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枝干弯曲法(主干弯曲的盆景图片)
1. 主干弯曲的盆景图片
可以
差不多种了三年左右的莲天筜,它的主干就会变得很粗,也可以非常轻易地让他弯曲或者剪掉它的头部。让他成为你想要的盆景的形状,而这只是初期的形象,后期它的枝和干会更加的协调一致,更加的产生视觉的美感。然后就可以到山上去寻找或者到农贸市场去寻找一些比较好的老木桩当做他的盆栽乘务。这样做成的莲天筜盆栽是非常的雅致,这也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成型
2. 曲干式盆景造型图
在个人喜好,我本人喜欢圆形的。
1.雀梅盆景造型多用粗扎细剪、蓄枝截干法或者是完全修剪法进行。
2.造型常见的有曲干式、斜干式、悬崖式等,树叶可剪成云片状、馒头状,也可以让它自然生长。
3.主干不长的话,可将一个枝剪短,主干45°斜栽,然后将下斜枝经过蟠扎下垂就是悬崖式的盆景了。
4.小型、微型盆景,多用2-3年生的小苗,中型或大型多用老桩。
3. 盆景树干怎么弯曲
拿弯是川派使用较多的手法,一般来讲,枝条柔软的树桩拿弯比较容易,但是它也容易复原,粗大的枝条拿弯困难,需要一定的加工,包括雕刻和使用撬杠,对于较粗的枝干,如果枝条韧性强,则可以用撬杠直接撬动拿弯,同时用麻绳或垫胶皮,木棍用铁丝蟠扎.韧性差的如果硬撬往往撬断枝条,必须用刀顺枝条方向在需要拿弯部位内侧雕刻,剔除部分木质部,粗大的枝条可以多剔除一些,但要注意用几个雕刻部位,不能一个部位雕刻过多,否则影响造型柏类的木纤维是扭曲生长的,要顺着木纤维雕刻,雕刻后用塑料条密封,防止失水.然后拿弯即可.特别粗大的树桩,如果韧性特好,也可以在拿弯部位横向雕刻,则拿弯极其容易但影响拿弯部位的强度,可以选择合适的使用.
4. 弯树盆景图片
答:首先是拿弯的季节。一把来讲,除了冬天以外,在植物生长期拿弯都可以进行,尤其是春秋两季,植物生长旺盛,之感比较有弹性和活力,适宜对植物进行整形。而冬天大多植物休眠,枝干坚硬,不易造型,夏天也有不少植物休眠,此时拿弯不易愈合,因而最佳期为春天。
其次是盆景拿弯的时机。一般来讲,越早越好,因为一般未木质化或半木质化的枝条易于弯曲,此时拿弯容易,造型方便,特别是一些硬杂木类盆景,树枝较硬较脆,拿弯越早越好。然而针对下山桩或者已经成型的盆景素材,枝干已经木质化,这就需要采取辅助措施。
再就是根据盆景素材不同部位,分为主干拿弯和枝条拿弯,根据茎秆的弹性度,分为嫩枝拿弯和老枝拿弯两种情形,针对不同情形,分别采取蟠扎、工具辅助等手法进行拿弯。
一、蟠扎拿弯
【技术特点】一般针对盆景素材弹性好,尚未完全木质化的枝条或者主干采取的拿弯技法。可用棕丝或金属丝对枝条进行缠绕,然后弯曲到理想的造型,造型多为“弓”形、“U”字形和“S”形。
1、棕丝拿弯。棕丝或者绳索对树木损伤少,不影响植株生长,是我国最传统的盆景技法,有艺人曾经总结出近20种蟠扎手法,对盆景进行造型,限于篇幅,这里就不赘述,有兴趣可以延伸阅读。
2、金属丝拿弯。金属丝的延展性和弹性非常好,因而金属丝相比棕丝容易造型,可以对有弹性的枝条进行多种造型,还不需要辅助攀拉,现在大多采取铝丝,效果最佳。
【注意事项】
1、蟠扎拿弯,一般从主干开始,顺序为先主干,后主枝,再侧枝,从下往上,由粗到细,这样便于固定整型。
2、金属丝蟠扎,针对生长较快的树种,容易嵌入树干,影响观瞻,可先用牛皮纸、布条等包覆树枝,然后用金属丝进行蟠扎。
