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鲜花资讯 >

川派盆景的干型有哪些(川派盆景和其他盆景有什么区别)

更新:2022-11-23 15:48归类:鲜花资讯人气:74

1. 川派盆景和其他盆景有什么区别

苏州、扬州、岭南、四川、安徽、上海 、浙江、南通

岭南盆景:苍劲自然

四川盆景:蟠曲多姿

苏州盆景:清秀古雅

扬州盆景:严整庄重

安徽盆景:古朴奇特

上海盆景:明快流畅

浙江盆景:雄伟挺秀

苏派盆景

造型特点:圆片式

传统造型:“六台三托一顶”,屏风式、垂风式、垂枝式、劈干式、

技法特点:棕丝蟠扎,粗扎细剪

常用树种:松、柏、雀梅、榔榆、黄杨、三角枫、石榴、鸟不宿等

代表人物:周瘦鹃,

流传地域:苏州

特点:娇媚。缺点:树形变 化不大,形态娇柔做作,十年以上才能完成。

虎踞龙盘(雀梅,树龄400余年)

醉卧(雀梅)

扬派盆景

造型特点:要求“桩必古老,以久为贵;片必平整,以功为贵”。

传统造型:“游龙弯” ,云片式(一至三层的称“台式”,三层以上的称“巧云式” ),疙瘩式

技法特点:棕丝蟠扎,精扎精剪

艺术特点:严整而富有变化,清秀而不失壮观。

常用树种:松、柏、榆、黄杨(瓜子黄杨)及五针松、罗汉松、六月雪、银杏、碧桃、石榴、枸杞、梅、山茶等。

代表人物:万觐棠

流传地域:以扬州为中心,包括嘉州、泰州、兴化、高邮。

扬州盆景制作历史悠久。早在唐代,盆景已成为宫苑装饰、观赏的珍品,作为东南第一大都会的扬州,也受到京都影响流传盆景;宋代苏轼任扬州太守时,曾亲自制作盆景;明代,扬州盆景形成地方风格;清代,扬州盐商为迎合帝王南游,广筑园林,大兴盆景,有“家家有花园,户户养盆景”之说,明代形成的盆景风格,经不断提高,形成了流派。

黄杨盆景《巧云》、《腾云》、《行云》、《凌云》、《碧云》等荣获一等奖,实现五连冠

通派盆景

造型特点:要求“桩必古老,以久为贵;片必平整,以功为贵”。

传统造型:以“两弯半”(或“三弯半”)为主要特色。两弯半”又称“狮式”盆景,相传为明代画家所创,造型上有极严格的要求,必须构成三弯九片一顶(三弯半),意态如狮。但“三弯半”的造型难度太大,很不容易达到标准,以后逐渐简化为“两弯半”。

技法特点:棕丝蟠扎,精扎精剪

常用树种:松、柏、榆、黄杨(瓜子黄杨)及五针松、罗汉松、六月雪、银杏、碧桃、石榴、枸杞、梅、山茶等。

代表人物:徐朗屏

流传地域:南通、如皋

海派盆景

造型特点:海派盆景不拘一格,不受任何程式限制,但在布局上非常强调主题性、层次性和多变性,在制作过程中力求体现山林野趣,重视自然界古树的形态和树种的个性。讲究枝片造型,但枝片不但数量较多,没有固定规格

主要造型:微型,自然型

技法特点:铁丝蟠扎,扎剪并重

常用树种:松柏类为主

代表人物:殷子敏、胡荣庆、汪蠡鼎、胡运骅

流传地域:上海

浙派盆景

造型特点:薄片结扎,层次分明。擅长直干或三五株栽于一盆,以表现莽莽丛林的特殊艺术效果

主要造型: “高干”、“合栽”为造型基调

技法特点:金棕并用,扎剪并重(针叶树以扎为主,阔叶树以剪为主)

常用树种:松柏类(五针松)为主

代表人物:潘仲连,胡乐国

流传地域:杭州、温州两地为中心

徽派盆景

造型特点:徽派盆景风格独特,形式多种多样,造型技法受扬、苏、沪诸派影响,以古傲苍劲、奇峭多姿为主要特色主要造型: “高干”、“合栽”为造型基调

传统造型:规则类主要有“游龙式”(多见于梅桩)、“扭旋式”、“三台式”、“屏风式”、“疙瘩式”

