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种质资源(花卉种质资源调查)
1. 花卉种质资源调查
花圃是生产草本花卉的基地。从事花卉的引种、繁殖、培育以及生产、销售幼苗、 盆花、切花、种子、 球根,保存花卉种质资源等项工作。有时也附带制作盆景、桩景和开放展览。
2. 花卉种质资源调查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花卉实验室在新品种选育方面:自主知识产权花卉新品种数目、种类、推广数量量做出重大贡献。
3. 花卉种质资源调查记录表
农业种质资源也叫品种资源或遗传资源。农业种质资源是指选育新品种的基础材料,包括植物的栽培种、野生种的繁殖材料以及利用上述繁殖材料人工创造的各种植物的遗传材料。
具体包括粮、棉、油、麻、桑、茶、糖、菜、烟、果、药、花卉、牧草、绿肥及其他种用的子粒、果实和根、茎、苗、芽等繁殖材料和野生近缘植物以及人工创造的各种遗传材料。
4. 花卉种质资源调查课题介绍
好考。
学院瞄准热带林业国际前沿研究领域,积极开展热带生物资源及生态系统保护、珍稀林木花卉种质资源创制与遗传改良、热带林木资源生物信息学与功能解析、热带花卉功能性产品研发和热带雨林区城乡人居环境形成格局及规划设计等方面的科学研究。近三年(2017-2020年)新批准各类纵向课题77项,横向课题52项,现每年SCI收录论文均在20篇以上。近三年获省部级成果奖5项;发表出版物及专著20部。
5. 花卉种质资源调查收集与保存利用规划
农林业
1、农田建设与保护工程(含高标准农田建设、农田水利建设、高效节水灌溉、农田整治等),土地综合整治
2、农产品及农作物种子基地建设
3、蔬菜、瓜果、花卉设施栽培(含无土栽培)先进技术开发与应用,优质、高产、高效标准化栽培技术开发与应用
4、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技术开发与应用
5、重大病虫害及动物疫病防治
6、动植物(含野生)优良品种选育、繁育、保种和开发,生物育种,种子(种苗)生产、加工、包装、检验、鉴定技术和仓储、运输设备的开发与应用
7、旱作节水农业、保护性耕作、生态农业建设、耕地质量建设、新开耕地快速培肥、水肥一体化技术开发与应用
8、生态种(养)技术开发与应用
9、全生物降解地膜农田示范与应用及受污染耕地风险管控与修复
10、获得绿色食品生产资料标志的饲料、饲料添加剂、肥料、农药、兽药等优质安全环保农业投入品及绿色食品生产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开发
11、内陆流域性大湖资源增殖保护工程
12、远洋渔业、人工鱼礁、渔政渔港工程
13、牛羊胚胎(体内)及精液工厂化生产
14、农业生物技术开发与应用
15、耕地保养管理与土、肥、水速测技术开发与应用
16、农、林作物、畜禽和渔业种质资源保护地、保护区建设;动植物种质资源收集、保存、鉴定、开发与应用
17、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秸秆肥料化利用,秸秆饲料化利用,秸秆能源化利用,秸秆基料化利用,秸秆原料化利用等)
18、农村可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开发工程(沼气工程、生物天然气工程、“三沼”综合利用、沼气发电,生物质能清洁供热,秸秆气化清洁能源利用工程,废弃菌棒利用,太阳能利用)
19、草原、森林灾害综合治理工程
20、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及天然草原植被恢复工程,优质高产牧草人工种植与加工
21、动物疫病新型诊断试剂、疫苗及低毒低残留兽药(含兽用生物制品)新工艺、新技术开发与应用
22、天然橡胶及杜仲种植生产
23、无公害农产品及其产地环境的有害元素监测技术开发与应用
24、有机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及有机肥料产业化技术开发与应用
