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元的鹅耳枥盆景图片(鹅耳枥盆景吧)
1. 鹅耳枥盆景吧
适宜北方栽培的盆景植物主要有紫薇、赤楠、罗汉松、中华文木、石榴、桂花、榔榆、金弹子、金玉满堂等。
榆树:在全国各地极为普遍,都很熟悉。北方虽不生长常用的榔榆品种,但各地土生土长的品种均可用于盆景制作,效果不错。如嫌叶片过大,摘除头茬树叶,随之而生的自然变小。
黄荆:生长范围也很普遍,多丛生于向阳山坡,夏季开淡紫色小花,掌状叶有特殊气味。经长年樵伐腐朽会形成奇形怪状的根干板块,是枯峰式盆景的良材,栽培容易。
黄栌:即在北京香山观红叶的那种灌木,北方山野高处多有生长,耐寒耐旱不耐水渍,缺点是叶片较大。
白桦:北国常见落叶乔木,树姿秀美,常为文艺作品所描绘,日本、韩国已用于盆景制作。
鹅耳枥:与白桦同科,落叶灌木,叶卵形,北京率先应用于盆景制作。分布广,性强健,易栽培。
五角枫:是我国枫树中最耐寒的品种,叶五裂,结籽元宝形,故也叫元宝枫。
2. 鹅耳枥园林用途
普陀山风景名胜区作为佛教胜地,最盛时有82座寺庵,128处茅篷,僧尼达4000余人。其中普济、法雨、慧济三大寺规模宏大,建筑考究,是中国清初寺庙建筑群的典型。普济禅寺始建于宋,为山中供奉观音的主刹,建筑总面积约11000多平方米。
普陀山风景名胜区奇岩怪石很多。著名的有磐陀石、二龟听法石、海天佛国石等二十余处。在山海相接之处有许多石洞胜景,最著名的是潮音洞和梵音洞。岛的四周有许多沙滩,但主要的是百步沙和千步沙。千步沙是一个弧形沙滩,长约3里,沙细坡缓,沙面宽坦柔软,是一个优良的海水浴场。夏天去游览,可带上游泳衣在这里畅游。
普济禅寺
普济禅寺又称前寺,始建于宋元丰年间,是普陀山风景名胜区第一大寺,也是中国重点寺院,历代全山方丈均住锡于此。寺院规模宏大,有“五步一楼,十步一阁”之称,全寺殿堂六进,自南向北贯串在一条中轴线上。其中大圆通殿是普济寺主殿,殿中供奉高8.8米的毗卢观音为菩萨正身法像,两边端坐观音“三十二应身”,以示观音大士感应世间万物众生。
普济禅寺
法雨禅寺
法雨禅寺始建于明,依山凭险,层层叠建,周围古木参天,极为幽静。法雨寺又称后寺,初名海潮庵,清康熙三十八年赐天华法雨匾额,遂称法雨禅寺。建筑布局依山取势,分群递升,宏大高远,气象超凡。其中九龙殿最为辉煌,该佛殿是从南京明故宫整体搬迁而来的,为中国寺院建筑规格最高的一座佛殿。殿内有普陀山风景名胜区三宝之一的九龙藻井,精工巧作,栩栩如生,艺术价值极高,为国家级文物。
法雨禅寺
慧济禅寺
慧济禅寺位于普陀山风景名胜区最高处佛顶山上,又称佛顶山寺。全寺布局为其它禅林所少见,天王殿后,大雄宝殿、大悲殿、藏经楼、玉皇殿、方丈室等均在一条平行线上,颇具浙东园林建筑风格。与普陀山风景名胜区其他寺院不同,慧济寺主殿为大雄宝殿,供奉释迦牟尼佛像,右侧大悲殿供奉的唐代观音像,为普陀山风景名胜区最古老佛像艺术。慧济寺主殿屋顶用天蓝、淡绿、鹅黄、紫红等色琉璃瓦盖成,阳光下映出万道彩虹,形成“佛光普照”的绚丽景象。
慧济禅寺
紫竹禅林
竹林庵位于百步沙南、潮音洞西上,正对波光潋滟的莲花洋,与洛迦山隔海相望。寺院背山面海,古朴典雅,其庵额“补袒紫竹林”字为中国近代著名思想家康有为亲笔所题。紫竹林庵大殿主供汉白玉紫竹观音像,应化各异形象,启得种种善根。紫竹林庵前方是一片广阔的岬谷,海天一色,是揽胜朝拜者必到之处。
南海观音大佛
南海观音露天铜像位于普陀山风景名胜区之东南的龙湾岗巅。菩萨脸如满月,眉目清秀,左手托法轮,右手结无畏印,显现大慈大悲相,光耀天日,壮丽无比。像高33米,重70余吨,乃当今观音铜像之最,也是海天佛国的象征。佛像基层是面积1000多平方的功德厅,上层供奉500尊形态各异的观音铜像,下层大厅饰有观音灵异故事的大型黄杨木雕和以普陀山风景名胜区景色为题材的彩玉浮雕,精美绝仑。
