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花卉发展(荷兰花卉产业发展现状)
1. 荷兰花卉产业发展现状
荷兰的花卉行业极为发达,主要生产鲜切花、花卉球茎、观赏树木和植物。其中鲜切花主要是月季、康乃馨和菊花为主。花卉球茎有郁金香、风信子、香雪兰,盆栽则以兰花盆栽(主要是蝴蝶兰)为主。
目前荷兰花卉中鲜切花占3/4 ,以月季、菊花、郁金香、康乃馨、非洲菊、小苍兰、唐菖蒲、百合、风信子、火鹤花等为主,品种十分丰富,如月季的品种有200 多个、郁金香有200 多个、火鹤花有150 多个;观赏植物及花木占1 /4 ,以兰花类、凤梨类、棕榈科植物、仙人掌类、万年青类、香龙血树类、西洋杜鹃、洋水仙、仙客来、一品红、盆栽月季、菊花等为主,共100 多个种类。
2. 荷兰花卉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亚洲的优势是人口多,市场需求很大,地域广阔,差异性大,可满足不同需求
3. 荷兰发展花卉业的有利条件
因为荷兰有先进的种植技术和先进的设备,为种植好的花卉品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和人力的因素,荷兰每年出口的鲜花很多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让很多的国家了解到荷兰的鲜花!
4. 荷兰花卉产业发展现状如何
荷兰(位于西欧)是世界公认的花卉王国,花卉出口量占全球花卉贸易量的60%~70%。荷兰的花卉种植绝大多数在玻璃温室进行,其温室增热与降温成本较低。
花卉适宜温和的气温环境,荷兰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夏季凉爽、冬季温和,故玻璃温室增热与降温成本较低。
5. 荷兰花卉经济
世界上最大的鲜花拍卖交易市场荷兰花卉市场(FloraHolland)每天可以卖出约2000万枝鲜花。仅郁金香一种一个季度就可以售出18亿枝。这座已有100年历史的市场,位于阿姆斯特丹史基浦国际机场附近。每周5天,每天早7点到10点或11点是鲜花拍卖时间,在市场进行交易的公司达5000家。用来拍卖的鲜花在前一天傍晚或者当日清晨运到,经过精心挑拣后会被放入冷藏室。
买家在鲜花交易大厅就座。在他们面前的传送带上,装着鲜花的小车缓缓通过,与此同时,电子显示屏上显示出该批鲜花的价格。拍卖时,从最高价开始逐渐降低,直到第一个买家按下眼前的按钮。拍卖市场卖出的鲜花,当晚或者次日一早便出现在欧美各个花店里。
外来的幸福
郁金香虽然是荷兰最重要的出口商品,但它的发源地却不在荷兰。1550年奥地利驻土耳其大使从君士坦丁堡带回一大批郁金香球茎,送到了维也纳药用植物园,由在那里工作的植物学家卡罗卢斯·克卢修斯负责栽培。1593年,当克卢修斯受邀到荷兰莱顿大学植物园工作时,随身带了几个球茎,1594年,第一批郁金香在荷兰盛开了。
不过,栽培来自异国的花朵并不容易。第一个冬天100多个球茎被老鼠吃掉了,接下来的几年克卢修继续引进花种。如此费尽周折培育出来的郁金香,克卢修斯没有对外出售。1609年,克卢修斯去世后,异国花朵在市场上出现,却使荷兰人陷入了“郁金香投资漩涡”。
鲜花瘟疫
如今在荷兰,郁金香球茎随处都能买到。阿姆斯特丹一位花店老板说,她的顾客中,六成都是来买郁金香的:“这花不贵,3到5欧元就能买一束10枝,价格常年不变。玫瑰只在情人节这种特殊的日子里才会热卖,郁金香无论什么日子总有人买,不需要特别的理由。”
这样的情形在17世纪的荷兰简直无法想象。当时的郁金香可谓“天价”,而且价格每天都在上涨。这种有着异国风情的花朵成为了时尚的代表,财富与地位的象征,尤其受到欧洲皇室的追捧。贵族和想进入贵族圈子的人都想拥有它。
1630年的荷兰经济繁荣,是北欧主要的金融贸易中心。因为荷兰西印度公司的成功运作,大量土地变成了殖民地。很多人积攒了大笔资金,想做投资,在这种情况下,时尚并且昂贵的郁金香恰好出现。起初,郁金香只在开花期交易。随着需求量大增,出现了投机分子,他们在郁金香尚未进入开花期前就进行预售,并给买家开具出有权在未来收购的收据。
