扦插花卉的营养钵规格(营养钵育苗用什么土最好)
1. 营养钵育苗用什么土最好
1、准备营养钵:在进行营养钵育苗之前,可以先制作好营养钵,做钵壁的材料可用干稻草或者较薄的塑料,将准备好的材料围一个圆筒。制作出来的营养钵不需要太大,直径大约5厘米左右即可。
2、填充土壤:对于育苗所用的土壤也没有过多的要求,可用普通的透气营养土,这样能有足够的营养来供给小苗生长,土壤提前消毒杀菌处理好。配制好土壤之后,将土壤填充到营养钵之中。
花卉
3、播种育苗:准备好之后,就可以进行播种育苗了。把种子处理好,之后均匀的播种到营养钵之中,覆盖上薄薄一层土,保持好湿润,促进小苗长出来。
2. 营养钵里育苗用什么土
1、种子处理。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溶液消毒2小时。种子冲洗后在25~28℃水中浸泡36小时,中途冲洗1~2次,同时换水。
2、催芽。种子吸胀后于25~28℃条件下保湿催芽,每天用清水洗1~2次。种子20%~30%露白后即可播种。
3、育苗方式。用营养钵育苗。营养土一般用过筛非种植芦笋的客土和腐熟有机肥配制而成,客土和腐熟堆肥或厩肥的比例为3:1(以体积计)。营养钵要求高7~10厘米,上口径7~10厘米。
4、播种。播种头天将营养钵浇足底水,播种时先在营养钵中间扎一个小孔,再将单粒已萌动种子播入小孔,随即盖上营养土愁近,厚度为1.5~2厘米。
5、苗期管理。播种后要充分浇水,苗期土壤相对湿度宜保持在60%~70%。出苗后可适量施用速效氮肥提苗,防止烧苗。应勤拔除营养钵内杂草,注意防治病虫害。
1、土壤选择。
土壤的质量和酸碱度直接影响芦笋的产量和品质。一般要选择沟廊披土地肥沃、土层深厚、土质疏松、通气性好、保水性能强,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的微酸砂壤土为宜。避免耕作层浅、底土坚硬、强酸性或碱性的重粘土或石砾多的土地。前茬种过番茄、甜菜、苜蓿、辣椒等农作物的地块也不宜种植芦笋。
2、幼苗定植。
定植前,先深翻整平土地,按1.2-1.5米的行距开南北方向水沟,沟宽30-40厘米、沟深25-30厘米。根据当地气候,约在3月下旬或4月上旬,当芦笋苗龄达60-80天、具有4-5根健壮苗、株高15-20厘米时方可移栽定植。定植时行距135-150厘米、株距30-35厘米。幼苗栽入沟内,覆土3-5厘米并压实。随着芦笋苗的生长,逐渐将定植沟填平,芦笋苗深度一直保持在距地面10-15厘米。
3、适时浇水。
一般定植后7-10天浇1次稀粪水,以利活根缓苗。为保证植株正常生长,以后每隔一周左右浇1次水,躲闲确保土壤中有足够的水分。若遇干旱天气时,3-5天便要灌水1次,要让土壤随时保持一定湿度。
4、勤施追肥。
芦笋好肥,在定植初期,应采取淡肥勤施,促进嫩苗早发。在生长期,为促进其生长发育提供足够养份,这时应追施少量速效肥,可亩施三元复合肥10-20公斤;随着苗株长大,要增加追肥次数和追肥量,促使植株粗壮,根盘扩大。成熟期,可亩施腐熟淡粪水、草木灰,含钾、磷、钙等有机生物肥复合肥250-350公斤。
停采后,根内营养消耗很多,是一年中需肥量最多的时期,其间可每亩施有机肥3000-4000公斤,开沟施入、用土掩埋。注意肥料不要离芦笋太近,也不要太远,离开笋丛20-40厘米,以不伤根为宜。
3. 营养钵和地苗哪个生长快
一、选好苗床。棉花育苗苗床的选择,应与移栽大田相靠近。以背风向阳、排灌方便、土质较好的无病地块为主,忌用重茬床基,苗床四周应有一定的空间,尽量避免前茬作物起身拔节后影响苗床的光照与通风。
二、培肥床土。结合苗床春耖翻整、熟化土壤,施好肥料,培肥床土。苗床用肥应以有机肥为主,辅以少量的磷、钾肥。一般每个标准苗床(可供2亩大田移栽用苗)如果在年前还没有用肥,可在制钵前10天左右,施用已经腐熟的人畜粪200公斤左右或经过发酵处理的粉细豆饼1-2公斤,在制钵时再用含有磷、钾肥复配的苗床专用肥4-5公斤。各种肥料与床土要充分拌匀,并清除粗硬杂物。培肥土层的厚度应不少于15公分,以有足够的营养土满足制钵和盖籽及出苗后棉苗在床生长对肥料的需求。
