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杜鹃多虫吗(西洋杜鹃的虫害)
1. 西洋杜鹃的虫害
不同的盆栽作物会发生不同的害虫。如盆栽茶花主要害虫有茶黄毒蛾、茶梢蛾、茶衰蛾蚧壳虫、蚜虫等害虫;盆栽梅花主要害虫有刺蛾、卷叶蛾、黄褐天幕毛虫、蚧壳虫、蚜虫、天牛等害虫。盆栽杜鹃主要害虫主要有红蜘蛛、蚧壳虫、顶芽卷叶蛾、尺蛾等。盆栽作物发生的害虫种类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刺吸式害虫,靠吸取植物汁液为生,引起卷叶、黄花等症状。如蚜虫、红蜘蛛、蚧壳虫等;二是食叶类害虫,靠取食植物叶片为生,造成叶片残缺不全,严重可导致卷叶或将叶片吃光,仅保留叶脉。如茶黄毒蛾、茶梢蛾、茶衰蛾、刺蛾、卷叶蛾、黄褐天幕毛虫、顶芽卷叶蛾、尺蛾等食叶类害虫。三是蛀杆类害虫,主要是天牛,主要危害特点是钻蛀花木枝条、茎秆内取食危害,造成孔洞或隧道。
盆栽植物在种植过程中会发生多种虫害,在防治时一定要根据具体发生的种类,选择合适的药剂进行防治。
如针对刺吸式害虫蚜虫可以选择噻虫嗪、吡蚜酮等药剂防治;红蜘蛛可以选择阿维菌素、哒螨灵等药剂防治;蚧壳虫可以选择吡虫啉、噻虫嗪等药剂防治。
如针对食叶类害虫可以选择阿维菌素、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等药剂防治。
如针对蛀干类害虫可以采用注射器向孔洞注射敌百虫药液,最后用泥巴堵住孔洞的方式来杀灭害虫。以上虫害在防治时一定要在低龄若虫期喷药防治。
2. 西洋鹃病虫害防治
西洋鹃冬季开花施肥。 西洋杜鹃花期管理技巧: 西鹃开花时放室内通风处,可开花1月之久。西鹃于7—8月孕蕾,秋后入温室,维持20℃则可半月开花,据此可使其在元旦,春节开花。花后应摘除残花,加以修剪,妥为保养。 西洋鹃的管理主要是当心夏天,特别是高温天气,一定要放在阴凉通风处,每天浇一到二次水,保持花盆不干就行。西洋杜鹃耐寒春秋季最好养,冬天零下五六度放在室外冻不死。 西洋杜鹃的开花期养护工作的好坏,是西洋杜鹃延长花期、花色艳丽的关键。因此在开花前后要注意: ⑴开花前增施磷肥。一般在3月份开始增施含磷的肥料,每隔10天施一次,连续4次,一旦开花马上停止;花后增施含氮元素的肥料,以补充体内过分消耗的养分。 ⑵花后避免阳光直射。开花后,白天将西洋杜鹃搬入室内通风条件良好、有散射光的地方,晚上再搬到室外沐浴露水,清晨领略晨曦,低温凉爽的气温可延长西洋杜鹃的开花期。 ⑶开花期间盆土略带湿润。从西洋杜鹃露色开始,要适当多浇一点水,浇水时千万不要将水滴喷溅到花朵上和花心里。
3. 杜鹃花的虫害
杜鹃最常见的病害有褐斑病、煤污病,虫害有红蜘蛛及军配虫。①褐斑病:叶片上病斑呈红褐色、褐色,后期渐渐变为黄白色或灰白色,并有深褐色的叶缘。病斑形状常呈圆形、多角形,潮湿时表面有灰黑色霉点。防治方法:加强栽培管理,剪去病枯叶;及时喷洒70%甲基硫菌灵1000倍液,每15天一次,至8月底即可。②煤污病:叶片上有层煤灰状物,发生严重时,整株污染,枝叶枯萎,植株死亡。防治方法:要消灭传播媒介害虫蚧、蚜等,并保持通风透光;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洒,效果较好。③军配虫:每年5~7月杜鹃常有军配虫为害,气候干燥时蔓延更快。防治方法:用50%杀螟松1000倍液喷杀。
4. 杜鹃花主要病虫害
杜鹃花又叫映山红。杜鹃花花好看,很多人喜欢养护,杜鹃花的品种很多,很多生物学家经过培育杂交出来近千个品种,我国南方很适合杜鹃花的生长,北方养护需要下一些功夫,那么杜鹃花应该怎么养护呢,小花来分享一下。
花土
杜鹃花喜欢微酸性的透气的土壤,像含钙高的土壤和碱性的土壤非常不适合杜鹃花的生长。所以在北方的朋友养护就比较麻烦。所以我们在配土的时候可以用园土加上椰糠,加上腐叶土进行配比。
浇水
杜鹃花喜欢水,但是又害怕积水,积水会烂根。所以说很不好控制,平时浇水可以三到五天一次,然后就要保持空气的湿润。可以在花的周围洒水或者在杜鹃花的花盆下面加一个花盆托盘,然后在花盆托盘里加上水,这样水汽蒸发可以增加空气的湿度。
光照
杜鹃花是比较喜欢寒凉一点的气候,温度太高的话,容易黄叶干叶,所以如果是地栽杜鹃花的话,可以在散射光的地方进行栽培。盆栽的话,春天和秋天可以在光照好的地方养护,夏天要注意放在稍阴凉一点的地方,防止暴晒。
病虫害
杜鹃的病害主要有根腐病、黑斑病、缺铁黄化病等。此病在温度高、湿度大的环境下最易发生。如果发现杜鹃花患病,要及时处理病株,一般可用0.1%的高锰酸钾水溶液或2%的硫酸亚铁淋洗病株,再用清水冲洗。
