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鲜花资讯 >

荷兰发展花卉(荷兰发展花卉种植业的有利自然条件)

更新:2022-10-24 04:45归类:鲜花资讯人气:92

1. 荷兰发展花卉种植业的有利自然条件

荷兰国土面积仅有约4.2万平方公里,且四分之一面积低于海平面、约一半国土面积海拔不足1米。对于这样一个水乡泽国而言,如何与自然和谐共处,确保自然资源利用和生态文明发展并行不悖,一直是不可回避的话题。

1、因地制宜,扬长避短。

前面讲过,荷兰地势低洼,土地潮湿,不适合种植粮食作物。荷兰农民就利用土地潮湿肥沃的特点发展畜牧业,并利用冲积平原沙质土地适合种植马铃薯的特点,发展薯类种植和畜牧业。从而做到了地尽其利。

2、利用有利的地理位置和在欧盟内的地位,发展农业进出口贸易。

荷兰位于欧洲的西北部,位于英、法、德等大国及比利时、瑞典、挪威丹麦等国之间。英、德等国都是发达的工业化国家,农产品大量需要进口,法国虽然是农业大国,但是荷兰农业却与其有很强的互补性。因此,荷兰为充分利用国内外市场的需求,大力发展农业。

3、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事,为农产品的运输提供便利。

荷兰内陆河流纵横,,围海大堤外是广阔无垠的北海,这为荷兰农产品的运输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17世纪时荷兰就有“海上马车夫”的美称,足见其海运发达。不仅如此,荷兰国内还修建了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便捷的铁路运输及大量的航空港,这样就可以使各种农产品特别是花卉产品及时运往世界各地,现在荷兰每天都有飞机将鲜花送往世界各地120多个国家。

4、农业生产中的高度组织化保障了农民利益,提高了生产效率。

荷兰农民在辛勤劳动的同时,也创造了一套独特的生产和流通模式。荷兰农业专家将其总结为:生产者-合作社-拍卖行-批发商-消费者。在这个过程中,合作社是一个关键环节。荷兰农业合作社创建之初是农民为保护自身利益,增强竞争实力。具体原因有四个:

一是单个农民需要采购的生产资料和提供到市场上的产品少,与专业的中间商比,缺少竞争力;

二是像牛奶、鲜花这样的农产品通常是新鲜的,不易储存,价格无法保证;

三是单个农户既无精力也无财力去研究市场,往往缺乏市场信息;

四是农产品供给远大于实际需求,从而形成了买方占主导地位的格局。

为了克服上述困难,荷兰农民选择了联合的道路。目前,荷兰农民的合作社主要有采购、信用、销售和生产资料供应合作社,每种合作社都有自己的经营范围和目标。随着合作社规模的扩大,一些农产品的市场已完全为合作社所占有,如花卉市场占有率达95%,土豆加工市场占有率达100%。在农业合作社里,农户们相互分工,各司其责,既保持了农户的独立性,又形成了集约化和规模化生产,增强了整体实力。为了解决农业一体化经营中的资金问题,发展了农民合作金融制度——农民合作银行。

农民合作银行的职能是为其社员提供信贷支持和其他金融服务,其信贷资金完全来源于所吸收的存款和经营活动,目前荷兰农民的全部信贷中,90%以上来源于农民合作银行。

5、教育-科研-推广模式是荷兰农业腾飞的翅膀。

荷兰有着相当发达的农业教育、科研和推广系统,农业教育、科研和推广被誉为荷兰农业发展和一体化经营的三个支柱。农业教育由初等、中等、高等和大学四个层次组成。除正规农业教育外,荷兰的农业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也很发达,培训系统几乎覆盖了农村的每个角落。教育使荷兰农民具有了很高的素质,能够跟上世界农业科技发展的步伐。

荷兰农业研究着重于实际应用,主要是满足生产者、贸易商与加工业的需求和愿望。应用研究由农渔部下属20多个研究所进行,其任务是解决将来有可能十分重要的实际问题,包括植物病理学、土壤科学、畜牧学、机械化、销售和加工等学科。实际研究由实验站和实验农场进行,其主要任务是解决实际问题和试验新的发展成果。农业科研和推广为农民提供了雄厚的科技支持,有效地推动了农产品科技含量的提高,科技进步对荷兰农业增长的贡献率已超过了80%。荷兰的农业推广体系由国家推广系统、农协组织及商贸系统的私有咨询服务系统组成。国家推广系统在整个农业推广体系中起主导作用,统一协调其他各方面力量。

