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鲜花资讯 >

侧柏栽培现状(侧柏栽培现状分析)

更新:2022-12-06 15:21归类:鲜花资讯人气:79

1. 侧柏栽培现状

侧柏为温带阳性树种,栽培、野生均有。喜生于湿润肥沃排水良好的钙质土壤,耐寒、耐旱、抗盐碱,在平地或悬崖峭壁上都能生长;在干燥、贫脊的山地上,生长缓慢,植株细弱。浅根性,但侧根发达,萌芽性强、耐修剪、寿命长,抗烟尘,抗二氧化硫、氯化氢等有害气体,分布广,为中国应用最普遍的观赏树木之一。

2. 侧柏栽培现状分析

使用这种产品能增产20%左右

3. 侧柏栽培现状图片

入秋后侧柏9月中旬至10月中旬播种。播种前用温水浸种12小时,置篮筐内,放背风向阳处,每天清水淘洗一次并经常翻动,当有一半裂嘴即可播种。采用条播或撒播,每亩用种量10公斤。播种后保持苗床湿润,结合灌水进行追肥。

植苗造林,采用鱼鳞坑、窄幅梯田、水平阶、水平沟等整地。春、秋、雨三季都可栽植,雨季造林较易成活。宜营造混交林,可与桤木、元宝枫、黄连木、臭椿等带状混交。也可与黄栌、紫穗槐等进行间或株间混交。

4. 侧柏的栽培技术

1、土壤:柏树是柏科侧柏属常绿乔木植物,又被成为侧柏和扁柏。柏树的适应能力很强,耐贫瘠,能够在微酸性土壤或微碱性土壤中生长。养殖柏树,可使用疏松、透气和排水性能良好的砂质壤土,营养丰富,透气性强,有利于柏树根系的生长。

2、光照:柏树喜光照,在其生长期间,可将柏树盆栽放在室外光照充足的位置养护。在光照充足的环境下,柏树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积累营养物质,有利于枝叶的生长。柏树的幼苗不耐强光,在夏季期间,需要做好遮阴工作,避免幼树被烈日灼伤。

3、水分:柏树的耐旱性较强,在生长期间,需要适量的浇水,避免水分过多,盆底积水,导致柏树的根系腐烂。空气过于干燥时,需要增加浇水量,可以适当的给植株喷水,进行降温保湿。在冬季期间,植株进行休眠状态后,需要控制浇水量。

4、肥料:柏树对肥料的要求比较高,在生长期间,一般10~15天可给植株施1次薄肥,肥料多以复合肥为主,能够促进枝叶的生长,注意不可使用生肥或是浓肥。在夜间给柏树施肥,在第二天早上适量的浇点水,可以稀释肥力,有利于根系的生长。

5、移栽:以地栽为最好,要选用瘦瘠而又通气良好的老山土,也不要埋的太深,出根处与土面平齐为宜,埋的太深会因通气不良而窒息。栽植应避开雨天,还要注意将根部填实,隔天再浇水,浇水后铲点本园土复盖根部,再砍一些带叶的树枝插在根部四周遮挡部分强光,以保脚防晒,等秋后再拆除。栽植环境最好选择午好不见太阳而又通风良好的地方。

6、栽后管理:要注意保持土壤湿润,稍偏干为好。浇足定根水后不干不要常往根部浇水,以提升土壤温度,利于生根,阳光太强时,应往树身及土壤面喷水,调节温差,利于新根和枝芽萌发,高温天气,根下湿润阴凉,易产生蚂蚁为害,浇水时可浇一二次茶枯水或放农药伏南丹消灭蚂蚁。

7、成活后:注意防止铁锈病发生,每年二月底至三月下旬在枝叶上喷洒两次“多菌灵”或“粉锈宁”等杀菌农药。用药间隔10天,也可稍加“敌杀死”或“死得净”等杀虫药,顺势杀死青壳小蜗牛,以免小嫩枝树皮受害,松柏树无其它大的病虫害,成活后易于管理,到第二年入冬后即可初步拉枝整形。切莫急着剥皮制作舍利,待枝条长到一定粗度再修剪造型。

5. 侧柏冬季移栽

柏树移植一般选择在冬季初期进行,此时树液已停止流动,利于植后恢复。

移植时断根需要根据柏树的大小而定,5年龄左右可直接断根移植,10年龄左右的,可先于春季断一半根(指根系的数量),(不是全部截断后晾在那儿),再于冬季初期移植。大树需要分为三次断根方可移植,移植时截断粗根、细根、毛根,粗根可全部去除,但毛根、细根要尽量保留,并在起树时带土球移植最好。土球的大小为树木基部直径的6-10倍为宜。

吊装时要防止树皮破损,需要采取保护措施,一般用麻袋片或其他的毛毡等隔离。

6. 侧柏种植技术

柏树由于四季常青,超长的寿命,千年不腐的舍利,极其耐旱耐涝等特性深受盆景爱好者的推崇。

但有朋友反映下山桩难成活,今将我种植的几点体会与大家分享,不足之处还请大家谅解。

一种植时间: 不要以为柏树同其他常规树一样在萌动以前采植,柏树要等到发芽以后挖掘,越晚成活率越高,早春种植的成活率低些。一般从发芽到秋后都能正常成活。

二杀虫: 第一次种植的树桩要对桩身喷一次敌敌畏或乐果以杀死寄生虫卵。

三采挖: 采挖时要尽量多带土坨以保全毛细根提高成活率。主根截面用红霉素消毒。四用土: 最好用山土。如果没有炉灰,黄沙与田土混合也行。总之要疏松透气。五浇水: 首次种植不要浇太多的水,保持湿润即可,等过些时候再浇透水。叶面可以喷水。六防治: 第一年种植的柏树不管成活与否都是天牛喜欢产卵的地方,这也是难成活的主要原因,要隔段时间向树干上喷一次药。七选桩: 要尽量选生长旺盛的树桩,因为这样的桩子毛细根丰富易成活。其实柏树的成活率很高,成活后也很好养。

