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的习性(葫芦生长特点)
1. 葫芦生长特点
特点:皮色墨绿,有光泽,质地细嫩。
墨绿葫芦,因为成长前期是翠绿色,后期成熟之后就是墨绿色。墨绿葫芦的生长周期大概100天左右,株高能长到3米,葫芦的果长大概是5-8厘米。成熟之后适合在手中把玩。
墨绿葫芦去掉青皮后皮质更细腻,更干净,盘玩后更有光泽,更漂亮,因此墨绿葫芦一般都要打皮,如果不打皮,葫芦的表面就不光泽,看起来外观不是很好看。
2. 西葫芦生长特性
西葫芦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如下:
(1)温度。
西葫芦对温度适应性强,其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2~25度。种子发芽最低温度为13度,20度以下发芽率低,发芽最适温度为28~30度。
开花结果时要求温度在16度以上,高于30度或低于15度则受精不良,高于32度花器发育不正常;果实发育期最适宜温度为20~23度。
西葫芦耐低温能力强,受精果实在8~10度的夜温下,也能和16~20度夜温下受精果实同时长成大瓜。温度高于30度时易感染病毒病。
(2)光照。
西葫芦对光照要求比较严格,但其适应能力也很强,既喜光,又较耐弱光,光照充足,花芽分化充实,果实发育良好。
进入结果期后需较强光照,雌花受粉后若遇弱光,易引起化瓜。
(3)水分。
西葫芦根系发达,有较强的吸水能力和抗旱力,但其叶片大而多,蒸腾作用旺盛,耗水量大,需要适时灌溉,方能获得高产。
但水分过多又会引起地上部生理失调,特别在幼苗期水分过足会引起营养生长过盛,推迟结瓜。
开花期水分过足也会因营养生长过盛造成化瓜。
盛瓜期耗水量大,若缺水也会化瓜或形成尖嘴瓜。
(4)土壤与肥料。
西葫芦对土壤要求不太严格,但为获取高额产量仍需选择疏松透气、有机质含量高、保肥保水能力强的壤土。
西葫芦吸肥能力强,每生产1000千克果实,大约需消耗氮为3.92~5.47千克、五氧化二磷为2.13~2.22千克、氧化钾为4.09~7.29千克、氧化钙为3.2千克、氧化镁为0.6千克,除钾的需要量低于黄瓜外,需氮、磷、钙的数量均高于黄瓜。
3. 葫芦植物 特点是什么
因为还小。葫芦初为绿色,后变白色至带黄色,由于长期栽培,果形变异很大,因不同品种或变种而异,有的呈哑铃状,中间缢细,下部和上部膨大,上部大于下部,长数十厘米。种植葫芦的首要工作就是要选好种植地,种植地需要有较好的排灌性,不能选择山坡或者是坑洼等地区,种植地的前茬作物最好是小麦或者是玉米等作物最好,不能与西瓜等瓜类作物进行连坐,并且土壤中不能残留有除草剂。
4. 葫芦生长的特点
葫芦的生育周期大致可分为发芽期、幼苗期、初花期和结瓜期4个时期。
1、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生长发育特性。发芽期从种子萌动到第一片真叶出现为发芽期。在温度、水分等适宜条件下,约需5~7天。
2、子叶展开后逐渐长大并进行光合作用,为幼苗的继续生长提供养分。当幼苗出土到第一片真叶显露前,幼苗期从第一片真叶显露到4~5片真叶长出是幼苗期,大约需25天。叶片心状卵形至肾状卵形,长10—40厘米,宽与长近相等,稍有角裂或3浅裂,顶端尖锐,边缘有腺点,基部心形。从而形成徒长苗。
3、雌花芽,才能为葫芦的前期产量奠定基础。花萼长2—3厘米,落齿锥形;花冠白色,裂片广卵形或倒卵形,长3—4厘米,宽2—3厘米,边缘皱曲,顶端稍凹陷或有细尖。初花期从第一雌花出现、开放到第一条瓜根,坐瓜为初花期。从幼苗定植、缓苗到第一雌花开花坐瓜一般需20~25天。
4、茎伸长加速,叶片数和叶面积发育加快。花芽继续形成,花数不断增加。结果期从第一条瓜坐瓜到采收结束为结果期。果实光滑,初绿色,后变白色或黄色,长数十厘米,中间缢细,下部大于上部。结果期为50天左右。
属葫芦科、葫芦属植物,它是爬藤植物,一年生攀援草本,有软毛,夏秋开白色花,雌雄同株,葫芦的藤可达15米长,果子可以从10厘米至一米不等,最重的可达一千克。葫芦喜欢温暖、避风的环境,种植时需要很多地方。
5. 葫芦生长特点有哪些
7个月左右
鹤首葫芦的生长期是7个月左右。鹤首葫芦是爬藤植物,一年生攀援草本,有软毛,鹤首葫芦生长周期为7个月左右,因地域特点而有不同。在夏季开白色花,雌雄同株,鹤首葫芦的藤可达15米长。秋季9到10月份成熟可收获,鹤首葫芦果子可以从10厘米至一米不等,最重的可达一千克。可以把鹤首葫芦晒干,掏空其内,做盛放东西的物件。
