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金沙科的习性(海金沙科特征)
1. 海金沙科特征
1、大戟
它们具有很强的耐热性和耐旱性,而且根系比较浅,可以把它们塞到岩石的缝隙中种植,变化多端的造型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
不过它们不是特别耐寒,如果冬天天气寒冷,可以考虑移植到室内。
大戟
2、景天
景天可爱的样子吸引了不少喜欢它的人,当你把它和岩石放在一起的时候,也是别有一番风味。不过一旦种下之后,不建议常移动它,容易破坏它的生长状态。
景天
3、屈曲花
春夏开花的屈曲花会在岩石上“结出”一层雪白色或浅紫色的花朵,而且浅紫色的花朵在成熟时,颜色还会慢慢褪去,变成更浅的粉色,十分有趣。它耐旱、耐寒,却不耐热,在相对适宜的温度里可以四季常绿。
屈曲花
4、海石竹
它能忍受盐雾、高温和狂风,常常能在海边的岩石峭壁上看到它的身影。这种植物会开出粉红色或白色球状花朵,挺拔有力,一整片看过去非常壮观。
海石竹
5、夏雪草
夏季里,一层“雪花”飘落在岩石上,会是怎样的场景?这种温柔而美好的场景,夏雪草可以带给你。它们不喜欢炎热和潮湿,所以要注意通风和避免积水。
夏雪草
6、野芝麻
以其多姿多彩的叶子和花朵而闻名,紫色、粉色和白色的花朵可以蔓延整个岩石表面,而银色、浅绿色带有斑纹的叶子,更是增添了眉毛。它们特别喜欢阴凉的地方,要注意遮蔽强光。
野芝麻
7、冰叶日中花
耐高温,耐旱,耐贫瘠的土壤,它们在岩石缝隙中也可以很好的生长,奇特的外观和造型,也许不是人人都会爱,但它们绝对是很独特的一景。而且这种植物还是很好的食材哦,。
冰叶日中花
8、蓝羊茅
浓密的蓝绿色的茅草,和岩石景观也是很搭,不仅可以增加趣味性,还能让整个庭院更有层次感。而且它们可以生长在干旱的环境中,打理起来也很方便。
蓝羊茅
9、肥皂草
肥皂草生长在浅岩石土壤中,粉红色的花朵非常醒目,可以为你的庭院增添一丝活泼的感觉。因为含有皂甙,在以前被用作洗涤器皿的“清洁剂”。
肥皂草
10、小蔓长春花
浅蓝色、浅紫色的花朵,带有一种忧郁的美感,它喜欢在阴凉、略潮湿的土壤中生长,是在树下、岩石、庭院围栏等地方,做衬托的选择之一,也常用作地被植物
2. 海金沙是什么样的植物
藻类植物基本是无根茎叶分化原植体植物,海金沙有不定根和根状茎说明有根茎叶的分化,应为维管植物(包括蕨类和种子植物),叶后有孢子囊则说明它是蕨类植物
3. 海金沙科属
曲轴海金沙:为蕨类植物门,海金沙科下的一种植物。植株高达7米。三回羽状;羽片长圆三角形,长16-25厘米,宽15-20厘米。广泛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省区南部。
4. 海金沙学名
峨眉耳蕨:鳞毛蕨科,多年生草本蕨类,高25-35cm。根状茎短,边同叶柄有疏生鳞征。叶三至四回羽状细裂,末回裂片狭细并仅有小脉1条。分布于云南、贵州、四川,生于海拔800-1500m处的溪边潮湿岩石或树干上。
荷叶铁线蕨:铁线蕨科,多年生草本蕨类。高5-20cm。根状茎短而直立。叶椭园肾形,宽2-6cm,上面深绿色,光滑并有1-3个同环纹,下面疏被棕色的长柔毛,叶缘具圆锯齿,长孢子叶的叶片边缘反卷成假囊群盖。孢子囊群长圆形或短线形,生于叶缘,中国特有变种。仅分布于四川万县,生于海拔约205cm处温暖、湿润和没有荫蔽的岩石表面的薄土上、石缝或草丛中。
截基盾蕨:水龙骨科,草本蕨类,高约36cm。根状茎长而横走,粗约2.5mm,稀疏淡棕色鳞片。叶片长卵状三角形,多少下延,全缘,侧脉明显,侧脉间叶肉呈美观的淡黄色绿色宽带状。分布于贵州、广西、湖南,生于阴湿处和林下。
连珠蕨:水龙骨科,多年生大型附生蕨类,常附生于大树树干上。根茎短,密被长而细的狭条状淡红棕色鳞片,鳞片边缘有纤毛。叶长50-60cm或更长,无柄,中部深羽半裂,裂片边缘全缘且增厚,顶部可育,羽片缢缩几呈小珠状。在中国仅公布于台湾。菲律宾也有分布
巢蕨;亦称鸟巢蕨、山苏花 ,其叶辐射状环生于根状短茎周围,中空如鸟巢,故名。植株高100-120厘米。叶阔披针形,革质,两面滑润,锐尖头或渐尖头,向基部渐狭而长下延,全缘。有软骨质的边,干后略反卷,叶脉两面稍隆起。 原产热带、亚热带地区,分布于中国台湾、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等地及亚洲热带其他地区。
银脉凤尾蕨,又名白羽凤尾蕨、白斑凤尾蕨。是凤尾蕨属、凤尾蕨组剑叶凤尾蕨的一个变种。
5. 海金沙科植物海金沙
海金沙的根茎细长,横走 ,黑褐色簌栗褐色,密生有节的毛。茎无限生长;叶多数生于短枝两侧,顶端有被毛绒的休眠小芽。
营养叶尖三角形,边缘有浅钝齿,孢子叶卵状三角形,羽片边缘有流苏状孢子囊穗。孢子囊梨形,环带位于小头,孢子期五到十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