技法特点:粗扎粗剪(棕皮树筋缠绕)

常用树种:以梅桩最为著名,称为“徽梅”。黄山松,桧柏,檵木

代表人物:宋钟铃

流传地域:以歙县卖花渔村(雄兴乡洪岭村)为代表,包括绩溪、休宁、黟县等广大地区。

川派盆景

造型特点:树桩以古朴严谨,虬曲多姿为特色;多悬根处理。山石盆景则以气势雄伟取胜,高、悬、陡、深,典型地表现了巴山蜀水的自然风貌。

传统造型:规则类为主

技法特点:棕丝蟠扎,讲究身法

常用树种:川派树桩盆景一般选用金弹子、六月雪、罗汉松、银杏、紫薇、贴梗海棠、梅花、火棘、茶花、杜鹃等花木。

代表人物:李宗玉等。

流传地域:四川成都重庆等地。

川派盆景艺术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在造型上从简到繁、再从繁到简的过程,前一个“简”是简单,后一个“简”是简练。同其他盆景流派一样,根据“树姿近画”的造型原理,先有自然类,后来经过模仿老树的姿态和变化,不断总结出了表现这种姿态和变化的技法规律,通过历代盆景艺术家的创造和完善,最后归纳为10种身法和3式、5型。盆景艺术大师陈思甫在他的专著《盆景桩头幡扎技艺》一书中写道:“若以规律类平技式桩头论,成都和川西地区的主干弯曲、校视下倾的造型,乃是仿照峨山高寒之地长期被积雪压抑的松柏的低矮老态,雪融化后,树梢直立,枝桠由垂转手或略带倾斜状。故尔平枝式规律类型桩头,枝盘渐至盘端往下斜而平整,或技盘基部下倾、盘略下斜而平整。“在艺术形式上,它以严谨的格律作为基本的结构原则,它是盆景中的‘格律诗’。”(唐春来:《规律类树桩美的探索》,载《成都盆景研究》)

岭南派

风格特点

1)雄伟苍劲,古朴自然;

2)截干蓄枝(主干截断,长侧枝,当侧枝长到主干小一点又截去,这样不断去致下部粗壮);

3)分段培育。

代表人物:孔泰初

传统造型:大树型,高干型

常用树种:九里香、福建茶、朴树、榆、雀梅、榕、黄杨、罗汉松、五针松、杜鹃、水栀子、梅、银杏等

流传地域:广州

传统的广东盆景,形似北派的“游龙弯”式,树干蛇行直立,左右垂臂横出,作五托或七托,树顶扁平,称“古树”,又叫“将军树”,这种盆景很费功夫、时间,一般需要三四十年才能成型。岭南派盆景艺术风格的真正形成,则是本世纪30年代以后的事。 这时的广东盆景分作三个流派:一是以盆景艺术家孔泰初为首的一派,树形苍劲浑厚,树冠秀茂稠密,构图严谨,表现旷野古木的风姿;二是以广州三元宫道士为首的一派,主要利用将要枯死的树桩作材料,经过精心培育,从某一部分长出新芽,以潇洒流畅为贵;三是以广州海幢寺的素仁和尚为首的一派,扶疏挺拔,兀立云霄,技托虽少而不觉空虚,含蓄简括,高雅自然,很有点郑板桥“冗繁削尽留清瘦”,“一枝一叶总关情”的诗意[1] 。

其它风格

编辑

中州风格:以果树盆景为特色

北京风格:以小菊盆景为特色

湖北风格:以“风吹式”盆景为特色

湖南风格:以大悬崖式为特色

八桂风格:大树型

福建风格:榕树盆景和配石悬崖式

2. 川派盆景艺术风格

三弯九倒拐法:方法先是自茎基部(足)起向上,如对拐法一样,蟠扎九个弯子至顶端。再在与九拐垂直的立面上蟠曲三个大弯子,三个大弯子形成正面,九个小弯子是侧面。故称三弯九倒拐。树种有罗汉松、垂丝海棠、紫薇、石榴、水杉等。此式盛行于川西重庆、大邑、温江、灌县等地。

