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青苔盆栽(盆景上的青苔如何养殖)
1. 盆景上的青苔如何养殖
青苔喜欢酸性肥沃的土壤,透气好,而且长期潮湿,背光的区域才能够生长。
1、如果要盆景土面自己繁殖青苔的话,在土面表施少量过磷酸钙,与土混匀,浇水后放置在背光阴凉处即可,不过这样会影响盆景生长。
2、采用营养繁殖,从其他生长青苔的地方采一些回来,将青苔一片片铺设在预先平整好的盆景土面上,稍作镇压,适量淋水,使之与土表紧密相连即可。
2. 盆景的青苔怎么养
工具\材料
青苔 铲子
1、首先到野外寻找青苔,如下图所示,找到发育好的青苔。
2、接着找到一个铲子把青苔连带土壤铲下来。
3、接着把青苔均匀的铺设在兰花土的表面,用手拍紧,使与兰花的土紧密结合。
4、最后均匀的喷洒水分,用小喷壶,然后放在阴凉通风处不要10天青苔的根部就会与兰花土结合紧密。
3. 盆景 苔怎么养
苔藓植物可用分株、分芽或孢子播种繁殖,大量生产一般用分株或分芽繁殖法。 分株繁殖长江流域及以南广大地区,大都在5至9月进行。这时,气温高,雨天多,空气湿度大,植株的生理功能非常旺盛,适宜绝大多数藓类生长发育,是分株繁殖的最佳时期。苔藓喜欢在偏酸性土壤上生长,分株繁殖基质,可用黄泥、河沙和腐叶土各等份,充分混合,再经过严格高温消毒。
分株繁殖
具体方法是,将分离出的母体多株或成团栽植在基质中,保持高湿环境,大约一周后成活。之后其自身可自然繁殖生长。 分芽繁殖苔藓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期,叶、枝间潜伏着许多不定芽苞。这些不定芽,在吸收母体营养的同时,自身也在不断地进行生理生化活动,发育出不定根,成为一株完整的小植株。如果将其切离母体,进行单独栽植,成活后继续生长,便是一株独立的植株。因此,可在苔藓生长的旺盛季节,挑选生长健壮的不定芽,进行分芽繁殖,便可获得新株。
栽培管理 苔藓的栽培,有以下3种方法:
一是穴栽,即五六株栽一穴,间隔一定距离种植在平整的地面上或石缝间;
二是片植,即将苔藓一片片铺设在预先平整好的土地上,稍作镇压,适当淋水,使之与土壤紧密相连;
三是断茎栽培,即将苔藓切成细段,均匀地散布在平整好的土地上,再覆上一层细土。
栽植后的管理比较简单。
一是及时除草。刚栽植的苔藓植物竞争力低,其他高等植物容易侵入,因此刚栽植时除草很重要。当其密被土壤后,杂草就几乎不能侵入了。
二是调节湿度。栽植后要采用一些喷灌或喷雾装置适当增加空气湿度,以利于旺盛生长。
三是适当增加光照。苔藓虽耐阴,但生长季节也需要一定的光照。夏季气温高,光照强烈,在用遮阳网创造遮阴和凉爽环境时,应在东西面有一些侧射光,以加快其生长。
4. 盆景怎么养出青苔
一、快速上苔法。将制作好的盆景山石放在水里浸泡数日,然后用山芋或马铃薯粉均匀地撒在山石或盆土上,再用潮湿杂草覆盖放在潮湿处,每天喷水,一周左右即可生苔。
二、接种苔藓法。选几块黄土,研细加水调至糊状,将自然苔藓放在泥浆中搅匀,用小刷子均匀地刷在经水泡雨浸的山石或土面上,经常喷水,数日后苔藓可见。还可以将取回的鲜苔去杂晒干,研成粉末,用水或稀米汤调匀,涂在盆景需要的地方,移盆于阴湿处,保持潮湿,即可生出苔藓。
三、自然上苔法。将做好的山石放到水盆中,经常浇陶米水、陶菜水,保持潮湿,放在见天不见阳的地方,吸水石更好。
四、盆面上苔法。树木盆景的盆面所用苔藓,可用一张薄膜平放在潮湿的、见天不见阳的地方,将原苔打成泥浆均匀地涂在薄膜上,保持潮湿,出苗后喷一次淡肥水,15天即可按需要使用。在苔盘根面粘上泥浆,盆土要湿润,也刷上泥浆,然后贴上即可。 苔藓要生活在潮湿阴暗的环境中,种植后不要马上晒太阳,注意喷水保湿。
5. 盆景上的青苔如何养殖好
1、嵌苔法培育青苔
