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盆景艺术大师名单(首届福建根雕艺术大师名单)
1. 首届福建根雕艺术大师名单
1、郑崇尧,
1934年出生,汉族,福建福州人。高级讲师漆艺大师。1995年出版《郑崇尧漆画艺术》一书。
2、湯志義,
1971年11月出生于福建雲霄,中國漆畫界的領軍人物,當代漆畫藝術的探索者和實踐者。
3、周榕清,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闽江学院美术学院教授、福建省漆艺大师、日本东京艺术大学客座研究员。
4、汪天亮,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理事、福建省漆艺文化研究会会长、闽江学院美术学院原院长、教授。
5、郑大木,
中国木雕大师、中国根雕大师、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福建省雕刻艺术家协会副会长。
2. 福州根雕大师名单
坐标上街,建平村
3. 福建省根艺美术大师名单
根雕艺术在中国的发展可谓是渊源流长。早在原始社会时期,人们就已经会雕刻木做装饰品。在1982年河北省荆州地区博物馆清理马山一号楚墓时发现了我国战国时期的根雕艺术作品《避邪》。据国家文物部门考证,该文物制作于战国晚期,约在公元前340年到公元前270年之间,距今2300年。其形为虎头、龙身、兔尾的四足怪兽,极富动势神韵,色彩古雅朴实。到了隋唐时期,根艺发展已趋于繁荣。《李泌传》里有李泌用天然树根制作“龙形爪”献给皇帝的记载。清明时期的根艺作品《玉玲珑麒麟》、《凤凰》等作品更是在上海豫圆陈列至今。这些作品“三分人工,七分天成”,把根艺作品的神韵表现得淋漓尽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振兴,经济繁荣,根艺事业也蓬勃发展。在1983年《根的艺术》纪录片拍摄后,1985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中国根的艺术联展”,并成立了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根艺研究会,使中国根艺美术走上了正规化,学术化的发展道路。1994年9月经国家民政部批准,由二级学会晋升为中国文联所属的一级学会-中国根艺美术学会。而且已在全国各地发展了四十多个根艺团体。福建、浙江、安徽、江苏等省的根雕艺术厂家不断增加,根艺生产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根艺创作水平更是达到一个新的水平。并且,它以其独具匠心、妙趣天成的艺术感染力,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 根雕艺术的地区差别可谓是由来已久。早在根艺发展的早期,各地的根艺作品就呈现出各种不同风格。这些作品风格差异主要来源于两方面因素: 根雕艺术的派别 <一>根材的不同。由于各地区自然气候的差异,使各地自然植物的品种和大小都不尽相同。这就使得各地根艺创作取材有着千差万别,使得各地根雕艺术有明显的地方特色 <二>各地根艺创作者审美情趣的不同。地区差异使得各地人们的性格有所不同。这就使得各地根艺创作者审美的观点和情趣都有所不同,这也使得各地根雕艺术有明显的地方特色。现在我国主要的根艺派别有:北京根艺、上海根艺、福建根艺、吉林根艺、浙江根艺、湖北根艺、安微根艺、云南根艺等。 根艺创作过程 根艺创作过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一>选材:根的选材主要是从根的材质和形态两方面着手。材质是指根的品种及坚硬程度,一般地说根材要选坚硬一些的,过于腐烂松软的根没有太大的创作价值。根的形态方面主要指根材要能体现出根的特色,如枯板根等;而且要选一些形态比较复杂的根材,这样才能找出更多的命题。 <二>构思:根艺创作具有一定的独特性。他的创作必须尊重根的自然形态,发掘它得自然美,尽量不要人为的破坏它的自然形态,在些基础上再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找到最能体现这件根材自然美的立意。 <三>加工:构思明确后,就可以把一些不需要的枝叉剪掉或锯掉,然后在去掉树皮,用沙纸把根材打磨光滑。注意,要把锯口打磨光滑。 <四>着色上漆:根雕作品通过着色上漆不仅有利于防腐、防尘、防虫蛀,更能强化其艺木效果。现在比较流行的上色方法有两种:<1>本色:所谓本色即指直接上蜡还其原色。这样的颜色清新淡雅,且不会遮盖根的天然纹路,淳朴自然,更显根的自然美。<2>古铜色:其色彩近于红木的颜色。这是一种仿古色,更能突出根艺古朴的特点。 根艺作品欣赏 要正确欣赏一件艺术品,欣赏者也要有一定的艺术素养,艺术感悟力,有一定的美学知识。