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日照的花卉有哪些(短日照观赏植物)
1. 短日照观赏植物
菊花和雏菊不是同一种花,最简单的就是菊花是宿根花卉,短日照植物,所以是秋天开的,第二年还能长起来的,主要是扦插分根繁殖的,雏菊是草花,是秋播春开的,开过后就没用了,是种子繁殖的,菊花在秋天开放,而雏菊要秋天播种春天开放.
2. 短日照植物花卉
短日照花卉一般是每天日照8—12小时就能孕蕾开花,每天日照超过12—16小时则抑制发育而延迟开花。
3. 短日照植物有什么
长日照植物: 只有当日照长度超过临界日长(14~17小时),或者说暗期必须短于某一时数才能形成花芽的植物。否则不能形成花芽,只停留在营养生长阶段。长日照植物有冬小麦、大麦、油菜、萝卜等,纬度超过60°的地区,多数植物是长日照植物。
短日照植物: 只有当日照长度短于其临界日长(少于12小时,但不少于8小时)时才能开花的植物。在一定范围内,暗期越长,开花越早,如果在长日照下则只进行营养生长而不能开花。许多热带、亚热带和温带春秋季开花的植物多属短日照植物,如大豆、玉米、水稻、紫花地丁(Viola chinensis )等。
4. 短日照长日照植物
常见的短日照植物有水稻、棉花、大豆、菊花、高粱、苍耳、晚稻、腊梅、等
5. 短日照植物有
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有一段时期,如果每天光照时数超过一定限度即14小时以上才能形成花芽,光照时间越长,开花越早,凡具有这种特性的植物即称为长日照植物。
常见的长日照植物有:太阳花、碗莲、百合花、水仙花、鸢尾、凤仙花、唐菖蒲、桂花、向日葵、茉莉花、紫薇花、沙漠玫瑰、矮牵牛等。
6. 短日照植物有哪些?
代表颐寿延年的花有:
1、月季——四季平安
月季,又名“月月红”,被誉为“花中皇后”,而且有一种坚韧不屈的精神,花香悠远。“晚开春去后,独秀院中央。”月季花荣秀美,姿色多样,四时常开,寓意“四季平安”,是幸福、美好、和平、友谊的象征。
2、菊花——多福多寿
菊花又称寿客、延年、隐逸花等等,气质高雅,凌霜傲雪,具有“多子”、“多福”、“多寿”的寓意。喜阳光冷凉气候,忌荫蔽,怕涝,为短日照植物。品种丰富,被赋予吉祥、长寿的含义。
花谚说:“菊花铁树生长藤,能把苯气吸干净。”菊花需要充足的阳光和水分,适合阳台或大一点的窗台,对空气中的苯净化效果最好。
3、长寿花——长命百岁
长寿花,又称寿星花、家乐花、圣诞伽蓝菜大多,寓意大吉大利,长命百岁,为短日照植物。叶片密集翠绿,临近圣诞节日开花,拥簇成团,花色丰富,花期长(花期12月到次年3月),极具观赏效果。
另外,长寿花白天气孔关闭,到了晚上打开气孔吸收二氧化碳,有很好的净化空气的作用,尤其是在夜间,可以使封闭的室内空气清新起来。
4、蟹爪兰——锦上添花
蟹爪兰,又称圣诞仙人掌、蟹爪莲、锦上添花、螃蟹兰等等,为观赏植物,常嫁接于量天尺或其它砧木上,以获得长势茂盛的植株。寓意鸿运当头、运转乾坤。
7. 短日照观赏植物的意思
楼上说的有问题哈,你弄清楚什么叫长日照短日照植物了吗????是指开花所需的日照长短!!!
做对照实验.三组,把生长状况相同的植物,每日放在不同日照时间下.比如,8小时,10小时,12小时.观察哪组开花最早.如果是8小时的最早开花,说明是短日照植物,其他类推.
