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鲜花资讯 >

兰科植物品种(兰科植物品种介绍)

更新:2022-11-28 13:27归类:鲜花资讯人气:78

1. 兰科植物品种介绍

花常美丽或有香味,一般两侧对称;花被片6,均花瓣状;外轮3枚称萼片,有中萼片与侧萼片之分;中央花瓣常变态而成唇瓣,唇瓣由于花序的下垂或花梗的扭转而经常处于下方即远轴的位置,基部常有囊或距;雄蕊与花柱(包括柱头)完全愈合而成一柱状体,称合蕊柱。

通常具1枚雄蕊,前方有1个柱头凹穴;有些种类的蕊柱基部延伸成足,侧萼片与唇瓣围绕合蕊柱足而生,形成囊状物,称萼囊;在柱头与雄蕊之间有一个舌状器官,称蕊喙,它通常是由柱头上裂片变态而来,能分泌粘液;花粉多半粘合成团块,有时一部分变成柄状物,称花粉块柄;蕊喙上的粘液常常变成固态的粘块,称粘盘,有时粘盘还有种种柄状或片状的延伸附属物,称蕊喙柄;花粉团与花粉块柄是雄蕊来源的,而粘盘与蕊喙柄则是柱头来源的,两者合生在一起叫花粉块,但花粉块也并非都由这4个部分组成,尤其是蕊喙柄,只在很进化的类群中才有。兰科植物凭借这种特殊构造的花,十分巧妙地适应于昆虫传粉。但也有一部分是自花传粉的。

2. 兰科植物简介

兰科植物最主要的形态特征在于花的特殊构造:

1.

在花的两轮花被片中内轮中央的1 片变为奇特的形状,叫唇瓣(俗称“舌”),因此花是两侧对称...

2.

由于花梗和子房的扭转或弯曲,使花的唇瓣经常处于下方的位置,成为昆虫进入花中的降落台;

3.

雌雄性器官合生成柱状体,称蕊柱,其上只有一枚雄蕊;

4.

蕊柱的正面有-—个通常凹陷的柱头;

3. 兰科植物图片及名称

兰科植物最主要的形态特征在于花的特殊构造: (1)在花的两轮花被片中内轮中央的1 片变为奇特的形状,叫唇瓣(俗称“舌”),因此花是两侧对称的;(2)由于花梗和子房的扭转或弯曲,使花的唇瓣经常处于下方的位置,成为昆虫进入花中的降落台;(3)雌雄性器官合生成柱状体,称蕊柱,其上只有一枚雄蕊;(4)蕊柱的正面有-—个通常凹陷的柱头;(5)柱头上方出现一个舌状器官,称蕊喙; (6),花粉在花药中已黏合成团块,通过其一端的柄状结构(花粉团柄)与蕊喙相连接。此种花的结构是兰花家族所特有的,在植物界中独一无二。

4. 兰科兰属植物

兰草花不是石蒜科植物。

兰草花属于植物界兰科。

兰花,属于植物界,被子植物门,单子叶植物纲,微子目,兰科,兰亚科,树兰族,兰属植物。总状花序具数花或多花,颜色有白、纯白、白绿、黄绿、淡黄、淡黄褐、黄、红、青、紫。

中国传统名花中的兰花仅指分布在中国兰属植物中的若干种地生兰,如春兰、惠兰、建兰、墨兰和寒兰等,即通常所指的“中国兰”。这一类兰花与花大色艳的热带兰花大不相同,没有醒目的艳态,没有硕大的花、叶,却具有质朴文静、淡雅高洁的气质,很符合东方人的审美标准。

5. 兰科品种名称及图片

附生植物:松萝、石斛、(生长在树干或树叶上的地衣、苔藓)