根的妙在于似于不似之间,只有善于观察、善于发现才能从形里找到它的神韵,找出它的奇、特、怪、妙之处,只有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才能领略创作者的创作意图,甚至可以突破作者思路,找出更深刻的内涵。同时,根艺与其它类艺术相比,又有一些自己特性,其中最突出的一点是自然性。其他各类艺术大都是艺术家们主观创作而成的,而根雕艺术则是根据原材料的自然形态,因势造形,因材施艺,“七分天成,三分人工”制作而成,集中体现了他的自然美。而且由其自然性又导出了它的唯一性,大多数艺术品经过高手的仿制几乎都可以达到乱真的地步,而根艺品是大自然“鬼斧神工”力量的集中体现,是人力难以仿制的,可以说每一件根艺品在世上都是唯一的,所以它的收藏价值在此可见一斑。
4. 首届福建根雕艺术大师名单及简介
1、周榕清,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闽江学院美术学院教授、福建省漆艺大师、日本东京艺术大学客座研究员。
2、汪天亮,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理事、福建省漆艺文化研究会会长、闽江学院美术学院原院长、教授。
3、郑大木,中国木雕大师、中国根雕大师、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福建省雕刻艺术家协会副会长。
5. 福建雕刻大师名单
1.邓石如(1743—1805)安徽怀宁人。清代篆刻家、书法家,邓派篆刻创始人。
2.伊秉绶(1754-1815)字祖似,号墨卿,晚号默庵,清代书法家,福建汀州府宁化县人,故人又称“伊汀州”。
3.吴熙载(1799-1870)原名廷扬,字熙载,后以字行,改字让之,亦作攘之,号让翁、晚学居士、方竹丈人等。江苏仪征(今扬州)人。清代篆刻家、书法家。
4.何绍基(1799-1873)晚清诗人、画家、书法家。字子贞,号东洲,别号东洲居士,晚号蝯叟。湖南道州(今道县)人。
5.张裕钊(1823~1894)晚清官员、散文家、书法家,其书法独辟蹊径,融北碑南贴于一炉,创造了影响晚清书坛百年之久的“张体”,被康有为誉为“千年以来无与比”的清代书法家。
6. 福建省木雕大师名单
在单县老城区的民俗博物馆朱家门楼附近,宋云龙有了自己的雕刻艺术工作室。作为单县非遗传承人,宋云龙是为数不多的拥有个人工作室的文创青年。
宋云龙的祖父曾从事木工家具雕刻,是这一工艺的传承人。自幼耳濡目染的宋云龙,对木雕艺术的酷爱,令先辈们倍感欣慰。
从河北邢台美院毕业后,宋云龙进入福建风起云涌的木雕行业。十多年来,他潜心钻研木雕技法,艺术素养日益见长。期间,宋云龙师从浙派工艺美术大师钱继忠,遵循海派玉雕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袁耀的核心思想,秉行其道,严己修身,将传统风格和现代技艺有机结合,学业有成,载誉而归。
7. 福建省雕刻艺术大师名单
市场上比较常见的几种蜜蜡。
1、俄罗斯,产量丰富,占了全球90%的蜜蜡产量,当地的加里宁格勒州被誉为“琥珀之都”。俄罗斯的蜜蜡相对比较满实,蜡质细腻,纹理清洗,流淌纹明显,适合磨圆珠和雕刻,但是多杂裂等缺陷。
2、乌克兰:是世界上大二蜜蜡产区,乌克兰产地蜜蜡杂裂较少,质地上相对轻透些,市面上流行的鸡油黄蜜蜡基本自乌克兰。
3、丹麦:多属于海料,皮薄、通透,料子颜色偏黄,质地厚实。要说波罗的海沿岸,哪个国家的产出的蜜蜡品质最好,那必然是丹麦的蜜蜡海漂料莫属。虽然波兰也产海漂料,但论品质和大小都是无法和丹麦相比的。
丹麦海漂料的的特点是肉质较好,皮薄馅大,且颜色纯正,基本不透明,经常有玩家直接玩这种全皮原石,盘玩出来的效果非常棒!
不过在价格上,丹麦蜜蜡还是比较高的。一个是作为海漂料的产量有限,再有就是丹麦的蜜蜡出口条件苛刻,对于可玩性、成品率都较高的丹麦蜜蜡价格高也是可以理解的。
4、波兰:有世界上最古老最大的琥珀蜜蜡交易市场,但本地实际上的蜜蜡产量并不多,市场上常见的也多数为俄罗斯、乌克兰的料子。波兰多为海飘料,皮薄,杂裂少,出产的金绞蜜比较优质,价格也相对较高。
8. 福建根雕协会会长
福建福州闽侯上街。
中国有几大根雕批发市场,其中最大的就是福建的根雕批发基地,全国经销商一半以上都是从这里拿货,汇聚了全国各地的根雕木雕厂家,根雕大师,代理商,批发商。
就是福建福州闽侯上街,这里主要出产大型根雕,根雕茶几,精雕花鸟,佛像为主,还有各种进口材质的实木大板。闽侯上街主要是厂家直接批发,价格上比其他地方有优势,但厂家比较分散,新来的客人需要自己慢慢去找,不太好找到。
9. 福建根雕图片
在福建福州闽侯,有个很大的根雕基地,这边的话,基本家家都有生产根雕,形成根雕一条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