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鲜花知识 >

淘兰科花卉基础知许(兰科花卉的栽培要点)

更新:2022-11-16 09:25归类:鲜花知识人气:83

1. 兰科花卉的栽培要点

兰科是仅次于菊科的一个大科,是单子叶植物中的第一大科。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和众多的品种。自然界中尚有许多有观赏价值的野生兰花有待开发、保护和利用。 兰科植物分布极广,除两级和沙漠外均有,但85%集中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主要有中国兰和洋兰两大类。 兰花是珍贵的观赏植物。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世界有七百多个属、二万多个种,每年还发现和培养出不少新品种。   兰花按生态习性主要分为地生兰、气生兰、腐生兰三大类。由于地生兰大部份品种原产中国,因此地生兰又称中国兰,并被列为中国十大名花之首。中国兰花主要为春兰、蕙兰、建兰、寒兰、墨兰五大类,有上千种园艺品种。

2. 兰花的栽培管理要点有哪些

常绿多年生草本植物。国兰中的重要种类之一,品种较多。近年受到国内外养兰人士的重视。春季开花,花芳香。用疏松的腐叶土中小盆栽植,盆土要求透气良好。生长期3~4周施肥一次;并保持盆土微潮湿和较高的空气湿度,冬季稍干。喜半阴环境,夏季遮阴50%~70%。忌夏季高温,适宜生长温度15~25℃,越冬最低温度为5~10℃。

莲瓣兰

3. 兰科花卉特点

我国兰科植物大部分属,如三蕊兰属、兜兰属、毛梗兰属,主要分布在热带地区;一些属如杓兰属、珊瑚兰属、鸟巢兰属,主要分布在温带或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石豆兰属、玉凤花属等,则分布在热带地区。

        云南有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高原气候区7个温度带气候类型,兼具低纬气候、季风气候、山原气候的特点,具备大部分兰科植物生长的地理条件。

        我国兰科植物集中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的森林和草原地区,尤其是雨量和热量比较充足的山地雨林生态系统中。

4. 简述兰科花卉的识别要点

不是的

 

二者的区别为兰花是花卉,麦冬是中药。

兰花属兰科,是单子叶植物,为多年生草本,亦叫胡姬花。附生或地生草本,叶数枚至多枚,通常生于假鳞茎基部或下部节上,二列,带状或罕有倒披针形至狭椭圆形,基部一般有宽阔的鞘并围抱假鳞茎,有关节。

麦冬为百合科沿阶草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根较粗,中间或近末端常膨大成椭圆形或纺锤形的小块根,茎很短,叶基生成丛,禾叶状,苞片披针形,先端渐尖,种子球形,花期5至8月,果期8至9月。麦冬的小块根是中药,有生津解渴、润肺止咳之效。

5. 兰科花卉特殊的栽培技术措施

栽培的基质

中国传统盆栽兰花多用其原产地林下的腐殖土,当地人称为“兰花泥”。这种土腐殖质含量丰富、疏松而无粘着性,常呈微酸性,是栽培兰花的优良盆栽用土。在北方栽培兰花,一般都用腐叶土5份,沙泥一份混合而成。也有用腐殖土4份、草炭土2份、炉渣2份和河沙2份等混合配制

2分苗与消毒。

分盆时,首先用左手五指抓住兰苗的基部,将盆倒置过来,并轻轻叩击盆的周围,使盆与盆土分离,再细心将土坨轻轻拍打抖落泥土。小心清理兰根,剪去腐烂根、断根、枯叶及干枯的假鳞茎,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将兰根放入托布津1000倍液或高锰酸钾800倍液中进行消毒。杀灭伤口附近的病菌

3上盆。

盆选好后,种植前先在盆底排水孔上面盖以大片的碎瓦片,并铺以窗纱,接着铺上山泥粗粒,即可放入兰株(兰株根系的分布要均匀、舒展,勿碰盆壁),然后往盆内填加腐殖土埋至假鳞茎的叶基处。并在泥表面再盖上一层白石子或翠云草,既美观又可保持表土湿润。接着用盆底渗水法使土透湿后取出,用喷壶冲净叶面泥土,放置蔽荫处缓苗,一周后转入正常管理。

4管理。

墨兰属半阴性植物,要求“暖和、湿润、散光、通风”的环境条件。生长好坏全靠养护管理。栽培地点要求通风好,具遮阴设施。墨兰对水分的要求主要是视气温高低,光线强弱和植株生长而定。明朝的高濂在《兰谱》附录中《培兰四戒》曰:“春不出,夏不日,秋不干,冬不湿。”这十二字诀确是养兰之经验也。墨兰用水以雨水或雪水最好,如必须用自来水浇兰花,须暴晒一天之后才能应用。浇水用喷壶,不要将水喷入花蕾内,以免引起腐烂。夏季切忌阵雨冲淋,必须用薄膜挡雨。浇水时间,夏秋两季在日落前后,入夜前叶面干燥为宜。冬春两季,在日出前后浇水最好,还要喷雾增加空气湿度,以利墨兰生长。

5施肥。

墨兰施肥“宜淡忌浓”,一般春末开始,秋末停止。施肥时以气温18摄氏度—25摄氏度为宜,阴雨天均不宜施肥。肥料种类,有机肥或无机肥均可。生长季节每周施肥一次,秋冬季墨兰生长缓慢,应少施肥,每20天施一次,施肥后喷少量清水,防止肥液沾污叶片。施肥必须在晴天傍晚进行,阴天施肥有烂根的危险。