3、弯度要适宜。拿弯的曲度一定要适宜,不能超过树种弹性度,否则容易撕裂茎秆,造成营养输送不便,形成失枝。通常情况之下主干枝的弯曲程度不易过大,因为会容易导致枝条向地性生长。
4、空隙要均匀。缠绕的间隙要均匀,适当留出枝条的生长空间。
二、重物垂吊拿弯
这一般针需要对轻微整形的盆景素材采取。即在要拿弯的枝条一端垂吊合适重物使枝条弯曲,此法只能用于向下弯曲。
【技术特点】适用于一般简单的盆景造型,用砖块或者重物垂吊,注意重物要适宜,不要过重使得枝条断裂。
三、牵引拿弯
这种方式是比较新颖的方式,虽然在以前艺人们就采取绳索牵拉的方式拿弯,可是没有如今的牵引器方便。牵引器通过反复扳动手柄带动棘轮结构转动,使绳或织带在转轴上绕转收缩,达到牵引拉紧作用。
【技术特点】使用牵引拿弯,可以在不伤害树干的情况下,缓慢改变枝干的弯度,循序渐进,不断绞收拉紧绳索,收放如意,从而使得盆景的弯度非常自然,而且不影响植株生长。
四、破干拿弯
当盆景素材已经完全木质化,或者枝干坚硬,采用蟠扎牵引等方式很难拿弯,这就需要采取辅助工具破干拿弯技法,一般分为刺穿法和锯角法两种,笔者以前曾撰文《盆景拿弯技法“滚刀法”和“龙刀法”如何操作?》详细讲解,这里简单谈谈:
1、刺穿法
刺穿法也叫十字破干扭曲法。就是用利刃将枝干刺穿,降低木质硬度,从而使得拿弯更为容易。现在都用破杆钳,这是现代盆景工具的演变和简化。
【技术特点】用破杆钳在需要拿弯的位置两面,交叉咬破,创口需要咬透,咬穿,形成一个十字的伤口,再用布条或者保鲜膜将伤口缠绕,再用双手握紧拿弯位置的两端枝干,缓慢的扭转到枝和的角度,然后用绳索或者棕丝予以固定。等到茎秆伤口愈合就可以拆去布条或者保鲜膜。
【注意事项】如果树干过大,不能使用破杆钳,可用电钻打眼,然后伸进锯片,进行纵向切剖。另外对器具要进行消毒,避免刺穿植物体内感染病菌。
2、锯角法
锯角法也叫切内角拿弯法。,一般针对粗壮坚硬的的茎秆采取的手法。
【技术特点】在需要拿弯的部位,用锯条切一个小三角的缺口,这个切口的切面平整,切口位置控制在枝干直径的一半位置左右,再手握切口的两端,往下压,用力将这小三角切口吻合,达到拿弯的目的,最终将树干用布条捆绑固定即可。此方法可在同一茎秆上多出切锯,从而形成理想弯度。
【注意事项】锯角法进行拿弯后,要注意支撑,避免撕裂上面树皮折断,功亏一篑。另外如果切口超过3个,一般切口深度都在1/3至1/2之间,不要超过1/2。
五、自然生长法
除了以上几种技法,还有一种就是自然生长法。就是利用植物的趋光性,对原来的盆景桩材进行翻盆,或者斜载,或者将原来的盆景连盆倾斜放置,然后利用光照,使得茎秆向光生长,从而缓慢改变整体姿态。此种技法在不少悬崖造型中经常用到。
六、截干蓄枝法
截干蓄枝法是岭南盆景造型的典型技法,形成的弯度大多为鸡爪形和“之”字形,非常优美,也是当今非常流行的技法,实用美观并且对枝干损伤不大,非常实用,然而此手法需要耐心和恒心。
以上六种拿弯技法,并非孤立的单独使用,而是经常相互结合,交错使用,并且结合其他盆景技法,精心制作,才能制作出茎干虬曲苍劲,造型古朴典雅的优秀盆景作品。
5. 主干弯曲的盆景图片欣赏
第一,最常用的拿弯方法是金属丝蟠扎。如果要进行大幅度的拿弯就需要在缠绕金属丝前在拿弯处缠绕麻线或者胶布。缠绕麻线或者胶布可以帮助拿弯处分散受力,在拿弯时避免断裂。即便拿弯时裂开了,麻线(胶布)也可以使断裂的部分连在一起,更加有利于伤口愈合。伤口愈合后几乎看不到断裂的痕迹
第二,垂吊法,这是最简便的方法,一般用在小树干或者大枝的弯曲加工。就是用绳索或者铅丝拴住一块重物,把这个重物吊缚在欲将弯曲枝干的一定部位,经过一到二年,就可以了,这个弯就定出来了。