青苔一般生长在潮湿略见阳光的地方。在山水盆景上嵌青苔,不宜选用生长旺盛较厚的青苔,应选择墙的背阴处幼小的薄苔,用利铲轻轻铲下薄薄一层,贴在山石凹陷处(欲贴青苔处,应先刷薄薄一层泥浆),先放在背阴的地方,每日用小喷壶向上喷水1~2次,喷壶距青苔不要太近,数日后便可成活。然后再将其置于早晚可见一小时左右阳光的地方,只要环境潮湿,又不在风口处,青苔便可正常生长,并逐渐向四面延伸。嵌苔时,山石底部及背阴面可适当多植一些,而山石的向阳处、山顶、山路旁应植疏一些,这样方与自然现象符合。
2、涂苔法培育青苔
将青苔取来,用清水冲洗掉杂质,加入适量稀泥浆,轻轻捣碎呈浆汁状,以毛笔涂抹在山石上。然后将其置于蔽荫处,保持潮湿,不要见阳光,并防止雨淋,不久涂抹处即可长青苔。
3、液肥生苔法培育青苔
每周向吸水石上浇或喷两次稀薄液肥水,用玻璃罩(瓶)或透明塑料袋罩好,盆内放雨水(若用自来水,须放置几天后再用)。夏天放在可见散射光的潮湿处,不久可自生青苔。
4、淀粉生苔法培育青苔
将吸水石放在雨水中浸泡4-5天,中间换一次水,然后在山石表面撒上薄薄一层淀粉,用草包上捆好,夏季置于潮湿处,保持草的湿润,一周左右可生青苔(严格地说,生出的不是普通青苔,而是一种很小的绿色蕨类植物)。
5、自然生苔法培育青苔
用吸水石制成的盆景,只要保持环境潮湿,既有一定湿度,又能见到一定的阳光,日久天长,不用采取任何措施,它自然会长出青苔。
6. 盆景上的青苔如何养殖的
绿苔培养有多种方法,最常用也是最容易的是铺苔法,即到公园中或房前屋后较阴湿的地方找到绿苔,用平口铲刀(如油漆工用的刮刀)将绿苔连少量泥土铲起,尽量铲成整块,以利于铺贴。
铺贴前先整好盆面,根据爱好将表土整理成高低起伏,或平整一片。
整完后用喷壶将表土略微喷湿,随后即可贴苔。
贴苔时要将连在苔上的底泥略为削薄,再将绿苔铺上,稍稍用力压实,以确保苔和泥紧密结合,不留间隙,这样才有利成活。
铺苔时,要注意块与块之间挤紧,不留缝隙,铺完后再用喷壶向苔面喷水,一是洗去沾到苔上的泥尘,使绿苔显得清洁鲜活;二是给绿苔增加水分,有利生长。
经过这样处理,铺苔即告完成,置于湿润通风处养护即可。
养护中要为植被增湿,初时尽量用喷雾器喷水,而不用浇水,以免泥土流失。
待绿苔成活、长牢后才可直接浇水,采取先喷后浇更好。
如果要在土里栽种其他植物,则应在贴苔前进行。
绿苔的选择以个人爱好而定,不过对于较小型的盆景而言,应尽量选用短毛苔为好。
7. 盆栽青苔怎么养
这个怎么讲呢。苔藓这种植物本身是生长在野外环境的。它对于环境的要求特别高,如果有一点空气污染,它都不能生长,而且,它的生长环境是阴暗潮湿的。在家里的话,不一定能养活。
(当然,也不排除你能养活的可能性)再者,苔藓这种东西,养在家里做盆景也不好看吧……要不您弄一个小的假山,上面可以弄写水,让它生出苔藓来,陪着比较好看;或者养些观赏松树之类的小盆景,弄潮湿点,土壤下面可能也会生出苔藓来。——这样搭配着都比单一的苔藓好看。
再或者你就干脆养点其他的能净化室内空气、释放氧的植物在家里喽,如吊兰、文竹、芦荟、虎尾兰等盆景,都不错的。
8. 怎么在盆景里面种青苔
2种简单的方法,让盆景里长出绿油油的苔藓,漂亮又美观
现在很多朋友都喜欢养盆景,而在养盆景的过程中,为了能让盆景观更加自然有韵味,通常也会在盆面放置一些装饰物,比如假山、小桥、凉亭等等,当然也少不了会在盆面上栽种一些翠绿的苔藓植物,看上去郁郁葱葱更加自然有生机感。那么怎样才能在盆景的盆面上生出苔藓呢?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试试这两种方法。
一、铺设苔藓法
家里养的盆景,盆面上露着光秃秃的盆土,总会感觉少了一些自然的韵味,如果盆面长满一层绿油油的苔藓植物,更能提高它的观赏效果。
1、苔藓收集
