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盆草特征(垂盆草是啥样的)
1. 垂盆草是啥样的
很多会垂吊下来的植物,都有人叫它吊草,不光是垂盆草。
没有图片,我不知道你的吊草是什么样子,也许是垂盆草,也许是什么牡丹吊兰或者别的吊兰。
2. 垂盆草?
可以鲜用或切段晒干生用。水煎服,可代茶饮,每天用量15—30g,鲜用可达120—150g。垂盆草味甘、淡微酸,性凉,归肝、胆、小肠经。有利湿退黄,清热解毒作用,用于治疗传染性肝炎,湿热黄疸。对于改善肝功,降低转氨酶有很好近期疗效。还可用于治疗毒蛇咬伤,疮疡肿毒。
3. 垂盆草是干什么用的
一、养殖环境
1、土壤:一般的土壤都能生长,可使用田园土、中性土等进行养护。
2、光照:垂盆草怕特别强的阳光环境,宜用散射光养护,夏季适当遮阴处理,切不可阳光有猛烈的阳光照射。
3、浇水:垂盆草不耐涝,种植时应选择地势较高的地方生长快,生长速度快,需水量比较大,应及时适量浇水,保持盆土潮湿。
4、施肥:在其生长过程中每半月施一次复合化肥或者有机肥,提供养分供给。不可施入浓肥,会造成根系烧坏。
二、繁殖方法
1、播种繁殖:直接选取健康的种子,播入土中养护即可。
2、扦插繁殖:在5月到8月份这段时间,选取大约5厘米左右的健康强健枝条,切口要平整、干净,等枝条晾干了之后再进行扦插。
三、病虫害防治
主要的常见的一些病害,如炭疽病,白粉病,主要为害垂盆草的叶和花。一旦发现,可用代森锌、百菌清等药物进行喷洒。
四、注意事项
休眠期:冬季是垂盆草的休眠季节,这个时间最好要停止施肥,浇水的话也不要过于频繁,可以用手摸摸土壤,干了就浇,不干就不浇。等到它叶片全部枯萎之后,再浇足水,进行防寒度过冬季。
4. “垂盆草”
佛甲草与垂盆草同为景天科植物,两者均为三叶轮生,十分相似。但两者在形态上仍可区别,简单鉴别方法是佛甲草叶片较狭小,垂盆草叶片较宽大。同时功用主治上也有显著区别。有趣的是它们的地方名与唇形科植物“半枝莲”(也称并头草)同名。欢迎坛中药用植物爱好者参与讨论。
根据《福建药物志》记载,两种药用植物区别如下:
【草药名】:佛甲草
【地方名】:半枝莲、仙人指甲
学名:Sedum lineare Thunb. 景天科植物。
【植物形态】多年生肉质草本。茎匍匐,上部和侧枝直立。叶轮生,少有对生,半圆柱状条形,长1-2厘米,宽约2毫米,先端渐尖,基部有短矩。聚伞花序顶生,中央1朵花有柄,周围花均无梗;花黄色;萼片、花瓣均5;雄蕊10枚;鳞片楔形至倒三角形。蓇葖果5枚,基部略合生,上部成熟时略叉开,具短芒状宿存花柱。4-5月开花。
【性味功能】甘,寒;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主治】治肝炎、胆囊炎、咽喉炎、乳腺炎、烫火伤、带状疱疹、甲沟炎、创伤出血、疔疖肿毒、毒蛇咬伤。
【草药名】:垂盆草
【地方名】半支莲(通称)、三叶佛甲草
学名:Sedum Sarmentosum Bunge 景天科植物。
【植物形态】多年生肉质草本。茎匍匐,着地生根,上部斜举。叶3枚轮生,倒披针形或长圆状匙形,长1-2厘米,宽约3-6毫米,先端急尖,基部有白色膜质短矩。聚伞花序顶生,花黄色;萼片、花瓣、雌蕊均5;雄蕊10枚;鳞片(腺体)小,楔形四方形。蓇葖果5枚,基部稍合生,上部略叉开。4-5月开花。
【性味功能】微酸,凉;清热除湿,解毒消肿。
【主治】治传染性肝炎、痢疾、肺痈、疔疖、烫伤、咽喉炎。
5. 垂盆草有几种叫法
垂盆草在四川叫狗牙瓣,黄瓜米草草等。
垂盆草是学名,因植株柔软细长,生长到一定长度后,就会自然下垂或匍匐在岩石、草丛中,故名垂盆草。垂盆草在我们这里叫野马齿苋,与马齿苋不同的是植株分枝较少,每个茎节上着生三片叶,花序着生在顶端,黄色细碎斗形花。
垂盆草是多年生肉质草本植物,喜阴湿环境,常生长在向阳的山坡杂草中、有青苔的石头缝隙中、河沟边上的沙壤土中和路边的湿润处。垂盆草是我们小时候扯得最多的猪草之一,到五、六月份的时候,山上的垂盆草长得最鲜嫩,由于是成片生长,因此,要不了多长时间便可扯满满一大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