萝摩科的基本都是,有萝摩,扛柳。。。。

常见的有水龙骨科的瓦韦、石韦、水龙骨、星蕨、书带蕨等,铁角蕨科的鸟巢蕨;附生苔藓植物主要优势种类有东亚鞭苔、小叶鞭苔、齿边广萼苔、树平藓、刺果藓、青毛藓、小蔓藓、尖喙藓等;地衣类的松萝;兰科植物的蝴蝶兰、牡丹金钗兰、秘兰、金钗石斛、金石斛、虎头兰、流苏贝兰、桂叶万兰等;杜鹃花科的凹叶越橘;天南星科的仙叶滕;苦苣苔棵科的长果藤等;桑科的榕树、雀榕、白榕等。

6. 兰科植物品种介绍大全

10多种。

一,卡特兰

卡特兰也曾被称为卡特利亚兰或嘉德丽亚兰,属名Cattleya。其花大、雍容华丽,花色娇艳多变,花朵芳香馥郁,在国际上有“洋兰之王”、“兰之王后”的美称。

二,蝴蝶兰

又称蝶兰,属名Phalaenopsis,为希腊语Phalaina(蛾)与Opsis(模样)二语组合而成,因其花形似蝶,故名。

三,石斛兰

又称石斛,兰科石斛属(Dendrobium)植物的总称。它是兰科中最大的属之一。

7. 兰科植物品种介绍图片

兰花又名兰草,是兰科兰属多年宿根草本植物。

兰花是我国传统栽培观赏的花卉,被誉为“天下第一香”。庭园、厅堂、几案、书桌陈设兰花,清幽芳香,格外清雅别致。

兰科植物是植物世界中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一个大家庭,从温带、亚热带到热带雨林区域都可看到它们的踪影。

兰科植物基本上分为两类:地生兰和气生兰。全世界的兰科植物有450属17000多种,中国的兰科植物的148属1000多种,仅云南就占了100余属530种,全省遍布。

8. 兰科植物大全图文

兰科共700属20000多种,分布遍及全球,主要集中在热带地区。中国产171属约1247种。兰科植物常见地生生、附生或腐生草本,极罕为攀援藤本;地生与腐生种类常有块茎或肥厚的根状茎,附生种类常有由茎的一部分膨大而成的肉质假鳞茎。叶基生或茎生,后者通常互生或生于假鳞茎顶端或近顶端处,扁平或有时圆柱形或两侧压扁,基部具或不具关节。花葶或花序顶生或侧生;花常排列成总状花序或圆锥花序,少有为缩短的头状花序或减退为单花,两性,通常两侧对称;花被片6,2轮;

9. 兰科植物品种介绍图

兰科植物种类繁多,兰花是一个泛称,以生态习性不同,可分地生兰和附生兰,我国传统栽培的兰花属于兰属的地生兰,又称“中国兰花”,日本人称“东洋兰”,附生兰称为“西洋兰”。中国兰花主要有下列种和变种:

1.春兰(C. goeringii)又称草兰、山兰、朵朵香、一茎一花等。

假鳞茎稍呈球形,叶4~6片,簇生于假鳞茎上,狭带形,边缘细锯齿。

花莛直立,一杆一花,少数两朵,直径4~5厘米,浅黄绿色,花瓣上有紫褐色条纹或斑块,花芳香或不香,花期2~3月。

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各省,较耐寒。

按花瓣形状可分:

