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花卉出口额(云南花卉出口额数据图)
1. 云南花卉出口额数据图
其中,菊花占比最大、最具市场竞争优势,2019年出口1.93亿枝,出口额占该年度鲜切花出口总额的34.67%。出口额排名前5位的分别是云南、浙江、福建、广东、江苏,出口额1.03亿美元,占比89.94%。其中,云南是我国鲜切花出口大省,2019年鲜切花出口额0.58亿美元,占比50.63%,同比上升23.21%。
我国花卉出口以盆花(景)和庭院植物、鲜切花、鲜切枝(叶)和种苗为主,这4个类别占全年出口总额的96.78%(与2018年持平),出口额净增加4437.72万美元,同比增幅14.70%。在我国花卉进出口统计的7个类别中,出口额增幅最大的是盆花(景)和庭院植物,同比增幅29.46%。
从2015-2019年这5年的花卉出口额变化幅度看,我国盆花(景)和庭院植物、鲜切花、种苗出口稳步增长,特别是盆花(景)和庭院植物增长势头强劲。
2. 云南花卉面积
不是。云南盛产鲜花原因是:
首先,多样的地形地貌为云南提供了丰富的环境资源。高耸的群山、深切的峡谷、奔腾的江河、神秘的热带雨林,这些地貌环境上生长着各类热带植物、亚热带植物、温带植物以及极地植物
其次,极大的海拔差异为植物提供了多样的生存环境。云南的梯田高高低低,这为喜爱不同温度的植物提供了家园。在高海拔的丽江、香格里拉区域,这里都是一些喜欢寒冷环境的植物,比如高山杜鹃、高山龙胆、雪兔子和雪莲等。而在海拔较低地方,则生存着大根槽舌兰、箭毒木、束花石斛、多花指甲兰等热带雨林类的植物。另外,长江、澜沧江等河流也为这里的生物提供了充沛的水源。如此种种,云南就成了众多鲜花的
云南的每一个区域都有自己特别的生态系统以及代表花卉,从高山雪线到热带雨林,从绿绒蒿、龙胆、水晶兰、爆杖花到寄生花,云南处处万紫千红,洋溢着生命的活力。除了野生花卉外,云南也种植着大量人工培育的鲜花。云南成为了一个世界级的鲜花市场,它几乎包揽了全世界的花园。比如,云南的山茶属的植物就多达238种,它们能从11月一直开放到第二年的4月中旬。
除了观赏之外,云南的花还能吃,云南人用鲜花做出了各种美食,其中最出名的就是鲜花饼了。除此之外,还有各种鲜花做的菜,比如茉莉花炒鸡蛋、金雀花摊鸡蛋、白花鸡蛋汤、爆炒石榴花等。
3. 云南花卉出口情况
城市绿化、花卉种植、花店、插花、干花制品行业。
去花卉市场看看,那里全都和花有关,如你想养花,卖花,对了,还有专业的插花员的培训,
我国花卉产业
1. 种植面积与产值
改革开放近30多年来,我国花卉业以前所未有的规模持续发展。从全国花卉生产布局来看,云南花卉生产位居全国第一,广东第二,两地花卉产量占全国总量的一半以上。自2000年以来,我国花卉产业呈快速发展态势,据农业部有关部门统计,花卉种植面积从2000年的14.7万公顷增加到2009年的83.4万公顷,增长约5.6倍。
据测算,我国花卉业年产值大约每年以超过35%的速度持续增长。花卉销售额由2000年的160亿元发展到2009年的719.8亿元,增长约4.5倍。花卉出口也呈稳步增长,据海关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花卉出口额近1.96亿美元,同比增长8.72%。
4. 云南花卉产量数据