杜鹃花总体来说还是比较好养活的,因为它是多年生的灌木,如果一年稳定生长的话,第二年也能长得很好,以后都不用怎么管理了。
注:本文图片全部是实拍图,请勿随意使用。
5. 西洋杜鹃的虫害防治方法
花盆中出现小飞虫有几种原因: 1)在种植花草时,泥土没有经过消毒和杀菌。一般泥土中都有虫卵,在你种植花草前应该在太阳下晒土,并且加入除虫剂。 2)土质关系,一般来说泥炭土比堆积土更容易出现虫害,这是由于堆积土属于腐熟土,出现虫害的几率低。 3)与种植的花草的种类和养护的环境有关。一般小飞虫的出现都是因为在施用动物性肥料如牛奶水、蛋壳时出现,在盆土潮湿的情况下发生。所以,平时尽量不要使用没有腐熟的肥料。 如何消灭花盆里的小飞虫: 一、用抽剩下的烟头泡水,然后用水浇花,很快就会去除小飞虫。一般而言,十颗左右烟头配置一矿泉水瓶水即可。 二、用花椒泡水浇花也可以除虫。 三、化学防治:化学药剂除了农药就是杀虫剂了。一般市场上都有销售,但同时对人也有伤害,而且虫子还可能产生抗药性,除非虫子大泛滥,否则不推荐多次使用。(化学药剂对人体有害,那么试试自己做给花除虫的药剂吧。为您推荐:自制花卉药剂防治虫害) 四、利用虫子的化学趋性,使用糖醋液诱杀。具体方法为:向一个小盆中加入糖醋液,并向其中喷一点杀虫剂,放在植物旁边。半小时作用后会发现很多小虫尸体。但此种方法不易把小飞虫“赶尽杀绝”。 五、如果上述方法都不管用了,那就把招虫子的那些植物剪枝,枝条一定要丢弃或销毁。否则几乎不可能断绝虫源。
6. 杜鹃花的病虫害有哪些及如何防治
杜鹃的病虫害防治:
1.褐斑病:病叶初现红褐色小点,扩大近圆形或多角形病斑,叶片枯黄,早落。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喷70%甲基托布津1000倍,连喷2~3次防效好。
2.叶肿病:危害嫩叶、新梢、幼芽及花,病叶初现淡绿色、凹陷、近圆形病斑。嫩芽受害变成球形瘿瘤,花被害后花瓣变厚呈肉质的瘿瘤。防治方法:发芽前喷1波美度石硫合剂、杀灭病菌。展叶后喷2%波尔多液2~3次,7~10天1次。
3.军配虫:以若虫和成虫群集叶背刺吸汁液,形成黄白色斑点,7~9月危害最重。5月第1代若虫期可50%杀螟松1000倍液防治。
4.杜鹃小叶病:是缺锌引起的,可喷0.05%硫酸锌。
7. 西洋杜鹃的虫害有哪些
西洋鹃叶子卷曲,原因大多是光照太强和浇水过多导致的,也会有一些病虫害的原因,高温叶片被晒伤或土壤积水引起的根部腐烂,都会使叶片出现打卷的情况。
这时最好把它放在有散射光照的环境中,这样可以解决光照太强的问题。
8. 西洋杜鹃叶斑病
杜鹃花叶斑病
症状 主要侵染叶片,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红褐色小斑点,逐渐扩展成为病斑或不规则的多角形病斑,黑褐色。后期,病斑中央组织变为灰白色。发病严重时,病斑相互连接,导致叶片枯黄、早落。
防治方法
1.秋季清除落叶并加以处理,生长季节及时摘除病叶。
2.栽植或盆花摆放密度要适宜,保证植株通风透光,降低叶面湿度,夏季盆花放在室外阴棚内,以减少日灼和机械损伤等造成的伤口。3.开花后立即喷洒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每10-14天喷一次,连续喷洒2-3次。
杜鹃花褐斑病
褐斑病是杜鹃花主要病害。初发时,叶片产生褐色小斑点,斑点相互融合,逐渐发展成大斑,病斑成不规则状,正面色较深,反面色较淡。后期,病斑中部变成灰褐色,病斑上产生许多黑色或灰褐色。严重时,树枝完全 裸露,植株衰弱。
防治方案 发病初期喷1:1:120波尔多液,或波美0.4度石硫合剂,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0倍液,每隔10-14天喷1次,共喷4次。
9. 西洋杜鹃病虫害
西洋鹃的修剪方法为:2~4年生植株,选用摘心促生分枝,陡长枝可多摘几次,弱枝、横生枝应剪除,保留下部外向芽的叶片;成型植株只对不整齐枝条行疏枝修剪,弱枝、病枝应随时剪除,不能作强修剪。杜鹃新芽多发生于枝先端,隔年枝发芽率极低,所以被强修剪的植株迟迟不能发芽。
10. 杜鹃花的病虫害防治
杜鹃花在夏季处于半休眠,温度高,但对肥和水的需求量不大,如果土壤中含水量大,加上高温,很容易闷根、烂根。
所以杜鹃花在夏季,土壤干透,再浇透水,避免长期湿润;同时也要避免长时间的干旱,而出现黄叶、落叶;
病害夏季,温度高,杜鹃花土壤中容易滋生细菌,所以要做到杀菌工作:盛夏之前,根部浇灌杀菌药,以后3个月根灌杀菌药一次,进行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