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涌金莲花价格(地涌金莲原产地)
1. 地涌金莲原产地
没有。植株丛生,具水平向根状茎。假茎矮小,高不及60厘米,基径约15厘米,基部有宿存的叶鞘。叶片长椭圆形,长达0.5米,宽约20厘米,先端锐尖,基部近圆形,两侧对称,有白粉。
花序直立,直接生于假茎上,密集如球穗状,长20-25厘米,苞片干膜质,黄色或淡黄色,有花2列,每列4-5花;合生花被片卵状长圆形,先端具5 (3+2) 齿裂,离生花被片先端微凹,凹陷处具短尖头。
浆果三棱状卵形,长约3厘米,直径约2.5厘米,外面密被硬毛,果内具多数种子;种子大,扁球形,宽6-7毫米,黑褐色或褐色,光滑,腹面有大而白色的种脐。
2. 地涌金莲花图片产地
纳福金莲有香味。
纳福金莲别称千瓣金莲、地金莲、地母金莲、地涌莲等。地涌金莲的花期很长,养护得当至少都能开小半年。有些植株比较强壮的地涌金莲,甚至能开7~8个月。地涌金莲除了花期比较长以外,香味也比较好闻,清香中带着一点香甜,萦绕在空气当中。
3. 地涌金莲百度百科
南方温暖地区常露地栽培,春秋季分株栽植后需注意浇水,保持土壤湿润;旱季要适当浇水,雨季需及时排水。 早春和秋末在植株周围开沟施腐熟有机肥,并在假茎基部培以肥土,旺盛生长期适量追肥,可促进生长开花。花后地上部假茎逐渐枯死,应及时将其砍掉,以利翌年再发;寒冷地区宜在温室内栽培,越冬温度应不低于1℃。 花可入药,有收敛止血的作用。治白带、红崩及大肠下血。茎汁用于解酒及草乌中毒。
4. 地涌金莲原产地哪里
中国南方常用地下栽培方法,春秋分株,栽植后必需即时浇水。秋末和初春在植株的周围开一条沟施以腐熟有机肥,并在假茎根基部培以肥土,促进生长开花。
干旱时要适当浇水,雨季时需即时排水。开花之后地上的部分假茎会逐渐枯死,要将它们砍掉,隔年才可以再发新芽。
露地栽培宜在春季,地植宜选择庭院角隅或天井窗前一角的避风高燥处,忌植于低洼或雨后积水的地方。春季要保证充足的水分供给,雨后要及时排水。秋末和早春需施以腐熟有机肥,并在假茎基部培以肥土,以促进生长开花。花后假茎枯死,应及时将其砍掉。
在华南地区冬季应用稻草或塑料薄膜包裹茎干,以防霜冻。
5. 地涌金莲又叫什么名字
地涌金莲需要砍叶
地涌金莲开完花之后需要及时修剪茎叶,开败了的花朵要及时剪除干净,对于一些枯萎了的叶片也需要修剪干净,修剪的时候需要使用消过毒的锋利剪刀,修剪完成之后在切口处抹上多菌灵,然后放在通风环境中养护。
地涌金莲是中国特有的花卉,是佛教“五树六花”之一,地涌金莲花开十分壮观,适合窗前、墙隅或盆栽观赏。
6. 地涌金莲的原产地
地涌金莲种植方法如下:
1、繁殖。以分株繁殖为主,于早春或秋季,把根部分蘖长成的小株带上匍匐茎,从母株上切下另行种植,也可播种繁殖。
2、田间管理。南方温暖地区常露地栽培,春秋季分株栽植后需注意浇水,保持土壤湿润;旱季要适当浇水,雨季需及时排水。早春和秋末在植株周围开沟施腐熟有机肥,并在假茎基部培以肥土,旺盛生长期适量追肥,可促进生长开花。花后地上部假茎逐渐枯死,应及时将其砍掉,以利翌年再发;寒冷地区宜在温室内栽培,越冬温度应不低于1℃。
3、病虫防治。北方室内栽培,如通风不畅,易遭介壳虫危害,可用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
7. 地涌金莲 品种
春秋分株,栽植后必需即时浇水。秋末和初春在植株的周围开一条沟施以腐熟有机肥,并在假茎根基部培以肥土,促进生长开花。干旱时要适当浇水,雨季时需即时排水。开花之后地上的部分假茎会逐渐枯死,要将它们砍掉,隔年才可以再发新芽。
露地栽培宜在春季,地植宜选择庭院角隅或天井窗前一角的避风高燥处,忌植于低洼或雨后积水的地方。春季要保证充足的水分供给,雨后要及时排水。秋末和早春需施以腐熟有机肥,并在假茎基部培以肥土,以促进生长开花。花后假茎枯死,应及时将其砍掉。在华南地区冬季应用稻草或塑料薄膜包裹茎干,以防霜冻。待春天拆去包装物,修剪枯枝烂叶,施入肥料即可。
8. 地涌金莲价格表
小苗生长快
地涌金莲最适合在春、秋两季进行分株,一般选在天气晴朗的日子进行。因为地涌金莲本身就爱爆小崽,将植株根部滋生出的分蘖苗连根挖起,将小苗一个个拆开,分别栽种到花盆中,栽后浇透水放阴凉通风处缓盆。
9. 地涌金莲的价格
地涌金莲是没有果实的,地涌金莲是一种观叶植物。
地涌金莲,喜光植物喜光照充足,喜温暖,在0℃以下低温,地上部分会受冻。喜肥沃、疏松土壤。易移栽。多生于山间坡地或栽于庭园内;海拔1500-2500米。
地涌金莲,原产中国云南省,四川省也有分布,系中国特产花卉。地涌金莲在西双版纳栽培得尤其多,北方地区只宜盆栽。
10. 地涌金莲哪里有
地涌金莲夏季不能移栽
地涌金莲最适合在春、秋两季进行分株,一般选在天气晴朗的日子进行。因为地涌金莲本身就爱爆小崽,所以我们可于适合的时间,将植株根部滋生出的分蘖苗连根挖起。将小苗一个个拆开,分别栽种到花盆中,栽后浇透水放阴凉通风处缓盆。如果在分株时,小苗的根系有伤口,需要将植株伤口晾干后再潮土上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