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海棠盆栽管理(北美海棠种植基地)
1. 北美海棠种植基地
海棠花广东可以种植。
广东可以养茉莉花、海棠花、月季、茶花、长寿花和一品红等等。主要原因在于广东的夏季炎热,光热充足,冬季反而相对温暖。所以在选花的时候只要保证花的耐热性好就可以了。因为广东的自然气候适宜花草生长,所以大多数喜欢的花都可以种植,没有太多限制。
2. 北美海棠树苗种植方法
一、浸种催芽
为了提高夫妻海棠种子的出芽率,可以在播种前,将种子放入清水中浸泡一个晚上,捞出后用潮湿的毛巾将种子包裹住,保证养护温度在15℃以上,等夫妻海棠的种子露白后再播种。
二、准盆盆土
准备疏松肥沃的营养土,在盆中放入营养土到七八分满,用水将土壤浇透,然后把露白的种子点播在土壤表面,覆盖一层薄薄的细土,覆土厚度以看不见种子为宜,用手将土壤轻轻压实,拿小喷壶把土表喷湿。
三、播种入土
夫妻海棠播种后,需要将盆栽放在散光明亮的地方,观察土表发干用喷壶将土壤喷湿,一段时间后,夫妻海棠的种子就能发芽出土,等幼苗长出后,需要将盆栽搬到光照好的地方。
四、种后养护
平时保持养护温度在5-35℃,随着植株的生长逐渐增加光照强度,平时用手掂量着盆土的重量,感觉明显变轻的时候浇透水。等夫妻海棠展叶后,每隔半个月给花浇一次氮磷钾均衡的肥水,等植株枝叶长旺后改用磷钾肥,促进夫妻海棠快速开花。
3. 北美海棠种植基地在哪里
北美海棠的观赏价值很高,花色、叶色、果色和枝条色彩丰富。加之其不同季节中花、叶、果、枝和多姿的形态所突显出来的景观使观赏期整年持续。
北美海棠为落叶小乔木,株高一般在5--7米,呈圆丘状,或着整株直立呈垂枝状。分枝多变,互生直立悬垂等无弯曲枝。
树干颜色为新干棕红色,黄绿色,老干灰棕色,有光泽,观赏性高。
花朵基部合生,花色,白色,粉色,红色,鲜红花序分伞壮或着伞房花序的总壮花序,多有香气。
肉质梨果,带有脱落型或着不脱落型的花萼;颜色有;红,黄,或着绿色较大的称为苹果,较小的称为海棠果我所引进的多个品种中全部是耐寒型,抗病型,观赏特点突出及观赏周期长的园林中的优秀品种.根据在本所基地培育发现在冬季没有保护的情况下,早春干风咧咧,夏季阴雨高温的气候环境下所有品种均生长良好无死亡现象,果实观赏期达6-10个月。 木瓜海棠属落叶灌木至小乔木,高2-6米;枝条直立,具短枝刺;小枝圆柱形,微屈曲,无毛,紫褐色,有疏生浅褐色皮孔;冬芽三角卵形,先端急尖,无毛,紫褐色。
叶片椭圆形、披针形至倒卵披针形,长5-11厘米,宽2-4厘米,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楔形至宽楔形,边缘有芒状细尖锯齿,上半部有时形成重锯齿,下半部锯齿较稀,有时近全缘,幼时上面无毛,下面密被褐色绒毛,以后脱落近于无毛;叶柄长约1厘米,有毛或无毛;托叶草质,肾形、耳形或半圆形,边缘有芒状细锯齿,下面被褐色绒毛。
花先叶开放,2-3朵簇生于二年生枝上,花梗短粗或近于无梗;花直径2-4厘米;萼筒钟状,外面无毛或稍有短柔毛;萼片直立,卵圆形至椭圆形,长3-5毫米,宽3-4毫米,先端圆钝至截形,全缘或有浅齿及黄褐色睫毛;花瓣倒卵形或近圆形,长10-15毫米,宽8-15毫米,淡红色或白色;雄蕊45-50,长约花瓣之半;花柱5,基部合生,下半部被柔毛或绵毛,柱头头状。
果实卵球形或近圆柱形,先端有突起,长8-12厘米,宽6-7厘米,黄色有红晕,味芳香。
花期3-5月,果期9-10月。
4. 北美海棠养殖方法