6. 兰科花卉的概念

兰属的花分为花萼和花瓣两轮,外轮为花萼、内轮为花瓣。均为3片。兰花中花瓣的一枚特化为唇瓣,雌蕊和雄蕊合生在一蕊上,称为合蕊柱或蕊柱。是区别兰科与其他科植物的主要特点。

 1.花葶和花序----花葶(花莛俗称“花箭”,由假鳞茎基部生出。每假鳞茎上通常只生一枝,有时也有多枝的。每一丛兰草中常常出现多个的花葶,花葶以细而高为佳,矮缩被叶遮挡则不佳。春兰、惠兰若越冬时气温偏高,则开花时花葶不能伸长。花朵按一定顺序生长在花葶主轴之上,叫做花序。兰属植物少数如春兰为单花外,其余为多花。兰属花序都是总状花序。大部分地生兰,如春兰、惠兰、建兰、墨兰等的花序都是直立的。一般花序高出于叶束之上,把花朵伸在显著的位置。半附性兰花的花序是倾斜弯曲的,如台兰、虎头兰;而附生兰花花序是下垂的,如冬风兰、硬叶兰等。

7. 常见兰科花卉有哪些

大别山兰花 兰花属兰科,是单子叶植物,为多年生草本。高20一100厘米,根长筒状。叶自茎部簇生,线状披针形,稍具革质,3至5片成一束。

兰花是中国传统名花,是一种以香著称的花卉。兰花以它特有的叶、花、香独具四清(气清、色清、神清、韵清),给人以极高洁、清雅的优美形象。

8. 兰科花卉的栽培要点有哪些

兰花在植物分类学上属于兰科植物,全世界约有兰科植物800个属。兰花为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产于亚热带、热带林区。按生长方式可将兰花分为附生兰、地生兰和腐生兰三大类。1.附生兰:多生长在树干上,亦有的生长于岩石或悬崖上。依靠根系吸收周围雨林中各种动植物的残落物营养,并从雨水和露水中得到无机盐和水分。常见栽培种类有卡特兰、蝴蝶兰、石斛、虎头兰、万带兰等。

2.地生兰:几乎包括了原产于温带地区的所有种类。它们生长在土壤中,从土壤中吸收无机盐和水分。常见栽培的种类有大多数的兜兰种类及春兰、蕙兰等中国兰和虾脊兰等。

3.腐生兰:指生命在已死亡并且腐烂的有机体上的兰花。我国著名的中草药天麻即是其中的一个种。

附生和地生不是绝对的,有些种类的兰花,能适应附生和地生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

中国兰和洋兰是人们对中国传统培育的兰花品种和国外近二百年来培育的兰花新品种的习惯叫法。中国兰有春兰、蕙兰、建兰、墨兰和寒兰等;洋兰有虎头兰、卡特兰、石斛、兜兰、万带兰等。

9. 兰花栽培技术要点

兰花的种植的方法有两种,分别是播种和浸种。根据哪一种适合人们种植兰花品种,需要按自己要求进行选择和使用。一:播种法。(1)首先配制好最好营养土和对营养土杀菌消毒。例如用腐叶土5份、园土3份、河沙2份或腐叶土3份,河沙1份配制营养土。然后放在阳光下晒几天,或放在蒸锅里蒸,上汽后蒸10分钟。(2)选择好播种的容器。家庭播种数量很小,可以在陶、泥盆或其他较浅的塑料盘上。无论哪一种容器的底部必须有较大排水空隙,进行适当排水最好。(3)将杀菌的营养土放入盆中压实刮平。将消毒的营养土装入播种的容器里,用手轻轻地压实。再用一面直的尺、小平板,把土层表面刮平,如果用陶盆也可用晃动的方法使土面平整。(4)必须对种子杀菌消毒处理,保证出苗率高,不出现立枯病等病害。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1个小时后晾干播种。(5)把杀菌后的种子,在盆土中播种,并适当覆土一层。用小喷壶把盆中里的营养土浇透,等一会儿见到盆土下面稍有水渗出为宜,表土层不平。如瓦盆没有放平,在低的一侧有积水,等积水渗下后,用细土轻轻地填平或者陶盆放平。然后播种不能停留过长。由于兰花种子较小采用撒播。用手指拿着种子在盆里不同地方撤,撤完后,发现种子不匀用牙签将种子轻轻拨匀。播种后上面撤上0,2厘米的细土。覆土后用地膜或保鲜膜在盆口上盖一层便行。最后放在光照充足的地方让种子发芽出苗。(6)播种好种子,每天早晨把地膜上面露水抖掉,幼芽拱土后应马上去掉地膜。在种子播种、发芽、出苗前后不要浇水,一定要在播种前把盆土浇透最好,保证兰花种子出苗好。二:浸种催芽。是把兰花种子放在水里,让它充分吸水以满足发芽过程对水分需要。把用水浸过兰花种子用湿润的沙布、毛巾包好,直播放在陶、瓦盆里,上面用温水每天淋洗种子2次,直到发芽。当室内、外温度保持在22。c以上时,可浸种后直接播种,或消毒直接播种。这样比较省事。如果您播种育苗的环境温度低,应催芽后播种。

上一篇:球根花卉宿根(球根花卉宿根图片) 下一篇:仙人掌科花卉有哪些(仙人掌科的花卉)

游客 回复需填写必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