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鲜花资讯 >

梨树花后期管理技术(梨树花果管理技术)

更新:2022-12-07 06:55归类:鲜花资讯人气:99

1. 梨树花果管理技术

梨花授粉后的管理是全年管理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综合治理措施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坐果率和果品品质。此期梨树管理的要点是:

  一、授粉梨花开放一般在清早8点之后,当天开放的花就可授粉,花开1~2天授粉最好,第三天授粉坐果率就很低了。当天开放的花,花药是粉红色,第二天边沿的一些花药因破裂放粉,就变成了黑褐色,第三天所有花药几乎变成黑褐色,对这样的花,因萎蔫变色,授粉柱头就无作用了。

  1、引蜂授粉:适用于授粉树占全园20%以上配置均匀的果园,开花前引蜂,一般每10亩地一箱蜂。

  2、挂罐授粉:将授粉品种雪花梨花枝剪下,插在水瓶里,挂在主栽品种鸭梨的中上部,每树挂2~3个,花枝越多效果越好。

  二、盛花期喷硼在盛花期喷350~400倍硼砂液加赤霉素15~20ppm,可提高坐果率25%~30%,上午10点前或下午4点后效果较好。

  三、疏果落花后一周进行间果,将部分弱小果、畸形果、腋花果全部疏掉;然后按距离留果,鸭梨按20厘米左右留一果,雪梨30~35厘米留一果;最后在5月20日前完成定果,选择个大、果形端正、位置好的梨果留下,多余部分疏掉。疏果时,鸭梨幼树2/3留果,1/3留单果;外围中上部留双果,中下部留单果。雪梨全部留单果,在果量少时部分留双果。大树一般留单果,要注意按序位留果,鸭梨留1~2序位果,雪梨留第二序位果。

  四、果实套袋疏果后在4月下旬到5月上旬进行。套袋前喷布高效杀菌剂,以菊酯类杀虫剂2000倍加甲基托布津1500倍液为好,随喷药随套袋。果袋可选择50克单层蓝黑纸袋。中长期贮存可用40克蓝黑色纸袋。套果后用铁丝卡紧。套袋后要加强肥水管理。

  五、病虫防治,花后是各种病虫繁殖、活动的高峰,发生量大且集中,主要有梨黑星病、轮纹病、梨木虱、梨茎蜂等病虫害。落花1周后可用甲基托布津1000倍加桃小食心净1500倍第一次防治;两周后可用防治黑星病为主的杜邦福星8000倍或用国产烯唑醇2000倍加杀虫星2000倍液加1500~2000倍甲螨虫第二次防治。

2. 梨园花果管理主要技术措施!

栽培技术要点

   1 配置授粉树 巴梨、红茄梨等都可以作为三季梨的授粉树,与授粉树的比例为 6 ︰ 1 。

   2 整形修剪 采用主干疏层形, 定干高度80 cm 左右, 从当年抽生的分枝中选留 3 个位置合适、 方位不同、 长势均衡的枝作为三大主枝,主枝要形成卡脖效果,抑制上强。第 2 年春,根据三大主枝的强弱短截 40~60 cm , 促发分枝,每主枝培养 2~3 个侧枝,中心干依干势强弱留 70~100 cm 继续短截。

第 3 年春,在距一层主枝 1 m 处短截, 并疏除中心干上的二层分枝,重新促发二层分枝,以抑制上强。一层每个主枝留 2 个侧枝,并留 40 cm 短截。第 4 年春,甩放中心干,选留 3 个角度、方位较好的分枝做二层主枝。并对主枝进行拉枝开角,甩放所有主侧枝。第 5 年,在各主枝上培养小型结果枝组,疏除徒长枝、背上枝。 第 6 年进入盛果期,主枝自然下垂,可逐年对主、侧枝进行回缩并适当落头。

   3 土、肥、水管理 三季梨树在幼龄期生长旺盛,进入结果期后生长缓慢,*壤条件差很难实现优质、高产,并且容易导致树势早衰。 所以新栽幼树定植前要深翻、扩穴,穴底回填有机肥及农家肥等作为基肥,营造良好的定植环境。在生长季节追施速效氮肥, 促进幼树生长和分枝形成。

