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莲生长图片(观音莲的生长过程是怎样的?)
1. 观音莲的生长过程是怎样的?
观音莲是会开花的,其花型为佛焰状,多在7~10月开放,花期在6~7个月左右,要想其开花,需使用疏松、通透、富含腐殖质的基质进行培育,4~9月生长旺盛期保持土壤一定的湿润性,花前控制浇水,气温低于15℃要搬到温暖的室内养护。
如何养护才会开花
1、合适土壤
盆栽的观音莲应该要用疏松、排水性良好的富含腐殖质的土壤,可以用腐叶土、园土和河沙等进行混合作为培育基质,这样能保证其长势。
2、水分
4~9月是植株的生长旺盛期,要想其开花,需要保持盆土一定的湿润性,给予充足的水分,花期前控制浇水,避免浇水过多造成积水,影响孕蕾。
3、温度
秋天气温低于15℃的时候,要将观音莲搬到温暖的室内养护,气温过低会使其生长停滞进入休眠,不利于其开花。
2. 观音莲的栽培
1、土壤条件
观音花在排水性好、透气性强、较为肥沃的土壤中生长的是比较好的。所以大家在配置盆土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比例,一般在盆土中加入一定比例的腐殖土、一定比例的河沙、骨粉,观音莲生长的更好。因为土壤在刚刚种植观音莲的时候是比较湿润的,所以不要再额外浇水,以免过多的水分引起积水烂根的现象,半干的状态就是对根部恢复好的条件。
2、温度条件
观音花不适合生长在光照强、太热的地方,所以最适合的生长温度一般是在二十到三十摄氏度之间。观音莲也不怎么耐寒,温度不能够低于五摄氏度。如果温度太低的情况下是会影响其生长的。当然,如果冬季你搬到室内养护的话,控制好浇水量,也是可以安全越冬的。
3、光照条件
夏季温度过高、冬季温度过低的情况下,观音莲都是在休眠的状态中,所以一定要注意光照的问题。夏季光照强、气温高,不适合放在户外暴晒,只需要放在散光的地方就会正常生长,但是长势也是比较慢的。冬季的话放在光线比较好的位置,这样才能保持不出现叶黄或者长期掉叶的现象。
4、浇水
要根据盆土的湿润度和季节来浇水。一般情况下,浇水需遵循“不干不浇,浇则浇透”的原则,一般情况下每周喷1次温水即可保持其叶色浓绿。
5、施肥
观音花除了给足底肥外,还要使用一定量的复合肥。记住,肥料不要沾染到叶片上面,施肥过后要适当的浇水冲淡土壤中的肥液。每隔20天左右施加一次即可。
观音花养殖起来简单,是很多人都喜欢的一类花草,但是它的茎和枝叶是有毒的,不过只要不误食其茎和汁液部分,在家中正常养护是没有问题的。
3. 观音莲的生长期
观音莲花期5月份,喜温湿润、半阴的生长环境,生长适温为20-30℃,越冬温度为15℃。冬季夜间温度不低于5℃,白天在15℃以上,植株能继续生长,可正常浇水,并适当施肥;
如果控制浇水,使植株休眠,也能耐0℃的低温,不耐热,5月以后植株生长逐渐停止,进入夏季休眠期,家庭可放在走廊下或阳台内侧等无直射阳光、通风良好、雨淋不到的地方养护,并控制浇水,停止施肥,以免因闷热、潮湿、土壤积水导致植株腐烂。
夏季高温时和冬季寒冷时植株都处于休眠状态,主要生长期在较为凉爽的春、秋季节,生长期要求有充足的阳光,如果光照不足会导致株形松散,不紧凑,影响其观赏,而在光照充足处生长的植株,叶片肥厚饱满,株形紧凑,叶色靓丽。
扩展资料:
盆土要求疏松肥沃,具有良好的排水透气性。可在盆土中加三分之一的腐殖土,再加三分之一的河沙或煤球渣,掺入少许骨粉。由于土壤是湿润的,新栽的植株不必浇太多的水,保持其半干状态,以利于根系的恢复;
盆土取一般泥土就可,好点是用园土加三分之一的腐殖土,再加三分之一的河沙或煤球渣,掺入少许骨粉。浇水不要太多,春秋15天左右一次,夏天四、五天一次,避开中午最热时段。尽量不让水滴沾上叶片。
多见光照,并每三、四天把盆转个方向,使莲花四面都能受到光照,会使它生长平坦,叶色翠绿诱人。但不要曝晒。
4. 观音莲在什么季节生长
没有休眠这一说适当晒太阳,观音莲喜半阴,切忌强光暴晒。在半阴环境下,叶色鲜嫩而富有光泽,叶脉清晰,叶色深绿。如光照太强,容易使叶色暗淡,甚至产生日灼,叶面粗糙,叶色灰白,叶脉模糊,叶面有时发生灼伤斑点;但光线太弱也易引起徒长,植株生长纤细而易倒伏。
