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盆景山景的石头(制作盆景山景的石头有哪些)
1. 制作盆景山景的石头有哪些
能长水草的是上水石,很多朋友听到上水石这个名字可能会觉得很陌生,其实上水石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上水石又叫做吸水石,顾名思义,就是吸水性很好的石头。
上水石很适合用来种植苔藓和草木,加上上水石质脆且疏,很适合用来雕琢穿凿,因此可以说,上水石是用来制作山石草木盆景的不二之选。而所谓上水石盆景以上水石为山、石,以苔藓野草为草、木,再通过匠心独运的雕琢和摆放,一件件惟妙惟肖的山水盆景便完成了。
上水石的注意事项和重点须知:
平时除了将盆中贮满清水以外,还需对整个山石经常进行喷水,尤其是吸水不良的硬质石料作成的盆景,山石上的植物全靠人工喷水养护,稍有疏忽,就会造成植物枯萎。对于用吸水性能好的松质石料作成的盆景,可适当减少喷水的次数。 上水石上栽植的植物不仅土少,而且不便换土。
因此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很容易缺乏,必须注意经常施肥,才能生长良好。肥料选用稀薄的液肥,便于浇施,也可将山石放在肥水中浸透,再将表面用清水冲洗干净,上水石上的植物根较浅,不宜暴晒,也不耐严寒。夏季必须注意遮荫,要放置在半阴处;冬季注意防寒,一般不宜放在室外。
2. 适合做盆景的石头有哪些
先介绍几种鱼缸的常用底砂石:
1 卵石
相信大家都知道的,就是那些圆圆的小石头,卵石是由是山石经过长期的冲刷而逐渐形成的。表面光滑,色彩丰富。
2 太湖石
无论是水族还是园林造景,都是不可多得的石材,太湖石宜作一些大型水族箱置景,种植一些大型水草,可以形成很美的风景。
3 斧劈石
斧劈石属页岩,经过长期沉淀形成,含量主要是石灰质及碳质。色泽上以深灰、黑色为主,但也有灰中带红锈或浅灰等。
4 砂积石(上水石、石灰华、砂片石)
砂积石因砂粒的大小粗细不同,又可分为细砂、粗砂两种。若砂质含量较低,泥质成分偏高的又称为泥结石。在盆景造型中适合表现川派盆景高、陡、深的特点。
5 腊石
黄腊石属于石英岩,质地细腻,表面光滑。因为其表面呈蜡油状并呈现各种不同层次的黄色而得名。
6 木化石
其成是因为地壳变动时将大片树木陷于地下,在成煤条件不够时,树中的碳元素逐渐被SiO2所代替了,变成十分坚硬的氧化硅。按成因不同又可分为竹化石、松化石、柏化石等等。这种石性质稳定,很合适水族箱使用。
3. 制作盆景山景的石头有哪些材料
上水石的实质是沙积石,软而又脆,吸水性特别强。吸水石由于软而脆易于造型,可随意凿槽、钻洞、雕刻出各式各样的形状。吸水石天然洞穴很多,有的互相穿连通气,小的洞穴如气孔,这就是吸水性强的主要原因。吸水石可以散发湿气,用它造假山或盆景,都有湿润环境的作用。吸水石石上可栽植野草、藓苔,青翠苍润,是制作盆景的上好石材。已逐渐被大众所喜爱,具有较高的收藏与观赏价值。
松皮石是造园的重要石种,高大者最宜布置庭园,也宜置于树木、竹林之侧或矮树花丛中,或水榭、沼池之旁,尤以置于建筑、粉墙形成的小空间最宜,配置中皆以修长矗立者为主体,形成大小各异、高低顾盼、错落有致的格局。小者可顺其纹理,略施斧凿,作为盆景制作材料,所制山峰和丛山,势峭峻秀,别具一格。
4. 盆景制作的山石材料有哪些
适合山水盆景种植的木本植物有:小叶罗汉松、五针松、黑松、真柏、地柏、龙柏、火棘、榆树、杜鹃等枝叶细小的植物,草本植物主要有水旱都适合的铜钱草、虎耳草、石菖蒲、酸浆草等小型植株,还有适应潮湿环境的铁线蕨,其实用文竹装点山水盆景的效果特好,山水盆景使用最多的植物还是苔藓。
5. 做盆景石头种类图片
现在石雕随处可见,石头的种类也被分为多种,湖石就是其中的一种,湖石其实也包括多种类型,你知道它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吗?