三、及早制钵。射阳地处沿海,早春天气变化多端,各植棉户要按照在3月底前完成制钵任务的总体要求,根据各自植棉面积的多少、劳动者体能强弱来确定制钵开始的时间。但在具体安排上,为防止天气的变化对制钵带来影响,要适当提前。1、注重制钵质量。钵体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棉花出苗的一致性和出苗率及大壮苗的培育。因此在做床制钵时,一定要选用直径7公分,净空高度10公分的制钵器,并做到床底平整、水份均匀(以手握成团,齐胸落地即散为宜)、高度一致、钵体摆放紧密整齐。2、制足钵体数量。为更好地发挥棉花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群体优势,实现稳产高产的目标,全县大田移栽平均密度应掌握在1700株左右,按照近几年营养钵的最终有效利用率,制钵的数量应比大田实际栽植密度增加80%左右,即一般的抗虫杂交棉每亩制钵量应不少于3200只。3、及时管护钵床。制钵结束,钵床四周要围壅泥土,做好床埂,床埂高度一般略高于钵面即可,并在四周预挖三沟,抬高床基。对制钵剩余的肥细土统一堆放在床埂上,并用薄膜平铺覆盖,以防天气阴雨造成对钵床的损毁和盖籽土水份散失或增减变化,为播种做好充分准备。
4. 营养钵苗种植方法
沉香种植方法与技术
1、种植季节:春季3—5月间气温回升,春梢尚未萌动、或刚萌动时,选择阴雨天定植。成活率可达95%以上。如果选用袋装苗或营养钵苗,种植季节相对宽松,种植效果较好。
2、种植密度:造林密度,不能一概而言,要视立地条件而定,水肥条件很好的地方为1.2M×1.3M(一般树距在1-2米幅度)
,每亩种植300-500株左右。
3、幼树的抚育:种植后,当年雨季末期松土、锄草2次。以后3年内应加强除杂、除蔓除草、松土、扩穴等抚育管理工作。每年抚育二次,分别在雨季前、后各抚育1次。施肥:在结合松土、除草、扩穴时,在雨季期间,每年施肥2次,每次每株施复合肥100~150g,以促进林木生长,使其早日郁闭成林,减少杂草丛生。
抚育时要注意每年修剪一次分枝,培育优良干形,有利于结香。但要注意,幼林第一年,不要过早、过分剪秃所有侧枝,适当暂留一定的侧枝有好处。随着时间的推迟,幼林的逐步长高,才逐步向上修剪。这样,有利于增加幼林期植株叶片的光合作用,有助于幼林的生长和根系的发展。
4、成树的生长期养护:沉香树生长期只须除草,适当施肥。成年树耐贫瘠,无须太多的呵护;轻微的虫害,反而有利于生成结香。
沉香树种植不怕过密,定根之后每年可大两至三公分,6、7年后可达15至18cm。这时候已经可以收香取沉香了。
5. 营养钵育苗注意事项
将地块浇透水后深耕细耙再开畦,施足基肥后,将整株育苗排齐,芽位侧向放平,每个蔗种间隔2cm左右,再覆土2cm左右即可。
塑料大拱棚育苗:搭建拱架并盖膜,播种后覆膜再加盖草帘,棚内温度若高于35℃需揭膜降温。
大拱棚营养钵育苗:制作塑料袋作为土钵,装入营养土,然后将蔗种分割成单芽茎段即可。
6. 营养钵苗的养护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营养钵棉苗要因地区、茬口、苗适时适龄移栽。移栽过早,苗龄小,抗逆性差,特别是麦垄套栽棉,由于麦棉共生期长,棉苗长 期受麦行荫蔽,极易形成高脚弱苗;移栽迟,苗龄过大,移栽时伤 根多,同样不利于缩短缓苗期,不利于培育壮苗。
棉苗移栽大田对温度和水分都有具体的要求,一般5厘米地温稳定在17°C以上, 0〜20厘米土壤水分不低于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这样的温度和 水分条件有利于棉根发育。 黄河流域棉区的一熟棉区移栽期可适当早些,4月底或5月初就可移栽。
麦行套栽一般在5月上旬,最迟 应在5月15日前结束。长江流域棉区大麦茬、油菜茬及小麦茬移 栽的,应随收随移栽。小麦茬移栽的,为了抢时间,墒情好,可采用板茬移栽,然后灭茬,但最迟应在6月10日前后移栽结束。