云南是我国植物种类最多的省份,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植物均有分布。在全国约3万种高等植物中,云南就拥有1.8万多种,占60%还多,为全国之冠。 全省森林面积1.43亿亩,覆盖率为24.2%,高于全国覆盖率约1倍,活立木总储量为13.7亿立方米,列全国第3位,国家级保护树种就有59种。此外竹类资源在云南省也十分丰富,面积达10多万公顷,有200多个竹种。经济林木、林副产品、山林特产资源也十分丰目。 云南又有“药物宝库”、“香料之乡”的美称。全省有中草药约2000多种。三七、天麻、云木香、云黄连、云茯苓、虫草等在传统中药材中享有很高声誉。云南还有1250多种民族药,居全国首位。云南香料植物种类也很多,计69科约400种,在全国名列前茅。云南还有“天然花园”的盛誉。全省有2100多种观赏植物。其中花卉在1500种以上,堪称“花卉王国”。茶花、杜鹃、报春、百合、玉兰、兰花、龙胆、绿绒惹是云南的八大名花。其中茶花品种就有100多个,杜鹃品种更多达300个。云南花木资源之丰富,举世瞩目。现在云南花卉生产已初步形成产业规模,花卉已成为重要的出口创汇商品。1994年。云南鲜切花产量已名列全国第一。 云南经济作物也很丰富,主要有烟叶、茶叶、甘蔗、橡胶、咖啡、漆树、金鸡纳、樟属植物、紫胶寄树、黑节草等。其中橡胶园有120余万亩,是我国第二大天然橡胶生产基地;樟脑年产量占全国的第二位;紫胶产量,居全国首位。云南油料植物除油菜、花生、核桃、向日葵、油桐、油茶、油棕、油瓜、油芦子、香果、贺得木等除外,还有87种有用的野生油料植物。全国有香料植物500多种,云南就有365种,占73%,主要有桂花、玫瑰、素馨、莱莉、龙脑香、香英兰等;调味品有花椒、八角、草果、胡椒等,还有依兰香、枝叶油、香叶油、松节油、树苔和橡苔等有很高经济价值的香料。 此外,云南食用菌植物十分丰富,如竹苏、鸡纵、木耳、松茸、干巴菌、香菇、牛肝菌等。 云南野生动物资源十分丰富。寒、温、热三带动物共处一域,种类繁多,分布广,列全国之冠。素有“动物王国”之称。在云南仅脊椎动物物种数就有1737种,占全国种数的58。9%。国内见于名录的昆虫有2.5万种,云南就有1.3万种。许多动物为云南所特有,如鱼类中就有5科40属249种为云南所独有,还有不少古老的孑遗物种,如小熊猫、羚羊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多,如亚洲象、滇金丝猴、野牛、孟加拉虎、长臂猿、白尾梢虹雉等46种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狮猴、小熊猫、林麝等154种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此外还有大斑灵猫、眼镜蛇等33种为省级保护动物。 云南是我国矿产资源极其丰富的宝地。到1994年底全国已发现的矿产共168种,在云南已发现142种,其中已探明储量的有92种。云南矿产资源储量大;伴生矿多、经济价值高;分布广。有色金属是云南最大的优势矿产,铅、锌、锡居全国第一位,铜、镍居第3位,因此云南被誉为“有色金属王国”。黑色金属中富铁矿和富锰矿居全国之首。贵金属中铟、铊、镉居全国第一位,银、锗、铂等居全国第二位,在非金属矿中,储量最丰富的是磷矿,居全国第一位。盐类远景储量也十分可观。 除丰富的矿产资源外,云南还具有丰富的水能资源、地热资源、煤炭资源、太阳能资源。云南江河纵横、雨量充沛,正常年水资源总量为2222亿立方米,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8.4%,居全国第3位;全省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为l0364万千瓦,占全国总蕴藏量的15.3%,居全国第三位;可开发的装机容量为9000多万千瓦,年发电量为3944.5亿度,占全国可开发装机容量的20.5%,居全国第二位。在云南几乎县县有温泉,各类温泉有700多处,地热资源十分丰富,且流量大,每年流出热水约3.6亿立方米,居全国第2位。有著名的“热水城”——洱源、“温泉城”——昆明、“地热之乡”——腾冲。云南煤矿资源也很丰富,品种齐全,储量居全国第9位,其中褐煤居全国首位。 