千万别把日照时间定的不合理,比如:3小时,2小时这样的,一般的植物都很难开花的
8. 短日照观赏植物有哪些
葵:古代农民栽培的“百菜之王”,葵科有如下植物:
落葵,也叫“木耳菜”、“豆腐菜”、“潺菜”,是我国栽培范围比较广的一种蔬菜。落葵是落葵科落葵属藤蔓植物,短日照植物,以其嫩稍和嫩叶为食用部分。在北方农村,落葵都是一年生草本蔬菜,冬季里是无法过冬的。
秋葵一般是指黄秋葵,是前几年的网红蔬菜。
龙葵相信很多人都见过,它是农村田野常见的一种茄科杂草,开白色的小花,花心黄色,成熟果实紫黑色。
蜀葵是农村栽培较广的一种花草,观赏性好,是我国本土植物。
锦葵是农村小院最常见的一种观赏植物,它的花儿很别致,贴着茎秆生长,紫红色,很漂亮。
说到“葵”,最先想到的,就是“向日葵”。
9. 短日照植物大全
长日照植物和短日照植物 根据植物开花过程对日照长度反应的不同划分。
长日照植物: 只有当日照长度超过临界日长(14~17小时),或者说暗期必须短于某一时数才能形成花芽的植物。否则不能形成花芽,只停留在营养生长阶段。
长日照植物有冬小麦、大麦、油菜、萝卜等,纬度超过60°的地区,多数植物是长日照植物。
短日照植物: 只有当日照长度短于其临界日长(少于12小时,但不少于8小时)时才能开花的植物。
在一定范围内,暗期越长,开花越早,如果在长日照下则只进行营养生长而不能开花。
许多热带、亚热带和温带春秋季开花的植物多属短日照植物,如大豆、玉米、水稻、紫花地丁(Viola chinensis )等。 分布和特点: 植物开花要求一定的日照长度,这种特性与其原产地在生长季节里自然日照的长度有密切的关系,也是植物在系统发育过程中对于所处的生态环境长期适应的结果。短日照植物起源于低纬度地区(夏半年昼夜相差不大,但白昼比高纬度地区短),长日照植物则起源于高纬度地区(夏半年昼长夜短)。
在临近赤道的地带,长日照植物一般不能开花结实,只有短日照植物分布;在高纬地带(纬度66.5°以上),夏季几乎24小时都有日照,短日照植物不能生长发育,只有长日照植物分布﹔而在中纬度地带,兼有长日照和短日照条件,所以长日照植物和短日照植物都能生存,但长日照植物多在春末夏初开花,短日照植物多在秋季开花。 光周期对植物的地理分布有较大影响。短日照植物大多数原产地是日照时间短的热带、亚热带;长日照植物大多数原产于温带和寒带,在生长发育旺盛的夏季,一昼夜中光照时间长。
如果把长日照植物栽培在热带,由于光照不足,就不会开花。
同样,短日照植物栽培在温带和寒带也会因光照时间过长而不开花。
这对植物的引种、育种工作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我国地处北半球,现以北纬的情况进行分析。不同纬度的日照长度有季节性变化。日照在夏至(22/6)最长,在冬至(22/12)最短,在春分(21/3)和秋分(23/9)各为12小时。
春季和秋季有同样的短日照,但是春季的短日照时期气温较低,一般与开花无关;秋季温度较高,适于植物生长发育,所以,这时的日照就显著地影响植物开花。
自然的长日照时期,气温也合适,是植物生长发育的良好时期。
在低纬度地区没有长日条件,只有短日照,而在高纬度地区因为秋季天气已冷,只有在较长的日照时期,植物才能生长发育。
在中等纬度地区,则由于气温在夏季秋季都较合适,所以,适合植物生长发育的长日照和短日照都有。因此,短日植物和长且植物在北半球的分布是:在低纬度地区(如我国南方)没有长日照植物,只有短日植物;在中等纬度地区(我国北方),长日照植物和短日植物都有;长日植物在春末夏初开花,而短日植物在秋季开花;在高纬度地区(如我国东北),由于短日时气温已低,所以,只能生存着一些要求日照较长的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