在生长旺盛期可根据植株生长情况,每月施1-2次稀薄液肥,并增施磷钾肥,以利植株茎干直立,生长健壮,同时有利于地一块茎生长充实及冬季抗寒越冬。
5. 观音莲的生长特点
观音莲在我们的印象中要么是小小的单头,要么就是无数个小单头组成的大群,而不管是前者还是后者,观音莲的单头冠幅都不会很大,最多就在10厘米左右,很少有超过15厘米的时候。
单株在状态好的情况下直径最多十二三厘米,缺光徒长还能再大些
6. 观音莲的生长过程是怎样的呢
其实小观音莲的直径长到1元硬币左右大小的时候,就可以剪下来进行移栽了。
移栽后千万不能立刻浇水,因为它本身有伤,而且没有根系,这个时候浇水是非常容易腐烂的,所以最好等几天,让它度过缓苗期后,再为它浇水。
观音莲在生长过程中,难免新长出一些小观音莲,它们长大后会影响观音莲母株的生长,还会争夺母株的养分,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将它们移植出来,放在一个新的花盆中养护。
在移栽这种新发出来的观音莲时,要注意选择长的较大的,最好下面有一个主干,然后用手左右摇摆,轻轻摘下来。如果长的太紧或是主干较短,就可以利用剪刀剪开它,放在旁边晾晒一段时间。
然后准备好新盆和盆土,观音莲的生命力较强,对土壤的要求并不是很高,土壤只要透气性较好就可以了。将剪下来的观音莲放入土壤中,度过缓苗期后再为它浇水,存活率还是较高的。
7. 观音莲能长多大
直径达20厘米。
观音莲,隶属景天科,长生草属。因其形似绿色莲花的端庄造型和较易成活、繁殖的特性受到许多花卉爱好者的青睐。
株型较大且向外张开,稍扁平,通常直径5-7厘米(较小的植株直径约3厘米,老株单株直径可达20厘米)。匍匐茎短且壮,可达4厘米。幼株叶子较少。
8. 观音莲发芽
一、控制浇水
对于大多数多肉植物而言,都比较耐旱,不喜欢生长在潮湿或者长期积水的环境中,对于观音莲也是这样。
每次给植株浇水的时候,等到盆土完全干旱以后,再把水一次浇透,而且每次浇水建议大家直接浇到花盆土壤表面,不要浇到叶片上,防止叶芯积水,引起腐烂。
二、控制温度在养护观音莲的时候,要想让植株长出更多的新芽,就要注意温度,一般环境温度在20~30摄氏度之间,植株生长速度快。而到了冬季的时候,一定要保证环境温度在10摄氏度以上,白天温度在15摄氏度以上,观音莲才可以正常生长,温度太低,容易出现植株冻伤的情况。三、控制施肥,在养护多肉植物的时候,很多花友会经常给花盆里施肥,这样就会出现肥害,导致植株烂根,在养护观音莲的时候,大家要记住控制施肥。
一般每隔40天左右,可以给花盆中撒上20~30粒左右的三元缓释肥,后期浇水肥料就可以直接溶解到土中,当然大家也可以在给植株浇水的时候,每月给水中撒上10~20粒的肥料,充分溶解以后,浇到花盆中,同样可以补肥。
不给植株施肥,会出现观音莲生长缓慢,但是施肥量过大就会出现肥害,建议大家要控制好施肥量,记住薄肥勤当然,如果家里养护观音莲的时候,遇到植株烂根,大家千万不能不管不顾,而且要尽早处理,把植株从花盆中取出以后,将烂根烂叶全部修剪掉,然后给伤口处涂抹多菌灵粉末,放在通风阴凉处,晾3~5天左右,重新选择花盆和湿润的干净和土壤,把植株栽种好以后,不要浇水,放在通风阴凉处养20天左右,植株就会重新生根、长叶。
9. 观音莲多久生根
在春秋季节时,观音莲处于生长期,生长旺盛,生根快。因此扦插时间要选择在春秋季节,此时扦插成活率接近100%。
2.插穗选择
选择好长势良好,健壮且未染病虫害的侧芽,将它截短至1.3厘米左右,然后将其放在通风处,等待伤口被晾干愈合。
3.盆土选择
选择尺寸合适的花盆,要求花盆底部带有小孔。在花盆中填入土质疏松肥沃的土壤,可以使用河沙和蛭石等大颗粒的介质。直接将准备好的插穗插入介质中即可,要将盆土保持微湿状态。
4.后期养护
扦插完后将盆栽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等待其适宜环境,大约两周后就会生根,等到新根长到1厘米后,就可以将它移栽上盆了。
5.上盆养护
上盆后要先将土壤浇透水,放在半阴的地方养护,直到萌发新叶后就可以进行正常养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