.气候因子 如温度、湿度、光、降水、风、气压和雷电等。
2.土壤因子 土壤是在岩石风化后在生物参与下所形成的生命与非生命的复合体,土壤因子包括土壤结构、土壤有机和无机成分的理化性质及土壤生物等。
3.地形因子 如地面的起伏,山脉的坡度和阴坡阳坡等,这些因子对植物的生长和分布有明显影响。
4.生物因子 包括生物之间的各种相互关系,如捕食、寄生、竞争和互惠共生等。
5.人为因子 把人为因子从生物因子中分离出来是为了强调人的作用的特殊性和重要性。人类的活动对自然界和其他生物的影响已越来越大和越来越带有全球性,分布在地球各地的生物都直接或间接受到人类活动的巨大影响。
除了上述分类法以外,Smith(1935)曾把生态因子分成密度制约因子(density dependentfactors)和非密度制约因子(density independent factors)两大类,前者的作用强度随种群密度的变化而变化,因此有调节种群数量,维持种群平衡的作用,如食物、天敌和流行病等各种生物因子;后者的作用强度不随种群密度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对种群密度不能起调节作用,如温度、降水和天气变化等非生物因子。
但有些学者(如 Andrewartha和 Birch)反对把生态因子区分为密度制约因子和非密度制约因子。
6. 花卉的环境因子是多少
很多花卉都是可以水培栽植,像天蓝星科的龟背竹、绿巨人、海芋等;鸭跖草科植物的吊竹梅等;还有百合花科花卉都能适应水栽的条件如芦荟、吊兰类虎尾兰、龙舌兰、金边富贵竹、吉祥草等。景天科植物的莲花掌、芙蓉掌也是不错的选择。
水培花卉除光照、温度、湿度诸多环境因子要求与土壤栽培完全相同外。对水、肥、氧的要求在管理上有天壤之别。
水,家养水培花卉应该采用软水做水源,一般可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自来水。自来水经过过滤、沉淀、灭菌处理、清洁卫生,酸碱度在7一下,可以放心的用来培养水培花卉。您可以取一些自来水静置在面盆一段时间就可以放心使用了
肥,家养水培花卉必须使用以硝态氮肥为主的低浓度专用营养液。水培花卉营养液一般都含有花卉生长所必须的全部营养元素,各种元素配比均衡,无机盐成离子状态,使用于不同花卉品种,及其各生长发育阶段对养分的需要,且无毒无害酸碱度适当利于营养吸收
氧,家养水培花卉,水是在静止状态,溶解氧低,花卉若是在缺氧的器皿中勉强维持生命,常见其根细逆向生长,向液面伸展以求呼吸到更多的氧气,因此提高水培营养液的含氧量对花卉的正常生长十分必要的,夏季尤为重要。
增加溶解氧有以下几种简单易行的方法:
1.增加更换营养液的次数
2.振动增氧,一手固定花卉植株,另一支手把握器皿轻轻摇动十余次。摇动后的营养液溶解氧含量能够提高30%左右
3.在营养液中加入适当的固态氧或添进1%的过氧化氢(3%双氧水)
4.采用微型潜水泵或增氧崩对营养液进行瀑气。植物根系在这样的环境中可获得充足的氧气,呼吸作用非常旺盛,促使花卉健壮生长。
7. 花卉生产与什么环境因子有关
影响花木授粉和受精的因素有多方面,现就其生理因素、营养因素和环境因素叙述如下:
1.生理因素:有的花木(如欧美李)因自交不亲和,导致自交不孕。有的树种(如银杏)存在雌雄异株现象,还有的树木(如苏铁)有雌雄异熟(即花期不一致)的情况存在,造成不能正常授粉。有的树种为三倍体或五倍体,本身就不能形成大量的花粉,导致败育。
2.营养条件:干旱、土壤瘠薄等环境下生长的花和衰老树或衰弱枝上的花,因其花粉粒缺乏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生长素和矿物质等营养元素,造成花粉萌发率差、花粉管伸长慢、胚囊发育不良,最终导致败育。
3.环境因子:开花授粉期遇温度过低、大风、干旱、阴雨连绵和大气污染等情况,不仅限制昆虫的传粉活动,同时引起花朵发育不良,有的甚至造成花粉和胚囊中途死亡。
8. 影响花卉生长发育的环境因子有哪些?
