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鲜花资讯 >

川贝母的采收加工方法(川贝母的种植技术及产量)

更新:2022-11-22 17:44归类:鲜花资讯人气:64

1. 川贝母的种植技术及产量

川贝母的生长周期为3—4年,种植基地平均亩产量在80公斤左右,每亩产值16万元左右。

在6~7月采挖贝母时选直径1厘米以上、无病、无损伤鳞茎作种,鳞茎按大、中、小分别栽种,做到边挖边栽,每亩用鳞茎100公斤。栽后第2年起,每年3月出苗前喷镇草宁,4月上旬出苗后及时拔除杂草并施稀人畜粪水,4月下旬至5月上旬再施1次追肥,7~8月果实饱满膨胀、果壳黄褐色或褐色、种子已干浆时剪下果实,趁鲜脱粒或带果壳进行后熟处理。

2. 川贝母的栽培品种有哪些

1.

松贝 呈卵圆形,颗粒大小均匀,直径一般不超过1厘米,顶端稍尖、闭口。底部平,能直立放稳。外层两鳞片大小悬殊,小鳞片被包在心脏形的大鳞片内,留一新月形部分在外俗称“怀中抱月”;外表纯白色,有光泽,质地硬脆,粉性足。

2.

青贝 呈扁球形,外层两鳞片大小相近。顶端开口,内有小鳞片数枚,颗粒多歪斜,不能直立放稳;外表呈浅黄白色,质地较松贝疏松,粉性。

3.

炉贝 多呈棱形或圆锥形,颗粒大,形似马牙状,故俗称“马牙嘴”;质脆、粉性。,气微、味微苦。

3. 川贝母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

川贝母适合家庭养殖,

栽种

在生活中栽种贝母一般都用它的鳞茎进行栽培,播种时间一般在清明前或者霜降前。首先要选好鳞茎,均匀播种,然后覆盖上土层,土层厚越3厘米左右,土层应比地面略高,以避免形成积水。贝母喜湿喜凉,夏季气温升高时,为了避免贝母遭到阳光暴晒,需要种植大豆和苏子等植物来为贝母遮阳。

4. 川贝母的种植技术及产量是多少

花贝母对土壤的要求是比较高的。种植花贝母的田间土壤应选择疏松肥沃、富含有机质、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盆栽花贝母则可以使用等量的腐殖土、园土和沙混合基质。

花贝母阳耐阴、耐寒,所以需要低温处理。建议将温度保持在5~9℃最宜。花贝母的生长温度7~20℃。在花贝母夏季休眠时,可收球贮藏,贮藏温度为13℃左右。

花贝母的常见病害有锈病和灰霉病。锈病主要发生在花贝母的叶背、叶柄、茎基部等处,症状表现为出现许多的褐色孢子群,严重者,则花贝母早期便会枯死。锈病的防治方法主要是加强管理,及时清除残株。

为预防锈病的发生,可将1000倍液甲基托布津和新高脂膜在发病前混合喷洒。灰霉病的症状表现在花贝母的叶绿、叶尖出现类似水浸过的形状的病斑,严重则枯萎死亡,防治灰霉病的方法是将500倍液的代森铵和新高脂膜配比混合喷洒。

5. 川贝母的栽培技术

平贝母的栽培:首先选比较平坦,含腐植质多的疏松土壤,做成高5寸、宽3一4尺的高畦。在芒种前后,取子贝按大小个分别栽植,一般行距1.5一2寸,株距1一2寸,芽头向上,复土2寸。当年苗不出土,必须随时除草。平贝是百合科,贝母属多年生的草本植物。

6. 川贝母种植技术及亩收益

一、种植技术

平贝母又名平贝,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其鳞茎可入药,具有清热润肺、止咳化痰等功效。由于野生资源的匮乏,目前也有人工种植,有些农户通过种植它实现致富路,那么平贝母该怎么种植呢?一起来了解了解吧。

1、选地整地

野生的平贝母喜冷凉湿润的气候,一般生长早林下或河流岸边疏松肥沃、较湿润、富含腐殖质的土壤中。所以人工种植宜选择肥沃疏松的砂壤土,而粘壤土、砂地以及低洼地不宜种植,以免影响到它的生长。在头年秋冬是深翻土壤20厘米左右,同时施入基肥,一般每亩施入腐熟的农家肥4000-5000公斤,将其和土壤混合均匀后,整形耙平做畦备用。

2、繁殖方法

平贝母的繁殖主要通过种子繁殖和鳞茎繁殖,在生产中一般以鳞茎繁殖为主,种子繁殖的年限较长,太耗费时间,一般不采用。在每年夏季6-7月时收获鳞茎,个头大的做药,中小做种,中号的在秋后在畦面上按株行距1.5厘米间距栽种,而小号在畦面开沟,均匀的撒入沟内即可。

3、田间管理

在早春出苗前要及时清理田间,以利出苗,而出苗后要及时松土除草,做到田间无草,促进幼苗生长,尤其是在夏季时,杂草丛生,要避免和幼苗争水争肥。要想获得高产和优产,施肥是必不可少的,在每年冬季开始,要在畦面覆盖一层3厘米厚的腐熟农家肥,起到施肥和保温防寒的作用。在春夏干旱时要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以利出苗。在出苗后要视土壤干湿和天气情况浇水,浇水后要及时松土,以免土壤板结,不利根系生长,在雨季要及时怕是,以免烂根。