3. 川派盆景的代表树种

树木盆景因造型手法不同,通常分为规则型、象形型、自然型3种,从发展趋势看,以自然型为主。   

1、 规则型:多为传统形式,有一定规范程式,造型工整严谨,适合厅堂或门庭对称布置;气氛庄重华贵。除扬派盆景、川派盆景、通派盆景、徽派盆景等仍保留传统形 式,其他流派已在继承法基础上加以创新。如扬派盆景的“台式”、“巧云式”、盆景;川派盆景的“滚龙抱珠”、“对拐”、“方拐”、“掉拐”、“三弯九倒 拐”、“大弯垂枝”、“直身加冕”、“接弯掉拐”、“老妇梳妆”、“综合式”盆景;通派盆景二弯半的“文树”、“武树”盆景;徽派盆景的“游龙弯”盆景 等。   

2 、象形型:以松柏类或观花类植物剪扎成龙、凤、狮、虎、象、鹰等飞禽走兽以及人物、图案,并题以吉祥用语,如“龙凤呈祥”、“二龙戏珠”、“万象更新”、“大展宏图”等,以供祝贺、喜庆、节日用。   随着时代的前进,象形盆景已不多见。开封龙亭公园应用象形盆景剪扎技艺与植物造型相结合,将地栽圆柏剪彩扎成龙凤、塔亭以及熊猫、唐老鸭、火车、直升飞机等造型,组成龙亭植物造型园,别开生面。   3 、自然型:模拟自然界孤木、丛林神貌,形状多变,姿态万千。   

其造型可概括为12种形式。   直干式:树木直立,有古木参天、巍然屹立气势,广州又称大树型。   

斜干式:树干横卧土面,而枝条、树冠平展于盆外,犹如临水古木,故也称临水式。   

悬涯式:树干向外悬挂下垂,有似苍崖古松。树干悬挂不低于盆底称半悬崖,低于盆底的称全悬崖。扬州又称“挂口”。   

卧干式:树干横卧土面,而枝条、树冠崛起伸展,似雷击风倒之势。   

曲干式:树干革命蟠曲虬龙,多见于传统的形式。  

 多干式:树干丛生,高低参差,虬枝四出。其中又有双干式、三干式或一本多干式之分。   

枯干式:运载干斑驳,洞穿蚀空,极饶苍古之气。   

垂枝式:枝叶下垂纷披,犹如柳垂绿波。   

风动式:枝叶风飘一方,富有动感,如疾风劲草。   

连根式:粗根裸露相连,茎干高你参差,错落有致。扬州俗称“过桥”,广东、广西称“连理树”。   

提根式:通过栽培技艺和造型手法,变化虬曲蜿蜒的根系形态,呈苍古气势。   

丛林式:多株丛植,宛如原野,山间簇生丛丛疏林。   根据“中国盆景评比展览”评比委员会研究决定,中国盆景分为特大、大、中、小、微型五种规格。  

 树木盆景规格以树木的根颈部至树梢的长度衡量。山水盆景、树石盆景以盆的长度衡量。竹草盆景似同树木盆景,微型盆景分别似同树木盆景、山水盆景。

4. 川派盆景发源地

占地3000余亩

核心区域1500余亩,并分成以罗汉松、海棠为主的川派盆景区,以一品红、鸡冠花、仙客来、凤梨为主的精品盆花区,以银杏、紫薇、香樟、水杉为主的苗木种植区,以百合、剑兰、菊花等为主的鲜切花区

5. 川派盆景发展现状及前景

  我国幅员辽阔,由于地域环境和自然条件的差异,盆景流派较多。就传统的五大流派而言又分为南、北两大派,南派以广州为代表的岭南派,北派包括长江流域的川派、扬派、苏派、海派(后三派过去统称江南派)等。

  海派盆景

  上海的盆景艺术,已有400余年历史。

  由于上海的特殊地理位置和在国内外贸易中的重要地位,逐步形成了一种勇于革新创造、善于吸收新鲜事物的海派文化。在这种文化的熏陶下,上海盆景广泛吸取了国内各主要流派的优点,同时还借鉴了日本及海外盆景的造型技法,创立了以师法自然、苍古如画的海派盆景。