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使云南成为我国自然保护区数量和类型最多的省份。到1999年底,云南省自然保护区已达l12个。保护面积为220多万公顷,占全省国土面积的5.5%,居全国首位。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西双版纳、高黎贡山、哀牢山、白马雪山、苍山洱海、南滚河、大围山、分水岭等8个;省级自然保护区51个,地(州、市)、县级55个。此外,云南还建有一批国家级森林公园和省级森林公园。截至1999年底,全省共有国家级森林公园22个,省级森林公园5个,如金殿国家森林公园、鲁布革国家森林公园、畹町国家森林公园、巍宝山国家森林公园,象鼻温泉省级森林公园、鸡冠山省级森林公园、罗汉山省级森林公园、南安省级森林公园、铜锣坝省级森林公园等。
5. 云南省花卉对外贸易数据
云南花卉产业集群最早由呈贡花农和斗南花市牵头形成。
6. 2019年云南花卉产业数据
目前我国是世界最大的花卉生产中心,经过多年来的发展,我国花卉消费市场日趋成熟,花卉消费逐渐由过去的集团消费向大众消费转变,消费模式由单一化、团购化向个性化、多样化转变,从而带动了上游市场。从花卉种植面积方面来看,据统计,截止至2019年,全国花卉种植面积约为166万公顷,随着我国农业的我国花卉产业一直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预计在2021年花卉的种植面积将达到约183万公顷。
从种植面积来看,江苏省鲜切花类、盆栽植物类种植面积均有所减少,但盆景类、花坛植物、观赏苗木、食用与药用花卉种植面积均有一定幅度上升。云南全省已形成三大花卉产业区域,以昆明为主的滇中温带鲜切花生产区、以西双版纳为主的滇西南热带花卉生产区和以迪庆、丽江为主的滇西北高山花卉、球根类花卉生产区。山东花卉栽培规模持续扩大,逐渐成为全国北方重要的种苗花卉基地。
7. 云南花卉出口国家百分比
1.8 桂花 桂花为木樨科木樨属的一种常绿小乔木,是中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其栽培历史在 2 500年以上。现在栽培的桂花可分为 4个组: (1)金桂组O.F.CV. thunbergii包括各种深浅不同的黄色桂花;香味浓至极浓;秋 季开花。 (2)银桂组 O.F.CV.1atifolius,花色黄白或淡黄;香味浓至极浓;秋季开花。 (3)丹桂组 O. F.CV. aurantiacus,花色橙黄或橙红;香味淡;秋季开花。 (4)四季桂组 O.F. CV. semperflorens,花色黄或淡黄;一年之内数次开花;香味 淡。 桂花在日本及印度也有栽培,英国的桂花是18世纪70年代由我国传入的。桂花终年 常绿;枝繁叶茂,芳香四溢,在我国园林中被广泛应用,或被孤植、行植,或栽植成园 ,亦是盆栽的好材料。 1.9 中国水仙花 中国水仙花为石蒜科水仙属中的一种。水仙属全世界共三十余种,分布中心为地中 海沿岸。中国水仙是其中栽培最广的一种,也是类型最多的一种。该种在我国栽培的历 史悠久,唐代时就已在宫廷中有栽培。中国水仙在一千二百年前就已传入了意大利,其 后再传入欧美各国。在中国,栽培水仙最多的地方是福建的漳州,漳州栽培水仙已有30 0年~400年的历史。中国水仙花形美、味香,是球根花卉中最有可能出口创汇的一种。 水仙开花于冬季,养殖方法简单,因此是寻常百姓在冬季喜爱养殖的花卉。 1.10 杜鹃花 杜鹃花是杜鹃花科杜鹃花属中具有观赏价值种类的总称。杜鹃花是中国的十大名花 之一。在所有的观赏植物中,称得上是花叶兼美,地栽、盆植兼宜,用途广泛的一种花 木。杜鹃花是一个大属,全世界约有700种,分布于亚洲、欧洲和北美洲,而以亚洲最多 ,其中我国有500余种,占世界种类的71%。