4、病虫害

平贝母在栽培过程中,主要有锈病和菌核病危害,锈病一般在4月发作,发病后导致叶片穿孔,叶片枯黄,植株萎焉;防治方法为彻底清园,消灭杂草和病残株,在花前喷洒敌锈钠,效果较好。均衡吧主要危害鳞茎,发病时鳞茎出现黑斑,严重时导致整个鳞茎发黑,地上植株萎焉枯黄;防治方法方法危害合理轮作,选择排水良好的地块种植,发病时要及时拔除病株,并对病穴撒施石灰消毒,对周围植株用多菌灵灌根防治。

二、平贝母一亩地产量

1、种植一亩平贝母的产量通常为1500公斤左右,平贝母适合在疏松肥沃的土壤里面生长,再以合理的密度进行种植即可。一般在管理得当、环境适宜的情况下,平贝母可取得高产量。

2、如果在平原地区种植平贝母,一般春季风沙比较大,平母出苗后容易受风沙危害。所以必须在迎风的一面于上年秋季结冻前或第二年春李解冻后,用高梁秆、玉米秆、苇帘做成风障,这样不仅可防止风沙危害,还能提高地温,促进出苗速度。

3、平贝母在未出苗前,可以将畦面浅锄一次,这样有利于消灭多年生杂草幼苗。平贝母出苗后必须结合除草进行松士,可以防土壤板结,但浅锄不宜过深,以不伤害地下鳞茎为准。

三、平贝母和川贝母有什么区别

1、属性不同

(1)川贝母是百合科多生年草本植物,它是暗紫贝母、甘肃贝母、梭砂贝母的鳞茎,主要产自四川,根据形状和产地不同可分为松贝、青贝、炉贝。

(2)平贝母别名叫做平贝,它是百合科平贝母的干燥鳞茎,平贝母和川贝母是两种不同的东西。

2、产地不同

(1)川贝母因为主产地在四川所以叫做名川贝,它比较喜欢冷凉气候条件,具有耐寒、喜湿、怕高湿、喜荫蔽等特点。

(2)平贝母主要分布在长白山脉和小兴安岭山区,主产地是黑龙江、吉林、辽宁及山西等地,它喜欢清凉、湿润的气候,不耐高温,是早春植物。

3、药效不同

(1)川贝母是性凉,甘平的药物,所以它有润肺止咳化痰的功效,它的应用历史比较悠久,功效也驰名中外。

(2)平贝母的应用历史比较短,它也具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的功效,在中医上多用于治疗肺部疾病。

7. 川贝母种植基地

是不能种植的,气候不适合。川贝母生长在温带高山、高原地带的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高山灌丛中,土壤为山地棕壤、暗棕壤和高山草甸土等。生长环境:

1. 川贝母喜冷凉气候条件,具有耐寒、喜湿、怕高湿、喜荫蔽的特性。

2. 气温达到30℃或地温超过25℃时,植株就会枯萎;海拔低、气温高的地区不能生存。

3. 在完全无荫蔽条件下种植,幼苗易成片晒死;日照过强会促使植株水分蒸发和呼吸作用加强,易导致鳞茎干燥率低,贝母色稍黄,加工后易成“油子”、“黄子”或“软子”。川贝母种子具有后成熟特性,湿度和温度保持在5~25℃,胚胎继续分化。播种出苗的第一年,植株纤细,仅1匹叶;叶大如针,称针叶。第2年具单叶1-3片,叶面展开,称飘带叶。第3年抽茎不开花,称树兜子。第4年抽茎开花,花期称灯笼,果期称果实为八卦锤。在幼苗期即开始生长鳞茎,但仅仅有米粒大,以后每年随植株发育而增大。川贝母植株年生长期约90~120天左右。

8. 川贝母种植适应海拔多少米

贝母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冷、抗干旱、对土壤要求不严,海拨1500米以内的荒山、荒坡地、川水地(涝洼地不宜种植)、平原都可种植。

9. 川贝母种植几年收获

川贝母家种、野生均于6~7月采收。家种贝母,用种子繁殖的,播后第3年或第4年收获。鳞茎繁殖的,播种第2年6~7月倒苗后收获。选晴天挖起鳞茎,清除残茎、泥土;挖时勿伤鳞茎。采挖野生贝母,用特制的鸟喙状弯形挖药锄轻轻插入土中,往上搬动,贝母鳞茎即露出土面。出土的贝母不能长时捏在手中,以免变成油子。

10. 川贝母的种植条件

贝母是名贵的中药材,市场价格在20-31元/斤,近几年由于需求大,因此很多地区都有种植。贝母种植,要想生长得好,产量高,那么就要注意种植技术和管理,下面就一起来了解贝母种植技术和管理。

1、选地整地

种植贝母要选择土层深厚、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腐殖土或砂质壤土栽培。切忌盐碱地和粘重土壤。最好靠近水源,以利灌溉。在选定地块后排遣地头野草,备耕细耙,作1.3米宽的畦,亩用干肥150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油饼100公斤,然后堆沤腐熟肥料撒于畦面,浅翻,畦面呈书形。

2、播种方法

贝母一般在9~10月降雪前播种,条播、撒播或用红果分瓣点播均可。在进行条播时,可在畦面开一条1.5-2厘米的横沟,然后将细土或者是花生饼的种子均匀的撒在沟中,遮盖腐殖土3厘米并用蟋蟀草或无叶树枝遮住畦面,亩用子粒2~2.5公斤。

3、中耕除草

田间要做到有草即拔,防止杂草争夺水肥,除草深度以不伤鳞茎为准。出苗前,每亩用50%阿特拉津0.15公斤,兑水200公斤处理土壤,能防除多种一年生阔叶或禾本科杂草。

上一篇:翠云草的繁殖方法(翠云草的繁殖方法和技术) 下一篇:平安树扦插方法(平安树扦插方法视频)

游客 回复需填写必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