一头扎进“郁金香投资漩涡”的也有普通人。1633—1637年荷兰的郁金香投资热,如同一场鲜花瘟疫,很多人都将自己全部的积蓄投入了进去。这种对郁金香的疯狂迷恋也被载入史册,称为“郁金香狂热”。狂热的巅峰在1636年12月到来,郁金香的价格在当时已经涨到两个月前的20倍。有这样一个传闻,在那个狂热的年代,一位英国海员仅仅因为吃了一颗球茎就被关进了监狱。似乎这个“倒霉蛋”把球茎当成洋葱了。按照当时的价格,这道“菜”的价值相当于一艘轮船全部船员一年的伙食费。
当时最贵的是稀有品种红白郁金香Semper Augustus,价格达到了3000荷兰盾(现约合人民币11500元)。这在当时可是一笔巨款。有人列出了一张清单,这笔钱在当时一共可以买到8头肥猪、4头公牛、12只肥羊、24吨小麦、两桶葡萄酒、4桶啤酒、两吨奶油、500公斤乳酪、一张带床垫和卧具的床、一个银质杯子,还有能把这些东西全部运走的一条船。
1637年,当郁金香的价格疯涨到人们连最便宜的球茎都买不起的时候,郁金香泡沫破灭了。1637年4月27日,荷兰政府禁止签订郁金香期货合同。郁金香市场价格急剧跌落,成千上万的投资者因此而破产。由于郁金香市场是独立发展的,对国家经济没有过多影响,当局并没有涉足买卖双方的纠纷。
健康的收获
由失败得来的经验是宝贵的财富。荷兰人从迷乱中清醒过来,做出了正确的选择,继续栽种郁金香。栽种数量也逐渐形成规模,1844年已经培育出5000个品种。如今,荷兰划拨出22500公顷土地种植郁金香,总种植量约达到30亿株,其中三分之二销往国外。如果这些花以10厘米的间距依次排开,可以环绕赤道7周。
原本诞生于亚洲的郁金香,在栽种过程中逐渐适应了荷兰的气候和北海沿岸的含沙土壤。在荷兰有一个著名的参观景区Duin-en Bollenstreek,即沙丘和球茎地区,在那里大量种植着球茎花卉,是观赏郁金香的好地方。
阿尔杨·斯密特有18公顷土地,每年种植1000万株郁金香。他的家族公司Arjan Smit也为拍卖市场提供鲜花。“为了更好地培育郁金香,我们总是对技术进行改良,”斯密特说,“在非种植季节,球茎会储存在专门的冷冻室。栽种前两周再将球茎放到温室内的容器里。容器里装满我们从温室房顶收集的雨水——生根期间,球茎需要大量的水分。我们会使用专门的过滤器装置,不断循环净化水,同时将有机沉淀物保留下来。这样培育的郁金香,质量更好。”郁金香成熟后,会用专门的机器将它整枝切割下来,进行电脑质检,通过检验的鲜花被分包成束,送去市场。
“每年我们都会向市场推出新品种。今年我们提供的是tiliro品种。我会以我孩子的名字为新品种命名:吉姆、丽扎、罗兹。我的新品种——完美的白色郁金香Royal Virgin,让我非常骄傲,是我花费15年的心血培育而成的。”斯密特说,“知道为什么要这么久吗?首先要用几年时间杂交很多品种,培育出幼苗。然后挑选出优质的进行测试,再测试几年。新品种在颜色、形状或稳定性上要有别于已有品种,特征越多,价值越高。”
花童
在荷兰的价值观里,郁金香占有特殊的地位。对荷兰人来说,对国家做出贡献后,用他的名字命名郁金香新品种,是无比荣耀的事情。在荷兰公民中,赢得自己的“星级”花朵的有足球运动员丹尼·布林德、前任首相扬·彼得·巴尔克嫩德、航天员安德烈·凯珀斯。对于普通的荷兰人来说,郁金香永远是让人喜爱和渴望的花朵。
60岁的格列达·霍普玛居住在荷兰北部的格罗宁根市。“郁金香是我们国家的象征,就像奶酪和大麻一样。我们这儿人人都喜欢郁金香。”除了照顾孙子,格列达就在花园里种植郁金香。40年前格列达和丈夫都是嬉皮士。嬉皮士又被称为“花童”。他们头戴鲜花,向行人分花,把花插到枪口。他们反叛主流文化,最后带来巨大的社会变革。荷兰因此获得了“世界上最爱好自由的国家”的美誉。
不仅嬉皮士喜欢明亮鲜艳的装饰,荷兰人直到现在还喜欢在服装、室内装修、居住环境中使用鲜明的符号。在阿姆斯特丹每一户人家的窗台上,都摆放着郁金香。
“这种花外形各异,我们都喜欢。”格列达说,“郁金香是春天的花朵,给我们带来快乐的感觉。成束卖的郁金香,不用我们绞尽脑汁设计组合,可以馈赠给任何年龄段的人,适用于各种场合:毕业典礼,婚礼,葬礼等等。郁金香携带方便,没有花刺,也不需要特殊护养。总而言之,郁金香简单、亲切、友善,就像我们荷兰人一样。”
6. 荷兰花卉产业发展的优势