   结果树每年果实采收后立即施用基肥,此时树体营养进入累积期,根系吸收力较强,此时可迅速恢复叶功能,促进光合作用,增强树体的贮藏营养。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加入适量的复合肥和中微量元素肥料,实际用量根据树势、土壤肥力等灵活掌握。

   谢花后及时浇水,注意旱涝均衡稳定,这样有利于果实表皮细胞和果肉细胞匀速膨大,正常发育。这是春季补钙的关键时期,建议随水冲施多元复合肥和硝酸钙等含钙水溶肥, 减少铁头病的发生。

   4 花果管理 三季梨虽自花结实率高,但还应配置授粉树,因为自花授粉的三季梨果小,种子少,棒槌形,影响产量和外观品质。 通常梨园都配置授粉树, 但通过人工辅助授粉可显著提高单果重,减少歪果率,提高优质果率。 人工点授宜于早晨 9 时至下午 4 时进行, 此时坐果率最高。

疏花疏果方面,以疏花为主,疏果为辅。 花序分离前,疏除整个花序,疏果时要选留果形端正、果柄向下的果,疏除病虫果、畸形果和梢头果。 实际生产中要根据花量、树势、天气及授粉坐果等情况采用适宜的疏花疏果技术。

   5 病虫害防治 在冬季休眠期, 刮除腐烂病病斑,并涂抹甲硫萘乙酸。萌芽前喷 1 次 3~5 °Be的石硫合剂,谢花后主要防治蚜虫、轮纹病、腐烂病、黄粉蚜、红蜘蛛等,每隔 15 d 喷 1 次杀虫、 杀菌剂。 杀虫可选择 10% 吡虫啉 2 000 倍液、 1.8% 阿维菌素 2 000~3 000倍液、 20% 三唑锡可湿性粉剂 1 000~2 000 倍液。 杀菌可选择70% 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800~1 000 倍液、50% 多菌灵 600~800 倍液。 三季梨果实不用套袋,所以 5 月下旬重点防治食心虫,防治方法是地面用塑料薄膜封严树干周围 1.5 m , 让成虫不脱离地面。

   6 小结

   三季梨树在幼龄期生长旺盛, 一定要注意控制树势,抑制上强。 结果之后树势生长缓慢,要严格控制结果量,一旦负载量过大,会造成树势衰弱,导致腐烂病、干腐病侵染严重。 三季梨树连续结果能力强, 但连续结果多年会造成结果枝老化,在生产中要及时回缩结果枝,以保持壮枝结果。三季梨要分批次采收,先采收优质大果,延长小果的采收期,以保证收益最大化

3. 梨树果园管理技术

梨树栽培后,一般5–6年就会进入盛果期。盛果期的梨树形成大量的花芽,要维持结果枝组和结果枝的健壮,必须调节好生长和结果的关系,加强营养供应,控制花量,是盛果期梨树的重要工作。

一,盛果树结果枝组的处理

梨树的结果枝组有前期结果枝组,要重点培养,以备日后结果。中期结果枝组,过长的要适当回缩,稳定树势,合理配备结果枝组和营养枝的比例,保持恒定的结果枝量。

后期的结果枝组,由于扩展较远,分枝多,长势较弱,结果能力下降,此时必须大力回缩枝组,疏除过密枝条,选壮枝壮头带头,细致更新修剪,抹除过量花芽,使整个结果枝组处于生长与结果的平衡状态之中。一些以短果枝群结果为主的梨树品种,要少短截,多疏除,去弱留强,去远留近,去直留斜,以维持短果枝群的健壮。

二,衰老树结果枝组的处理

衰老梨树的结果枝组延长头,多因结果过量而下垂,或先端衰弱无力,这样的结果枝组要重回缩到有良好分枝处,才能起到复壮的作用。

回缩更新下垂枝和结果枝组,应由上而下,由外往里逐年回缩,不可操之过急。下垂枝的背弯处,如有萌蘖枝,可加以培养并在其前端进行回缩。在伤口部位萌发的枝,也可加以适当利用。徒长枝也可代替结果枝组,形成大,中,小枝组。

三,培养和修剪结果枝组

梨树结果枝组的培养方法,因品种和枝条类型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但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