7. 侧柏栽培现状及对策

跟柏树的生物习性有关系,生长慢,寿命长

柏树对环境适应能力比较强,种植成活的柏树,即使土壤比较贫瘠也能健康生长。但是如果移栽的话,反而比普通树种更难养护。先说柏树生长缓慢特性,因为移栽免不了进行大量断根,即使保留不小的土球,主根断裂,丧失大量须根情况下,营养吸收变慢,而且柏树移栽通常不会有较多的修剪,枝叶正常生长中养分需求比较多,导致营养供应不足,树体缺养分。再者柏树是一种喜湿的植物,通常在山地被阴面生长比较好,种植中水分湿度较大,才更好生长恢复。

8. 侧柏种植密度

柏树木材,它的比重相对比较大,美立方应该超过一吨

9. 侧柏生长环境

柏木喜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在年均气温13℃-19℃,年降雨量1000毫米以上,且分配比较均匀,无明显旱季的地方生长良好。对土壤适应性广,中性、微酸性及钙质上均能生长。耐干旱瘠薄,也稍耐水湿,特别是在上层浅薄的钙质紫色土和石灰土上也能正常生长。需有充分上方光照方能生长,但能耐侧方庇荫。主根浅细,侧根发达。耐寒性较强,少有冻害发生。

喜生于温暖湿润的各种土壤地带,尤以在石灰岩山地钙质土上生长良好。在四川北部沿嘉陵江流域、渠江流域及其支流两岸的山地常有生长茂盛的柏木纯林。

10. 侧柏的种植与管理

经过催芽处理的种子,一般播种后10天左右开始发芽出土,20天左右为出苗盛期,场圃发芽率可达70%—80%。为利于种子发芽出土,经常保持种子层土壤湿润,播种前一定要灌透底水。如幼苗出土前土壤不过分干燥,最好不浇蒙头水以免降低地温和造成表层土壤板结,不利于出苗。幼苗期幼苗出土后,要设专人看雀。幼苗出齐后,立即喷洒0。5%—1%波尔多液,以后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喷洒3—4次可预防立枯病发生。幼苗生长期要适当控制灌水,以促进根系生长发育。苗木速生期6月中、下旬以后恰处于雨季之前的高温干旱时期,气温高而降雨量少,要及时灌溉,适当增加灌水次数,灌溉量也逐渐增多,根据土壤墒情每10—15天灌溉一次,以一次灌透为原则,采用喷灌或侧方灌水为宜。进入雨季后减少灌溉,并应注意排水防涝,做到内水不积,外水不侵入。苗木速生期结合灌溉进行追肥,一般全年追施硫酸铵2—3次,每次亩施硫酸铵4~6千克,在苗木速生前期追第1次,间隔半个月后再追施一次。也可用腐熟的人粪尿追施。每次追肥后必须及时浇水冲洗净,以防烧伤苗木。侧柏幼苗时期能耐一定庇荫,适当密留,在苗木过密影响生长的情况下,及时间去细弱苗、病虫害苗和双株苗,一般当幼苗高3~5厘米时进行两次间苗,定苗后每平方米床面留苗150株左右,则每亩产苗量可达15万株。苗木生长期要及时除草松土,要做到“除早、除小、除了”。多采用化学药剂除草,用35%除草醚(乳油),每平方米用药2毫升,加水稀释后喷洒。第1次喷药在播种后或幼苗出土前,相隔25天后再喷洒第2次,连续2~3次,可基本消灭杂草。每亩用药量每次0.8千克。当表土板结影响幼苗生长时,要及时疏松表土,松土深度约1~2厘米,宜在降雨或浇水后进行,注意不要碰伤苗木根系。侧柏苗木越冬要进行苗木防寒。在冬季寒冷多风的地区,一般于土壤封冻前灌封冻水,然后采取埋土防寒或夹设防风障防寒,也可覆草防寒。生产实践表明,埋土防寒效果最好,既简便省工,又有利于苗木安全越冬。但应注意,埋土防寒时间不宜过早,一般在土壤封冻前的立冬前后为宜;而撤防寒土又不宜过迟,多在土壤化冻后的清明前后分两次撤除;撤土后要及时灌足返青水,以防春旱风大,引起苗梢失水枯黄。移植侧柏苗木多二年出圃,翌春移植。有时为了培育绿化大苗,尚需经过2—3次移植,培育成根系发达、生育健壮、冠形优美的大苗后再出圃栽植。根据各地经验,以早春3—4月移植成活率较高,一般可达95%以上。移植密度要根据培育年限而定。苗木移植后培育1年,株行距10厘米X20厘米;培育2年,株行距20厘米X40厘米;培育3年,株行距30厘米X40厘米;培育5年生以上的大苗,株行距为1.5米X2.0米。一般培育大苗都需要经过多次移植,这样,既有利于促进苗木根系的生长发育,培育良好的冠形和干形,又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根据苗木的大小而采取不同的移植方法,常用的有窄缝移植、开沟移植和挖坑移植等方法。移植后苗木管理,主要是及时灌水,每次灌透,待墒情适宜时及时采取中耕松土、除草、追肥等抚育措施。除根据园林绿化的要求进行整形修剪外,其他措施与一般针叶树种大苗培育基本相同。

上一篇:蔓茎怎样栽培(蔓茎怎样栽培成活率高) 下一篇:广玉兰栽培技术(广玉兰移栽)

游客 回复需填写必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