同行企业扎堆,关联企业被吸引集中,企业在技术、原料、配套、用工等方面既竞争又合作,成本大大降低,效率大大提升,这就是集群的优势。市场越竞争,市场越活跃,产业才越发达。所以,我们说,产业集群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引擎。
在小麦大省河南,催生了以三全、思念为代表的面食深加工企业;在内蒙古大草原上,聚集了以伊利、蒙牛为代表的乳业大咖;在榨菜的故乡重庆,乌江和鱼泉相伴相生;在椰子的主产区海南,椰树和椰岛一边竞争一边成长……
放眼国际农业产业,也呈现这样的规律,法国波尔多葡萄酒产业、荷兰的花卉和蔬菜产业集群、新西兰奇异果、美国加州葡萄酒产业集群是其典型的代表。
波尔多是法国最大的AOC葡萄酒产区。在波尔多纵横十万公顷的葡萄园上,遍布着13000个种植者(酒庄或葡萄园),约占整个法国的1/10,经营着113000公顷的葡萄园,约占全法国葡萄种植面积的1/8。分为57个独立的AOC(原产地监控命名)区,每年出产8.5亿瓶葡萄酒,全部为AOC酒,占全法国同类酒产量的1/4。假如把这些瓶子排队,就可以从地球排到月球!
首先,发展产业集群,可以提高区域生产效率。
农业产业集群是农业企业、农户、中介组织和服务机构等相关组织组成的有机综合体,与传统农业分散发展模式相比,集群内不同主体的相互竞争合作关系能够降低成本,提升创新能力,促进知识溢出,实现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和协同化,进而提高产业增加值。
此外,在现代产业集聚体内,经济活动主体的合作交易往往能够在社会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上达成共识,这种基于社会网络信任基础的合作分工,可以减少企业之间的信任成本,大幅提升了集群稳定和生产效率。现在风靡全国的电商产业园区就是这种逻辑。
其次,发展产业集群,可以产生滚雪球式的集聚效应。
因为集群,又可以吸引更多的相关企业到此集聚。扩大和加强集聚效应。集聚对外部产生吸引力,对内产生自我强化力,这是良性循环过程,如此产生滚雪球效应,推动区域经济良性发展轨道。
第三,产业集群会产生新的竞争力和合作力。
在产业集群里,拥有丰富的市场信息及人才支持,从而降低市场风险。而且由于集群内部分工的不断细化,可以衍生出更多的新生企业,从而进一步增强集群自身的竞争力。
集群将比非集群更具有竞争力。集群加剧了竞争,竞争使产业获得更强的竞争力。同时,竞争不仅仅表现在对市场的争夺,还表现在合作上。如联合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
7. 荷兰花卉种植业的生产特点
夏季凉爽,冬季平均气温为3℃荷兰位于北纬51°-54°之间,属温带海洋性气候,热量和光照条件不好;但适合花卉种植业等对热量,全年降水的季节分配较均匀,冬季温和,受大西洋暖流影响。荷兰沿海地区夏季平均气温为16℃。荷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纬度较高,阴雨天气多,不太适合发展种植业、光照要求较小的农业类型,冬暖夏凉
8. 荷兰花卉产业如此发达?
荷兰经济:经济:荷兰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西方十大经济强国之一。荷自然资源相对贫乏,但天然气储量丰富,2001年开采天然气约743亿立方米,自给有余,还能出口。荷工业发达,主要工业部门有食品加工、石油化工、冶金、机械制造、电子、钢铁、造船、印刷、钻石加工等,近20年来重视发展空间、微电子、生物工程等高技术产业,传统工业主要是造船、冶金等。鹿特丹是欧洲最大的炼油中心。荷是世界主要造船国家之一。荷兰的农业也发达,是世界第三大农产品出口国。荷兰人利用不适于耕种的土地因地制宜发展畜牧业,现已达人均一头牛、一头猪,跻身于世界畜牧业最发达国家的行列。他们在沙质地上种植马铃薯,并发展薯类加工,世界种薯贸易量的一半以上从这里输出。花卉是荷兰的支柱性产业。全国共有1.1亿平方米的温室用于种植鲜花和蔬菜,因而享有“欧洲花园”的美称。荷兰把美丽送到世界各个角落,花卉出口占国际花卉市场的40%-50%。荷金融服务和保险业、旅游业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