国家农业推广服务的内容不但就农场种养结构,尤其是同生态经营有关的问题进行咨询,还推动改善农场管理经营质量,促进研究与应用信息交流,以及向农民宣传、讲解国家政策法规等。政府对农业教育和科研给予了充足的经费支持。

6、对农业进行一体化的行政管理,处处体现农民利益。

荷兰政府对农业实行一体化行政管理,作为管理农业的农业部,职能包括了“从田间到餐桌”的全过程: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营销及国际贸易,农业生产资料的供应及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农业教育、科研和推广,农业技术服务,农产品质量监督,农业政策以及对农民的财政支持等,从而形成了对农业完整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7、适度规模经营。

现今荷兰共有12万个农场,其中种植业平均每个农场50公顷,畜牧业平均每个农场40公顷,园艺业平均每个农场2公顷,所有各种农场平均规模为16公顷,合240市亩。这种较大规模并连成一片的农场适合机械化生产,现代化管理,从而为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规模效益。

8、对土地进行规划,改造和投资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建设。

为了进行土地建设和管理,荷兰专门设置了土地管理局。针对在多年集约使用后有些农地遭受过度的机械耕作和过度的施用化肥、农药而造成土壤退化或污染,以及有些农地邻近工矿或城市易受污染的情况,荷兰政府把这些地区分别划为“管理区”和“保持区”。划归为管理区的,由管理局同区内的土地所有者或使用者,在自愿原则上订立合同,按恢复和改善地力的要求,实行强化管理。因强化管理而可能带来的减收损失,国家给予适当补偿。另外,为达到适度农场规模,荷兰政府每年都要给自愿放弃农场的农户一定量资金补偿。此外,荷兰政府在水利工程建设方面也付出了大量投资。

9、加强对农产品及加工业的质量管理。

荷兰政府在提高农产品质量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制定了“农产品质量法”,要求农业生产和加工技术规范化,把质量管理工作贯彻到从生产、加工和流通的整个过程中去。严格的质量管理保障了消费者的利益,并大大加强了荷兰出口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10、发挥比较优势,发展优势产业和高附加值农业。

荷兰通过发展高附加值农业来实现农业产值的增长。荷兰的高附加值农业不仅包括花卉、肉、禽、蛋、奶,还包括专用土豆洋葱及其种子等。荷兰种土豆、种洋葱品质优良,产品附加值高,销往世界各地,在世界上占据极重要地位。除此以外,荷兰还生产大量的各类优质花卉、蔬菜种子,形成了研究开发、生产加工、咨询服务的良种培育一条龙体系。

11、保护环境,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国家通过立法、政府计划和税收等强化了对环境的保护。

除了把土地划分为农用和“非农用”外,还制订了农业生产方面的重点政策:控制农用化学品(化肥、农药)的使用,防止水体和土壤污染;加强厩肥的无害化处理,控制氨、磷的释放量;促使不宜农作的土地退耕,改作自然保护或户外娱乐活动的场所;建立由核心地区、自然开发区和生态走廊组成的国家生态网,保护野生动植物等。从而将污染降到了最大限度。

(信息来源于网络,作者不详,荣誉属于原作者)

2. 荷兰以花卉种植业发达而著称

郁金香是荷兰的国花,它是欧洲种植最广泛的花卉,是美好、庄严、华贵和成功的象征。郁金香进入荷兰已有400年的历史,不仅深得荷兰人喜爱,而且也使许多荷兰人致富,荷兰也因此成为“郁金香王国”。

3. 荷兰种植业发展的不利条件

荷兰鲜花全世界飘香,从地理的角度分析,有以下区位优势:

①气候温和湿润;

②地形平坦;

③潮湿的沙质土壤,最适合地下茎类鲜花的生长;

④鲜花生产历史悠久,种植经验丰富;

⑤以展玻璃温室,改造了不利的自然条件;

⑥鲜花的质量好,品种多;

⑦先进科学的管理;

⑧科技含量高,规模化,专业化种植⑨保鲜和冷藏技术的发展;⑩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另外,市场广阔,全球都有荷兰的鲜花销售。