北美海棠腐烂病主要危害树枝树干,幼树、成年树均有发生。生长势较强的北美海棠初发病时,病部树皮变红褐色,稍有膨胀,用手指按压时出现凹陷,并流出黄褐色液汁,有酒糟味,烂皮易剥离。病斑处随后出现小疣状物,穿透表面露出黑色小颗粒点。天气潮湿时自黑色粒点中涌出黄色丝状物,遇水即消失,随着病部扩展而干瘪下陷,表面变为暗褐色至黑褐色。在生长势弱的北美海棠树上发病时,病斑形状不规则,边缘不明显,不呈水渍状,用手指按时不下陷,但病部蔓延迅速。
海棠树干腐烂防治方法:
(1)生长期间多施有机肥,少用或者不用有机肥。
(2)晚秋涂白,及时防治蛀干害虫,修剪后伤口涂保护剂加以保护。
(3)2月下旬至3月下旬喷洒1次五氯酚钠200倍液加5度石硫合剂,配制药剂时,先配成200倍五氯酚钠溶液,然后慢慢加入定量的石硫合剂原液,使其成为波美5度,注意不能颠倒顺序。花后喷洒1次0.5度石硫合剂或1:1:200de 波尔多夜,8~9月喷洒1:1.5:200~210的波尔多液,均有预防效果。
(4)及时清理北美海棠腐烂病主要危害树枝树干,幼树、成年树均有发生。生长势较强的北美海棠初发病时,病部树皮变红褐色,稍有膨胀,用手指按压时出现凹陷,并流出黄褐色液汁,有酒糟味,烂皮易剥离。病斑处随后出现小疣状物,穿透表面露出黑色小颗粒点。病枝和检查,特别是3~4月及7~8月,应普遍检查病情,发现病斑及时处理。北美海棠,彻底刮干净病变树皮及木质表面,并刮去病部四周宽度约0.5~1厘米未被危害的部分,刮净的伤口削成两头尖,中间宽的枣核形或条形,刀口宜垂直平滑,以利于伤口愈合。削平后涂抹石硫合剂原液或0.1%升汞液消毒灭菌,最后刷涂波尔多液浆保护伤口。
5. 海棠花种植基地
海棠花(学名:Malus spectabilis (Ait.)Borkh):乔木,高可达8米。小枝粗壮,圆柱形,幼时具短柔毛,逐渐脱落,老时红褐色或紫褐色,无毛。
叶片椭圆形至长椭圆形,长5-8厘米,宽2-3厘米,边缘有紧贴细锯齿,有时部分近于全缘,幼嫩时上下两面具稀疏短柔毛,以后脱落,老叶无毛。
花序近伞形,有花4-6朵,花直径4-5厘米;萼筒外面无毛或有白色绒毛;萼片三角卵形,先端急尖,全缘;花瓣卵形,长2-2.5厘米,宽1.5-2厘米,基部有短爪,白色,在芽中呈粉红色。
果实近球形,直径2厘米,黄色。果期8-9月。
素有“国艳”之誉。是中国的特有植物。多生长在海拔50米至2000米的平原和山地,可以人工引种栽培。
6. 北美海棠种植环境
这主要根据种植计划,可以密植,一亩种植1600株,以0.75*0.5的行间距种植,种植后期在进行移栽出售。
如果是定植,可以种的稀疏一点,亩种植800株或者440株。江西绿农编赠
7. 北美海棠移植
北美海棠的移栽以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为开始。栽前要充分整地,山地最好修成梯田,并挖好定植穴,合理施用肥料并与土壤充分混合,以待定植。保证根系成活是北美海棠移栽的首要步骤,北美海棠在根系移植之前根系在地下的铺张度会比较广,但是移栽是完全没有必要追求根系的完整度,适当的斩断根系,反而有利于北美海棠的根系的旺盛恢复。苗木根系如果死亡,就丧失了移栽应有的价值了。而根系的成活与否很大程度上与起苗挖掘的深度、挖掘的范围有关系。
移栽时最好当天种植,即使不能也要做好北美海棠的储存工作。尽量不要在阴雨、大风天气时开展起苗工作,移栽后,要尽快进行灌水,待水分充分吸收以后再进行覆土以促进北美海棠适应新的种植环境
8. 北美海棠怎么种植
