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蚕树图片(桑蚕树图片大全)
1. 桑蚕树图片大全
没有蚕树,喂养蚕的树是桑树。桑树的叶子是桑蚕唯一的食物。蚕与桑树是动物和食物唯一具有一对一关系的一对。
桑是桑科桑属落叶乔木或灌木,高可达15米。树体富含乳浆,树皮黄褐色。叶卵形至广卵形,叶端尖,叶基圆形或浅心脏形,边缘有粗锯齿,有时有不规则的分裂。叶面无毛,有光泽,叶背脉上有疏毛。雌雄异株,5月开花,葇荑花序。果熟期6-7月,聚花果卵圆形或圆柱形,黑紫色或白色。喜光,幼时稍耐阴。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耐干旱,耐水湿能力强。
2. 桑叶蚕图片
如果环境不够舒适,它就会无精打采,病恹恹的,慢慢就会软软的死去。桑叶的采用是很有讲究的。桑叶最好要新鲜刚采摘回来的。 并且桑叶都是需要打农药,过了一定的时间农药才能被蚕实用。 如果是雨季里的桑叶需要一张一张擦拭干净,才能给蚕食用。
3. 桑蚕树图片大全欣赏
桑蚕属寡食性昆虫,除喜食桑叶外,也能吃柘叶、榆叶、鸦葱、桑叶、蒲公英和莴苣叶等。
菜场有的只有蒲公英、莴苣。
但桑叶是蚕最适合的天然食料。
桑蚕吃莴苣:
蒲公英:
莴苣:
叶用莴苣(生菜)
桑蚕吃桑叶,柞蚕吃柞叶,蓖麻蚕吃蓖麻叶。当没有合适的叶子吃时,它们也吃些别的叶子,比如桑蚕可以喂茶叶、榆树叶。
附:桑叶,是桑科植物桑的干燥叶,是蚕的日常食物,又名家桑、荆桑、桑椹树、黄桑叶等,我国南北各地广泛种植桑树,桑叶产量丰富。蚕的主要食物。
4. 桑蚕树图片大全大图
可以的。
喂蚕的树叶有桑叶、柘叶、楮叶、榆叶、无花果叶等。
1、桑叶,中药名,是桑科植物桑的干燥叶,是蚕的主要食物,又名家桑、荆桑、桑椹树、黄桑叶等,我国各地广泛种植桑树,桑叶产量较高。
蚕的主要食物,它的叶片是宽卵形,叶片基部心脏形,顶端微尖,边缘有锯齿,叶脉密生白柔毛。老叶较厚暗绿色。嫩叶较薄,黄绿色。质脆易,握之扎手。气淡,味微苦涩。
2、柘叶是长在柘树上的。柘叶可以养幼蚕,四川农村均以嫩叶养幼蚕,据说,老蚕食用柘树老叶,吐丝光泽不美观。
3、楮叶又名构叶、谷树叶,为落叶乔木桑科植物构树的叶。含有黄酮甙、酚类、有机酸、鞣质等化学成份。
4、榆叶,中药名。为榆科植物榆树的叶。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华东、中南、西南及西藏等地,长江以南多系栽培。
5、无花果叶,中药名。为桑科榕属植物无花果的叶。植物无花果,我国各地均有栽培。
5. 桑蚕图片大全 图片
主料 3种,蚕肉500g ,小白菜200g ,尖椒50克
辅料 5种,盐一茶勺, 鸡精半茶勺 ,蒜末少许, 食用油两汤勺 ,味素半茶勺
烹饪步骤
步骤1
蚕肉清理干净备用。
步骤2
小白菜和尖椒洗干净沥水。
步骤3
将蚕肉剁碎。
步骤4
尖椒和小白菜剁碎。
步骤5
锅中放油先炒蚕肉,加盐,再放小白菜和尖椒一起翻炒。
步骤6
翻炒至蚕肉微黄放鸡精和十三香调味。步骤7
出锅前洒上蒜末和味素即可
6. 桑蚕树叶的图片
蚕没有血,只白色的液体。
7. 桑蚕树图片大全高清
桑叶;是桑科植物桑的干燥叶,是蚕的主要食物,又名家桑、荆桑、桑椹树、黄桑叶等,我国各地广泛种植桑树,桑叶产量较高。
黄荆叶;为马鞭草科植物黄荆的叶。生于山坡、路旁或灌丛中。灰黑色或绿褐色,背面色较暗淡,被短毛;为掌状复叶,小叶5枚,间或3枚,长卵圆形至披针形,先端长尖,基部楔形;叶柄方形被毛。
8. 桑树上的蚕图片
答:这是蚕宝宝天生的外观。蚕是一种软体动物,可作茧作为制作丝绸的原料。蚕破茧以后,转化成飞蛾,在布料或纸张上产卵,经人工孵化成蚕宝宝。主要食物是桑树叶子。蚕宝宝出生后就可放在大型的器械里喂养,几个月后开始作茧,也可以直接吐丝制成丝帛。
9. 野蚕桑树图片
不能。桑树是很好的一种树,用处很多,果实可以食用,桑叶可以喂蚕,桑树皮和根还是中药材,可以说全身都是宝了。桑葚的叶子指的就是桑叶,当然可以喂蚕。桑叶是蚕的饲料。蚕属于变态类的昆虫,以蚕叶为食料的吐丝结茧的经济昆虫之一。