南海观音大佛
不肯去观音院
不肯去观音院是当年慧锷法师供奉不肯去观音的地方,是普陀山风景名胜区观音道场的发源地。现殿内供仿唐式十一面观音像,寺院西侧筑“三十三观音灵场”长廊,内塑日本33座供奉观音的寺院主尊。
悦岭庵
悦岭庵现为普陀山风景名胜区文物馆,收藏了全山各寺院珍贵文物1000余件,主要展品有明万历圣旨、清康熙、乾隆所赐紫衣袈裟、日本佛像铜屏、古印度梵文《贝叶经》、缅甸玉佛以及大量的古铜、瓷器制品、名人书画、佛像艺术造型等,是整个普陀山风景名胜区历史文化的缩影。
不肯去观音院
杨枝庵
杨枝庵始建于明万历年间,300多年来一直珍藏着普陀三宝之一的唐著名画家阎立本绘杨枝观音碑。此碑高2.3米,所刻大士立像珠冠锦袍,璎珞飘披,左手托净瓶,右手执杨枝,瑞相庄严。整体线条流畅,刻画细腻,雕刻刚柔相间,造诣深湛,为国家级文物。(阎立本为唐初著名画家,传世作品极少,至于佛像仅此一帖,可谓稀世珍宝)。
朝阳阁
朝阳阁耸立于几宝岭朝阳洞上,又称观日阁,是观赏海上日出绝佳处。每当东方破晓,云彩生辉,波光烁金,构成一幅色彩缤纷的画卷,其壮观可与泰山日出相媲美。朝阳涌日是普陀十二景之一。
多宝塔
多宝塔又名太子塔,元代建筑。塔呈方形5层,高18米,太湖美石筑成。多宝塔边角雕塑四天王立像,沿栏饰观音二十四圆通浮雕,栏下四周有龙首20只,塔上三层四面镂古佛像,整体融元代建筑风格与普陀山风景名胜区观音道场特色为一体,为国家级文物。其中宝塔闻钟为普陀十二景之一。
多宝塔
短姑圣迹
短姑圣迹古代为天然的石埠,是朝山船舶停靠的唯一码头。1983年普陀山风景名胜区修建万吨级码头后,短姑道头成为人们游览怀古的圣迹。现存道头长20米,两侧散布形态各异的岩石,镌有题刻。前方不远处濒海矗立的是高9米,宽8米,三门四柱的“海岸牌坊”。短姑圣迹也是普陀十二景之一。
洛迦山
洛迦山是普陀洛迦的一部分,地处普陀山风景名胜区东南莲花洋上,犹如一尊仰卧海上的大佛。山上嘉木成荫,庵院鳞次栉比,传说是观音大士最早修行处,古有不到洛迦山就不算朝完普陀山风景名胜区之说。洛迦灵山又为普陀十二景之一。
百步沙
百步沙也称塔前沙,一眼望去,两脉青山怀抱一湾金沙,滩平沙细,浪缓波平沙滩中间有一岬谷伸向水际,俗称狮子尾巴,将百步沙分成两片,四周礁岩千姿百态。岬谷上有巨岩濒海矗立,称师石。
千步沙
千步沙南起朝阳洞,北接法雨寺,绵亘1500米,沙质纯净细滑。每至夏秋之季,万顷波涛惊起巨澜,惊心动魄,吼声震天。至夜则是另一种奇观,海面上一排排波浪在夜幕中闪闪发光,令人眼花缭乱,人们称之为海火,信众们则叫神火。
心字石
心字石位于西天途中半道,石坡广百余平方米,上镌一大心字,字宽7米,高5米,是全山最大的摩崖石刻,其中心一点就可容七八人,整字可容百余人。心在佛教中泛指一切精神现象,今人则喜其中永结同心、心心相印涵义。
心字石
磐陀石
磐陀石由上下两石相累而成,底石隆起十余米,上石高约2.7米,宽6米,体积庞大。上石略尖,下石面广,相接处仅十余厘米,上石凌空孤峙,观之若悬,望之欲坠,被誉为天下第一石,相传是观音大士说法讲经处,而“磐陀夕照”为普陀十二景之一。
二龟听法石
二龟听法石在磐陀石西下山岩间,岩上突有巨石崛起,仿佛石龟两只,一蹲岩顶,昂首延颈,起身欲行;一在岩壁,缘崖上爬,仿佛在追赶上面的同伴,称二龟听法石,为1.5亿年前的海底花岗岩,因燕山运动而形成了今天的奇景。
二龟听法石
海天佛国石