1,先放后缩法

此法多用于中枝,少数用于长枝。具体做法是,当年生枝甩放不剪,第二年在分枝处回缩修剪,第三年结果后再回缩到下部分枝处。

此法主要适宜用于成花较早的红酥香梨和鸭梨等品种。

2,先放后截法

主要用于长势较旺的中枝。第一年甩放不剪,第二年在延长枝的基部戴帽短截,适于培养中小型结果枝组。

3,先截后缩法

根据枝条的长势和着生位置,进行不同程度的短截,待发生新枝条后,第二年去强留弱,并回缩到弱分枝处。

这种方法可用于初果期树和长势旺盛的幼树,将剪口下的背上旺枝培养为结果枝组,也用于盛果期树或长势中庸的树上,将其背上,背下和两侧的长枝,培养为中小型结果枝组。

4,先截后放法

一年生枝短截后,第二年缓放,促进形成花芽并培养为结果枝组。这种方法多用于盛果期梨树和生长势中庸的梨树,将其培养成大中型结果枝组。

5,连截法

对中长枝进行短截,待发生分枝后,在第二年进行修剪时,选择长势中庸的分枝,作为延伸枝,再进行短截,适其继续延伸,逐步培养成大型结果枝组。

6,连放法

此法适用于长势较弱,枝条长度较短的中短枝,第一年和第二年都甩放不剪,任其自然生长,促发中短枝,及早成花结果,果后培养为结果枝组。

总之,梨树结果枝组的更新,要根据梨树的不同树龄,采用多种方法,培养健壮的结果枝组取代后期枝组,以稳定梨树的结果枝量,达到稳定的产量,不可操之过急,削弱树势,造成产量的下降。

4. 梨树花后管理技术

梨树修剪方法

  要科学地进行梨树修剪,就必须掌握这几个原则。即“有形不死,无形不乱,因树修剪,随树作形”、“统筹兼顾,长远规划,均衡树势,从属分明”、“以轻为主,轻重结合,灵活掌握”、“抑强扶弱,正确促控,合理用光,枝组健壮”。要有利于健壮树势,有利于提早结果,有利于丰产稳产,有利于生产优质果品,有利于梨园长期的经济效益,并能适应当地的环境条件。在以上原则基础上,还必须依据下列因素,即做到“五个依据”才能发挥修剪的应有作用。

  (一)依据品种特性

  品种不同,生长结果习性也不尽相同,修剪方法也不同。如韩国砂梨黄金、水晶、新高、圆黄、华山、南水、鲜黄、秋黄等品种,幼树期间大多以腋花芽结果为主,修剪时要用短截的方法来促发新梢,以尽快形成较大的枝叶量,提高产量。西洋品种梨的花芽大多在顶芽上,为早期结果并尽快的形成较大的树体结构,修剪时要减少短截的数量,多留顶花芽结果。我国梨树新品种绿宝石、七月酥、玛瑙等,形成腋花芽不容易,主要以短枝结果为主,修剪时要多缓放,以尽快形成较多的花芽,结果以后要对除延长枝以外的枝及时进行回缩,以防止结果部位外移,造成内膛空虚,后期产量下降。

  (二)依据树龄和树势

  梨树幼树的修剪要轻剪长放,多行拉枝、摘心、缓放、短截等技术措施,少用疏除、回缩等。进入结果期以后要多用疏除、回缩等剪法,少用缓放、拉枝等。衰老期为了延长结果年限,要多用回缩更新的剪法,恢复树势。树势较旺的可以采用环剥、环割,并少短截多疏除;树势较弱的要多采用短截、回缩等技术手段,少用缓放、疏除等剪法。判断树势的强弱要依据一年生的生长量和健壮情况,夏梢的数量和长度,以及芽的饱满情况来进行。树势较强的树,一般芽大而饱满,颜色光亮,枝条皮层厚,色亮,皮孔大而突出,中间髓心小而充实,这种情况的就是树势健壮的表现。树势弱的表现是,枝条弱而细,芽小而秕,皮薄,抽生的新梢短,这种情况的就是树势弱的表现。