蚕宝宝是以桑叶为生的,不断吃桑叶后身体慢慢变为白色,一段时间后开始蜕皮休眠。在生长发育阶段要蜕皮四次,再吃桑叶,开始吐丝结茧,发挥它的作用,价值。
10. 养蚕的桑树图片
桑椹白果病是菌核病的俗称,是桑果主要病害,发病严重时,可造成桑果颗粒无收。病原物为核盘菌,菌核病的初侵染源主要是混有菌核的土壤、染病残枝落叶和堆肥。在温、湿度适宜条件下,菌核萌发长出子囊盘,子囊盘散发出子囊孢子,随气流传播,侵染雌花、青果及早生桑的新梢和嫩芽。孢子侵入雌花,产生大量菌丝,果肉肿胀,呈乳白色,捻破后可闻到腐烂臭气。
1.发病因素
(1)品种差异 三倍体大10极易感染菌核病,一旦感病,较难控制。台湾选育的46C019品种,抗病性较强;从72C002品种中选育的“苏椹72号”,抗菌核病;养蚕用桑品种中,育2号、育151、农桑8号等早生桑品种,除桑花、青果受害外,新梢、枝条等在一定条件下也常受到危害。
(2)栽植密度 目前栽植较多的大10品种,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栽均在500株以上,且多以低干树形养成,行距过小,株间荫蔽,通气透光性差,湿度大,极利病害发生。
(3)土壤耕耘 通常果桑栽植前几年,不发病或很少发病,但若发病后不注意防治,造成土壤中有效菌核数量增多,发病就更加严重。土壤中菌核的存活率和存活数量因耕作次数增加而锐减。
(4)施肥水平 在果桑结果期,特别是台湾超高产果桑品种,需要大量的肥水供应。若前期不施肥或少施肥,则会导致桑树营养不足,抗病性降低。若偏施氮肥,土壤磷、钾含量过低,就容易发病。
(5)气候与环境 一般认为桑树开花期间才感染本病,实际上整个结果期均可感染,以开花前后感染最多,青果期较少,成熟桑椹无感病症状。果桑46C019品种一年中具有多次结果能力,夏、秋季结出的桑椹在大田环境下,没有白果病的发生。近几年,农户家前房后零星栽植的乔木桑,以及养蚕用桑园结的桑椹均发病,尤以桑园内发病较重。凡地势低洼,间作豆类或杂草丛生的田块发病更重;地势高,无间作,杂草少的田块以及春早年份发病较轻。
2.防治技术
(1)¨选用抗病品种 作鲜食用,可少量栽植大10品种。作加工果汁类使用,可选择抗病性较强的 46C019品种和抗性品种苏椹72号。注意46C019品种不能与大10品种混栽。 (2)选择适宜地点建园 建立专业加工用桑果园,要选择排灌方便,土壤肥沃,地势较高,易机械耕作的地块建园,要求园地周围方圆10公里范围内不能栽植结桑椹的乔木桑和养蚕用桑树。 (3)合理密植,科学施肥 大10品种亩栽300株以下为宜,养成中干树型;46C019品种亩栽111株,行距3米,株距2米,养成中等灌木型;苏椹72号品种亩栽300株,行距3米,株距0.74米,养成2.5米高、多个主干树型,有利通风透光和机械耕作。施肥原则:采果结束后重施有机肥,以腐熟的鸡粪、豆饼最优;入冬后至发芽前,以专用复合肥为主,以每株0.5千克尿素为标准,适量增加氮肥。 (4)耕作 在桑果园建立早期,除油菜、豆类外,可少量间作一些低干作物,但后期不可间作任何作物。采果结束后,结合施肥,对土壤进行机械或人工深翻,在冬季或春季施肥时再深翻一次,不留死角。早期发现白果病,采用摘除方法有一定效果。病果多时,不如采用深翻来得彻底,特别是春季深翻很重要,可破坏表层菌核子囊盘,防止孢子飞散,起到无菌防病作用。 (5)药剂防治 在果桑开花前后和青果期,用 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800~1 2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粉剂1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对果桑枝、干、叶、果和地表全面喷洒预防,每隔6天一次,共喷2~3次;有病时,每4天一次,直至少量桑果由青变红时停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