海天佛国石位于香云路尽头处,路侧有一石大如屋,斜置若扑,上镌海天佛国大字,今已成为普陀山风景名胜区之代称。岩顶累一石,长方形,如同一面风帆,镌云扶石。崖间尚有云海、别有一天题刻,为普陀山风景名胜区摩崖石刻较为集中处。
观音跳石
观音跳又称观音眺。由西方庵沿陡峭的山径而下,只见海岸尽处斜置一岩石,上镌“观音跳”大字。岩巅有一只长42厘米、宽14厘米的天然大脚印,深陷入石。传说观音菩萨从洛迦山纵身一跃至此留下圣迹,故名。观音跳一带风光旖旎,环境清幽,到此参访,往往会产生一种隔绝尘寰、置身世外之感觉。
观音跳石
潮音古洞
潮音洞位于紫竹林景区,登洞顶观看,洞体延入海中,崖壁高50余米,宽3至5米,洞内裂石嶙峋,海潮撞击,声若惊雷,来泻飞瀑,回溅明珠,惊心动魄,相传观世音菩萨在此灵现种种宝相,与梵音洞并称两洞潮声,为普陀十二景之一。
梵音古洞
梵音洞位于普陀山风景名胜区青鼓垒尽头,高80余米,宽3至6米,深邃莫测。两崖劈裂如门,中间嵌一巨岩,海潮日夜冲击,如奔马脱缰,飞涌入洞,浪花相击,声若惊雷。从瞻圣阁望梵音洞,岩石在水气中各呈异彩,朝晖夕阴,变幻莫测。
南天门
千年古樟
千年古樟位于西天香道入口不远处,树高20米,杆围8米,冠幅1000多平方米,枝叶茂盛,浓荫蔽天,树龄逾千年,俗称千年古樟。它虽高寿,但雄姿不减,在它枝干上聚集着苔藓类、蕨类、种子植物近20科,约30余种,形成一个天然空中植物园。
南天门
南天门是普陀山风景名胜区观山海景色最佳去处之一,南天门为濒海巨岩累成,在南天门远眺,对面的朱家尖群山峥嵘突兀,仿佛卧龙伏虎,新罗礁孤悬石牛港口,如神鳌浮水。
普陀鹅耳枥
普陀鹅耳枥生长于慧济寺门外西侧,雌雄同株,树高13.5米,树龄200余年,其主干埋于地下,上分两叉呈V字形,故当地也称夫妻树。普陀鹅耳枥是中国特有的珍稀濒危树种,世界仅存普陀山风景名胜区一株,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
3. 鹅耳枥盆景精品图片
适宜北方栽培的盆景植物主要有紫薇、赤楠、罗汉松、中华文木、石榴、桂花、榔榆、金弹子、金玉满堂等。
榆树:在全国各地极为普遍,都很熟悉。北方虽不生长常用的榔榆品种,但各地土生土长的品种均可用于盆景制作,效果不错。如嫌叶片过大,摘除头茬树叶,随之而生的自然变小。
黄荆:生长范围也很普遍,多丛生于向阳山坡,夏季开淡紫色小花,掌状叶有特殊气味。经长年樵伐腐朽会形成奇形怪状的根干板块,是枯峰式盆景的良材,栽培容易。
黄栌:即在北京香山观红叶的那种灌木,北方山野高处多有生长,耐寒耐旱不耐水渍,缺点是叶片较大。
白桦:北国常见落叶乔木,树姿秀美,常为文艺作品所描绘,日本、韩国已用于盆景制作。
鹅耳枥:与白桦同科,落叶灌木,叶卵形,北京率先应用于盆景制作。分布广,性强健,易栽培。
五角枫:是我国枫树中最耐寒的品种,叶五裂,结籽元宝形,故也叫元宝枫。
4. 鹅耳枥种植方法
鹅耳枥选桩移栽修剪造型与日常维护。鹅耳枥的繁殖可用扦插、播种等方法,但苗子生长缓慢,因此多采挖老桩制作盆景,一般在秋末初冬至翌年春季萌发前移栽。
鹅耳枥也称牛荆、穗子榆,为桦木科鹅耳枥属落叶乔木,粗糙的树皮呈暗灰褐色,有浅纵裂;叶卵形、宽卵形、卵状椭圆形或卵菱形,有时卵状披针形,顶端锐尖或渐尖,基部近圆形或宽楔形,有时微心形或楔形,边缘具规则或不规则的重锯齿雄花序长3~6厘米,苞片半卵形、半长圆形、半宽卵形;坚果宽卵形,花期4~5月,果期8-9月。
5. 鹅耳枥落叶吗
鹅耳枥属 (Carpinus)是被子植物门桦木科下的一个属,该属均属落叶乔木或小乔木,少数物种为灌木植物,在第三纪的地层中,发现大量的鹅耳枥属的叶、果苞、花粉及小坚果的化石,为第三纪化石植物区系组成中的重要类群之一。该属共约40种,中国有25种15变种,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西北、西南、华东、华中及华南等省份,基本上各省份都有该属植物分布。