  (三)依据地力和环境条件折叠

  地力较好的地块,树势一般较旺,所以要多行缓势修剪。所谓的“缓势修剪”,就是采取减缓树体长势的剪法,即多用拉枝、缓放、疏枝、环剥、环割、目伤、摘心、绞缢等技术措施。地力较差的地块,一般树势较弱,应多采用促势修剪。所谓的“促势修剪”就是采取促进树体长势的剪法,即多用短截、回缩,少用拉枝、缓放,以及其他缓势修剪的方法。地力较好的地块一般应定干较高一点,以70~80cm为宜,主枝数应少一点,层间距适当大一点,一般在80~100cm的范围内。地力较差的地块一般应定干较低一点,以50~60cm为宜,层间距小一点,一般在50~60cm的范围内。另外还要考虑到气候、密度、砧木、病虫的防治等条件,来具体确定修剪方法。比如在山东省的胶东地区有一半的年份出现晚霜危害,幼树的修剪就必须保留背上枝,培养成小型结果枝组,即使不用来结果,也必须保留。因为据我们多年调查,一般的年份在4月下旬发生晚霜,而在叶片下的幼果一般很少发生冻害。相同条件下,修剪时保留背上枝并重截的,一般在翌年发2~3个枝条,且叶片大而厚,较好的保护了下部果实不受晚霜危害。

  (四)依据修剪反应

  修剪反应是果树修剪的重要依据,也是判断修剪是否正确的重要标准之一。修剪反应一般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是看局部反应,即某一枝条短截或回缩后,在剪口下看萌芽、抽枝、结果、花芽形成的表现,这就是局部反应。二是看整体反应,修剪后看全树总的生长量,新梢长度,枝条的成熟度、密度、花芽形成的多少、果实产量和质量,则为整体反应。依据修剪反应来明确修剪方法及技术措施、修剪的轻重程度,就可以进行正确的修剪。

  (五)依据管理水平折叠

  梨树的整形修剪必须与管理水平相结合,整形修剪的作用在管理好的梨园能得到很好的体现。不同的栽培模式需要不同的整形修剪的方法,修剪的轻重的程度也不尽相同。如密植园片则需要较小的冠径和较矮的树冠,稀植的园片则需要较大树冠和较大的冠径。总之,只要根据不同的条件来进行不同的整形修剪,就会达到较好的结果。

5. 梨树栽培管理技术

(1)及时补水保墒:10~15天检查一次水份,如水份不足,揭开半边地膜灌水保活。同时,栽后喷施1~2次的1.8%复硝酸钠或海藻素营养液,促进愈伤组织的形成和根系的生长,提高苗本成活率。

(2)定干:萌芽前根据苗木粗细在嫁接口以上25—40公分高处定杆,要求剪口下必须有3一5个饱满芽,定干后可以减少水份蒸发,促成矮处分枝,防止“抽条”。

(3)去萌芽:苗木成活发芽后,随时抹除嫁接口以下的萌芽,同时苗木上按计划保留多余的芽也应抹去,利于新梢生长和树冠扩大。

6. 梨树花果管理技术规范

首先是预防低温冻害。当梨树进入开花结果期时,很多地方还处于当地的终霜期之前,在生产上可能会因低温或霜冻对梨树造成伤害或减产,所以预防花、幼果冻害,是我们首先要做的工作

7. 梨树花果管理技术的研究摘要,关键词和引言

病虫防治

1、梨黑星病:各梨产区普遍发生,雨水较多的年份发病尤为严重。梨黑星病发生在萼片、果实、叶片、叶柄、新梢和芽鳞等部位,病变部位初生淡黄色圆形小病斑,逐渐扩大,随后上生黑霉。叶片受害多发生在叶背、延叶脉发病。果实受害多在幼果时发病,病斑随果实增大而扩大,严重时会早期落果。

梨黑星病在整个生长季节均可发生,而以4~5月份最重。病菌孢子主要靠风雨传播,最适合温度为20 OC ~23OC。

主要防治方法:花芽萌动时喷5度石硫合剂或萌芽后、花序伸出期前喷2~3度硫合剂。花谢四分之三时,喷250倍25%多菌灵,(多菌灵对梨黑星病有特效)以后在新梢生长期(5月中旬)、果实生长期(6月中旬)再喷,发病较重的果园可适当增加喷药次数。

2、梨锈病:梨锈病主要为害叶片、新梢,发生严重时也可为害幼果。叶片发病时,先在叶片表面发生橙黄色或橙红色有光泽的近圆形斑点,随病斑扩大,病部叶肉组织变厚,正面凹陷,背面隆起,并产生长约4~5毫米的毛状物,以后病斑变黑,严重时叶片枯萎脱落。幼果的感病情况与叶片相似。