移 栽时的苗龄要求为:在一熟棉田及麦垄套栽棉以苗龄40〜45天, 棉苗已呈现3〜4片真叶为宜,麦棉共生期不宜超过30天;麦后移栽棉以苗龄56〜60天,棉苗已呈现5〜6片真叶为好。
移栽时要 选晴暖无风天气,一定要浇足活棵水,这样,通过浇水使钵土与大田土壤融为一体,温度适宜、墒情足,有利于促进棉苗早发新根,能大大缩短缓苗期。 移栽前,一熟棉田、绿肥田及套栽棉田都要预 先整地施好基肥。
由于育苗移栽棉花延长了生育期,扯断主根,侧 根分布浅,可适当多施一些农家肥和磷钾肥以防止早衰。棉花生长后期注意防旱护根。
7. 育苗营养钵装土神器
肉切大块,冷水煮透。 为什么要用冷水?冷水煮可以把肉里面的血水煮出来,锅里的浮沫就是。 捞出肉块,放进冷水里,如果用冰水更好,肉会更脆有弹性。
热油锅放入姜片,再加入肉块,炒拌5分钟。 肥肉太多,爆出的油到处飞溅,危险到没办法再炒了。 加入料酒一勺,炒几下,加入生抽一勺。 锅里的酒和油炒干了,又加一次料酒和生抽,如此重复三次,把料酒和生抽各三勺都用完了。 加入一两碗水(大碗就一碗水,小碗一碗半),盖上锅盖大火煮。
大火煮开后5分钟,再调小火焖30分钟。 中间记得翻拌几次
加点点冰糖,片糖或者白糖也行,但别太多,太甜不好吃的,这里放糖有提味和提色的作用。 放一两勺蚝油。蚝油可有可无,按个人喜好。 翻炒几下就可以出锅,肉已经焖好了,其实卤肉也是这样的做法。 肉凉后切小块装盘待用,肉可以切薄点。盘最好用瓦砵,我那美女同学就曾经跟赖记饭店要了一个瓦砵,因为瓦砵蒸肉香。
蒜是农家土蒜,个子特别小,但很香。
辣椒蒜米切碎,蒜米我用压蒜神器,压得非常碎。 豆豉洗干净,沥干水。 辣椒、蒜米的用量按个人喜欢,我们虽是广东人,咱们公庄镇人民却无辣不欢,青菜都要放辣椒的,这个别参考我的用量,自己酌情处理。
油锅爆香辣椒、蒜蓉、豆豉 铺在切好的肉上面 高压锅蒸十五分钟 我家图方便,煲饭时放一个蒸架,下面煲饭,上面蒸肉。
蒸好了!香喷喷的!
8. 营养钵育苗的特点及技术要领
什么是水稻钵盘育苗?有哪些优点?水稻钵盘育苗技术是目前先进的增产栽培技术之一。它具有用种量少、育出的秧苗素质好、带土带肥移栽返青快、低节位,分蘖成穗率高等优点,是目前东北地区水稻战低温、抗冷害、发展高产高效优质生产的最佳栽培措施。
由专用的钵盘代替塑料软盘或其他隔离物育苗,叫钵盘育苗。钵盘是为适应抛秧栽培所设计的育苗秧盘,由塑料板压制而成。这种秧盘育出的秧苗带有不易散碎而又互相分离的土坨,运输也很方便。
钵盘的规格一般长宽为60.3厘米×32.6厘米,有561个钵孔。钵孑L为上部直径18.5毫米,下部直径11毫米,深不小于16毫米的截锥形,底部有直径3毫米的孔。秧苗的根可以穿过钵孔吸收置床上的水分和排出钵孑L中多余的水分。每个钵孔可装土3克。钵盘育苗技术环节与软盘育苗基本相同,育苗时需把钵体插入置床表层,与土紧接成一体。
水稻钵盘育苗的好处是,每盘的营养土比软盘育苗用量减少一半。移栽时全根下地,植伤轻,返青快,分蘖早,分蘖节位低,早熟高产。移栽省时省力,既可抛秧也可摆秧。适于人工和机械作业。
水稻钵盘育苗播种方法有哪些?
水稻钵盘育苗播种大体上有三种方法:一是种土混合播种。将种芽与营养土按比例混合均匀,装在钵盘上,用木板刮平盘面,然后浇水沉实后再覆盖一层薄薄的覆盖土。覆土时不能太多,孑L穴间不能有土,以防止后期秧苗串根,影响抛秧质量。这种方法比较简单,省工,播种速度快,但种子在钵孑L中深浅不一,出苗整齐度稍差,同时易出现个别钵体无种的盲穴。二是先装土后播种。先装土,浇水,然后将种子均匀地撒在盘面上,用木板把种子抹人泥中,再覆土。这种方法播种质量好,播种深浅一致,没有盲孔现象发生,但播种速度较慢。三是泥播法。此法适于沙性较重的地区和土壤。先把配制好的营养土和成泥状,抹人钵孔内,然后均匀播种,将种子压入泥中再覆土。此法利于砂壤土保墒和秧苗成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