盆面上栽种苔藓也很简单,野外很多阴凉潮湿的环境就有很多野生的苔藓,可以用小铲子贴着土面把它铲下来,注意尽量成片完整的从土面铲下来,这样铺设时不会有太大的间隙,取下来后马上把它装入塑料袋中防止水分蒸发,回去尽快把它铺设到盆面。
2、铺设苔藓
苔藓收集回来后,要马上整理盆面准备铺设。先将盆面的土整理平整,不要有较大的石块或土块,然后在上面再撒一层细土。把收集回来的苔藓挑拣一下里面的杂草,然后成块铺设到盆面,注意接缝处要对接紧密,然后用手轻轻按实,使苔藓与盆面土壤紧密接触。完成后再用喷壶将土壤浇湿,放到阴凉通风养护。
二、接种苔藓法
除了直接在盆面铺设苔藓,还可以通过接种法来让盆面长出苔藓。方法是把野外收集回来的苔藓先砸成碎末,然后在放入3~5倍的黄土,再上倒水搅拌成泥浆。如果想要在盆面生出苔藓,就把盆面清理平滑,然后用小刷子把泥浆均匀地涮到盆面,大约一周左右就能长出新的苔藓。
如果想要在假山上生苔藓,则要先把假山放在水里浸泡两天,然后再刷上泥浆,很快也会在涂刷泥浆的部位生出漂亮的苔藓。
三、苔藓的养护
很多朋友担心盆面生出苔藓后会影响盆景植物的呼吸,其实苔藓植物透气性是非常好的,还能起到保水的作用。只要别给它缺水和暴晒,一般都能长势旺盛。
苔藓比较喜阴,也能适应散射光的环境,最怕强光直晒,如果是特别喜阳的植物盆景,就不适合在盆面栽种苔藓。
苔藓日常养护也比较简单,只要别放在阳光下暴晒,经常给它喷洒一些清水,它就能长得郁郁葱葱,特别的旺盛。
9. 盆景上的青苔如何养殖视频
第一、引种丝藻或者青苔,任其缓慢成长,这个期间我并没有刻意加强光照
很多鱼友问到了如何引种丝藻,到底应该怎么放置它们?
丝藻是除了小球藻以外,最容易在室外的蓄水容器中形成的一种藻类,大部分的情况是,只要有些许光照,初期就会出现绿水和褐藻,关于这个绿水的控制,就是一个阳光的强度和有效的过滤效果,也就是说,光照不要太强,避免小球藻过度爆发。
如果过度爆发的话,我们可以使用到一个小过滤,去把它们有效去除,褐藻可以擦去或者不管它,只要是水质看起来不是菠菜汤,能够一清见底,很快就会出现丝藻,到了后期,也会夹杂有部分的青苔。
这个时候,丝藻就会越长越长,我记得今年夏季有一次,我的整理箱中,一块丝藻的长度就达到了一米多。
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稍微截取一小块丝藻,直接扔进鱼缸内,进行引种培养。
但是需要注意的问题就是,过滤的水流不能过强,放置丝藻的位置尽量避开水流或者找一个造景石适度压住即可。
也就是说,压住丝藻的一角,剩余的任其自由在水中飘荡。
在那个期间,我并没有去刻意加强光照,因为当时,我并没有想到,要让它们整缸铺满。
第二、加强了光照以后,鱼缸的前半部分丝藻生长很旺盛
由于原生鱼的进入,整个鱼缸需要有绿色作为陪衬,因为我的两侧缸壁没有遮挡,导致鳑鲏鱼的发色不是很好,所以我决定,开始加强光照,把小小的普通鱼缸灯,挪到了鱼缸的最前部,并且光照的时间改为,从早上六七点钟开始,一直到晚上十一点结束。
在这期间,这个鱼缸曾经爆发过褐藻,最后通过一条清道夫给它去除了,只要是褐藻一去除,腾出来的有效空间,丝藻就开始野蛮生长,在没有丝藻的位置,部分青苔也开始显现,我们把它们统称为绿苔吧。
因为这个鱼缸只有一个小外挂,放置在鱼缸的侧面,所以这个鱼缸灯想要放在整个鱼缸的中间,不是那么好安置,要么只能放在前半部分,要么只能放在后半部分。
之后,我就发现了一个小问题,鱼缸的前半部分,丝藻生长的很旺盛,通过侧面的玻璃就可以看得出来,玻璃前半部分已经爬满丝藻,后半部分空空如也,包括了鱼缸的造景石等等,它们放置的位置比较靠后,所以迟迟不见动静,绿苔生长缓慢,因为鱼缸灯一直放在鱼缸前部。
这是发生在三天以前的事,我刚才查看了一下视频,三天前的缸内石块,仅有部分绿苔的痕迹。
第三、变换了鱼缸灯位置,后半部分绿苔很快初见成效,相信不用几天就可以完全铺满