4. 荷兰种植花卉的自然优势

郁金香是荷兰种植最广泛的花卉,也是荷兰的国花。它象征着美好、庄严、华贵和成功。富有很高观赏价值的郁金香,是当今风行全球的一代名花。它属百合科草本植物,株高盈尺,叶形长圆,每棵有叶3~5片,色泽粉绿。花蕾从基部伸出,着生于花柄的顶端,单生直立,每朵6瓣,内有雌蕊1枚,雄蕊6枚,花容端庄,色色俱备,活像一个高脚的酒杯,鲜艳夺目,异彩纷呈,细赏之下有如春风扑面,令人心旷神怕。

5. 荷兰发展花卉种植业的有利自然条件有哪些

欧洲位于中纬度地区,西边是海。海岸线受海水作用的影响而形成锯齿状,而海洋是控制气候的主要原因。受海洋影响,欧洲气候温和、降雨丰富,相对湿度高并且多云,这一现象包括阿尔卑斯山北方的内陆地区。欧洲大陆东边降雨量则少,相对湿度低,天空晴朗,这一气候现象广及欧亚交接的广大山麓地区。这些影响沿着南北呈带状分布,并且穿过挪威、丹麦与德国。阿尔卑斯山南面山区移动性的季节以亚热带高压系统为主,因此,此地区的雨量随着季节变化而有显著的不同,冬季多雨,夏季则干旱。

欧洲农业为次要生产部门,农牧结合和集约化水平高为重要特点。欧洲大陆大部分食物由本地农民种植,主要种植麦类、玉米、马铃薯、蔬菜、瓜果、甜菜、向日葵、亚麻等,小麦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50%,大麦、燕麦约占60%以上。但是,所有国家一定数量的食品供给都需要进口。进口食品主要来自热带,如可可、咖啡和热带水果。欧洲国家的工人从事农业的比例有了很大的变化。农业工人占劳动力比例最高的国家有塞尔维亚、黑山、阿尔巴尼亚和摩尔多瓦,高于30%。工业工人占劳动力比例最低的国家有英国、比利时、荷兰、卢森堡、瑞典和瑞士,均低于4%。除了东部和南部,欧洲农业机械化程度和效率都很高。欧洲的农场主要生产牲畜和谷类食品,包括小麦、大麦、燕麦、裸麦、玉米,以及亚麻、土豆、甜菜和烟草。法国、德国、波兰、俄罗斯和乌克兰是欧洲最大的谷物、奶制品和猪肉生产国。地中海地区的农场是世界上主要的橄榄产地。这些农场还生产柑橘类水果、大枣、无花果和葡萄。牛肉的主要生产国有法国、德国、意大利、俄罗斯和乌克兰。荷兰的谷产虽总量不多,但亩产量却最高。园艺业发达,主产葡萄和苹果。

畜牧业以饲养猪、牛、绵羊为主。大多数欧洲农民都饲养牛、猪、羊和肉类家禽。世界上品种最好的一些牛羊均来自欧洲。德国、丹麦、爱尔兰、荷兰、瑞士、英国以及北欧国家有最多产的乳品农场。英国多生产品种牲畜,如赫里福德牛、泽西牛、汉普郡羊、萨普罗羊和萨克福羊。

渔业是非常重要的生产活动,尤其是在欧洲北部,最重要的渔场位于北海、大西洋和北冰洋,俄罗斯、挪威和丹麦也成为产鱼量最大的国家。冰岛、西班牙、英国和法国也有大型的捕鱼工业。最大的捕鱼区位于东北大西洋海域,但欧洲捕鱼船队在世界大部分地区都进行生产。

6. 荷兰发展鲜花种植业的有利自然条件

据肯尼亚鲜花理事会网站公布的数据,肯尼亚有50万人从事花卉行业,肯尼亚出口的鲜花以玫瑰为主。在欧洲,肯尼亚玫瑰市场占有率达到38%左右,被誉为欧洲的“后花园”。多年来,肯尼亚约50%的鲜花通过荷兰的拍卖市场销往世界各地。