25、农牧渔产品无公害、绿色生产技术开发与应用
26、农林牧渔产品储运、保鲜、加工与综合利用
27、防护林工程,天然林等自然资源保护工程,森林抚育、低质低效林改造工程
28、国家储备林建设、特色经济林建设,碳汇林建设、植树种草工程及林草种苗工程,油茶、油棕等木本粮油基地建设,生物质能源林定向培育与产业化
29、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荒漠化、石漠化防治及防沙治沙工程
30、海洋、森林、野生动植物、湿地、荒漠、草原等自然保护区建设及生态示范工程
31、固沙、保水、改土新材料生产
32、抗盐与耐旱植物培植
33、竹藤、花卉基地建设、产品开发及精深加工
34、林木、草原基因资源保护工程,野生经济林树种保护、改良及开发利用
35、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和古树名木保护工程
36、次小薪材、沙生灌木及三剩物深加工与产品开发
37、野生动植物培植、驯养繁育基地及疫源疫病监测预警体系建设
38、道地中药材及优质、丰产、濒危或紧缺动植物药材的种植(养殖),香料、野生花卉等林下资源人工培育与开发
39、木、竹、草(包括秸秆)人造板及其复合材料技术开发及应用
40、松脂林建设、林产化学品深加工
41、人工增雨防雹等人工影响天气技术开发与应用
42、数字(信息)农业、林草技术开发与应用
43、农业农村环境保护与治理技术开发与应用
44、淡水与海水健康养殖及产品深加工,淡水与海水渔业资源增殖与保护,海洋牧场
45、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及面源污染防治
46、粮油干燥节能设备、农户绿色储粮生物技术、驱鼠技术、农户新型储粮仓(彩钢板组合仓、钢骨架矩形仓、钢网式干燥仓、热浸镀锌钢板仓等)推广应用
47、农作物、林木害虫密度自动监测技术开发与应用
48、气象卫星工程(卫星研制、生产及配套软件系统、地面接收处理设备、卫星遥感应用技术)和气象信息服务
49、农业生产数字化改造和智慧农业工程
50、乡村厕所废物废水以及餐厨废物废水的收集处理与生态农业联合经营
51、面向资源化的乡村生活废水、生活废物、畜禽粪便、农业废弃物与农田面源污染协同综合治理
52、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
53、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畜禽粪污肥料化、能源化、基料化和垫料化利用,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
54、数字农村建设和信息进村入户工程
55、“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
56、木材及木(竹)质材料节能、节材、环保加工技术开发与利用
57、湿态酒精糟(WDGS)的应用、生物质液体有机肥的应用
6. 花卉种质资源调查背景
荷兰,肯尼亚,厄瓜多尔最丰富。
7. 花卉种质资源调查注意事项
植物的生存环境是土、水、光、温。盆栽花卉也不例外。
(1)
土:土是每一种植物生存不可缺少的基础,特别是盆栽的绝大部分花卉,都需要富含多种矿物质的土壤。
一般来讲,土有三大类型:即酸性土(PH值小于7)、中性土(PH值等于7)、碱性土(PH值大于7)。南方花卉多为喜酸性土的花卉和中性花卉,喜碱性土的花卉较少。南方盆栽花卉的土壤PH值一般在5.5至6.5
之间较适宜,花卉长势好。
下面介绍几种盆栽花卉的栽培土
盆栽花卉的栽培土要求疏松、透气、保水、保肥、不积水。天然的盆栽土壤有:砂岩发育的山砂质红壤、塘泥腐殖土壤、泥碳土(即草煤土)等几种。其它两种需要通地人工合成(即按比例混合),如:腐质土和砂质红壤以2∶1的比例混合均匀的栽培土,栽培春芋、龟背竹、绿萝、绿巨人、鹅掌柴、七彩朱蕉、合果芋(红、绿宝石)等,称为双性土。又如:人工菌废料(必须是玉米杆粉碎料或米糠、豆糠料)塘泥或山地砂红、河砂或珍珠岩,以3∶2∶1