第三,锯折法: 这种方法,主要用于较粗的树干或者大枝,因为用垂吊的方法已经无法弯曲了。时间要掌握好,一般在春天,那时候树木开始萌芽,树液已经正常运转了。这个时候是最有利于锯口愈合。锯折法包括单锯口弯折和多锯口弯折两种。
第四,刺干法。 一般在冬末春初,在树液开始活动之前最好。要是早了,树液还处于停滞状态,刺劈后伤口蒸腾,容易造成干涸,影响伤口正常愈合和正常生长。过晚了,由于树液流动旺盛,劈刺后容易发生伤流现象,对伤口愈合和树木成长也是大大滴不利。
6. 曲干式盆景图片欣赏
榆树盆景造型时应依据老桩的基本形态,经过盘扎、修剪等制成直干式、曲干式、斜干式、临水式、悬崖式、风吹式、丛林式、附石式等不同形式的盆景。
造型时间可在落叶后的休眠期,也可在生长期,但要避开萌芽期。
7. 盆景图片大全欣赏 造型 拿弯
拿弯的主要方法,主要就是三种,垂吊、锯折和刺干。
一、垂吊法。这是最简便的方法,一般用在小树干或者大枝的弯曲加工。就是用绳索或者铅丝栓住一块重物,这个重物也可以是大石头,也可以是铁块子,只取它的份量,不管它是什么东西,表钻牛角尖。把这个重物吊缚在欲将弯曲枝干的一定部位,经过一到二年,就可以了,这个弯就定出来了。
注意,树干和树枝都是有弹性的。
二、锯折法。这种方法,主要用于较粗的树干或者大枝,因为用垂吊的方法已经无法弯曲了。时间要掌握好,一般在春天,那时候树木开始萌芽了,树液已经正常运转了。这个时候是最有利于锯口愈合的。锯折法包括单锯口弯折和多锯口弯折两种。
单锯口弯折,就是将树干弯折处的外侧,锯一道切口,深达树干直径的三分之二,再将树干向内侧弯折,这时候仅仅是以少许木质及皮层连接,用铅丝铝丝或棕丝什么的绑扎固定,不使动摇。那么它折弯处会有个很大的缺口是个V型的,可以另行锯削一个形状与锯口相吻合的木楔,紧紧塞在这个缺口中,然后外面包上较厚的苔藓或草泥,必须保持适度潮湿,二三年之后就愈合定型了!
三、刺干法。
一般在冬末春初,在树液开始活动之前最好。要是早了,树液还处于停滞状态,刺劈后伤口蒸腾,容易造成干涸,影响伤口正常愈合和正常生长。过晚了,由于树液流动旺盛,劈刺后容易发生伤流现象,对伤口愈合和树木成长也是大大滴不利。弯曲方法,包括了刺干和劈干两种。
刺干是常用的方法,有槽刺和穿刺。槽刺就是在树干要弯曲的部位,凿一条较长的纵向深槽,然后,强行弯扎。但常见的方法用穿刺。就是用尖利的刺刀,杀猪刀也行,反正得有尖的刀子,纵刺穿透树干,并从上到下加以劈裂,注意不要一高兴就捅到头,那就叫切割了,咱不想切割,只是想在树上弄个弯。用这种方法,使要弯曲的部位,出现一个长条缝,然后再弯扎。
8. 曲杆盆景图片大全
附石盆景主枝在主干上的排列其原则是四面有枝,使之形成立体树冠,特别是中上部更如此。上部和顶部,出枝应稍密而短,使顶冠形成圆馒头状;顶部以下,中部以上,前后也需有枝,但主枝间隔自上而下渐次稍疏,有长有短,两侧稍长,前后稍短,使之形成层叠参差的大小枝片。中部以下主枝可疏,两侧之主枝应有长短枝片要宽,长则伸展,短则丰满。直立式(包括直干、斜干、曲干)景树第一主枝应在主干高1/3处或2/3处出枝,不要在主千1/2处或根颈处出枝。第一主枝与上面主枝要有较大间隔。直干式和斜式盆景树最下边的两侧枝片不要在同一水平线上,否则树冠呆板少变化。
主枝在主干上的排列,直干式斜干式、临水式以及曲干式中,一般主干中上部渐密,而中下部可稀,主枝在下部最长,而越到树顶部枝长逐渐缩短,形成不等边三角形树冠,这是符合树木生长的自然规律的,同时也增加了树冠的节奏感。在曲干式中,下部第一主枝应安排在曲的弓背上,这样出枝轩昂,有精神。而在悬崖式中,枝和枝片的疏密,大小和方向应服从悬式主干或主枝走势变化的要求进行安排。在文人树中,中下部一般无出枝,上部、顶部枝也应稀疏而短。否则会形成头重脚轻的现象(因为文人树式主干都比较细长)。