发现了这个变化以后,我就把鱼缸灯后移,直接放在了鱼缸的最后面,然后就再也没有去过度关注。
结果今天我就发现,一切正在悄无声息的缓慢变化中,但是,比我预料的速度要快很多,因为毕竟即使鱼缸灯在前,后面也会有部分光照的。
目前看来,在三天之前的鱼缸左侧、底侧、右侧石块上,都是隐约有点绿苔的身影,而在三天后,已经开始成片,就是这么快。
10. 如何在盆景上养出青苔
一、上苔法
将制作好的盆景山石放在水里浸泡数日,然后用山芋或马铃薯粉均匀地撒在山石或盆土上,再用潮湿杂草覆盖放在潮湿处,每天喷水,一周左右即可生苔。
二、接种法
选几块黄土,研细加水调至糊状,将自然苔藓放在泥浆中搅匀,用小刷子均匀地刷在经水泡雨浸的山石或土面上,经常喷水,数日后苔藓可见。还可以将取回的鲜苔去杂晒干,研成粉末,用水或稀米汤调匀,涂在盆景需要的地方,移盆于阴湿处,保持潮湿,即可生出苔藓。
三、观赏上苔法
将山石放到水盆中,经常浇陶米水、陶菜水,保持潮湿,放在见天不见阳的地方,日久见青苔,这一个方法比较考验大家的耐心和观察力,是最有挑战性的做法。
四、薄膜上苔法
树木盆景的盆面所用苔藓,可用一张薄膜平放在潮湿的、见天不见阳的地方,将原苔打成泥浆均匀地涂在薄膜上,保持潮湿,出苗后喷一次淡肥水,15天即可按需要使用。在苔盘根面粘上泥浆,盆土要湿润,也刷上泥浆,然后贴上即可。
11. 盆面青苔养殖方法
我是好摄农夫,头条号:乡村搜罗社。一个喜欢野生兰花的农夫,用自己的实践与实例说事,如果喜欢就点个赞留下你的评论。
兰友问:花盆里如何能长出绿苔?
有些朋友可能从网上学到一些养苔藓的知识,都是告诉你用土豆泥、牛奶等,拌上苔藓打碎了喷在花盆中,这样能不能长出苔藓?答案是可以的,但很少能养好,为什么?
苔藓的繁殖力非常强,用新鲜苔藓打碎了繁殖是可行的,但网络知识不会告诉你的是,苔藓生出不难,养好却不容易。
野生苔藓生长的环境你必须要了解,不然一切都是徒劳,即使苔藓萌生出来也避免不了干枯而死。
我每年因为自己种植兰花、打包兰花都要用到很多苔藓,所以上山找苔藓是经常的事。在多年的观察中发现苔藓的生长是完全有规律的,在合适的环境中,随便一块石头、一段烂树桩,甚至活体树木上都会有苔藓在生长。
那么,苔藓适合生长在什么地方呢?首先环境一定是阴湿的,每天的光照时间不会超过3小时,而且上午11点以后就不能晒太阳。我这边苔藓最肥厚的地方是竹园边、山核桃树林旁边。就是因为有树木和竹子的遮荫,苔藓才会长得旺盛。
小溪边是苔藓最容易生长的地方,为什么?因为湿度大啊。苔藓的生长除了光照因素,空气湿度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北方兰友种植苔藓常常失败的原因,就是空气湿度不达标。我测量过几个苔藓最旺盛的地方,空气湿度最低的也不会少于50%,最高的时候甚至会到85%以上。当然,这里的前提是环境一定是通风的,这一点在野外不必怀疑。
如上所述,如果要在花盆中种植苔藓,必须要保证光照与湿度达标。这两个条件合适了,你就可以随便找一些苔藓丢在花盆中,过不了两个月就会繁衍出很多。
当然人工种植苔藓也可以使用叶面肥,像我们常用的尿素+磷酸二氢钾模式,就可以在种植苔藓时使用,苔藓的叶片会更加墨绿。
也可以在苔藓孢子成熟的时候,将它撕碎撒在花盆面上,然后喷喷水雾保湿就可以。兰花盆中种植苔藓要注意的是水,因为兰花不需要常浇水,而苔藓却需要保湿。所以,兰花盆面上的苔藓最好是用轻喷雾的方法保湿,这样就不会影响兰根了。
以上也只是好摄农夫自己所经、所见的一些看法,见解可能有些片面与局限,仅供兰友参考。如果还有其他的问题,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乡村搜罗社会一一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