1、太湖石:真实的太湖石产于姑苏所属太湖中的洞庭西山,亦称南太湖石,其间以消夏湾一带出产的太湖石质量最为优秀。太湖石质坚而脆,因为风波或地下水的熔融作用,其纹路纵横,头绪起隐。太湖石在水中和土中皆有,产于水中的太湖石色泽浅灰中露白,较丰盈、光亮;产于土中的太湖石灰色中略带青灰色,少有光泽,多细纹。太湖石大多是从全体岩层中挖掘出来的,因而,靠岩层的一面通常有人工开凿的痕迹。与太湖石邻近的,还有产于宜兴张公洞、善卷洞一带山中的宜兴石、南京邻近的青龙山石和龙潭石。济南一带则有一种少窟窿、多竖纹、形体颀秀的被称为“仲宫石”的湖石,呈青灰色而细纹不多,形象雄壮,如趵突泉、黑虎泉都用这种山石掇山。
2、房山石:房山石因产于北京房山而得名。新采者呈土赤色、橘赤色或更淡一些的土黄色,日久后外表带些灰黑色。质地不如太湖石那样脆,有必定的耐性。因为房山石也具有太湖石的窝、沟、环、洞等改变,故也有人称之为“北太湖石”。其特征除了在色彩上与太湖石有显着差异之外,容重亦比太湖石大,扣之无共鸣声,多密布的小孔穴而少有大洞,因而外观比拟沉实、淳厚和雄壮,这与太湖石的轻盈、娟秀、小巧呈明显的比照。与房山石比拟挨近的还有产自镇江的舰山石,其形状多改变而色泽淡黄清润,扣之微有声,也有灰褐色的。
3、英石:英石原产于广东英德一带,以盲仔峡所产为著,是岭南园林掇山的主要用石,常构出峰型和壁型两类假山,其气势与江南园林叠山迥然有别。小而独特的英石,常用作几案著作。英石质坚而特脆,用手指弹扣有较响的共鸣声,淡青灰色,有的间有白脉拉拢。这种山石多为中、小形体,稀有大块的。英石又可分为白英、灰英和黑英三种,通常所见以灰英居多,白英和黑英甚为稀有,故多用作特置或散点。
4、宣石:宣石产于安徽,其色有如积雪覆于灰色石上,又因为为赤土积渍而带些赤黄色,非刷净不见其质,故愈旧愈白。因为宣石有积雪般的表面,扬州个园的冬山、深圳秀丽中华的雪山均以其作为掇山用石,作用甚佳。
5、灵璧石:产于安徽灵璧县。
看来湖石的种类确实是繁多,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合适的。
6. 山石盆景的制作方法
1.
选石硬石类石料较多,质地、纹理、色彩也大不相同.选择要求是一盆山水盆景中的山石种类、质地、纹理、色彩应一致.所选主峰山石形态要有个性,或雄奇浑厚、高耸挺拔,或秀丽清新、皱褶丰富,或奇特古怪、形象逼真. 根据构思,反复观察、揣摩,了解山石的形态特征,确定适合的形式进行构图.然后,挑选与主峰山石相呼应的次峰、配峰山石,并确定山石的观赏面、体量
2.
截锯根据构图,在选好的山石上,确定截锯的长度,划定截锯线,正确判断截锯角度,安全使用电动切割机,注意切割方法,避免差错.截锯时,可多留些边角料,以便制作矮山、坡脚、平台和组合山脚、水岸线时挑选使用.截锯也称平底,是对山石的取舍,舍下的山石不要扔弃,要合理使用.
3.
雕琢加工硬质石料一般不作细致加工,只是对外形轮廓作粗加工.加工时,可用平口锤、钢凿敲击,要求敲击准确,并注意山石纹理的受损情况.如敲击不行,可改用电动工具进行加工,然后用砂轮细细打磨加工痕迹.而山石的纹理、皱褶多采用原天然纹理,很少做雕琢加工.
7. 制作盆景山景的石头有哪些材质
水浮石,俗称蜂窝石、江沫石、浮石,产于吉林省东南部长白山天池附近。
该石多呈白、灰白、乳白、浅黄等色。多孔而质轻,能浮于水面。石上空隙九曲回环,似人状物,形状奇特,时有山峰峻峭、悬崖惊险之态。石体吸水性很强,易长苔藓,可雕琢加工,也是适宜制作盆景的山石之一。8. 做盆景的石头
人造盆景石、观赏石,原料用普通水泥、白水泥、滑石粉、石膏粉、河沙、土块等颜色用氧化铁、铁红、铁黄、铁黑等色料,盆景石是稀有石料,价格昂贵。随着盆景石需求量大增,用独特工艺制作的人造盆景石,比天然美观、用三种常用原料很快制成琅琊石、园林石、看花石、上水石、云石、太湖石、斧劈石等奇型怪状的石头。
9. 制作盆景山景的石头有哪些种类
一般山上都有盆景树桩,比如榆树,柿子树,黄荆树等。只要树型小,就能做盆景使用。
10. 山石盆景用什么石头
风凌石、上水石、千层石
风凌石:
风凌石是中国大西北最具特色的典型奇石。
上水石:
上水石又被称之为吸水石(天然空气净化器),之所以被这样叫做是因为盆中蓄水后,顷刻可吸到顶端。石上可栽植野草、藓苔,青翠苍润,是制作盆景的上好石材。由于石体吸水性强,植物生长茂盛,开花鲜艳。上水石可以散发湿气,用它造假山或盆景,都有湿润环境的作用。
千层石:
千层石也称积层岩或者千层岩,属于海相沉积的结晶白云岩,石质坚硬致密,外表有很薄的风化层,比较软;石上纹理清晰,多呈凹凸、平直状,具有一定的韵律,线条流畅,时有波折、起伏;颜色呈灰黑、灰白、灰、棕相间,其棕色稍显突,色泽与纹理比较协调,显得自然、光洁;造型奇特,变化多端,多有山形、台洞形等自然景观,亦有宝塔形、立柱形及人物、动物等形象,既有具象又有抽象,神韵秀丽静美、淡雅端庄。
石料加工方法:
山水盆景中,有一块为主的石头,即主峰,是应该首先加工的。其余配石必须根据主峰的特点来进行加工,以达到与主峰的统一,加工方法主要有锯截、雕凿和胶合三种。
雕凿加工法:
石料经过锯截后,便可以进行雕凿加工。雕凿时,先用平口凿或錾子凿出峰峦丘壑的大轮廊。这一步很重要,影响到整个山石型,最好一气呵成。开始加工时,不要多着意细部,而应重视大形,大形定好后,才可进行细部加工,雕凿皴法。
雕凿松质石料的皴纹,多用尖头锤敲凿,或用钢锯条拉,还可用刀刻。雕凿硬质石料,主要用钢錾或手工锤敲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