给海棠浇水不能太勤,要根据气候进行浇水。春秋通常是2、3天浇一次,夏季则3-5天浇一次,冬季每个月浇一次就行。浇水是不干不浇,等土壤干后及时浇水就行。空气湿度低的时候,要尽量多给它喷水。要是缺水的话,植株的叶子就会逐渐变黄、干枯。
一、浇水方法
海棠喜欢相对湿润的土壤,因此在它生长期间要及时补水,但是也不要浇水太勤,应结合气候的不同进行浇水。在春天和秋天养殖的时候,通常是2-3天浇水一次。夏季温度较高,它的生长速度会变慢,浇水的频次可延长3-5天一次。而冬季气温则较低,可每月进行一次浇水。冬季浇水应注意,不能在气温太低的时候进行。
二、注意事项
给它浇水的时候,一般都是不干不浇,也就是等栽培土壤干后,就可以给它浇水了。除了平时给它浇水之外,还要在空气湿度比较低的时候进行喷水,但不要将水溅到已经开放的花朵上面。另外,在遇到阴雨天气的时候,要暂时停止浇水,雨季就不需要再浇水了。
三、浇水少的表现
平时给海棠浇水太少的话,盆土会变成干燥的状态,植株无法吸收充足的水分,叶子就会因此变黄、变干枯。在缺水之后,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植株的叶片。如果缺水较为严重的话,整个植株都会干枯死亡。所以,当发现它的叶子生长不良,就要考虑是不是缺水导致的。
9. 北美海棠盆栽
1、冬红海棠:冬红海棠,是蔷薇目杜鹃花科苹果属落叶小乔木。其树高可达5--7米;树冠开张,枝条粗壮,叶片肥厚浓绿,椭圆形,先端有圆钝,锯齿。
2、冬红果海棠:冬红果为蔷薇科、苹果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植株矮小,枝条灰褐色,叶片椭圆形至广椭圆形,绿色,边缘有圆钝的锯齿。伞房花序,花浅粉红色,春季开放。果实椭圆球形,单果重10克至20克,初为绿色,以后逐渐呈黄色,成熟后则为鲜红色,表皮光滑,经冬不落,可持续到第二年的2月至3月才陆续脱落。
生长环境:
1、冬红海棠:喜光,耐寒,忌水涝,忌空气过湿,较耐干旱,对土质和水分要求不高,最适生于肥沃、疏松又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花期3月下旬到4月中旬,果期9月。
2、冬红果海棠:喜阳光充足和凉爽干燥的环境,耐寒冷,怕湿热,适宜在含腐殖质丰富、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中生长。一般在每年的春季移栽或上盆,生长期要求有充足的阳光,若光照不足,会影响果实的颜色、株形以及结果情况,因此地栽可植于庭院向阳通风处,盆栽则应将植株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生长期保持土壤湿润而不积水,每年的6月为花芽分化期,应控制浇水2周至3周,等幼叶萎蔫时再浇水,以促进花芽的形成。
10. 北美海棠种植技术
亚当海棠的栽培技术:
整地
为了有利于根系生长、保水保境,为了有利于活化养分,务必要对土地进行深翻,并施加适的有机肥(已腐熟);一旦在深翻过程中发现有较为严重的地下虫害现象,可加人浓度为5%的辛硫磷,并且整细、耙平。
栽植密度
对于北美海棠的成品苗(一年生)而言,最适宜的栽植行株距为1.2 mx 1.2 m,栽植密度为6945株/m3;若为半成品苗,那么最适宜的栽植行株距为1.5 m x0.5 m。通常而言,每年秋季落叶后或者春季发芽前是最佳的栽植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