枝的排列和出枝,还应处理好对生枝、轮生枝、重叠枝和骑马枝。所谓对生枝是指主干同一高度上左右对生的枝条。它像人挑担的扁担,故又称扁担枝。它们连同主干又像一个十字架,而且左右对称,从形式美学上看,是很难看的,所以对这种枝应进行处理。
一般情况下是留一去一,即剪去其中一枝,使主干上的出枝形成互生状态。但如果这对生枝的上下枝本来就很稀少,除去一枝后这侧就留下很大的空档或使树冠失去均衡,影响整个树冠形态的塑造,在这样情况下只好采取以下方法来校正。一是对应除去的一枝改变出枝方向。如这一对生枝在树冠中下部,枝平出,另一枝斜下出或形成跌枝,使两枝不在同一平面上。如这一对枝在树冠上部,则一枝平出,另一枝可斜上平出,这样左右两枝也不在同一平面上。二是将此处主干进行弯曲使对生枝这段主干形成倾斜,这样这对生枝的出枝点就有了高、低差两枝就不在同平面上伸出。三是短截枝或内向弯曲一枝,使枝形成的枝片靠近或半遮主干,这样枝片选挡住它的出支点就看不出是对生枝了。四是将盆树斜植,将原主干在此对生枝稍上截断,并用对生枝中一枝代做项冠主干,另一枝则平出。轮生枝在松树上常见。在主干的一个节点上向四方伸出多个枝条,面形成轮生状。
一般情况下在这个节上,选一方向合适的主枝保留,而前去其他所有轮生枝。但有时如剪去这些枝后人感到某方向因缺枝面形成空当较大,在这种情况下可选择两个主枝保留,但保留的枝应注意不可使其形成对生状态。重叠枝,这是在主干上同一方向,而上下相距很近的两枝,形成重叠的状态,这种情况下,因下面枝被上面枝速挡,接受阳光少,生长势必衰弱。所以应该留一剪但如果下枝之下空当很大,则可将下枝下攀,使它斜下出枝,骑马枝是一横出主枝上直立长出一强侧枝。这种枝如在横主枝的前端,必须短剪或除去,不使它扰乱枝片,但如果在主枝靠近主干而主枝上方又有大的空档,则可利用。
可将这骑马枝经攀扎后斜向上出枝,形成小枝片,以增加层次。在主干出枝中还有一些二枝或多枝的情况,应该留一主枝而除去其他多枝,这样才符合人们的审美习惯。以上这些枝条的处理应服从整个树冠的造型需要和形成主枝出枝的优美姿势的需要来进行,切不可机械地运用一般的处理原则,否则可能造成失误。
9. 主干弯曲的盆景图片大全
盆景迎客松的枝条弯曲造型方法主要有两种
1,蟠扎法
在盆景迎客松还是小苗的时候,用铁丝固定住枝条,随意弯曲成自己想要的造型,这样长大的迎客松枝条就会有相应的形状
2,截枝法
已经长大的盆景迎客松,先截掉直立生长的枝条,然后嫁接其他弯曲形状的枝条制作造型
10. 弯曲盆景图片大全欣赏
盆景造型有“一寸三弯”“枝无寸直”的说法,但许多刚接触盆景的朋友总是对这个“弯”把握不准,做出多是死板的“S”型。许多盆友甚至是因噎废食,干脆放弃“S”造型。
“S”型源于大自然,不过天然“S”是灵动多变的。那要如何才能做到接近自然,灵动不死板呢?
关键的一点“变”,就像那句名言: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每一棵树上也不会有两个相同的弯。
弯要有大小变化,缓急变化。大自然的生存空间也是如此,有紧有松,并且相互依存。
现如今思想自由开放,盆景也没有一定要“一寸三弯”,但“直”一定要有“曲”的映衬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