肯尼亚因靠近赤道,终年阳光充沛,加之近2000米的高海拔,奈瓦沙湖成为世界著名的玫瑰产地。

7. 荷兰发展花卉的主要社会经济条件

1.自然资源 荷兰自然资源贫乏,但天然气和石油储量比较丰富,还有一定数量的煤炭。 荷兰天然气开发仅次于苏,美,加,居世界第四位。格罗宁根省气田是世界大气田之一,1994年开采天然气793.76亿立方米,出口达385.44亿立方米。其经济对外依赖性强.  2.经济简史 荷兰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农牧业都很发达。第二次世界大战给 荷兰经济造成一定损失。战后,国内政局稳定,国民经济很快得到恢复。 战后30年中,头两个10年国民经济发展较快,50年代平均增长率为4.9%,60年代为5.6%,70年代增长速度放慢为3.1%。80年代初由于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经济增长率连续两年下降,l981年比1980年下降0.8%。1982年又比l981年下降1.5%。之后开始逐年上行升,1982一1987年年平均增长率为2.3,1988—1991年年平均增长率为3.6%。  3.经济概况 荷兰系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外向型经济,商品与服务的出口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5%。电子、化工、水利、造船以及食品加工等技术先进,金融服务和保险业发达;陆、海、空交通运输十分便利,是欧洲大陆重要的交通枢纽;农业以高度集约化、高产著称,农产品出口额居世界前列。80年代中期以来,经济保持较高增长率,90年代初期,受国际经济特别是德国经济的影响,经济明显放慢。1994年经济摆脱停滞开始增长,1996年继续稳定增长。  4.行业概况 (1).农业概况 1995年农业产值为419亿荷盾,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8%。从业人员约占总就业人口的5%。全国耕地和牧场198.2万公顷,农牧场11.07万个。荷兰为欧洲经济共同体重要的农业生产国。其农业高度集约化,是世界主要农产品出口国之一,主要农产品有奶制品、谷物、马铃薯和甜菜。荷兰的牧业、蔬菜、园艺花卉也比较发达,花卉生产占世界第一位。   (2).工业概况 荷兰工业比较发达,工业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全国人口为143万人(1995年),占全国总劳力的25.5%。主要工业部门有炼油、电子、化工、造船、食品加工及飞机制造等。荷英壳牌石油公司(世界第二大炼油集团),菲利浦(世界第15大电子集团),尤尼莱佛(世界最大食品工业集团)和阿克索人造纤维公司为荷兰四大垄断集团,也是世界上著名的跨国公司。荷兰有较完善的基础设施,水利事业发展很快。但是长期以来,纺织、成衣、制革和制鞋业 却停滞不前。   (3).服务业概况 80年代以来,服务业发展迅速,产值已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0%左右,主要集中于运输和银行、保险等。从业人数435万人(1995年),占总劳力的74%。  5.主要经济指标  国内生产总值(1996年):6610亿荷盾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996年):4.28万荷盾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1996年):2.6%  国民收入(1995年):6350.1亿荷兰盾  汇率(1998年5月1日):1美元=2.0035荷兰盾  通货膨胀率(1996年):2.1%  失业率(1996年):7.4%

8. 荷兰发展花卉种植业的有利自然条件是什么

夏季凉爽,冬季平均气温为3℃荷兰位于北纬51°-54°之间,属温带海洋性气候,热量和光照条件不好;但适合花卉种植业等对热量,全年降水的季节分配较均匀,冬季温和,受大西洋暖流影响。荷兰沿海地区夏季平均气温为16℃。荷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纬度较高,阴雨天气多,不太适合发展种植业、光照要求较小的农业类型,冬暖夏凉

9. 荷兰花卉产业发展的优越条件

自然条件:地形为平原,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和多雨,地表河流众多灌溉水源充足;社会经济条件:位于西欧消费市场广阔,水陆交通便利,利于鲜花的外运,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居民收入高消费水平高、人口稠密等等。

10. 荷兰发展花卉种植业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英国属温带海洋性气候。植被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英国受盛行西风控制,全年温和湿润,四季寒暑变化不大。通常最高气温不超过32℃,最低气温不低于-10℃,平均气温1月4~7℃,7月13~17℃。年平均降水量约1000毫米。北部和西部山区的年降水量超过2000毫米,中部和东部则少于800毫米。

英国每年二月至三月最为干燥,十月至来年一月最为湿润。英国终年受西风和海洋的影响,全年气候温和湿润,适合植物生长。英国虽然气候温和,但天气多变。一日之内,时晴时雨。

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影响

纬度较高,阴雨天气多,热量和光照条件一般不太适合发展种植业(巴黎盆地除外,那里热量条件较好,有种植业分布),一般以畜牧业(如苏格兰北部),花卉种植业(如荷兰)等对热量要求较小的农业类型为主。

该气候不利于粮食作物及油料作物的生长,但利于多汁牧草生长。在欧洲,海洋性气候条件下生产长的小麦,蛋白质含量小,至多只有4%~8%。

上一篇:东北野生花卉名称大全(东北常见草本花卉) 下一篇:青州花卉大集(青州哪个大集卖花的多)

游客 回复需填写必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