①梅瓣类:宋梅、西神梅、方字、逸品、天章梅、集圆梅、蔡梅素第一圆、玉梅素、绿英梅、吉字、天兴梅、翠云、贺神梅、翠文、元吉梅等。

②水仙瓣类:龙字,翠一品、春一品、蔡仙素、后集圆、宜春仙。

③荷瓣类:郑同荷、绿云、张荷素、翠盖荷、宪荷等。

花瓣和萼片,全为淡绿或黄绿色称为“素心”,花形特殊称“奇种”,花色鲜艳称“色花”,叶上产生白色、黄色条纹或斑块的称为“叶艺兰”。

春兰获奖品种有红喙剑、春奇百变。

2.线叶春兰(C. G. var serratum)春兰变种,叶特窄,产四川、云南省。

3.春剑(C. g. var longibracteatum)叶较春兰直立性强,花茎直立,高25~35厘米,有花2~5朵,有时7朵。产云南、四川。

4.蕙兰(C. faberi)又称九子兰、九节兰、夏兰、一茎九花。假鳞茎不明显,叶片5~7枚,长25~80厘米,宽0.6~1.4厘米,直立性强,基部对褶,横切面呈“V”形,边缘有较粗锯齿,花茎直立,高30~80厘米,有花6~12朵,花浅黄绿色,上有紫红色斑点,芳香,花期3~5月,较耐寒,分布在秦岭以南,南岭北及西南各地。常见品种有极品、庆华梅、解佩梅、上海梅、端梅、江南新极品、程梅、荷顶、大一品、荡字、和字、大绿荷、温州素,大陈字、华字、仙绿、培仙和迭翠等。

5.春送(C. f. var szechuanicum)蕙兰的变种,叶8~13枚,丛生,近2列,薄革质,弯曲下垂,有整齐细锯齿,花茎稍弯曲,高30~50厘米,有花5~9朵,芳香,花期3~4月。分布在四川、云南、贵州等省。

6.墨兰(C. sinense)又称报岁兰、拜岁兰、丰岁兰。

假鳞茎椭圆形,生有叶4~5片,叶剑形,长60~80厘米,宽2.7~4.2厘米,深绿色有光,花茎粗壮,直立,高出叶面,野生状态高达80~100厘米,有花7~18朵,花色较深,黄褐色至紫褐色,花期1~3月,少数秋季开花。

墨兰在日本、我国台湾省发展甚盛。

以观花为主的品种有富贵名兰、玉桃、大屯麒麟、国香牡丹、吉福龙梅、奇花绿云、桃姬、十八娇等。

以赏叶为主的叶艺兰有达摩、闪电、爱国、端玉等。

7.建兰(C. ensifolium)又称雄兰、骏河兰、四季兰、秋蕙、秋红、剑叶兰。

假鳞茎椭圆形,较小,生有2~6枚叶,叶长30~50厘米,宽1.2~1.7厘米,叶光滑有光。花茎直立,高25~35厘米,有花5~9朵,浅黄绿色,有紫红色斑点,直径4~6厘米,芳香,花期7~10月。常见品种有四季兰、银边兰、永安兰。名贵品种为素心类,例如金丝马尾、金边仁化白、大凤尾素、小凤尾素、大荷花素、上杭素、十八学士、龙岩素、软叶仁化白、十三太保、鱼鱿大贡、铁骨素、厦门素和尤溪素等。8.寒兰(C. kanran)叶3~7枚丛生于较小的假鳞茎上,叶特直立,叶尖有细锯齿,长35~100厘米,宽1~1.7厘米,略有光。花茎直立,细而坚挺,花8~12朵,花黄绿色有紫斑点,萼片、花瓣窄而长,花茎细,花期11至翌年2月。寒兰按花色分绿、紫、红、白、桃红、黄和群色7类。日本的品种有银铃、山姥、紫泰山、宫云城锦、佐夜姬、白凤、鸣皋、桃源、桃司冠、黎明、群鹏及雨情等。此外,还有套叶兰、多花兰、台兰、邱蕙兰(新种)及莲瓣兰。

10. 兰科植物有哪些品种

春兰、蕙兰、建兰、寒兰、墨兰、莲瓣兰、豆瓣兰、大花蕙兰、蝴蝶兰、卡特兰、兜兰、文心兰、万代兰、石斛兰、独蒜兰等,非兰科植物有白玉兰、紫玉兰、葱兰、韭兰、吊兰、小苍兰、球兰、紫罗兰、蟹爪兰、君子兰、虎尾兰等。

11. 兰科的常见植物

树兰共分为三类,大业树兰,鹅蛋树兰,野生树兰。

鹅蛋树兰,俗称大头树兰,是兰科围柱兰属植物,原产墨西哥到委内瑞拉、哥伦比亚等,生长海拔在0-900米范围。花多热闹,香气浓郁,花期比较长;花香色浓叶态美,假球茎肥圆光亮,是很受大家喜爱的品种。

上一篇:荷花种植新品种(荷花种植新品种图片) 下一篇:玫瑰所有品种(玫瑰所有品种花语)

游客 回复需填写必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