  海派盆景不拘一格,不受任何程式限制,但在布局上非常强调主题性、层次性和多变性,在制作过程中力求体现山林野趣,重视自然界古树的形态和树种的个性,因势利导,随物赋形,按照国画理论要求,努力使之神形兼备。虽然也同所有北派一样,讲究技片造型,但技片不但数量较多,没有固定规格,而且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疏密相间,聚散自由,以欣欣向荣为首要目标。因此,在技法上另辟蹊径,扎剪并重,不用棕丝而用金属丝缠绕枝干进行弯曲造型,而后细修细剪,以保持优美形态,刚柔相济,流畅自然。

  海派盆景选用的树种非常丰富,落叶、常绿、花果各类应有尽有,现在已达140余种,其中以常绿的松、柏和色姿并丽的花果类为主,近几年还从国外(如日本、葡萄牙等)引进一些树种,使海派树桩盆景更加多姿多彩。

  上海境内没有大山,但对山水盆景却有较大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现在海派山水盆景有两大类型:其一是用硬质山石表现近景,盆内奇峰峻峭,林木葱茏;其二是用海母石、浮石等软质石材,细致雕琢出山纹石理,种上小树小草,以表现深远的意境。不过,这两种类型的山水盆景,就其总的风格而言,都比较辽阔,无疑是地域环境在盆景艺术家心灵上刻下的印记,体现出冲积平原的地域特色。

  岭南派盆景

  以“花城”广州为中心的广东盆景,因地处五岭之南面称为岭南派。这里气候温暖,日照充足,雨水充沛,草木滋润,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为盆景艺术繁荣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虽然岭南盆景艺术起步较晚,但也有数百年历史。

  岭南派盆景形成过程中,受岭南画派的影响,旁及王山谷、王时敏的树法及宋元花鸟画的技法,创造了以“截干蓄枝”为主的独特的折枝法构图,形成“挺茂自然,飘逸豪放”特色。创作题材,或师法自然,或取于画本,分别创作了秀茂雄奇大树型、扶疏挺拔高耸型、野趣横生天然型和矮干密叶叠翠型等具有明显地方特色的树木盆景;又利用华南地区所产的天然观赏石材,依据“咫尺千里”、“小中见大”的画理,创作出再现岭南自然风貌为特色的山水盆景。岭南派盆景多用石湾陶盆和陶瓷配件,并讲究景盆与几架配置,题名托意,体现了“一树二石三几架”的一树效果,成为我国盆景艺术流派中的后起之秀和重要组成部分,在海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

  川派盆景

  川派盆景有着极强烈的地域特色和造型特点。其树木盆景,以展示虬曲多姿、苍古雄奇特色,同时体现悬根露爪、状若大树的精神内涵,讲求造型和制作上的节奏和韵律感,以棕丝蟠扎为主,剪扎结合,其山水盆景以展示巴蜀山水的雄峻、高险,以“起、承、转、合、落、结、走”的造型组合为基本法则,在气势上构成了高、悬、陡、深的大山大水景观。

  就目前情况看,川派盆景中的川西和川东盆景,虽然在某些具体制作手法和景观造型上有一定的差异,但基本的构成原理和制作方法是一致的。

  由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川派树桩盆景一般选用金弹子、六月雪、罗汉松、银杏、紫薇、贴梗海棠、梅花、火棘、茶花、杜鹃等;山水盆景以砂片石、钟乳石、云母石、砂积石、龟纹石,以及新开发的品种为制作石材。