榔榆:落叶乔木,或冬季叶变为黄色或红色宿存至第二年新叶开放后脱落,高达25米,胸径可达1米;树冠广圆形,树干基部有时呈板状根,树皮灰色或灰褐,裂成不规则鳞状薄片剥落,露出红褐色内皮,近平滑,微凹凸不平;当年生枝密被短柔毛,深褐色;冬芽卵圆形,红褐色,无毛。
6. 鹅耳枥生长环境
答:世界上现存世上独一无二的一棵树,只有中国有一颗,至今无法繁殖!这棵树生长在普陀山船山顶,如今已成为了世界上的一个难题,这颗树世上只有一颗,在斯谢任何角落都找不到它存在的痕迹,因为这颗树的繁殖方式实在太奇特了,所以至今只有他自已孤零零的矗立在普陀山的山顶,这棵树就叫做普陀鹅耳枥,它的各字听起来非常的奇怪,但实际上它的外形也十分的奇怪。
这棵树的种子长相也非常奇特,按理说繁殖的方式都和他的授粉有关,就是雄花和雌北化同一段时期开放,但这棵树的雄花和雌花开放的花期完全不同,也就不能结出完整的果实了,也不具备繁殖的能力了。
7. 鹅耳枥价格
我们生存的地球可是有40多亿年的历史了,也发生了很多次时代的变迁,物种的更替。所以这个地球可是非常神奇和神秘的。地球上的树木的种类有很多,而下面我们说的这些树木弥足珍贵。
最昂贵的树---武夷山大红袍茶树
武夷山大红袍是全国最富盛名的茶之一,名气不亚于龙井、普洱等。而大红袍的四株始祖茶树就生长于武夷山东北部天心岩下永乐禅寺之西的九龙巢陡壁上,傍边的岩壁上至今仍保留着1927年天心寺和尚所作的“大红袍”石刻。
这四株茶树可以说是中国最昂贵的树了。人民保险公司以一亿元承保4株母树大红袍。而这四株母树所产的茶叶也是稀有而最贵,据统计,自1998年以来的历次拍卖会上,20克大红袍拍出15.68万元至20.8万元人民币不等的天价。
最高贵的树---黄山迎客松
这棵树如今已经成为安徽的标志与象征,没有之一,大家看电视安徽台的台标就是简化的迎客松形象。迎客松生长于黄山玉屏楼左侧、文殊洞,依着悬崖边夹缝求生。树龄已有800年,为黄山“四绝”之一。每年有三四百万人来看这棵树。
黄山迎客松可以说是中国最高贵的树了。在安徽,许多人家客厅或大堂挂的壁画就是它。人民大会堂上的铁画也是迎客松。除了这些“领导”待遇,它还有专门的“护卫”——也就是守松人。这些守松人每天24小时不间断地盯着迎客松,负责它的“树生安全”。除了保镖,它还有私人医生,会有专门的古树专家定期为其体检。
最珍贵的树---普陀鹅耳枥
普陀山是舟山群岛中的一个小岛,那里气候绝佳,在慧济寺西侧,有一株世界仅存的植物——普陀鹅耳枥。鹅耳枥是一种落叶乔木,是世界上特有的珍稀植物。在上个世纪30年代,我国植物学家发现这个新物种时还存有不少,但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鹅耳枥的数量就突然锐减。
1
8. 鹅耳枥是什么植物
小叶鹅耳枥(变种)是一种生物,属于植物界,本变种以叶较小,顶端渐尖。属于桦木科鹅耳枥属植物,
9. 千金榆鹅耳枥盆景
千金榆不仅耐旱也耐寒,千金榆是桦木科,鹅耳枥属乔木,高可达15米;树皮灰色;叶厚纸质,叶片卵形或矩圆状卵形,较少倒卵形,顶端渐尖,基部斜心形,边缘锯齿,叶柄无毛或疏被长柔毛。果序无毛或疏被短柔毛;果苞宽卵状矩圆形,小坚果矩圆形,无毛,具不明显的细肋
千金榆叶色翠绿,有观赏价值,可用于公园、绿地、小区绿化,适合孤植于草地、路边或三五株点缀栽培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