6. 葫芦的生长期
葫芦种植的时间在清明前后。
播种前进行催种,在温水中浸泡24小时,捞出来,在25度温暖湿润的环境下催芽,出芽后把牙倒放培育育种。
保持土壤湿润,等苗长到十公分高的时候移栽,移栽前要先配土,施足农家肥和有机肥。
移栽的时候要搭架,之后每隔一个月施一次氮磷肥,在葫芦的生长期需要修剪,保留两个,做好掐尖儿。
7. 葫芦生长特点描写
特点是:枝蔓生长快,茎多毛,卷须分叉,有麝香气味。花大,白色,美观。叶稠密。常栽培作凉棚或供观赏。
果实嫩时可食,成熟后壳硬,可做瓶、瓢、匙羹等用具,以及鸟巢、小装饰品、灯具及乐器等。有些品种果实长逾1公尺。葫芦以种子繁殖,易栽培,但要求有较长的炎热季节果实才能成熟。
8. 葫芦生长的过程是什么样的
1、选种,选择葫芦形状好,成熟度好的葫芦选做种子。
2、 种子用多菌灵浸泡60分钟左右,用40摄氏度的温水浸泡12至24小时,浸好的种子均匀地放于纱布,一般一周左右出芽。
3、出芽后一个育苗盆里种两颗,覆土2至3厘米,长出2至3片真叶后,即可移栽到地里或花盆中种植的土预先施好底肥。
4、在葫芦长出茎蔓前准备竹竿或绳子,把葫芦爬蔓引到葫芦架上,中间适当固定,葫芦茎蔓上架后,进行第一次打顶分杈,
见花后一般在留4至5叶子掐尖。
5、人工授粉,上午9点开始授粉,用小楷的毛笔先沾上雄蕊的花粉在给雌蕊授粉,过处暑后就可停止授粉,开花后停止施肥。
6、10月份,葫芦长成近似白色,表皮毛已经没有,可采收。
9. 葫芦的生长特点及相关知识
葫芦的生育周期大致可分为发芽期、幼苗期、初花期和结瓜期4个时期。
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生长发育特性。发芽期从种子萌动到第一片真叶出现为发芽期。在温度、水分等适宜条件下,约需5~7天。
子叶展开后逐渐长大并进行光合作用,为幼苗的继续生长提供养分。当幼苗出土到第一片真叶显露前,幼苗期从第一片真叶显露到4~5片真叶长出是幼苗期,大约需25天。叶片心状卵形至肾状卵形,长10—40厘米,宽与长近相等,稍有角裂或3浅裂,顶端尖锐,边缘有腺点,基部心形。从而形成徒长苗。
雌花芽,才能为葫芦的前期产量奠定基础。花萼长2—3厘米,落齿锥形;花冠白色,裂片广卵形或倒卵形,长3—4厘米,宽2—3厘米,边缘皱曲,顶端稍凹陷或有细尖。初花期从第一雌花出现、开放到第一条瓜根,坐瓜为初花期。从幼苗定植、缓苗到第一雌花开花坐瓜一般需20~25天。
茎伸长加速,叶片数和叶面积发育加快。花芽继续形成,花数不断增加。结果期从第一条瓜坐瓜到采收结束为结果期。果实光滑,初绿色,后变白色或黄色,长数十厘米,中间缢细,下部大于上部。结果期为50天左右。
属葫芦科、葫芦属植物,它是爬藤植物,一年生攀援草本,有软毛,夏秋开白色花,雌雄同株,葫芦的藤可达15米长,果子可以从10厘米至一米不等,最重的可达一千克。葫芦喜欢温暖、避风的环境,种植时需要很多地方。
10. 葫芦生长特点是什么
葫芦的生育周期大致可分为发芽期、幼苗期、初花期和结瓜期4个时期。
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生长发育特性。发芽期从种子萌动到第一片真叶出现为发芽期。在温度、水分等适宜条件下,约需5~7天。
子叶展开后逐渐长大并进行光合作用,为幼苗的继续生长提供养分。当幼苗出土到第一片真叶显露前,幼苗期从第一片真叶显露到4~5片真叶长出是幼苗期,大约需25天。叶片心状卵形至肾状卵形,长10—40厘米,宽与长近相等,稍有角裂或3浅裂,顶端尖锐,边缘有腺点,基部心形。从而形成徒长苗。
雌花芽,才能为葫芦的前期产量奠定基础。花萼长2—3厘米,落齿锥形;花冠白色,裂片广卵形或倒卵形,长3—4厘米,宽2—3厘米,边缘皱曲,顶端稍凹陷或有细尖。初花期从第一雌花出现、开放到第一条瓜根,坐瓜为初花期。从幼苗定植、缓苗到第一雌花开花坐瓜一般需20~25天。
茎伸长加速,叶片数和叶面积发育加快。花芽继续形成,花数不断增加。结果期从第一条瓜坐瓜到采收结束为结果期。果实光滑,初绿色,后变白色或黄色,长数十厘米,中间缢细,下部大于上部。结果期为50天左右。
属葫芦科、葫芦属植物,它是爬藤植物,一年生攀援草本,有软毛,夏秋开白色花,雌雄同株,葫芦的藤可达15米长,果子可以从10厘米至一米不等,最重的可达一千克。葫芦喜欢温暖、避风的环境,种植时需要很多地方。
11. 葫芦的主要特征
过去人们经常用葫芦来做水瓢。葫芦很轻,比水的比重轻,是浮在水面上的,不会下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