  有2500年建城历史的苏州,气候湿润,雨量充沛,适宜于植物的繁殖与生长,为树桩盆景的发展提供了极其有利的地域环境和自然条件。

  苏派盆景

  苏派盆景以树木盆景为主,古雅质朴,老而弥健,气韵生动,情景相融,耐人寻味。苏派盆景摆脱传统的造型手法,采用“粗扎细剪”的技法。对主要树种,如榆、雀梅、三角枫等,均采用棕丝把枝片修成中间略为垂斜的两弯半“S”形片子,然后用剪刀将枝片修成椭圆形,中间略隆起呈弧状,犹如天上的云朵。对石榴、黄杨、松、柏类等慢生及常绿树种,在保持其自然形态的前提下,蟠扎其部分枝条,或弯曲、稀疏,使其枝叶分布均匀、高低有致。其修剪也以保持形态美观、自然为原则,只剪除或摘除部分“冒尖”的嫩梢,成为苏派盆景的主要特色。在蟠扎过程中,苏派盆景力求顺乎自然,避免矫揉造作。另外,结“顶”自然,也是苏派盆景的独到之处。

  苏派盆景造型特点:注重自然,型随桩变,成型求速。摆脱了过去成型期长、手续繁琐、呆板的传统造型的束缚。

  苏派盆景,同时讲究景(桩、石)、盆和几架的多样化与统一性,特别在厅堂陈列布置,景、盆、架要与厅堂结构协调,显示“景”、“境”相称而得体。

  扬派盆景

  以扬州为中心的扬派盆景,包括嘉州、泰州、兴化、高邮、南通、如皋、盐城等地,由于地处江苏北部,故又统称苏北派。

  扬派盆景经历代盆景老艺人锤炼,受高山峻岭苍松翠柏经历风涛“加工”形成苍劲英姿的启示,依据中国画“枝无寸直”画理,创造应用11种棕法组合而成的扎片艺术手法,使不同部位寸长之枝能有三弯(简称一寸三弯或寸枝三弯),将枝叶剪扎成枝枝平行而列,叶叶俱平而仰,如同漂浮在蓝空中极薄的“云片”,形成“层次分明,严整平稳”,富有工笔细描装饰美的地方特色。这种源于自然,高于自然的地方特色,得到发展,并在以扬州、泰州为中心的地域广泛流传,形成流派,并被列为中国树木(桩)盆景五大流派之一。

  扬派的山石盆景以平远式为主,蕴涵着“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江南情致。扬派树桩盆景的常用树种有:松、柏、榆、黄杨及五针松、罗汉松、六月雪、银杏、碧桃、石榴、梅、山茶等。山水盆景除用本地出产的斧劈石外,还使用外省的砂积石、芦管石等。

6. 川派盆景好还是岭南盆景好

盆景具有较高的观赏性和艺术性,深受人们的喜爱。盆景还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国内这些年许多地区都建立了盆景生产基地,生产制作各类盆景,不仅在国内市场大量销售,而且还畅销世界各地。那么玩盆景,选哪些树种更保值升值?

1、艺术价值高、经济价值高

要收藏盆景,就需要造型独特,有丰富内涵,意境深远的盆景。最好是可以“人无我有,人有我精”。再来就是经济价值高、较为贵重的产品,其增值的力量的才会更大。

2、增值潜力大,生长缓慢

对于盆景来说,它具有一个其他艺术品所不具备的特性,那就是生长,也代表着变化,这也是它的潜力所在。在选品的时候,需尽可能要那些本身还不是特别完善,能随着后期的生长不断完美的盆景,这就是其潜力的表现。因此,生长缓慢、成型困难、造型越是得来不易的盆景,更有收藏的价值。

3、树种的选择

并不是所有的盆景树种都有较高的收藏价值,今天给大家推荐几种能保值升值的盆景树种。

松柏类

松柏类盆景,堪称为盆景之王,有松柏长青、青松翠柏之说。尤以松类盆景为最,松树四季常绿、耐寒耐高温,特别是耐干旱,生命力可谓强盛。中国国产的松树中,最好的是山松即马尾松。山松树形是松树中最优美的,因而非常珍贵。在当今盆景世界,全球最盛行的盆景树种就是松树!