梨锈病菌需要在两种寄主上完成其生活史。秋季,梨树病叶上的锈孢子经风传染给柏树枝叶上并越冬,形成冬孢子角。第二年春遇到雨水,冬孢子萌发形成大量小孢子,当气温在15OC以上时,借风雨传播到梨树上侵染为害。

主要防治方法:清除梨园周围5千米以内的柏树(主要是龙柏和会柏),3月中旬降雨前在未能清除的柏树上喷1~2度石硫合剂。谢花后期喷粉锈宁,如遇降雨必须在雨后补喷。

3、梨轮纹病:主要为害枝干和果实,尤以日本砂梨系统的品种感病严重。枝干受害时出现以皮孔为中心的圆形淡褐色病斑,中心点向外凸起,后期病斑凹陷,质地坚硬,病斑周缘与健康皮层交界处产生裂缝。病斑上有黑色小斑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果实发病多在将近成熟时,病果处生褐色近圆形斑点,以后,病斑逐渐扩大成红褐色水渍状病斑,并有明显的同心轮纹。

梨轮纹病菌在被害的枝干上越冬,翌年3月中旬开始扩展,3月至10月是病菌的活动期。因此,做好梨树休眠期的铲除工作是极为重要的,同时在生长期结合其他病害防治喷多菌灵、托布津等农药。

4、梨大食心虫:俗名吊死鬼、梨实螟。以幼虫食害梨芽和果实,常将芽蛀食一空。为害幼果时直达果心,在虫孔外附有成堆的黄褐色虫粪,幼果因此凋萎变黑。幼虫老熟化蛹之前,从果中爬出吐丝,将果柄缠在果台枝上经久不落。为害将熟的果实造成果实局部腐烂。

梨大食心虫一年发生2代,以初龄幼虫在被害芽中结茧越冬。翌年3月芽萌动时为幼虫为害盛期,花谢后转害幼果。5月下旬第一代成虫开始羽化,6月中旬盛发并开始产卵,6月中下旬幼虫孵化蛀入果内,8月至9月第二代成虫羽化产卵,幼虫孵化后就钻入芽内食害并结茧越冬。

在药剂防治上应抓住越冬幼虫出蛰活动及转害幼果这一关键时期,可用杀螟松乳剂、敌敌畏乳剂等。冬季修剪时剪除颜色变黑、干枯、带有虫孔、虫粪的芽体。

8. 梨树花果管理技术要点

果园管理和注意要点:

1.肥水管理

水肥管理对大多果树品种来说都非常重要,对于梨树来说首先要完善梨园的排灌措施,浇水一般要根据梨树的生长情况进行适当浇水。梨树生长旺期至少要喷施三次的叶面肥,目的是促进叶片的生长,提高树体的养分积累。

2.整形修剪

修剪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果园的通透性,修剪工作从梨树的幼树期就可以开始,不同的生长阶段修剪原则不同。如果我们在梨树该修剪的时候,及时进行修剪,就会导致梨树开花结果受阻,产量下降。另外果农朋友还要及时剪除那些生长过密的枝条、病弱枝条、老枝、枯枝等。

3.疏花疏果

梨树栽种过程中,大家不要为了提高产量,而随意留果,因为过多的花、果会让梨树的营养成分提供不均匀,而造成大量的果实生长畸形。所以疏花疏果是非常重要的。

4.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工作不管是种植什么都是其管理中的首要工作,病虫害的威胁非常大,一旦处理不当的话,可能会导致颗粒无收,甚至还会影响来年的生长。梨树的病虫害防治要以预防为主,注意梨树常见病虫害的发病规律,加强预防。定时观察果树生长情况,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定期对果园消毒,隔绝传播源。但要注意的是,在采收前两周的时候不可喷施农药,防止果实表面残留。

5.注意要点

梨树的生长能力是比较强的,虽然前期的生长速度比较慢。但是成熟之后每年都可结果,可连续采收几年。但是大家也要做好果园管理工作,只有做好这些基本工作,才能保证梨树健康生长,提高产量。

上一篇:野生紫荆移栽技术(紫荆花移栽) 下一篇:柠檬果树苗怎么种植技术(柠檬果树苗怎么种植技术视频)

游客 回复需填写必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