的比例混合均匀的栽培土,栽培巴西铁(香龙血树),多种兰花、天鹅绒、竹芋等。含有氮(N)磷(P)钾(K)钠(Na)钙(Ca)等多种无机盐、杀菌剂、植物纤维等多种花卉所需的养料,一次性栽培可长时间不需要施追肥换土,是理想的室内花卉栽培土。
(2)
温度和光照:各种植物因海拔各异植物的分布也不同,形成了每种植物的适生区域(小区环境),小区环境的不同,花卉所需的温度、湿度、光照时数也各异。从热带引至亚热带种的假槟榔、斑玛、曼绿绒、发财树等,在热带地区适于室内外栽培,移至亚热带,由于紫外钱的照射强烈,夏季易灼伤;冬季易被霜冻冻坏,无法在野外越冬,必须移入大棚或室内。
(3)
水:水是植物的命脉,每种植物对水需求各异。如:兰科、茶科、禾本科三大科植物,每一科中的某几种植物需水相似,但从大科来讲又各有不同。兰科植物是阴性花卉,茶科植物是半阴性,这两个科的花卉对水的需求量比禾本科要少一些,禾本科花卉植物绝大多数呈阳性花卉,科内不同品种的花卉植物对水份要求也不尽相同。
在滇中地区,花卉的水份供给,随季节的变化而不同:春末夏初至秋末冬初这一段时间,气温较高,雨量充沛,植物生长旺盛,需水量大增,浇水应选择早晚,避免灼伤。室内花卉由于这段时间空气湿度大,室内叶面的蒸腾量较小,10天左右才需浇一次透水。从初霜冰到来之时至翌年春来(即倒春寒)这段时间,空气干燥,温度低,水温相对较低,浇水应尽量选择晴天下午。室内观叶植物的浇水要特别小心,浇室内花卉的水温必须在25℃-38℃之间,才能使用。
二、花卉的繁殖
分为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种。
(1)
;是通过有性(受精)过程得到种子,用于繁殖新个体。要得到优良种子必须有优良的双亲植株,并对优株采集到的种子进行合理的贮藏。有的必须随采随播。如:、黄兰、树蕨雪松、臭椿等。贮藏的种子必须放在荫凉、通风、干燥的房内。松、杉、柏、和的种子,贮藏以一年为限。的种球以半年为限,如香雪兰、白合、晚香玉(草本)、唐昌蒲等。
(2)
无性繁殖:利用植物的营养器官进行繁殖,方法有:扦插、分根、压条、嫁接、组培等,使其成为一个新植物。三角梅(叶子花),多种木瓜海棠、樱桃、五色梅(3种)、夹竹桃、月季、玫瑰、刺柏、黄杨、蔷薇、栀子花、竹类、紫薇等。无性繁殖花卉品种,会因季节变化而影响成活率。竹类、本报特约记者科、三角梅、夹竹桃、迎春花、紫腾、紫薇等春季成活离较高,秋后至立立前以蔷薇科、杨柳科成活率较高,三角梅到秋后繁育成活率就很低。为提高成活率,可以利用下列激素,即:生花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α-奈乙酸、吲哚丁酸、乙稀和生长延缓剂等。
8. 花卉种质资源调查原始记录表
园艺考研研究方向1.园林植物种质资源研究:主要是对栽培园林植物和野生花卉种质资源的研究,对观赏植物进行品种分类亲缘关系的研究; 2.园林植物应用研究:包括植物配置,以园林植物为主的设计及造景、盆景、干花等; 3.园林植物遗传与育种:包括传统与现代园林植物遗传与育种的理论与技术、新品种的培育与开发; 4.园林植物栽培、繁殖、养护、管理:包括切花及盆花现代化生产技术研究、花卉产业化的研究; 5.园林植物生理研究:包括花期调控、抗性生理、花卉采后生理及贮运保鲜的研究; 6.园林植物生态及环境学研究:包括生态旅游及森林旅游研究。院校推荐北京林业大学的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专业始建于1951年,是我国最早获得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学校,该校陈俊愉院士还是我国植物界第一位获得园艺植物栽培品种国际登录权的专家。 另外,南京林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的该专业实力都比较强。关于考研相关信息,推荐给你一个网站,你可以上考研教~育网看看,对你复习和报考都会有帮助的。