柏树的美学特征几乎与松树一样,但也有不同之处,除古老、翠绿、坚强、奇特之外,还有一点就是它的韧性;柏树皮纹理条状旋转如绞绳,树枝不易折断。现在流行的舍利干,大多都是柏类制作而成。盆景工作者喜欢用柏树制作“舍利干”盆景,以表现古木逢春之意。

对节白蜡

对节白蜡是世界仅存的木犀白蜡,物以稀为贵,可以说是非常珍贵的树种,其花期在4-5月,果期9月。喜欢光照,耐寒耐干旱,适应能力极强。生长缓慢,寿命长,树形优美,盘根错节,是园林、盆景、根雕家族中的极品,深得盆景大师们的喜爱,是优质的盆景素材之一,都能称得上是活化石了。

黄杨

黄杨是盆景里的老牌贵族了,总有它的一席之地,黄杨树姿优美、叶片密集、枝干苍劲,虽然生长比较的缓慢,但树型很是稳定,还四季常青,一直被人们所青睐,微小型的盆景中黄杨是主力军,大中型的黄杨盆景的价值是很高的。

罗汉松

罗汉松盆景,树姿葱翠秀雅,苍古矫健;叶色四季鲜绿,有苍劲高洁之感。 若附以山石,制作成鹰爪抱石的姿态,更为古雅别致。罗汉松还能和水、竹、组景,更有培养成丛林式的罗汉松盆景,给人以野趣的享受。这些创作而成的罗汉松盆景,结合其长寿的特性,好好养护,迟早会成为一盆极佳的艺术品。

雀梅

雀梅,中国盆景的主要树种之一,因为根杆自然奇特,能提根、能露爪,造型优美、古色古香,是为中国盆景岭南流派的五大名树之一,更是打开美国盆景植物市场的主力军。雀梅不光萌发力好,适应性强,生命力也很强健,适合创作成各种式样的盆景,观赏价值极高,在南方是比较受欢迎的。

金弹子

金弹子根部黝黑,茎干色泽如铁,刚健挺拔,树姿优美,能观花观果,已经具备了成为优质盆景的潜质。根、干、形都有很大的造型空间,是盆景创作者喜爱的素材之一,可以说是集观根、观形、观叶、观花、观果,闻香于一体的盆景佳品,为中国盆景传统流派之一的川派盆景的主要树种。

九里香

九里香盆栽到处可见,但九里香盆景却很稀少。九里香的树姿优雅、枝干矮壮苍劲、盘根错节,是很好的盆景素材之一,尤以制作直干式、双杆式、斜杆式等为佳品,也是岭南派盆景的主要树种之一。

梅花赏老不赏嫩,以老梅桩培养而成的盆景为佳品,其势苍劲、其形挺拔、其性孤傲,古梅桩盆景之所以特别,是因为它从树桩开始培育,虬枝显得苍劲有力,形态特别。

枫树

枫树叶新叶发红,老叶返青,自古就被文人骚客们所喜爱,枫类(槭树)古桩,以其独特的风格及形象,受到广大盆景爱好者和收藏家的青睐。

博兰

海南岛的独特树种,大多生长于山沟、悬崖峭壁、石缝等处,其根系发达、虬曲多姿,既耐旱又耐涝,还耐阴,繁殖能力又强,是制作盆景的优良素材,越来越受盆景大师的喜爱,同时也是近十年来,价格一路高歌猛进的树种,野生桩价格高得惊人。

7. 川派盆景的特点

1、金弹子盆景

这一种盆景属于典型的川派盆景之一,由于它的果子和子弹的颜色很相似,故因此得名,总体来说观赏价值很高。在日常养护阶段,可采用大水大肥,促进枝叶生长。冬季浇水则需控制,保持稍微湿润即可。

2、茶花盆景

茶花对于大部分花友来说,应该是十分熟悉的花卉之一了,它拥有着艳丽的花色,再加上独特的造型,吸引来很多花友关注。不仅如此,茶花的寓意也很不错,有着爱情、长寿之意,是属于川派盆景之一。冬季养护时应尽量保持温度处于10摄氏度以上,放置到阴凉环境。

8. 川派盆景十种造型

1、雀梅:

雀梅,根干自然奇特,提根露爪,树姿苍劲古雅,造型优美,古色古香,是中国树桩盆景主要树种之一,为岭南盆景中的五大名树之一,也是我国入世后出口美国的盆景植物之一。 雀梅是树桩盆景的极品,具有刚正不阿的气质,萌发力强,适应性又好,生命力旺盛,四季多变,千姿百态,适合制作各种样式的盆景,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是广东、福建、江浙一带极受欢迎的主要盆景树种之一。