植物生长灯 可以代替阳光照射植物。植物生长灯是种特殊的灯具,依照植物生长规律必须需要太阳光,而植物生长灯就是利用太阳光的原理,灯光代替太阳光给植物生长发育环境的一种灯具。经过应用测试,植物灯的波长非常适合植物的生长,开花,结果.一般室内植物花卉,会随着时间而长势越来越差,主要原因就是缺少光的照射,通过适合植物所需光谱的LED灯照射,不仅可以促进其生长,而且还可以延长花期,提高花的品质;而把这种高效光源系统应用到大棚、温室等设施等农业生产上,一方面可以解决日照不足导致番茄、黄瓜等大棚蔬菜口感下降的弊端,另一方面还可以使冬季大棚茄果类蔬菜提前到春节前后上市,从而达到反季节培植的目的。
1、作为补充光照,在一天的任何时间都可以增强光照,可以延长有效照明时间。
2、无论在黄昏或是夜晚,可以有效延长和科学控制植物所需要的光照。
3、在温室或植物实验室,可完全替代自然光,促进植物生长。
4、彻底解决育苗阶段看天吃饭的情况,完全根据苗株交货期来合理安排时间。光环境是植物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物理环境因素之一,通过光质调节,控制植株形态建成是设施栽培领域的一项重要技术。
9. 影响植物生长的环境因子有哪些
植物生长五大要素:
光线。 2.温度。 3.湿度。 4.空气。 5.土壤。
1、光线就是光照,绿色植物中的叶绿素是由光线的光合作用.水分和二氧化碳制造而成,
所以植物没有光线就不能生存。
2、温度的高低对于植物的生长影响很大,原生于温带地区的植物,可以忍受低温,但不耐高温。 反之,原生于热带的植物,可以抗热抗高温,但不耐低温。每一种植物都有它最理想的生长适温, 如果我们能够给它最适当的温度,生长一定健壮。
3、水分是生物细胞组成的主要物质,尤其绿色植物的含水量达80%以上。 植物所需的水分,不单指土壤中的水分,也包含了空气中的水分,就是我们所称的湿度。 植物从根部吸收水分,输送到茎.叶各部位蒸散。 如果吸收量少于蒸散量,就会导致茎叶枯萎死亡,因此在旱地或炎热的季节里,必须注意水分的补给。 反之过量或多雨的季节里,土壤含水量过高,空气的含量降低,阻碍了根部的发育,即会致使吸收能力减退而死亡。 植物除了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外,散布在大气中的水蒸气(空气湿度)也会影响植物的蒸散作用。 空气湿度高,茎叶的蒸散作用就减缓,也就不易造成枯萎,
4、空气对植物的生存如同对动物一样是至关重要的。植物的生长离不开光合作用,植物需要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来制造养料。 植物所需要的元素,有13种(4%)来自土壤,另外96%的碳、氢、氧元素来自空气。而空气中的氮、氧、二氧化碳又是植物生长不可缺少的成分。氮元素在土壤中一般占有1.5%的比重,而氮气要占空气总容量78.09%,但是氮气一般不能被植物直接利用,仅有少数根瘤菌的植物用根瘤菌固定大气中的游离氮供植物生长。所以氮气一般对植物的生长没有决定性的作用;反而在土壤中施氮肥更容易被植物吸收。氧气占空气总容量21%,是植物呼吸和生存的必要条件;在植物生长发育的各个时期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植物吸氧主要在根部,一般的植物根部吸收大气中存在的氧气就已足够,但沉水类植物主要靠土壤和水中的氧气,则需要适当保持土壤含水量和适当松土,防止土壤中二氧化碳聚集过多,导致植物根系窒息或中毒死亡现象。
5、土壤为植物提供根系的生长环境,为其保温,保湿,同时能够辅助根部对植株的固定作用。土壤是很好的“储藏室”,其中可以储存水分、空气、矿质元素,这些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植物直接从土壤中摄取。另外土壤内含有大量其它生物,如微生物和无脊椎动物。微生物能够分解有机质(植物无法直接吸收有机物)使之变成植物能够直接利用的无机物,为植物的生长提供营养;无脊椎动物如蚯蚓,能够通过其生理作用(运动等)达到翻土的目的,使土壤空隙加大,增大空气的含量,同时蚯蚓粪便能够为植物提供直接营养。沃土是最佳类型的土壤,因为它含有适量的水、空气和养分,使植物能健康茁壮地生长。就养分来讲,它对植物所起的作用,犹如人类需要粮食一样重要。养分供应不足,常是产量不能进一步提高的重要因素。为了增产就必需供给植物充足的养分。在土壤养分不足的情况下,就得通过施肥来满足植物对养分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