杜鹃花特别集中分布于云南、四川和西藏三 省区的横断山脉一带,这里是世界杜鹃花的起源中心和分布中心。我国对杜鹃花的认识 较早,早在公元492年,就有关于杜鹃花的记载,在清代时已大量种植杜鹃花。在18~1 9世纪,欧美各国开始大量从我国云南、四川等地采集杜鹃花苗木和种子,进行分类、栽 培育种等方面的研究,培育出了数以千计的栽培品种,充实乃至改变了原来的园林面貌 。本属中常见栽培的有杜鹃、西洋杜鹃、东洋鹃、毛鹃、夏鹃等,其中以杜鹃及西洋鹃 品种最多。 1.11 腊梅类 腊梅是一种特产于我国的木本花卉,在江南地区于寒冬腊月开花而得名。腊梅在我 国栽培至少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在国外仅在日本和朝鲜有栽培。现在栽培的腊梅有 4个变种。腊梅是中国古典园林中典型的冬季花卉,常和南天竹相培植,或者二者相配用 于瓶插,同时腊梅亦可用于盆栽,作盆景,供室内观赏。 1.12 扶桑 扶桑在我国已有一千多年的栽培历史,主要分布在我国的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它在 全球约有300个栽培品种。扶桑常用作绿篱或园林配景。 1.13 紫薇 紫薇在我国已有一千多年的栽培历史了,它开花于夏秋交接之际,花多而艳丽,是 具有重要观赏价值的开花树种。它常栽培于建筑物前、庭院内、道路旁、疏草地等。 1.14 玉兰 玉兰是我国的传统花卉,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栽培历史。该属在全世界约有90个种 ,我国有30个种。玉兰花大而美丽,早春开花,为庭院中的名贵观赏植物,常种植于门 前院后。 1.15 海棠花 海棠花在我国已有一千多年的种植历史,该属植物在全世界约有35种,我国约有20 种。海棠常成丛地栽种以装点园林。 1.16 芍药 芍药花大而艳丽,在我国已有二千多年的栽培历史了,现在全世界的栽培芍药品种 大约有1000个左右。在我国古典园林中,芍药常栽培于假山或池塘畔点缀景色。 1.17 丁香 丁香是木犀科中丁香属一些栽培种类的统称,丁香在我国已有二千多年的栽培历史 了。该属在全世界约有30个种,我国有24个种。丁香花序硕大,花芳香,是我国传统名 贵花卉,常植于路旁、草坪及向阳坡地等处。 1.18 紫藤 紫藤在我国已有一千二百多年的栽培历史。紫藤为一种高大藤本,寿命长,于春夏交接 之际开花,常植于棚架、庭园和廊式花架等处。 1.19 竹 在我国古典园林中,竹常和梅、松栽培在一起称之为“岁寒三友”。竹类在我国有 37属 400余种,供栽培的种类很多。竹类在我国已有二千多年的栽培历史,它们在中国 古典园林中被广泛应用,常植于假山旁、庭园的出入口两侧等地方装点园林。 1.20 银杏 银杏为我国特产植物,树干高大,叶扇形,夏季叶子浓绿,秋天金黄,极为壮观, 是很好的行道树,也常栽培在广场或建筑物的四周。 1.21 金钱松 金钱松树形优美,秋叶金黄,为世界上著名的五大庭园植物之一。在中国园林中常用作 行道树,也可孤植或者种植成树丛。 1.22桃花 桃花在我国栽培历史极为悠久,全世界有桃花品种约3000个,我国有1000个以上。桃花 芳菲烂漫,妩媚可爱,常植于山坡、河畔、庭园内等地,亦可盆栽或作为切花。
8. 2018年云南花卉出口额
昆明斗南花卉市场被誉为中国花卉的市场风向标和价格晴雨表,鲜切花从这里销往中国各地及日本、泰国、越南等50多个国豪和地区。2019年鲜切花交易量突破92.31亿枝,交易额74.36亿元,云南80以%以上的鲜切花和周边国家、省份的花卉在小镇交易,连续22年在鲜切花交易量、交易额、现金量、交易人次、和出口额均占全国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