2、金弹子:

金弹子,茎干刚劲挺拔,自然虬曲;色泽如铁,形态奇特;清奇古雅,管理粗放;也是观叶、观果、观形的极好盆景素材。为中国盆景传统流派之一的川派盆景的主要树种。

3、九里香:

九里香,具有树姿秀雅,枝干苍劲,矮壮苍劲,叶细枝劲,盘根错节的特性。 它四季常青,开花洁白而芳香,朱果耀目,是优良的盆景材料。 常见的有直干式、双干式和斜干式等树形,颇具苍劲古朴风味。为岭南派盆景的主要树种之一。

4、古梅:

我国十大名花之一,其冰肌玉骨、独步早春、凌寒留香的品格,深为人们所钟爱。 古梅桩盆景,其势苍劲古朴,寒冬蜡月,金花怒放,幽幽清香四溢,布满室内,使人嗅之定会精神焕发。那不惧严寒,与严寒抗争的精神,更加鼓舞人心。古梅桩盆景之所以特别,是因为它从树桩开始培育,虬枝显得苍劲有力,形态特别。 赏梅贵老不贵嫩。

5、博兰:

博兰分布于海南岛南部的乐东、三亚、东方、昌江、儋州等县市。常见有三种,生长在山沟,丘壑,林间与坡地以及崖壁与石缝等不同的地方。因长期受到海岛气候影响,其根系发达、古朴苍劲、虬曲多姿、叶小常绿,是制作盆景难得的优良树种。博兰具有耐旱、耐荫、耐涝的特征,且易繁殖。

9. 川派盆景和其他盆景有什么区别图片

川派规则式的桩景按其传统的蟠扎技艺造型,有一定的格律,名目繁多,不胜枚举。它们的主干和侧枝自幼用棕丝按不同格式作各种角度、各个方向的弯曲,注重立体空间的构图,难度较大。干形的格式大致有“滚龙抱柱”、“对拐”、“方拐”、“掉拐”、“三弯九倒拐”、“大弯垂枝”、“直身加冕”、“接弯掉拐”、“老妇梳妆”、“综合法”等十种;蟠枝方法又有平枝、滚枝、半平半滚之别,不同主干的造型与多种蟠枝方法交互运用,形式多样,树形雄伟端庄。有的桩景状若骑士回首,有“立马望荆州”之称。

1对拐,亦称正身拐,主干来回弯曲,通常只一主干,主干的弯拐是来回状。这种树桩从正面看可把树桩头主干的弯子全部看完,逐渐转至侧面,弯子逐渐变小,转至正侧面,不见树桩主干的弯子。

2滚龙抱柱,简称滚龙法,亦称螺旋弯。第一、二弯和掉拐法相同,第三弯盘旋而上。

3方拐,亦称“汉文”拐。主干来回弯,颇象对拐,只是弧形弯子蟠成缺一侧的方格型,近似“弓”字体态。从主干基部开始,如对拐法形状蟠到顶端计九个弯子,有时分两次三次进行。再从回曲弯的侧面,自树干基部至顶端蟠成三个大弯子,为正面。 观赏成型的三弯九倒拐法的树桩,从一面移向另一面,景观步步有变,颇现活力。

4大弯垂枝,亦称大拐垂条法。将主干蟠成一个大弯子,蟠好在弯后,将大弯顶上的主干和整个弯子上的枝条全部除去,有时也在弯背侧留一枝条,蟠后面的足盘与足盘上部的枝盘,但此枝条蟠往下垂后,须能蟠成三盘、四盘,最少也能蟠三盘,否则,全部剪除。

5接弯掉拐法,又称逗身掉拐法。将树干上端锯去,只留基部(30-60cm),等发出健壮的新枝条后进行蟠扎,选一粗壮枝条蟠作主干,用侧枝条蟠作前足盘。

上一篇:老盆景大盆景(大型老桩盆景) 下一篇:盆景难养活(什么盆景不容易死好养)

游客 回复需填写必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